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景点规则 - 新加坡的规则

导读:新加坡景点规则 - 新加坡的规则 1. 新加坡的规则 2. 新加坡的规定 3. 新加坡的规则罚款一览表 4. 新加坡的规则英文 5. 新加坡的规矩 6. 新加坡法律规定 7. 新加坡的规则大全 8. 新加坡的交通规则 9. 新加坡的规则很严格

1. 新加坡的规则

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饭,可以带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作为礼物。谈话时,避谈论政治和宗教。可以谈谈旅行见闻,你所去过的国家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成就。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数字禁忌4、7、8、13、37和69.

新加坡市位于全国最大的岛——新加坡岛南端,南临新加坡海陕,距赤道仅136.8公里。面积约98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口2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83%,其中华人约占四分之三。尽管城市人口密度很高,但并没有拥挤和杂乱之感。相反,却给人一种美丽而整洁的印象。其港口为驰名世界的天然良港,从港口储贮吨位到年吞吐能力均超过荷兰鹿特丹港,为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樟宜机场是繁忙的国际航空运输中转站。

新加坡独立前,四面野草丛生,蚊蝇遍地。26年后的今天,被誉为“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十分发达,每年到这里观光的游客达四五百万。在高层建筑物之间,都留有较大的空地布置绿化,设有花架、花坛,并广植花草。因此,市区地面除了柏油马路和铺砖的便道以外,均以花草树木覆盖,可以说做到了“黄土不见天”。新加坡除了园林绿化举世瞩目外,城市环境卫生也很出色,空气清新宜人。市内街道非常清洁,马路上根本看不到垃圾,就连建筑物上也极干净,确是一尘不染。街头严禁乱扔烟头及杂物,乱扔纸屑、烟头罚500新加坡元。随地吐痰的现象根本没有。新加坡政府规定,市民中凡是种花较好的,可以享受减免房租的优待。因此,新加坡人人爱花,家家养花,不但地上种花,连屋顶也栽花,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所以,新加坡还有“花园之国”、“花园之都”、“公园国家”的美誉。

国会议员民选,任期5年。新加坡是一个文明的国家,讲究礼貌已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在新加坡进行贸易谈判时,不要翘二郎腿,否则将破坏成交机会。假如不知不觉把一只脚颠来颠去,以至鞋底朝向了对方,这笔买卖就要告吹了。哪怕是无意中稍微碰了对方一下,也会被认为是不可忍受的。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 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喜丧礼仪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2. 新加坡的规定

不能带管制物品,香烟不能超过一条,

3. 新加坡的规则罚款一览表

新加坡酒驾处罚:酒后驾驶,初犯者将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罚款或者长达6个月监禁;重犯者强制监禁1年,并且处罚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罚金为30000新元及最长10年的监禁。

瑞典酒驾处罚: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对超过酒精浓度的司机,重者将坐牢两年,轻者被扣驾驶证一年。

4. 新加坡的规则英文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华语、马来语、英语和泰米尔语,法定规定的国语是英语。

5. 新加坡的规矩

1)劳工准证:最低级,无文凭要求。不可带家属。

2)专业准证:中级准证,大专及以上文凭,薪水必须在1800或以上,不可带家属。

3)人才准证:高级准证,特别优秀的大专及以上文凭,外加新加坡认可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者有权申请。3600新币起,有权为自己的一位直系亲属申请家属准证,可长期在新加坡生活,不可工作

6. 新加坡法律规定

外国人不可以在新加坡合法的堕胎。因此在入境的时候对非公民以及绿卡持有者会询问您是否已经怀孕 私人诊所不推荐,这个东西不是闹着玩的。最好的办法绝对是回国做

7. 新加坡的规则大全

新加坡开车右舵,车辆靠左行驶。

新加坡道路交通规则与中国有所不同,机动车驾驶舱位于右侧,车辆靠左行驶。新加坡车速普遍较快,机动车在有路权的情况下通过交通路口一般不减速。

行人过马路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尤其要注意右转车辆可能突然转弯通过。驾车应注意道路限速要求,经过路口时注意避让行人或骑行者,转弯时需特别注意是否有行人或骑行者通过。

新加坡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私人购车必须首先竞标取得拥车证。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公告,自2018年2月起新加坡停止发放新的拥车证。由于购买私家车成本高,再加上已有完善、方便的公共交通网络,很多新加坡人选择不购买汽车。

扩展资料

新加坡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

新加坡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有三种:地铁、公共汽车(新加坡人称“巴士”)、出租车。乘坐公 共交通工具可先在机场、地铁站或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购买交通卡,然后刷卡乘车。

新加坡主要有两家巴士公司(SBS和 SMRT),按照政府规定的路线、时间及班次频率提供服务,营运路线超过300条,多数巴士设有空调,配置停车按钮,只有驾驶员一人操作,班次约5至20分钟一趟。

新加坡铁路以地铁为主,另建有城市轻轨与地铁相连。新加坡地铁有5条线路,分别是东西线(绿线)、南北线(红线)、东北线(紫线)、环线(橘黄线)、市区线(蓝线)。它们互相交叉,连接各交通要道,通往主要观光地。地铁运营时间通常为早上5时30分至凌晨,节日期间通常会延长运营时间。

8. 新加坡的交通规则

1、驾校报名

报名时柜员会做一个色盲的测试,通过之后就可以办理入学了。 会得到一张驾校学生卡,一本蓝色的训练记录本(Training Record Book)和一个学校官网账号方便以后网上学习,订课及订考试,可以在官网账号里存一部分钱方便之后订课。

2、完成初级理论考试

初级理论一共50题,满分50分,一题一分,拿到45分就可以通过了。驾校生在这里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官网有视频教学(E-Learning)。为避免题库信息外流,真题练习只能在驾校内完成。

3、驾校学车

驾校学车是很系统的,一共分为3个Module,第一个Module是基础掌握,类似起步,换挡,侧边停车。第二个Module是技巧掌握,类似‘S ’course,‘Crank’course,‘U’Turn和交通知识。第三个Module就接近尾声了,会学到倒车,Vertical/Parallel Parking和走每一条考试路线。

4、最终考核

考试分为两部分,一是场地考试,二是路考。考试总分20分,分数扣完就视为不及格,。考试当天需要准备的资料有:有效准证原件,有效PDL,考试收据,蓝色小本和护照尺寸照片。顺利通过后会领去看一个安全教育片再缴费办理驾照,就可以取得3A驾照。

扩展资料:

随着自动挡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新加坡也开始修改相关的驾照考试规则,从明年1月份起开始允许人们使用自动挡汽车考取驾照。新加坡交警部门已决定从明年1月份起,允许人们使用自动挡汽车参加考试,并发给其一种新3A级驾照。

获得此种驾照的人只能驾驶自动挡汽车,而驾驶手动挡汽车则属违法,并将被最多处以1000新元罚款或入狱3个月及被剥夺至少1年驾车的资格。若通过手动挡汽车的道路实际考试,持新3A级驾照的人也可以驾驶手动挡汽车。

9. 新加坡的规则很严格

韩国

对于司机无视斑马线的处罚十分严厉

在红灯或黄灯亮时,违章进入人行横道上的车辆,罚款6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并扣罚15分(每个韩国司机有100分,扣完须重新路考)、无论何种信号,凡车辆妨碍行人横穿马路时,罚款6万韩元,并扣罚10分、车辆虽然在绿灯时进入人行横道,但因堵车而停在人行横道时,罚款4万韩元。

另一方面,韩国警察厅早在2007年就实施了“以步行者为中心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计划”。在学校周围以及残疾人、老年人比较多的区域,韩国政府将把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比现在延长20%。现在原则上以200米间隔设置人行横道,今后将根据道路情况,按需要适当缩短间隔,增设人行横道。另外,在老年人聚居的地方将设置“银色区域”,大幅度扩充按钮式信号灯和护栏等安全设施,以充分让行人在斑马线上体会到“行路优先权”。

英国

最早出现斑马线的国家

英国自1970年始就一直开展“绿十字”宣传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向国民传播交通安全的法律规则与知识,让国民 知道如何过斑马线,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与他人的人身安全。

行人控制信号灯

在英国过马路有两种方式:一是设有交通灯的斑马线,车来到斑马线处自然会停下让行人先行;二是手控按钮式交通灯,需要行人自行按下手控按钮,等候红灯变绿灯才可通行。英国城市街头到处都是这种红绿信号灯,这种手动灯相对于“礼让”最大的好处是其传达的信息明确,行人与车辆都按红绿灯信号行驶,就不会发生碰撞。而且实行由行人控制的信号灯,当无行人需要过马路时,汽车就可以一直通行,不会影响交通效率

新加坡

屡教不改者判处监禁

新加坡道路上的行人过街线路大致有两种标志线划出:白色双实线或虚线斑马线,前者双实线居多,两根横贯道路的实线划出行人过街的通道。 一般情况下,有交通信号灯管理的划双实线,没有的则是斑马线。 新加坡人的高素质来源于其严厉的处罚制度和国民高度的自律。 新加坡对驾驶员行车有很严格的法律约束。 道路交通法属于刑事法,如果触犯,将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包括监禁或罚金)。

在新加坡生活的一位网友的一次闯红灯经历,让他对新加坡的交规有了清醒的认识:就因为抢了0.5秒红灯的网友不仅接受了200新元(相当于人民币1024元)的处罚,还参加了相关的交通法规培训。 而且据网友说新加坡即使是行人闯红灯也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屡教不改者甚至可以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除了罚款或监禁外,还有吊销驾照、强制进行一定的劳务、将肇事者照片刊登在报纸上,有时候甚至会将几项处罚合并执行。

日本

以人为本整体素质高

日本基本交通规则中对行人有专门的规定:步行者靠右侧通行,机动车和自行车靠左侧行驶。 在机动车和步行者同时经过时,步行者优先。 在日本道路上如果前方没有红灯,而行人要过马路,汽车看到后会停下来并且招呼一下让行,这被日本人认为是“礼节”。

在日本的交通法规中相对于车辆更多的是保护弱小的行人。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管行人是否闯红灯,涉事车辆都负主要责任。 在一些没有信号灯路口,都会画一条停止线,司机过路口时必须停一下,观察一下路口的情况再通过。 这也和美国的“停一停”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有信号灯的路口交通法规中没有减速的要求,但是司机和行人通常是相互信任,都会遵守交通规则,不会闯红灯突然通过。 这种信赖关系的建立也体现了日本较高的国民素质。

加拿大

不走人行道将被罚款

加拿大规定,在行人及机动车都可以通行的道路,车辆应该让行人。 校车停车时,后面的车辆必须停车等待,直到学生上下车完毕后才能通行。 行人在街道上行走时,一定要注意交通信号灯,而且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警察发现在街上乱穿马路者,会毫不客气地罚款。

美国

车让人成为司机习惯

在斑马线上或者路口如有行人或有人正欲通过,必须先让行人通过后,汽车才准通过。 美国还将“行人优先、汽车让人”作为交通规则的基本原则。 行人只要走上人行横道,所有车辆必须停车让行。 美国不少汽车司机碰到行人要过马路,常常停下车后挥手示意行人先走。 而对于明知故犯、似停非停或者加速快驶的驾驶员,会被紧跟其后的警车鸣笛令停,毫不客气,罚单一张。 美国多数城市还规定,汽车只有在必要时才能鸣笛,不得因为开快车而鸣笛。 司机在路上看到接送学生的黄色校车时应格外谨慎,如果校车停下,司机必须停车。

Hash:93dc63fcc5b2b05c7fdcc782c04d22f7598221f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