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上梅古镇景点 新化奉家镇景点

导读:新化上梅古镇景点 新化奉家镇景点 1. 新化奉家镇景点 2. 新化奉家旅游景点 3. 奉化区景点 4. 奉化著名景点 5. 新化奉家镇景点有哪些 6. 新化奉家镇古镇桃花源 7. 新化奉家镇景点介绍 8. 新化奉家山在哪里 9. 新化奉家山有什么景点 10. 新化奉家镇景点简介

1. 新化奉家镇景点

奉嘎山,湘中第二高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

大熊山位于新化北部。

2. 新化奉家旅游景点

新化桃花源漂流好玩

桃花源生态漂流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怀化市交界的新化县奉家镇横江村境内,全程3.8公里,落差高达80多米。最惊险处火石塘,激流成90度折流而下,直坠2米下得深潭,惊险刺激。

两岸山势险峻,茂林修竹,景色秀丽;沿途鸟语花香,翠色盈目,别有风情;横江河婉蜒别致,激流阵阵,浪花飞溅。漂流途经百米龙槽、天门关、飞水滩、钻心吼、飞舟湾、背聋眼、大小黑塘、石牛塘、漏水洞、飞水洞等10多个景点,全程看不到一处人为的痕迹,是完整的全生态漂流。

3. 奉化区景点

哈哈 这我应该比较有发言权,作为土生土长的奉化人。首先是溪口它和滕头生态旅游区一起组合是国家5a级景区之一。溪口主要有雪窦山,它是弥勒佛的道场佛教名山,里面有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弥勒佛像。如果你信佛,或者祈福是不错的地方。然后旁边是张学良幽禁之地,当年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就被关在那里喜欢历史的可以看看。然后是千丈岩瀑布,蒋母墓道,丰镐房等等。主要体验民国风情。当然自然景色也是很不错的,有山有水。当地的特色美食有千层饼,奉化芋艿头等。去溪口旅游最好有两天这个样,可以买联票这样比较悠闲。

然后是滕头,滕头主要是美食街,仿古的街道,如果你是外地的可以感受一下江南建筑,本地的话就吃吃喝喝还可以,这个是奉化有名的。然后我个人觉得不错的有莼湖翡翠湾出海,可以十个人跟着船老大出近海捕捞海产品,我同学家就是搞这个的我问过海产品是自己放进去的哈哈,当然东西是活的,你可以当成模拟捕捞,玩还是挺好玩的,价格在1500左右包一餐饭,就是吃你捕上来的东西在船上。没出过海,坐过船的玩一次挺好,适合几个朋友一起,公司团建。还有黄贤森林公园,风车公路,西坞水乡等等。

最后还有季节性的 ,桃花季去林家天下第一桃园看桃花,7月中旬去摘桃子,4、5月去大堰摘桑椹,尚田摘草莓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奉化被称为宁波旅游资源最发达的地方,欢迎大家来玩!

4. 奉化著名景点

雪窦山风景区,国家AAAA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誉,是弥勒佛道场。风景区包括溪口镇、雪窦山、亭下湖三部分。有千丈岩、三隐潭瀑布,妙高台、商量岗、林海等景观。雪窦山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美誉,是华东主要旅游干线上的一颗明珠,获得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桂冠并入选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等。

5. 新化奉家镇景点有哪些

二十九个行政单位(19镇,7乡,2林场,1省级开发区)

19镇:上梅,石冲口,洋溪,槎溪,水车,文田,奉家,炉观,游家,西河,孟公,琅塘,白溪,圳上,吉庆,田坪,温塘,曹家,桑梓。

7乡:荣华,金凤,油溪,维山,科头,坐石,天门。

2林场:古台山,大熊山。

1省级开发区:湖南省新化开发区。

6. 新化奉家镇古镇桃花源

主要景点有:1、梅山龙宫,2、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3、紫鹊界梯田

另外还有油溪河漂流、城关镇的北塔,奉家镇新开发的桃花园。

7. 新化奉家镇景点介绍

至今全县共有上梅镇、石冲口镇、洋溪镇、槎溪镇、文田镇、水车镇、游家镇、炉观镇、奉家镇、西河镇、孟公镇、琅塘镇、桑梓镇、曹家镇、吉庆镇、温塘镇、田坪镇、 圳上镇、白溪镇19镇,有科头乡、天门乡、维山乡、金凤乡、荣华乡、坐石乡、油溪乡7个乡,辖梅苑开发区和大熊山林场、古台山林场两个林场。

希望对你有帮助。

8. 新化奉家山在哪里

基本概况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6′—112°03′,北纬27°41′—27°47′。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人 娄底城区一角口400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战略腹地和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洛(阳)湛(江)铁路和湘黔铁路在这里交汇;上(海)瑞(丽)高速公路与规划中的太(原)澳(门)高速公路、娄(底)怀(化)高速公路在这里相交;207国道、320国道、1810省道贯穿娄底,娄涟、娄湘高等级公路纵横湘中。空运亦相当便利,距黄花国际机场仅70分钟车程。使娄底成为湖南继株洲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在全国均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拼音:Loudi Shi 区号:0738 邮编:417000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娄底原为地区,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截至2007年12月31日,娄底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另设一个开发区。

娄星区 辖乡4,镇3,街道办5,面积353平方公里,人口40.2万人。邮编417000。区政府驻长青中街。

开发区 街道办事处2,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3.49万人。邮编417000。

冷水江市 辖乡6,镇6,街道办4,面积 439平方千米,人口 36.98万。邮编417500。市政府驻冷水江。

涟源市 辖乡4,镇15,街道办1,面积1895平方千米,人口111.96万。邮编417100。市政府驻蓝田镇。

双峰县 辖乡3,镇13,面积1715平方千米,人口 91.6万。邮编417700。县政府驻永丰镇。

新化县 辖乡7,镇19,面积3642平方千米,人口131.89万。邮编417600。县政府驻上梅镇。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娄底市境内有山地、丘陵、冈地、平原四种地貌,形态呈山地成片,冈丘交错成串,冈地如波,平地绵展的特点。 俯瞰娄底市

一、地貌格局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在大地貌格局中,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的西南部属湘西山地区,涟源市的中、东部和娄星区、双峰县属湘中丘陵区。属于云贵高原向江浙丘陵递降的过渡带。南起双峰县的猪婆山,到涟源市的龙山(1513米),再到冷水江市的狮子岭(591米)、癞子岭(994米)、锡矿山(825米),北至涟源市的参机山、红军寨(893米),将区境分割成东西二大地域。西部山势雄厚,峰岭驰骋,大多为侵蚀、构造、溶蚀地貌,地势险峻,海拔较高;东部地势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冈延绵、平地宽敞,海拔较低。唯双峰县东部大多为溶蚀堆积的丘冈平地貌。因下古生代印支期和中生代燕山期地壳运动,花岗岩侵入体局部隆起,形成一线九峰山脉(属衡山山系)。

二、地貌轮廓

西部有新化、禾青盆地。其东部盆缘是金竹山、锡矿山至鹰嘴岩一线中低山地貌;西部及北部盆缘是由雪峰山所围成的孤形屏障,海拔高度平均在1000米以上,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九龙池等10座;西南部盆缘由雪峰山余脉天龙山,板子山等组成,平均海拔800~1000米,资江在盆地内由南向北蜿蜒流过。中部北有伏口、四古至红军寨的中低山灰岩地貌,南有龙山至猪婆山的中山地貌与之对峙,桥头河、娄底、杨家滩盆地,雷峰低山夹在其中,形成涟源、娄底向东敞开的E字形地貌。东部双峰盆地,盆东以九峰山脉为缘,南有花门丘陵群体,北有洪山殿丘陵带,西有山斗灰岩低山,宽敞的龙田、吴湾、杏子平原冈地展布其中。

三、地貌形态

北有九龙池----大熊山----癞子岭----红军寨横亘的雄厚山体,组成以山地为主的山地地貌。南部有天龙山----大乘山----龙山----五脑岭----猪婆山----江大山并列的山体,同样以山地地貌为主,与北部山体对峙。西部由雪峰山脉封闭。中部地势低凹,堆积平原广布,溶蚀残丘成串,剥蚀冈地如波,以平丘冈地貌为主。从新化县的琅塘起,南下横阳、炉观、洋溪、燎原,至冷水江市的潘桥、禾青,穿透金竹山鼻梁东折至涟源市的荷叶、杨家滩、桥头河,再到娄底市的涟滨、西阳、万宝,再转向双峰县的洪山、龙田、吴湾、杏子,则呈“S”型带状盆地分布。

四、山脉

娄底境内山脉纵横,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数百座。西部雪峰山脉从新化西部风车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主要支脉有天龙山、桐凤山、奉家山、古台山、凤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内的祖师岭等;东南部有座落在双峰县的九峰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为双峰、衡阳两县的天然分界线;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脉,向涟源伸入,西起白竹山,东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峦重叠,最高峰寨子山为涟源与宁乡的天然界山;中部龙山山脉横亘,主要山峰有龙山、石坪山、杨材山、仙女寨等,弯曲连绵40余公里。

五、河流

娄底境内溪水奔流,河网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东部涟水,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观音山,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双峰县,经湘乡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境内全长85.85公里,沿途纳孙水、湄江、 测水等1-4级支流89条,控制流域面积3906平方公里。 西部资水,由南向北,流经冷水江、新化。经安化柘溪,过益阳注入洞庭湖,贯穿境内西半部,区内流程112公里,有1-4级支流100条,控制流域面积3985平方公里。

区内各河流水质较好,PH值在正常范围内,离子总量不高,中等矿化度,适合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之用。全区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总量113.95亿立方米,且西部山区多于东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资源38.87亿立方米。外来水资源丰富,共有133.42 亿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东部入境水虽不多,但利用较好。地下水年平均为21.6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平均达21.35亿立方米,主要公布在北、东、 南部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32.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14. 26万千瓦。目前具备人工养殖的水面18万亩。

六、气候

娄底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具大陆性。其基本特征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秋季凉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积温较多,生长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

春季开始于3月下旬前期,天气多变,突晴骤冷。俗话“春无三日晴”,描述了春季天气多变的特征。4月开始气温逐渐回升,5月气温上升到20.0℃以上。夏季高温炎热。5月底~6月初,太阳辐射日益增强,气温升高。6月底~7月初,炎热少雨,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7月份平均气温28.0℃以上。秋季始于9月中下旬之交,天气晴朗,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始于11月中下旬之交,日平均气温一般在10.0℃以下。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平均气温在5.0℃以下,有降雪、积雪和冰冻天气,低于0℃的日数平均有3.5~5.5天,个别年份较寒冷。

年平均气温16.5~17.5℃,年极端最高气温40.l℃,年极端最低气温-12.1℃。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间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年日照时数1410.4~1621.9小时,年日照率34~37%。年蒸发量1365.6~1521.6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78~80%,年平均风速 l.5~2.0米/秒,多年最大风速为20.3米/秒。全年无霜期253~281天。由于光、热、水基本同季,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七、矿产

娄底市区域内的地层发育齐全,出露完整,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展布。地质构造西北向是弧状的褶皱及冲断层等压性结构面,以及与之伴生的张性断裂和扭性断裂;东西向是隆起和凹陷明显,弧状褶皱横跨其上,概言之是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交错存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造成岩浆活动频繁多样,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加上区域变质的作用,加速了成矿物质的贮存和富集。因而,大自然赐予的这块宝地,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矿种齐全。境内已发现47个矿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5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种的30%,是湖南矿种较齐全的地区之一。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58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6个,以煤炭、建材、有色金属为主。保有储量占全国、全世界第一位的有锑,占全省第一位的有煤、白云石、石灰岩和大理石,占全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等,占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黄铁矿,其它如金、铅、锌、锰、钨等矿种的探明储量也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钒、硅石等矿种,虽然尚未探明储量,但潜在远景较大,有望成为未来的优势矿种。煤炭:娄底市内煤矿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有无烟煤、贫煤、瘦煤、肥煤、焦煤等,且品质好,发热量一般都在4000─5000大卡。

娄底不仅是湖南的重要产煤区,在江南地区也是主要煤炭基地之一。煤炭探明储量11亿吨,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局部见有石煤。主要分布在冷水江市、涟源市、娄星区以及双峰西北部和新化东部。铁:市内共有铁矿点58处,其中中型矿床2处, 分沉积型、风化型和热液型3种类型。探明储量4307.6万吨,保有储量2946.5万吨,主要分布于涟源田湖,新化洪水坪、圳上,双峰钟岭、测水,冷水江锡矿山、潘桥等地。石灰石:分布极广,几乎随处可见。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品种齐,为全国少有。锑:境内共有锑矿点25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2处,均集中在冷水江锡矿山。

娄底境内锰矿、 铁锰矿、钒矿、石膏矿等金属和非金属矿的储量也很丰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5月, 中南石油局勘探开采的“冷水江一井”绽开了湖南第一束火苗,标志着冷水江市的试开采已获圆满成功,结束湖南无油气历史,为湘中能源开发又添上了新的一笔。娄底矿产配套较好,空间公布较明显,有利于统一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为娄底成为全省的能源原材料开发区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因相传是天上28个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

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置湘南县,辖今双峰、涟源部分地域,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汉高祖五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西汉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析湘南县置湘乡县,连双峰、涟源大部分和娄底等县市,属长沙郡。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吴宝鼎元年(266),析昭陵郡置高平县,今新化县西部属之。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分属邵陵群。隋属长沙群。唐、五代、宋朝分属潭州、邵州。宋熙宁五年(1072),建置新化县。元代,分属天临路、宝庆路。明分属长沙府、宝庆府。清同明属。

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元代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娄底境内的其他县市,双峰一带,秦时属长沙郡的湘南县,汉代以后长期属湘乡县地。涟源一带,秦至东晋时大部分地域分 湘南、连道、湘乡、昭陵等县,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长期分属湘乡、邵阳、安化、新化四县。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冷水江一带在宋以前属“梅山蛮”地,宋以后长期属新化县地。

民国元年(1912),属长宝道,民国3年,改为湘江道。民国11年,(1922)取销道制直属湖南省。民国29年(1940),分属湖南省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初期,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1950年6月,设立锡矿山矿区(县级),属邵阳专区;1951年8月,筹建涟源县、双峰县。195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析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置双峰县、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11月,两县划属邵阳专区。同年8月,撤销锡矿山矿区,划是新化县管辖。1960年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隶属邵阳专区。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196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

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涟源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地区机关驻娄底镇。同年11月,成立涟源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改称涟源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市。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娄底地区的娄底市和双峰、涟源县划归湘潭市管辖;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县划归邵阳市管辖;撤销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娄底区(县级);撤销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县划归邵阳市管辖;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冷水江区(县级)。实际并未实施,娄底地区名撤实存。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地区及其行政公署,原所辖邵东、新邵两县划归邵阳市管辖,娄底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县、新化县归娄底地区管辖。

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449.51亿元,增长15.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其中,增加值87.6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17.14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8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565元,增长14.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据快报统计,全市财政总收入32.75亿元,增长25.2%,其中19.05亿元,增长24.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比为19.5:48.3:32.2,呈现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工业主导地位凸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3.77亿元,增长60.2%;实现利税48.34亿元,增长37.9%;达到221.9%;园区工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增长65.7%;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完成增加值193.46亿元,增长17.8%,占全市GDP比重的43%,比重上升7.5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99.92亿元,增长21.1%,比全市GDP增速高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增长24.6%,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总量在全省排名第8位。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81亿元,增长40.1%;重工业增加值163.81亿元,增长23.8%。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7.2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主营收入的83%。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3家,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由2006年的31个增加到50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9.54亿元, 长29.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1.9%,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52.9%,采掘业增长36.8%,制造业增长26.8%,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4%。企业创新步伐加快,国内首个热轧带卷在涟钢问世;"闪星牌"商标成为继涟钢"双菱牌"之后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4.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3%,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7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0.8%,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原煤生产705.01万吨,增长28.9%;发电量78.97亿千瓦小时,增长38.4%%;钢材产量630.03万吨,增长16.2%;十种有色金属6.81万吨,增长1.9%;纯碱9.17万吨,增长14.9%;水泥407.76万吨,增长31.8%;化肥(折纯)25.17万吨,增长16.7%。

娄底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日益完善。九十年代以来,娄底工业从小到大,由弱转强,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力、机械为骨干的工业支柱产业,涌现出了涟源钢铁集团、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金竹山电厂等产业典型。近年来,娄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日供水量总达60万吨的水厂、超高压变电站、第二煤气源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修建了两条高等级公路和多条市内主要交通干线,开通了40万门程控电话、20万部移动电话,建立了与全球联网的娄底信息港。娄底市中心城区已建成全国有名的森林城市。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涟源一带民间盛行剪纸艺术。相传,早在300多年前的明代,这一带人民在欢庆节日之时,或在婚丧喜庆互赠礼品之际,往往用纸剪些吉祥如意的图案,或张贴于门窗,或装饰于礼品,久而久之,便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剪纸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地政府采取办学习班和艺术展览等方式扶植民间剪纸艺术,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剪纸骨干队伍,创作了大批作品,有的发表于各类报刊,有的参加了湖南省美术展览和全国美术展览。1981年,农民艺术家梁学先出席了省农村文化艺术表彰大会。1982年,涟源县文化馆收集民间剪纸作品,与地区群众艺术馆合编《涟源剪纸》一书,入选作品64件,109幅。

9. 新化奉家山有什么景点

奉朝瑞:

字半周,原籍桂林,登进士第,筮仕江南为访察都运使,宋绍熙间奉命南征,袭武略将军之职,加升镇国上将军,后补充防遏使,著功卜居江东,列籍梅邑(今湖南新化)坪下。至1948年,已传三十八代。是为湖南新化永靖奉氏始祖。

奉百十:

明末因徙民事自江西吉水县迁湘,开基于零陵道县西北接壤之直接坪,既而迁居零陵南区永江河之葩漯。子伯诚郎,号孔清,又转迁道县北区三江乡大甲里。族人多分布在芹菜漯、样毬坪、野猪江、白叶漯、伍家岭、大甲里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七百人。宗祠一在大甲里,一在芹菜漯,一在荷叶塘。是为湖南零陵奉氏始祖。

奉洞然:

字永盛,南宋淳熙末年由江西泰和县鹅井塘避难迁湘,开基于宁远县东屏乡云潭村。族人多分布在山塘、佳塘等地。至1948年,已传二十八代。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建宗祠于云潭村。是为湖南宁远云潭奉氏始祖。

奉锡会:

清朝时期来自新化。至1931年,凡四户。是为湖南蓝山舜乡长滩奉氏始祖。

奉国封:

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自新化徙溆浦。是为湖南溆浦奉家园奉氏始祖。

10. 新化奉家镇景点简介

  新化特产有湘妃茶、梅山菜肴、白溪水豆腐、猪血粑。  湘妃茶  “湖南三绝 天下,王烟鬼酒湘妃茶”三绝之一的湘妃茶,又名蒙洱茶。产于湖南新化奉家蒙洱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蒙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  梅山菜肴  新化梅山菜恰如其分的把握了湘菜的精髓:和而不同,辣而不烈。千百年来,新化饮食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比较有名的就有“十荤”、“十素”、“十饮”之说。“十荤”就是三合汤、雪花丸、米粉肉、鸭子粑、柴火腊肉、回锅狗肉、泥鳅钻豆腐、水车鱼冻、稻花鱼、肘子肉。“十素”就是杯子糕、糁子粑、糯米粑、酣荞粑、糍粑、蕨粑、擂米粑、淀粉粑、棕子、烧麦。“十饮”就是擂茶、凉粉、水酒、蛇酒、米烧酒、甜糟酒、苡米酒、云雾茶、青红茶、金银花甘草茶。  白溪水豆腐  新化白溪水豆腐,色泽洁白,质地细嫩,久煮不散,鲜美可口。白溪豆腐好,与水质特佳有关。相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途经白溪镇,吃了水豆腐,啧啧称赞,究询其因,当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里面有条龙,经常喷出“龙涎”,碧彻透亮。乾隆当即赐名“金殿井”。白溪水豆腐就是取金殿井水制作而成的。  猪血粑  猪血粑是新化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历代相传。新化食品有限公司在挖掘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猪血巴,制作很讲究,主要原料是豆腐,拌以适量猪血、食盐、新鲜肉丁、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等佐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Hash:a7ab1920eaf2e89480c97e0e3d41468fa1a815a6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