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白堤有什么景点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

导读:西湖白堤有什么景点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 1.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 2. 西湖白堤景色 3. 白堤是西湖十景之一吗 4.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5.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与哪位诗人有关 6.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图片 7. 杭州西湖的白堤介绍 8. 西湖的白沙堤 9. 西湖的白堤苏堤 10.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

1.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景观和环境的需要,水利方面的作用主要是疏浚水系,改善进排水,不是农田水利。

白堤--自断桥起至西泠桥止,全堤长三里许。该堤旧称"白沙堤"。白乐天诗:"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即纪此堤之景。人们常将此堤误为白乐天所筑,其实是错误的。白乐天所筑之堤在钱塘门旧址之北,由石函桥北至武林门。古今白堤,四季皆美:春来桃红柳绿恍仙境,夏日十里荷花载舟行,仲秋万顷湖平长似境,寒冬断桥残雪砌琼玉。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

2. 西湖白堤景色

西湖两道长堤分别是苏堤和白堤。

苏堤的由来: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也是西湖十景之一。

白堤的由来: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

3. 白堤是西湖十景之一吗

是杭州西湖的断桥吧!

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它的名气最大。

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中国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即发生于此。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确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现存断桥是1941年改建,20世纪50年代又经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为段家桥。今桥为1941年重建。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五十年代又经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4.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人们以为白堤是白居易(不是李白)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白堤原名“白沙堤”白堤风景(二)(11张),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杭州苏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杭州西湖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5.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与哪位诗人有关

  

1、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2、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南宋(13世纪)以来,“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 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 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6.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图片

白堤位于西湖北边,东起断桥残雪,西止平湖秋月,连接杭州市区和西湖主风景区。苏堤位于西湖西侧,南起南屏山麓,北到西霞岭。白堤的白是指白居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前,就有了白堤,当时叫白沙堤,并非白居易修建,是后人为缅怀和纪念这位诗人,把白沙堤命名为白堤。苏堤的苏是指苏东坡,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修建了苏堤。

7. 杭州西湖的白堤介绍

西湖白堤是因为白居易而得名的。西湖白堤,原名“白沙堤”,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8. 西湖的白沙堤

白堤:

东起断桥,西接孤山,全长987米,宽33米,是西湖上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堤,最迟唐朝就已建造,南宋时归属孤山路;明朝后期又称十锦塘;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在西湖修筑湖堤,他的西湖诗篇中又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名句,因而从清朝起通称这条古堤为白堤。人们都说,这是因为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主持修筑了这一条堤岸。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期间,的确曾经主持修筑过一条堤岸,但不是这一条。它位于旧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曾经被称为“白公堤”。但是,那一条堤岸由于城市地理的变迁,今天已经无迹可寻了。

现在这一条“白堤”,并非“白公堤”的简称,而是“白沙堤”的缩略。“白沙堤”是唐朝时的名字,同时它还被叫做“沙堤”;到了宋代,又有“孤山路”、“十锦塘”等名称。“白沙堤”虽然也修筑于唐代,当初是为了储蓄湖水用于农业灌溉,但是时间显然早于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从白居易一首诗《钱唐湖春游》:“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看,他在杭州西湖的活动,主要范围似乎是孤山以西,今天曲院风荷一带。白沙堤并非如今天这般游人如织,而是相对比较荒凉的地方。不然,白居易也无法在那里骑马驰骋。总之,“白堤”的修筑,跟白居易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苏堤:

南起西湖南岸南屏山麓,北抵北岸栖霞岭下,全长2800米,北宋苏东坡以浚湖葑泥堆筑。南宋时,堤上建有大批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金碧错杂,宫廷与民间艺人在这里表演杂技节目。三四月间,春风吹拂,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沿堤自南而北依次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六座石砌拱桥。南宋以来直到今天,苏堤春晓一直位居西湖十景之首。 不过,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见的苏堤,早已不复苏东坡修筑的原样,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杨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间杭州知州杨孟瑛,就曾经将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补益“苏堤”。也就是说,今日“苏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苏东坡一人之手。

可见,西湖的两条名堤,得名之由,一条是移花接木,一条则是以偏概全。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白居易、苏轼都是不错的地方官,都曾经有过造福一方的德政,令当地百姓念念不忘;

二、白居易、苏轼都是著名的诗人(文人),当地人说着自豪,外地人听 着神往,且都很容易记住,容易成为公众话题;

三、他们都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描写、表现西湖美景的诗词,游西湖、吟诵其诗词,很愿意他们以地方长官的身份有功于创造西湖美景。

换一个角度说:人们把两条堤岸当作两位曾造福一方的封建地方官的纪念碑。或曰:人们请两位著名诗人代言这一处举世无双的山水美景。

杨公堤:

始于栖霞岭,绕丁家山直至南山。系明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杭州知府的杨孟瑛疏浚西湖,用湖中淤泥堆筑于湖西山麓的一条长堤。后人为纪念他开浚西湖的功绩,称为杨公堤。堤上亦有六桥,俗称"里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清朝以后,里湖逐渐淤塞,田桑扩大,杨堤被废。1947年,在杨堤的旧址上修筑西山路。2002年12月,"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正在恢复之中。   

9. 西湖的白堤苏堤

白堤是白居易筑的是一种误解,而这种误解是由于望文生义,主观臆断造成的。白居易有两首诗都曾提到过白堤,《钱塘湖春行》的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里,白居易告诉我们,白堤原名白沙堤。唐代人或去白字单称沙堤,不考者因与乐天姓合,遂误为白公所筑之堤。但白沙堤谁筑的,何时筑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杭州苏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杭州西湖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

10. 西湖著名景点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

西湖白堤是因为白居易而得名的。

西湖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堤的风景,四季分明:春桃夏柳,秋桂冬雪,具是风采独特。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旧日以白沙铺地,今已改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

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今日人们所知的白堤,虽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Hash:12fc93b7e7bd2266ca9341f860315ca97717a95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