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拍朱?q攻略 洋县拍朱鹮
导读:洋县拍朱?q攻略 洋县拍朱鹮 1. 洋县拍朱鹮 2. 洋县哪里拍朱鹮 3. 洋县拍朱鹮实用攻略 4. 洋县拍朱鹮的地方有几个 5. 洋县的朱鹮是什么样子的 6. 洋县拍朱鹮的最佳地方 7. 洋县哪里可以看到朱鹮 8. 洋县朱鹮广场事件 9. 洋县拍朱鹮用什么镜头
1. 洋县拍朱鹮
因为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纬度是最适宜人居的。朱鹮的选择是最聪明的。
洋县又称古洋州,隋唐时代建州县,全县3280平公方里的面积,由秦岭巴山呈南北包围,一条古汉江由西穿越奔东方的安康市石泉县。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属亚热带暖湿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县山区森林面占八成以上。一年两熟鱼米之乡,山区丘岭纵横交错,有湑水河,傥河,酉水河由北向南汇入汉江。是四季分明自然未开发的地方。
朱鹮被发现时,正是在秦岭南坡八里关山区的姚家沟。是介于湑水河,傥河,华阳河(酉水河)之间的原始老林之中,这里林木繁茂,河流碧清,朱鹮生存天敌少,生活环境最佳,人为干挠更山,是朱鹮理想的最后家园。
朱鹮被发现后,是洋县人的关爱保护和巨大付出,留住了,拯救了,繁育了,壮大了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朱鹮~~东方宝石将永远与友善的洋县人为伴,洋县是国宝朱鹮永不舍弃的家园!
2. 洋县哪里拍朱鹮
曾经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
3. 洋县拍朱鹮实用攻略
朱鹮鸟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1978年鸟类专家在汉中洋县发现七只朱鹮鸟,后发起全面保护濒临物种的倡议书,经过人工培养,现在已有超过四千只了。
4. 洋县拍朱鹮的地方有几个
A、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上杭、龙岩、连城三县交界处,面积22169公顷,198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物.故此选项不正确;
B、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地跨福建省武夷山、建阳、光泽三市(县)交界处,北与江西省毗邻,总面积为56527.4公顷,是福建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故此选项不正确;
C、陕西省洋县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朱鹮,故此选项正确;
D、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故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
5. 洋县的朱鹮是什么样子的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过去在中国、日本、俄罗斯都有分布,但后来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一度不见踪迹,是1981年我国鸟类学家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了它们,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朱鹮种群
6. 洋县拍朱鹮的最佳地方
陕西汉中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青木川古镇,华阳古镇 ,诸葛古镇 黎平的熊猫 洋县的朱鹮等等。还有西乡的天坑群,洛家坝 樱桃沟 。汉中虽然经济发展慢 但是环境优美 靠近蜀地 陕南小江南 群山环绕 适宜长期居住 以及在大城市打拼累了 缓解压力 短时间修整。
7. 洋县哪里可以看到朱鹮
参观朱鹮不用手机是这几点原因。
一、朱鹮天生性弱,遇人和其他动物胆小,因无自我保护能力,只能躲避、逃生。人们在参观时都喜欢拍照,朱鹮很不适应。
二、保护的需要。参观的朱鹮鸟大多是在保护区内的老弱病残,或人工配对的鸟,极需仿生的野外环境,人类最好 打挠,尤其是摄影拍照。
三、保护隐私的需要。洋县朱鹮救助饲养中心的多对、多只朱鹮己被外国友人和国内鸟类喜好者认领,在鹮网箱上有永久标认。因需对个个隐私保护,不许拍照应予理解。
东方宝石,国家宝贝,设有许多保护措施都是在总结教训的基础出上,逐步推出的举措。即是现在成功的拯救了,但种群仍是较小。还需人们提供更多帮助,让朱鹮不断繁诞壮大,让幸福吉祥之鸟自由生活生存下去。
8. 洋县朱鹮广场事件
拍朱鹮首先得了解朱鹮的生活习性,朱鹮在整个一年中的活动分繁殖期【11月至来年5月】和游荡期【5—11月】,繁殖区较为固定,主要是秦岭南坡幽静的山林,如溢水镇的花园、槐树关的蔡河一带,就是野生朱鹮繁殖地;游荡区相对分散,汉江及其周围的滩涂湿地都是其活动觅食场所;另外朱鹮的夜宿地也相对固定,也是拍摄的最佳地点,如洋州镇草坝村、谢村镇前湾【雷草沟】。朱鹮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避免被打扰和伤害,国家制定有专门的保护政策,对深入保护区拍照也有相应的规定,所以要拍照首先应和朱鹮保护局接洽,征得同意后方可拍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15
9. 洋县拍朱鹮用什么镜头
概况
朱鹮(学名:
Nipponia nippon
)是鹳形目鹮科的一种涉禽,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形成一种保护色。朱鹮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被誉为“东方宝石”。朱鹮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栖息地大量丧失,野生朱鹮种群一度被认为灭绝。1981年,中国科技工作者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此,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保护。
朱鹮基本情况
朱鹮消失
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20世纪中叶,由于战争、狩猎、森林砍伐等人类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湿地破坏使朱鹮赖以生存的家园失去了昔日的安宁,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1963年苏联境内的最后一只朱鹮在哈桑湖灭绝;
1979年朝鲜境内的朱鹮在板门店销声匿迹;
1981年日本将国内仅有的5只朱鹮全部捉起来进行人工饲养,2003年日本最后一只朱鹮在佐渡饲养中心死亡。
我国境内的朱鹮在20世纪数量锐减……
苦苦寻觅
1978年,国务院向林业部打听朱鹮的生存现状.
林业部答:1964年后,再也没有任何有关朱鹮野外消息。
那么,中国还有朱鹮吗?这是一个谜
197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国务院委托,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我国野生朱鹮种群,鸟类专家刘荫增在河南、河北、山西、安徽等全国曾经有朱鹮分布的14个省份寻找朱鹮的踪迹,足足找了两年都没有下落,当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终于在1981年5月在陕西省秦岭南坡洋县发现了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这7只朱鹮包括2对朱鹮成鸟和3只小朱鹮宝宝。
当年发现朱鹮的刘荫增研究员
1981年发现的姚家沟巢区
跟踪保护
朱鹮发现后,一下子就震惊了全世界,大家都认为这种鸟都已经灭绝了,没想到在陕西的秦岭深处被重新发现了。
那么,在秦岭被发现的这7只野生朱鹮就要保护好,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自发现 鹮开始,我们的野外工作者们就在秦岭深处那个偏远的小山沟里临时搭了个房子,住在这7只野生朱鹮的巢旁边,守护着它们,从此拉开了我国朱鹮保护工作的序幕。
当时跟随刘荫增先生保护朱鹮的几个年轻人,他们在姚家沟的的保护站前研究保护朱鹮的对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现在他们都已经是青春不再了。
在野外跟踪监测朱鹮
在朱鹮的繁殖期,工作人员在朱鹮的巢下面搭建个临时帐篷住在里面,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在朱鹮旁边进行观察和保护,我们的野外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保护朱鹮的。
朱鹮简介
朱鹮的卵,一般一窝2-4枚卵
刚出壳的朱鹮宝宝(雏鸟)
渐渐长大能够进行飞翔的朱鹮幼鸟
朱鹮羽毛颜色为什么不同
朱鹮成鸟(不在繁殖期全身白色),朱鹮全年的活动可分为越冬期(11月中旬~1月中旬)、繁殖期(1月下旬~6月中旬)和游荡期(6月下旬~11月初 )。
繁殖期的朱鹮,到了繁殖期,朱鹮要孵卵,它把自己涂抹成灰黑色,形成一种保护色,这样它的天敌就不容易发现它了。
朱鹮在每年的3月份朱鹮就开始搭巢、孵卵,到了4-5月,小朱鹮就纷纷出壳了。
朱鹮吃什么
朱鹮是肉食性动物,主要吃水田、河流里面的小鱼、虾、泥鳅、螃蟹等;
朱鹮喜欢干净卫生,喜欢在无污染的水域觅食、喜欢鲜活食物、洗净再吃。
朱鹮怕人吗?
朱鹮生活的地方,离人居住的地方很近,只要你不有意识的去伤害它,它是不怕人的。
老百姓在田里劳作,朱鹮就在旁边觅食,人和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野外工作
以前朱鹮数量很少,我们的工作人员可以守在朱鹮繁殖的巢树下面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但是现在的朱鹮数量已经一千多只了,不可能守护在每只朱鹮旁边,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开展保护工作呢?
巢树保护
朱鹮的天敌主要是蛇和鼬科动物,为了防止这些动物上树危害朱鹮,我们在朱鹮做巢的树及其附近的树上缠上光滑的塑料纸,防止天敌爬上去伤害幼鸟。
佩戴环志
目前,朱鹮数量多了,为了能很清楚的辨别朱鹮个体,我们给朱鹮佩戴环志,什么叫环志呢,就是图中朱鹮腿上的有数字的塑料环,就跟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每个朱鹮都有一个专属的号码,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望远镜很清楚地观察和辨别了。
环志还可以掌握野生朱鹮种群的数量动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配对及年周活动规律的生态学特征。
卫星追踪
佩戴太阳能的GPS卫星定位追踪器,可以对朱鹮进行准确定位,我们就能通过卫星地图很清楚地了解它的位置和活动轨迹。
人工饲养
朱鹮的人工饲养是朱鹮种群复壮和野生种群救护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精心调配的饲料,进行无微不至地照顾。
野化放飞
同时,根据朱鹮的历史分布情况,朱鹮保护区先后在全国多地开展朱鹮野化放飞工作,使朱鹮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
朱鹮的抢救
目前,陕西洋县,随着朱鹮种群数量的逐年增加,经常有野生的朱鹮因受伤或幼鸟因食物不足飞行困难,这时,我们就要对它进行救助,用专用的朱鹮抢救箱,把朱鹮带回来进行人工饲养或救治,直到它们彻底恢复健康了,我们再把它们放归大自然。
人工投食
到了冬天,或者在朱鹮的繁殖期,野生朱鹮的食物会相对不足,我们就在朱鹮经常觅食的地方进行人工投食,把朱鹮喜欢吃的泥鳅,小鱼小虾倒到朱鹮经常去觅食的地方,给朱鹮补 食物。
朱鹮的保护
朱鹮保护机构的建设
1981年5月23日,中国科学家刘荫增先生带领“中国朱鹮专题考察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了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立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陕西省林业厅和洋县政府迅速组建了朱鹮保护小组、成立了朱鹮保护观察站,时刻关注这7只朱鹮动态、生活习惯,为后来朱鹮的人工饲养打下了基础。
洋县政府还发布紧急通知,明确提出“四不准”,即:不准在朱鹮活动区鸣枪狩猎,不准在朱鹮活动区砍伐树木,不准开山放炮、毁林开荒,不准在朱鹮觅食区稻田使用农药化肥。
1993年,原林业部发布了《朱鹮拯救工程计划》,提出了朱鹮保护拯救措施和中长期发展规划。2001年9月,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逐步将朱鹮及其栖息地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组织机构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构建了长效保障机制。
发现朱鹮后,是把朱鹮饲养起来还是就地保护始终争论不断。陕西采用就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保护。从1990年开始,陕西利用野外救护病伤个体为种源建立人工种群,开展朱鹮人工饲养繁育研究。1993年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5年人工饲养子一代个体成功繁殖,2000年人工饲养个体自然繁育成功,2004年野化放飞试验成功。目前,朱鹮野外种群已有6处,人工种群已发展到19处,其中日本5处、韩国1处。
朱鹮的野化放飞
朱鹮人工饲养种群扩大以后,科研人员开始了朱鹮野化训练过程。
2004年-2006年,陕西在洋县华阳首次开展了朱鹮野化放飞实验研究并获得成功。2007年在宁陕县寨沟首次朱鹮异地野化放飞成功。2013年-2015年先后3次在铜川、宝鸡放飞朱鹮92只,并首次在秦岭以北地区野化放飞成功。
要想让朱鹮在野外生存下去,就必须处理好其如何与人和谐相处的问题。近年来,陕西省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对朱鹮分布区50多个乡镇近1万亩受损农田、森林、库塘湿地进行了生态补偿;先后资助当地群众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作物、整修道路、修建桥梁、安装农电线路、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等难题,使朱鹮栖息地的16个村8000多人在保护中受益。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朱鹮活动区群众自觉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保护区与社区双赢、人与朱鹮和谐相处的保护模式。
作为友好使者,朱鹮飞出秦岭飞向世界
朱鹮野化放飞工作的成功开展,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日本和韩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国礼”朱鹮
经过30多年的抢救性保护和繁育,朱鹮种群数量从7只发展到2000余只,并在国内的陕西、河南、浙江等省区相继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和野生种群,此外朱鹮还先后作为“”国礼“”走出国门,前往日本和韩国安家繁衍。
1981年10月,日本与中国确立了协力拯救朱鹮的意向。1985年10月,应日本请求,朱鹮“华华”第一个跨出国门,在日本佐渡饲养中心安家落户。此后,陕西省又先后4次向日本赠送了7只朱鹮。2008年8月,应韩国请求,我国向韩国赠送了一对朱鹮“洋洲”和“龙亭”。我国专家和技术人员也先后多次赴日本、韩国传授朱鹮饲养繁育技术,协助朱鹮在日本、韩国相继繁育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保护、拯救濒危动物方面的国际声望。目前,朱鹮已在国外繁育成功400余只。
30多年来,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政府积极开展朱鹮拯救保护工作,建立了观察站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 野外巡护监测、人工投食、防御天敌等措施,促进野生朱鹮种群繁衍壮大。2014年,朱鹮种群数量增至2000多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分布于陕西、河南和浙江三省的15个区县。2015年7月3日,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政府将32只朱鹮在秦岭以北的铜川市柳林林场成功放飞。这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特别是珍稀濒危鸟类保护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恢复朱鹮的历史分布区、进一步扩大其栖息地范围、保护朱鹮摆脱濒危状况的一次重大尝试。
1981年,日本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把最后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同时,也向世界宣告日本野生朱鹮从此绝迹。朱鹮相继在其主要分布国家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消失,引起世界的震惊。同年5月,我国在陕西洋县发现了全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由于当时朱鹮数量特别稀少,早在1960年,被世界鸟类保护联盟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1994年11月3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通过的《国际濒危动物等级标准》,朱鹮被列为“极濒危动物”;1994年,国际资源联盟将朱鹮列为世界上最稀有的5种鸟类之一。1979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名录,朱鹮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7年,我国人民把朱鹮评为“我最喜爱的10种动物”之一;2002年,国家林业局将朱鹮列入15种重点保护物种的第二名。
原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视察朱鹮保护工作时指出:“朱鹮保护非常成功,为国家、科学界争了光。”世界鸟类保护联盟专家组主席柯德尔在洋县考察时说:“中国在朱鹮方面做得非常优秀,我想到的你们都已经做到了,真了不起!”,1999年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国际专家高度评价:“中国朱鹮保护,在世界濒危物种保护领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真是奇迹啊!这是秦岭创造的奇迹。秦岭山麓良好的生态环境,茂密的森林,原始一季耕作的水田,美丽的朱鹮生存的良好环境。
朱鹮的现状
经过37年的保护,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发现时“最后的”7只发展到2300余只,其中野生种群1550余只(2016年底),分布于汉中、安康、宝鸡等3市15县(区),分布范围达14000平方公里。
朱鹮保护被誉为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通过对朱鹮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大量的伴生物种也跟着受益,更好地体现了朱鹮这一旗舰物种对伴生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伞护作用。
得益于朱鹮保护,朱鹮之乡洋县也变成了鸟类的天堂,全国目前一共有鸟类1300多种,洋县就分布了接近400种,并且还在不断发现中。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鸟类爱好者前来拍摄,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好的诠释。
数据来源:
1. 丁长青《朱鹮研究》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122.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Hash:7f716f113688845da0165f8252c87315758ddec8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