湘潭九华的人文文化

湘潭从湘南县起至湘潭县,最先封侯的是黄龙,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封;随后,三国吴分立湘西、建宁两县(湘西县辖岳麓南至涟口,建宁辖一至三都,即株洲镇。当时仍有湘南县);晋明帝于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封赵胤为湘西侯,温峤为建宁公;穆帝于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封袁峤为湘西侯;南朝宋文帝于元嘉中(430年左右)封刘琮为湘南侯;宋明帝于泰始元年(公元465年)泰始四年(公元468年)封吕安国为湘南男,追封何迈为建宁侯。

齐高帝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始废湘南县,并入湘西县;齐和帝中兴元年(公元501年)封曹景宗为湘西侯,提行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封席阐文为湘西侯,天监年间设立湘潭县,封萧退为湘潭侯。不久又封萧隐为湘西侯。梁又曾先后封王进之和王琳为建宁公。

南陈高祖时,封江夏王陈伯举子陈元基为湘潭侯。这时候已有九人于湘潭封侯,三人为公,二人为伯,一人为男,其中多为皇室宗族成员,而湘潭人独念黄龙。

东汉安帝刘祜于延光四年四月去世,时年三十二岁,立汉章帝孙北乡侯刘懿为帝,将原太子刘保废为济阴王。北乡侯刘懿继帝位,刘懿即位不到半年即死,该年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率十九名太监发动政变,幽禁太后,迎刘保回宫即位,是为顺帝。刘保论功行赏,封孙程等十九人为侯,其中黄龙被封为湘南侯,食邑五千户。需要说明的是,东汉的县侯与县令、知县不一样,前者是爵位,不理地方事务,只食俸禄,侯国没有疆土,只有食邑,汉代的侯不是分封制的侯,与汉初有很大区别。黄龙封侯后久居湘南,128年返京,137年再返湘潭,直至死。死后葬于黄龙山,有黄龙祠,市区有黄龙巷,南北端有黄龙庙。光绪刊《湘潭县志・事纪》说:“汉安帝延光四年,封中常侍,黄龙为湘南侯”,见《后汉书・宦者列传》。又在《山水・一》“中有沙步水,又得杨梅塘,黄龙山二水为黄龙坝(今响水坝),盖湘南侯黄龙故祠所在也。”

公侯中唯有黄龙有庙、有祠、有山名、有街名,这是为什么?我认为:①知过。黄龙在京城跑官要添加封荫,被罚于137年返回湘南,不许返京,并罚减食邑1/4,即1250户,回到湘南后,居于黄龙山,老死于此。②善待百姓。轻徭薄赋,扶植生产,遂得百姓拥戴。③百姓有比较,念黄龙的恩德1800年不变,其庙至解放后才拆除。 朱德裳(1874-1936)字师晦,子佩,或九还,九华乡罐子窑(四都六甲),原为银盖、郭家一带,或渔业村。

罐子窑朱姓是九华大族,朱德裳1898年参加在长沙的康有为的南学会,1900年又参加自立会,1903年以第一名入县学为生员(秀才),并考取官费留日,其同学有毛泽东岳父杨昌济,著名革命家陈天华,同盟会的刘揆一,杨度的弟弟杨钧,胡元的侄儿胡迈,易宗夔等一批主张维新革命的进步人士。朱德裳在东京学习警政,结识黄兴、蔡锷、宋教仁等革命党好友。

此期间著有《中国魂》,与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军》一道,成为唤醒群众参加革命的重要宣传读物。

他是湖南,乃至全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先行者,曾为清三品衔民政部佥事,警视厅右丞,汪精卫因谋刺清摄政王被捕,他极力营救,被指控出走。

民国元年,创办《民报》亲撰社论《论社会主义》是湘潭最早鼓吹社会主义的人士,时人斥为“巨怪”。

民国4年,掩护蔡锷离京出走天津,此后蔡锷经海路绕道去云南。随后返家著《续湘军志》,宣扬左宗棠的抗击英俄、剿灭阿古柏匪帮,湘军收复新疆 业绩。(扬昌浚“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春风从此度玉关”(后句是回应唐王之涣“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今天可见的手迹有石嘴垴莲花座上的摩崖石刻“江山胜迹”四个大字。

今天流传于民间是:“一槽猪吃黄菜叶”,一(易宗夔),槽(曹典植)猪(朱德裳)黄(王先谦)菜(蔡枚公)叶(叶德辉),前三人发表湘《湘潭县人士驱逐叶德辉檄》,痛斥反对维新的后三人。 太行新闻烈士黄维v(1912-1942)响水乡红星村人,民国16年于周南中学读书时即投身于妇女运动,17年(1928年)去南京,次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加入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它是一个由各国共产主义战士联合参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特工组织,它的成员为苏联、日本、德国等国的国际反法西斯斗士,负责人是佐格尔),借助其父黄友郢为财政部官员的便利收集情报,为掩护打入武汉行辕的同志(刘思慕)而暴露被捕入狱,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保释出狱。

民国27年(1938年)冬,改名黄君珏,奉命赴太行山区新华日报华北分社任总会计兼管委会秘书(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长)。报社于1942年5月,遭日军倾全力围攻位于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时,报社成员突围至庄子岭,她将儿子寄托于根据地的农户家中,6月2日转移至辽县(今左权县)的道士帽峰悬崖上,她与二位女战友(卫生员和报务员)三人被百余日军包围,日军发现她们,一边射击,一边从悬崖顶用绳子吊下柴草熏烧,在两战友牺牲后,击毙数名日军,身负重伤,遂破坏手枪,纵身一跃,跳下悬崖,壮烈牺牲(这是一名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9月)式的女英雄),此役,新华日报牺牲新闻工作者甚多。

她牺牲时,她丈夫王默罄和战友在对面悬崖隐藏,也身负重伤,目睹了他的英雄壮举。解放后,于其牺牲地建“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碑身背面记有她和华北分社社长的英雄事迹。

王默罄致黄友郢信中,叙述了这一过程,并说“吾岳父有不朽之名,婿得贞烈之妻,概属民族无上光荣。”并为儿子取名为黄继v,以继承母志。解放后,王默罄在朝鲜战场为国捐躯,黄继v成为一名中学教师。 清代赴台官员,先说刘亨基及其女儿满姑。

碑头市有桥称甲寅桥,今称龟头市桥,属上五都五甲,乾隆年间刘为台湾同知,时台湾未建省只设台湾府,辖三县,1885年始建省。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发生天地会林爽文起义,连败清兵,攻入彰化。知府孙景燧和知县董启廷被杀,时刘为台湾府同知,林爽文义军入府衙,杀其满门,独留其女满姑,满姑夺刀自刺而死,清政府表彰其忠烈,建忠烈牌坊表彰。这是湘潭人最早入台为地方官的人。

碑头市曾有乾隆四翰林:刘元炳,雍正二年进士;刘元夔,雍正八年进士;刘元熙,乾隆十六年进士;刘亨地,乾隆二十年进士。四人于乾隆年间均入翰林院,刘亨基是其家族成员。

黎景嵩(1847-1910)湘潭市喇叭街翰林围子人。葬于上四都二甲,今星沙村,科大建校时迁往岳塘区荷塘乡。

入仕后历任厦门、基隆同知,1894年任台南同知,1895年(乙未)任台湾知府,理中路营务处,负责抗日。

黎以副将杨再云(楠竹山人)率2000新楚军驻新竹、苗栗,历数十战,杨再云殉国,(苗栗有新楚军墓地,多两湖人;有杨再云统领庙祀杨再云),清政府令抗日军返回大陆,黎抱知 印,由浊水溪下海,为舰船救起。回国后夺去顶戴居家,遂著《台海思痛录》,述甲午、乙未抗倭经历,署名思痛子。并最早投资建湘潭电灯公司,启湘潭电力工业先河。 炭塘子工人大罢工领袖陈锡安,民国十二年(1923年),裕`锰矿工人响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湘南分部号召,由运矿砂下河的工人陈锡安、欧阳德发起成立“炭塘子土车子运输工会”,这是九华境内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其工人有一部分是善化县白泉人,又称白泉工会。

民国十三年(1924年4月)发动了一次大罢工。罢工的原因:是资方将24两一斤改为36两一斤,而在过磅时变成50两一斤,运价是按斤计算,同时又压低运价,以致运输工人无法生活,要求资方恢复24两一斤,同时增加运费,遭资方拒绝,工会一致同意罢工,斗争持续一个多月。

1924年5月28日,矿主勾结长潭军警,偷袭工人的集会场所,并逮捕了廖湘福、刘汉之等三名工人领袖。工人救出了被捕人员,罢工暂停。

次年11月,再次罢工。参与工人达两千人,坚持20多天,斗争获得胜利,公司将运输费增加85%(由2.4元增至4.3元)。

它是二・七大罢工后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低潮时的一次罢工,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称之为“鹤岭风暴”,它吹响了全国工人运动进入新高潮的“冲锋号”。 声乐教育家黄友葵(1908―1990),黄维v烈士的堂姑。生于洗脚桥畔翰林围子,祖籍九华红星村。湘潭光绪三年进士、翰林黄均隆之女。

她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1908年4月3日生,自幼喜爱学习音乐。1926年进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习生物,同时进修钢琴,次年转学至东吴大学。1930年赴美国入亨廷顿大学主修声乐,成为阿・波尔切斯的学生。1933放弃留美机会回国,返回东吴大学任教。1937年,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以中国《聊斋志异》为题材创作演出歌剧《柳娘》,并担任女主角。这是当时几乎全部由外籍人士组成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邀请华人担任独唱节目的开始。曾主演《蝴蝶夫人》、《茶花女》、《图兰朵》等,曾被称为“中国第一女高音”。

她开拓现代声乐教育的领域,创办了东吴大学音乐系,后又先后任教于国立音乐学院、金陵女子文理音乐学院音乐系、原中央大学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南京大学艺术系,从事声乐教育60多年。1988年10月,她回到阔别40余年的家乡省亲。1990年逝世。

Hash:b7c7e7020f2f612f21f488ce64546a6e0b2c3781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