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历史文化景点 焉耆县古迹

导读:焉耆历史文化景点 焉耆县古迹 1. 焉耆县古迹 2. 焉耆县风景图片 3. 焉耆县景点 4. 焉耆县历史 5. 焉耆旅游景点介绍 6. 焉耆县概况 7. 焉耆县的来历 8. 焉耆县旅游景点 9. 焉耆国遗址 10. 美丽的古城焉耆县 11. 焉耆古城遗址

1. 焉耆县古迹

连接中亚绿洲城市的这条“丝绸之路”,以西安(古代长安)为出发点,途中在中国境内又分为三条,它们分别是:

1、天山北路:西安—敦煌—哈密—乌鲁木齐—伊犁—苏联(俄罗斯)境内—罗马 。

2、西域北路:西安—敦煌—哈密—吐鲁番—焉耆—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帕米尔高訽—中亚 。

3、西域南路:西安—楼兰—且末—尼雅—和田—喀什—帕米尔高訽—中亚—西亚。

中国段丝绸之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主要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此外,青海湖鸟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和天山深处的天池、青海的盐湖、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鲁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等,均为丝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最后,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所涵盖的地域,跨越了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自治区。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各民族聚集地区,游客可体验当地民族生活、欣赏民族歌舞、参加当地居民的婚礼和欢度节日,选购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


2. 焉耆县风景图片

“乌布拉亚”隶属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博斯腾湖之滨,是一个地源辽阔、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南疆乡镇,交通四通八达,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素有巴州东大门、南疆第一乡之称。

这里是进入巴州和南疆的门户、 314国道穿境而过、是天山南北、古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交通要道、自古就被称为驼队马邦的驿站 、 官差衙署的府院、素有“龙驹之乡”的美称。


3. 焉耆县景点

新疆和静县克尔古提乡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簏,焉耆盆地西北部。克尔古提乡地处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雨季为六、七、八月,占全年降水量78��。乡东南与托克逊、和硕接界,西邻巴仑台,北与阿拉沟相通,南北最宽40公里,面积96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61.5万亩,可利用草场2万公顷;森林面积16万亩,天然森林1.07万公顷。历史记载,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伏尔加河下游迁徙回归祖国,清政府颁发赦书,将土尔扈特部安置在和静地区,克尔古提属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克尔古提”蒙古语意为“有盘山道路的地方”。  2.克尔古提乡(小瑞士)  和静县克尔古提乡位于县城东北的山地峡谷区内,乡政府所在地克尔古提距和静县城直线距离52公里,海拨高度1800米左右。该乡东南与托克逊县、和硕县接界,西邻巴仑台镇,北与阿拉沟乡相通,克尔古提乡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其中: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60万亩,森林面积16万亩。历史记载,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伏尔加河下游迁徙回归祖国,清政府颁发赦书,将土尔扈特部安置在和静地区,克尔古提属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克尔古提”蒙古语意为“有盘山道路的地方、半岛或沙洲 ”。  克尔古提诺尔(山间湖泊)海拔2039米,面积1600平方米,平均水深7米,为淡水湖,湖水流入和硕县境内,湖在克尔古提沟内,湖以沟为名。湖周围风景优美,水草丰美,周边是良好的牧场,该乡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其中云杉1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属封闭状天山水源涵养林区,是旅游避暑的 胜地。  3.克尔古提乡原始森林-------  克尔古提乡海拔2000米以上,在林立的山峰间,依山势生长有一片较原始的森林,该林区的树木主要以云杉为主。  4.草原石人(巴州境内唯一的草原石人)  克尔古提乡石人:石人高1.9米,宽50厘米,从形体上看为一女性,大眼小口,双手蜷至胸前,面带笑容、端庄秀美、身体颀长。据长期从事草原石人研究的考古专家介绍,草原石人是亚欧草原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物。以花岗岩为材,雕刻成人像,一般立于墓葬地表建筑物前,面向东方,或独身傲立,或成群列布,气势恢弘。草原石人是亚欧草原文化的重要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草原居民的社会状况、意识形态、生产生活、宗教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疆和静县克尔古提乡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簏,焉耆盆地西北部。克尔古提乡地处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雨季为六、七、八月,占全年降水量78��。乡东南与托克逊、和硕接界,西邻巴仑台,北与阿拉沟相通,南北最宽40公里,面积96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61.5万亩,可利用草场2万公顷;森林面积16万亩,天然森林1.07万公顷。历史记载,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伏尔加河下游迁徙回归祖国,清政府颁发赦书,将土尔扈特部安置在和静地区,克尔古提属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克尔古提”蒙古语意为“有盘山道路的地方”。  2.克尔古提乡(小瑞士)  和静县克尔古提乡位于县城东北的山地峡谷区内,乡政府所在地克尔古提距和静县城直线距离52公里,海拨高度1800米左右。该乡东南与托克逊县、和硕县接界,西邻巴仑台镇,北与阿拉沟乡相通,克尔古提乡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其中: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60万亩,森林面积16万亩。历史记载,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伏尔加河下游迁徙回归祖国,清政府颁发赦书,将土尔扈特部安置在和静地区,克尔古提属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克尔古提”蒙古语意为“有盘山道路的地方、半岛或沙洲 ”。  克尔古提诺尔(山间湖泊)海拔2039米,面积1600平方米,平均水深7米,为淡水湖,湖水流入和硕县境内,湖在克尔古提沟内,湖以沟为名。湖周围风景优美,水草丰美,周边是良好的牧场,该乡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其中云杉1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属封闭状天山水源涵养林区,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3.克尔古提乡原始森林-------  克尔古提乡海拔2000米以上,在林立的山峰间,依山势生长有一片较原始的森林,该林区的树木主要以云杉为主。  4.草原石人(巴州境内唯一的草原石人)  克尔古提乡石人:石人高1.9米,宽50厘米,从形体上看为一女性,大眼小口,双手蜷至胸前,面带笑容、端庄秀美、身体颀长。据长期从事草原石人研究的考古专家介绍,草原石人是亚欧草原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文物。以花岗岩为材,雕刻成人像,一般立于墓葬地表建筑物前,面向东方,或独身傲立,或成群列布,气势恢弘。草原石人是亚欧草原文化的重要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草原居民的社会状况、意识形态、生产生活、宗教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焉耆县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西游记》当中唐僧玄奘法师被称之为唐王御弟,开篇之时他就和当时的大唐皇帝太宗李世民结为了金兰兄弟,其实在史实当中,唐僧这位名符其实的“金兰兄弟”却另有其人,且他和《西游记》中的唐僧义兄李世民还是现实中的生死劲敌,最后还落 一个悲惨结局。今天我们就要来讲一讲这段在“唐僧”玄奘一生中极具悲情色彩的真实故事。

唐僧为求取大乘佛法真经,决心西行万里前往天竺,在大唐贞观元年,他一人在没有得官府通关文牒的情况下,西出阳关,不远千里首先来到了当时的高昌国地界,这个高昌国在长安以西千里之遥,它的王都叫作交河城,也就是汉朝西域车师国的王廷,即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附近)。

当地人习俗男性像满族人一样,在脑后扎起一条大辫子。高昌曲氏为王的时候,曾娶隋朝大臣宇文氏郡主为妻,并号为华容主公,高昌王麴文泰即位,遣使来到唐朝觐见唐高祖李渊,献上了高六寸,长一尺的拂林狗,拂林即今意大利,所献拂林宠物狗能拽着马尾走,还能口衔烛灯为人引路,李渊十分喜爱,这应该算得上是最早对牧羊犬、导盲犬的记载了。

后来秦王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高昌王深慕太宗的威仪,又献上狐裘、玉盘,西域诸国有所动向,高昌必定向大唐通报。太宗贞观四年,高昌王麴文泰亲到长安朝见太宗天可汗,唐太宗非常高兴,对他礼遇和赏赐极为丰厚,高昌王又为其母宇文太后求入宗籍,唐太宗欣然答应,并赐宇文太后为国姓李氏,更改隋时封号,为大唐常乐公主,又赐麴文泰汉姓曲氏(麴、曲同音),忝列中原士族之林,曲文泰大喜过望,对唐太宗感激涕零,从此高昌王在西域诸国之中威震四方。

唐时的这个曲氏高昌国应该就是《西游记》中有虎、鹿、羊三位国师,与孙悟空斗法的车迟国,高昌国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上,玄奘法师在“西天取经”前往天竺求取大乘佛法的路上途经高昌,并与当时威震西域的这位高昌王曲文泰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结下了真挚且深厚的友情。

当唐僧玄奘步入高昌国时,正是这位高昌王曲文泰,在得知他是出自东土大唐的高僧之后,大为倾慕,因为高昌国崇奉佛法,曲文泰于是对玄奘礼遇有加,将他作为上宾,迎入重阁宝帐,异常盛情地款待。后来玄奘在高昌国宣讲佛法,曲文泰对他更是敬仰不已,便有意挽留他在国中任为国师,可玄奘一心要往天竺求取真经,不肯滞留于此。

曲文泰则与玄奘同吃同住,朝夕相处,百般劝说他放弃西行求法的念头,并对他说:“自从听过您宣法讲经,我就满怀欢喜,盼着您能长住高昌,能让我来供养您终身,我不仅可以供养您,还可以让整个高昌国的百姓都做您的弟子,您别看不上高昌,僧徒再少,也有几千人,我让他们全都手捧经卷,当您的教众信徒!希望您体察我的诚心,别再想着西行啦!”

然而,玄奘对曲文泰的盛情挽留,表现得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明确表达了自已矢志西行求法的意志,并采用绝食的方法以示心志,他连续枯坐三天,颗粒未进,直到第四天气息奄奄,曲文泰大为震动,他本心笃信佛法,见如此高僧若被自己活活逼死,那就后果严重了。于是曲文泰赶紧向玄奘叩头谢罪,并答应道:“任法师西行,乞垂早食。”(你可以继续西行,只要你肯吃东西进食)

最终,曲文泰与玄奘一同跪于佛祖金身像前,并当着太后的面,结为异性兄弟(这个桥段在《西游记》中被描述成唐僧与唐太宗结为了兄弟)。在临行前,曲文泰又对玄奘提出了一个深情的要求:“当你取经回来之时,请务必取道高昌,在高昌停留三年,为我高昌宣讲真经,接受我的供养!”玄奘也深为感动,欣然答应。

在离开高昌之前一个月,玄奘又应曲文泰的请求,为高昌百姓升座讲经,以消灾祛难,每次讲经,高昌王曲文泰 定为玄奘亲执香炉,在座前侍奉,甚至在“高升法座”的时候,曲文泰居然跪在地上,让玄奘脚踏其肩而入座高坛,这在佛教当中是相当崇高的礼节了。

在玄奘离开高昌的时候,曲文泰又为他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盘缠和马匹骆驼以及侍从二十五人,更重要的是还有二十四封盖有高昌国王印的“通关文牒”(真实的玄奘是从大唐“偷渡”而出,并没有《西游记》中唐太宗的“通关文牒”)。

这使得玄奘在西行的异域诸国途中,几乎是畅通无阻,曲文泰还附有一封写给西突厥叶护可汗的书信,信上写道:“玄奘法师是我的兄弟,要往天竺婆罗门国求法,望可汗就像待我一样对待他,让你西边的各国能够提供驿站和马匹,将法师安全送出国境。”

曲文泰同时为了完成自己一生礼佛的心愿,还交待玄奘务必在途经梵衍那国时,前往王城郊外“天下第一立身大佛”石像前代为朝拜。这尊立身大佛就是如今位于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附近的“巴米扬大佛”,它确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兴建时间至今不详,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法师都曾目睹其真颜,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玄奘在高昌王曲文泰如此无微不至送行之下,动情地说道:“就算决交河之水也没有你对我的恩泽多,就算举葱岭之山也比不上你对我的恩情重!”临别相送之时,高昌王曲文泰与玄奘两人抱头痛哭,史书上记载“伤离之声振动郊邑”,一同送别的高昌国百姓也深受感动,无不泣下。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元年从长安出发,年底到达“火焰山”下的高昌王都交河城,大约在贞观四年,玄奘来到高昌王交托的梵衍那国,这个梵衍那国应该就是《西游记》中被九头虫偷走塔中宝物的祭赛国。

史书上记载,“梵衍那国,在雪山之中,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此国先王之所建也。又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城东二三里又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其王每此设无遮大会,卧像东南行二百余里,度大雪山,东至小川泽。”

也就是说当时在阿富汗境内的梵衍那国,百姓崇信佛教,王城外的高山上确有数尊巨大无比的大佛石像,一座立身像高一百五十尺,另一座也高达百余尺,还有一座卧佛石像,长千余尺,这就是著名的巴米扬佛像,然而在公元2001年3月12日,巴米扬大佛却遭到当时塔利班军事人员的轰炸,以致损毁,不得不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遗憾。

玄奘拜别大佛之后,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了北天竺,在天竺游学达十余年之久,直到贞观十七年,才满载着经文北上东还。而他的金兰兄弟高昌王曲文泰却早在贞观十四年,因勾结突厥顽抗大唐,落得身死国亡,魂归九泉的下场。玄奘再度经过高昌时,此地已再无高昌王国,而是大唐境内的西昌州属地,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高昌国王曲文泰贞观四年进入长安朝贡,也就是依依不舍送走唐僧之后,时过十余载,曲文泰渐渐骄横,竟与大唐劲敌西突厥叶护可汗公然勾结,狼狈为奸,西域亲唐诸国东入长安,皆被高昌所阻,并将诸国朝唐的贡品尽数劫取,有坚定亲唐的小国,曲文泰必定与叶护可汗共同攻击。

唐太宗闻知之后,非常痛恨曲文泰如此反复无常,于是下诏高昌命他入长安议事,曲文泰居然不肯东来,只是派出长史曲雍前来谢 。唐太宗暂不理会,没想到后来曲文泰又将隋末流亡西域的汉民尽数滞留在高昌,接着又与西突厥无故攻取了焉耆国三座城池,将城中之人悉数掳走,焉耆王亲到长安哭诉,唐太宗震怒,命大臣李道裕专办此事,曲文泰又只好派使臣前来谢罪。

唐太宗怒责高昌使者道:“你们国主数年不来朝贡,一点没有藩臣之礼,又擅设百官之位,僭越大唐天朝之礼,他是想干吗?今年天下万国君长皆来长安,曲文泰依旧不至,那好吧!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子,明年我大唐王师将直捣你高昌,向他问明情由,希望他好好想清楚!”(帝引责曰:“尔主数年朝贡不入,无藩臣礼, 擅置官,拟效百僚。今岁首万君长悉来,尔主不至。明年朕当发兵虏尔国,归谓尔君善自图。”)

高昌使臣回到高昌将话带给曲文泰,文泰竟狂妄地说道:“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邪!”(我是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大唐管我不着!),有臣子劝他入唐谢罪,他又说道:“孤既自为可汗,与唐天子等,何事拜谒其使?”(我既然自立为可汗,与大唐皇帝应该是平起平坐的,干吗要去拜见他?)接着又将西域诸国朝唐的贡使统统扣留,一点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唐太宗则再次郑重地向高昌颁发玺书,劝他理清祸福,并催促他入朝。曲文泰则以生病为由拒绝。唐太宗只好任命大将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纠集西域诸国兵力,以薛延陀可汗为向导,准备远征高昌。朝堂之上群臣多数以高昌在万里之遥不便征伐,劝谏太宗不要动兵,唐太宗一概不听,坚决下令出征。

曲文泰听到大唐西征的消息,却对左右说道:“昔日我入朝长安,见到秦川、陇北一片萧条,和隋朝开皇之时没法比拟,如今唐军来讨伐我,若兵力在三万以上,他们必定粮草不济,戈壁沙漠,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就将他们全部都吞没了,如若三万以下的唐军,我还不能抵挡吗?只要坚壁清野,以安逸待劳,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可不料没过多久,唐军十万之众,与西域诸国联军不下三十万,犹如神兵天降,很快出现在高昌国碛口要塞,并破关而入,势如破竹,高昌国大军望风披靡,唐军锐不可当,曲文泰骇然失色,命人前往西突厥求救,叶护可汗闻唐军大至,早逃得无影无踪,曲文泰这才悔恨不已,却已无计可施,只得整日饮酒,惊惧成疾,暴毙而亡,其子曲智盛匆匆继承了王位。

当天晚上有长星坠入城中,照得天空透亮,唐军已集结在高昌王都交河城下,有斥候前来报告大将军侯君集说,曲文泰已死将要出葬,唐军诸将都请侯君集传令攻城,侯君集说道:“不可!天子以高昌王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乘乱伐丧,不义也!非问罪之师也!”于是,只教大军擂鼓前行,交河城中军民远远都能听到唐军声威震天,无不心惊胆寒。

高昌国臣民都劝曲智盛赶紧投降,曲智盛却认为唐军没有乘丧袭城,必定也不会强攻王城,就写信给侯君集道:“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 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得罪大唐皇帝的是先王,天兵突至,先王已死,我继位没多久,希望大将军能可怜可怜我,就此罢兵。)

侯君集回复道:“吾奉诏万里远征,岂可无功而还?汝若能悔祸,宜束手军门!”(曲智盛年幼天真,直教他快快投降),曲智盛居然再不答复,侯君集冷笑自嘲道:“当先取城,小儿何与语!”(跟这样的小屁孩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果断下令攻城。这时西突 还有小股人马在附近观望,听说是大将侯君集领兵亲至,吓得赶紧回去报告,叶护可汗立马率众往西奔走了千余里,以免被唐军发现追击。

曲智盛自知不敌,只好开门出降,侯君集将曲智盛作为俘虏押送回长安,并在高昌王城刻石纪功,而后班师凯旋。当时高昌国人为迎唐军入城,夹道歌唱道:“高昌兵,如霜雪;唐家兵,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几何自殄灭!”由此可见当时大唐的军威是何等的气势!侯君集报捷,唐太宗大悦,并将高昌国设为西昌州,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世为唐土,从此西域诸国无不称臣纳贡,再无挑衅大唐之事。


5. 焉耆旅游景点介绍

开放时间全年10:00—18:00

金沙滩旅游区位于焉耆盆地北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东北岸,距乌鲁木齐369公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五区三线”中的一个知名景区。是新疆新开辟的夏日旅游胜地,浴场地质为金黄色的细沙,故称“金沙滩”,湖水清澈,沙鸥翔集,又被称为“新疆的夏威夷”。


6. 焉耆县概况

新疆开都-孔雀河流域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塔里木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不断加剧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同时气候的不断变化都对流域内的径流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最具表征的地理形式。

01

了解研究区的概况,整个流域的河水源头是由天山积雪融化汇集而成

1、地理位置

开都河-孔雀河(简称开孔河)流域是塔里木河流域的一部分,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北侧,整个流域的河水是从西北方向流到东南方向,该流域的地理坐标是东经83°02′-92°33′北纬40°09′-43°43′之间。开孔河流域仅包括2个小流域:西北部分的上游是开都河流域,西南部分的下游为孔雀河流域。

整个流域的高程分布不均匀,海拔处于700m-4800m之间。上游的开都河流域主要河流是开都河,整个流域的河水源头是由天山积雪融化汇集而形成,开都河流域相对广阔,分别流经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与焉耆盆地,3个盆地里存在大量绿色植被和林地,最后河水流入博湖,河道长约567km。

位于开孔河流域下游的孔雀河呈细长分布于该研究区,库尔勒市、尉犁县、新疆兵团农二师29团和30团等重要城市都是孔雀河流经的地方。相关资料表明,开都河流注水和天山融雪融水是孔雀河的主要水源补给来源,相关专家学者为了便于科学研究,将开都河与孔雀河所流经的区域合称为开孔河流域。

2、地形地貌

开孔河流域包括位于开都河上游的紫尔宾山、哈比尔尕山,两座山屹立于开孔河流域的西北方向,中游则有面积比较小且植被比较茂盛的大尤路都斯盆地、下游还有焉耆盆地和博斯腾湖。开孔河流域存在多个山脉,主要分布在流域的北方、西方、南方。

流域北方地势偏高,南面地势趋于平缓。开孔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呈阶梯状分布,并且整个流域像一个平行四边形,地势从西北方向往东南逐渐倾斜,相关专家经过多年研究,根据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将整个开孔河流域细分为二级阶地、三个地貌单元。

3、土壤植被

开孔河流域具有及其复杂的地形条件,不同类型的土壤遍布整个流域,新疆地区极具特色、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共同造成了研究区内的植被差异性。开都河流域主要土壤类型为石膏棕漠土、普通寒冻毡土以及半固定普通风砂。

研究区中部主要为盐化潮土、盐化浅育土等;孔雀河下游的荒漠主要是棕漠土、大片普通龟裂土。相关学 者不仅研究该流域的土壤植被,还提出该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会受到土壤植被的影响,在进行经济开发时应特别关注地貌和气候,选择因地制宜的策略。

4、水文气象

开孔河流域分布着十多条水系,这些水系几乎均匀分布在整个流域中,该流域的主要水源有3个,依据从西北到东南的方向依次是开都河、博斯腾湖、孔雀河。根据相关报道,整个流域的降雨量分布不均,该流域从1958年到2015年降雨量最大的一年达406.6mm,降雨量最少的一年仅有186.2mm。

最大降雨量与最小降雨量两项数据存在巨大差距,该研究区的降雨量变化很大。从1958年至2015年降雨量均值为276.7mm;说明该地区的降雨量比较稀缺。全年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最大达40℃左右,具有新疆地区独有的温差特点,从有记载的历史上可知该流域的最低气温曾达到-48.1℃,对整个流域植被的抗冻性要求比较高。

而在中下游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存在降水不多且年均降水差异比较大的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则只有75.0~47.3mm,和国内其它流域比属于较为干旱的地区,山区和平原降水量则存在较大差异。开都河从上游一直到博斯腾湖共长610km,接近整个研究区长度的一半,对开都河进行水文监测的是大山口水文站。

位于整个研究区的西北部,该水文站1958-2009年的年平均径流量约33.82×108m3,并且整条河泥沙量较少,是流入博斯腾湖的主要水源,对博斯腾湖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的3月-6月为开都河的气候回暖期,日照时间开始增加,同时也是开都河的汛期,径流量也会随之增加。

开孔河流域属于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具有干燥少雨的特点,气候呈极端大陆性,该区域离海洋甚远,气候异常干燥,几乎不会有雾霾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全年日照时间充足,利于植被的生长,水汽蒸发量较大,高温时水汽向上蒸发迁移,地面的湿度比较低,年降水量极少,整个流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

开孔河流域年平均气温8~8.6℃,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山区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迎风坡的降雪也比背风坡多,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整个开孔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也相对有所增加。

02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时空变化,需深入了解河流径流量持续减少的原因

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是气温、降水的趋势分析及其引起的生态、水文、土壤等和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产生的陆表过程的变化和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气候变化会从多个方面影响流域的水文过程,主要是通过河川径流、局地暴雨、冰川冻土、土壤含水量、陆面蒸发等方面对流域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

其中,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研究是重点也是最复杂的内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来看,气候变化直接产生了降水的剧烈波动或持续性变化,由此引起了径流的响应。气候要素与土地利用均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径流形成机制中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是生产源而气温则是消耗源。

以土地利用及覆被为核心的陆表结构是水资源形成的重要过程,相同的降水在不同的陆表结构上可能形成全然不同的河川径流过程。开都-孔雀河流域径流量持续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开孔河流域的气温也体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降水不断减少,空气逐渐变得干燥,水汽蒸发量不断增大,随着时间推移,引起水资源的持续减少。

在开孔河流域,降水是整个流域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从降水与气温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得出:降水的减少和气温的升高是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 ,两者都对径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内良好的生活条件配合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开孔河流域内耕地在不断增加,虽然政府在实行退耕还草和流域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流域下垫面条件依然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降水不断减小,流域通过自身的调蓄能力会拦蓄、截留了一部分降水,对径流产生巨大影响,径流量也会逐渐减少。

结语:水资源是维持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平衡的基本资源。在中国新疆地区,这是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人类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水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7. 焉耆县的来历

龙姓的初源,历史亦有记载,可追溯的源头有下列数项:

出自黄帝臣子“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为新郑龙氏。

出自御龙氏之后《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武陵、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出自豢龙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相传董父,已姓,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项羽四大名将之一就叫龙且。

舜帝时的谏官,赐姓龙。

粤地姓氏,相传悦城龙母拾珠产子,冠以龙姓。

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东汉时西域强国焉耆及且弥的国王姓龙。唐朝时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俗有鱼鳖之利。贞观十八年,郭孝恪平之,由是臣属唐朝。

滇地姓氏,苗及彝人多以龙为其姓。

古代有勾龙氏,后人改姓龙。如宋代有勾龙爽、勾龙如渊等。


8. 焉耆县旅游景点

1、王进喜故居纪念馆 AAAA

推荐1

  王进喜故居纪念馆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座落在赤金镇和平村,该馆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肃省委和玉门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纪念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题写馆名,玉门市市长主持了开馆仪式。故居于1994年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赤金镇人民政府共同筹资修建,座落在王进喜故居赤金镇和平村,嘉玉赤公路与312国道交汇之处,距玉门市区25公里,距国营四0四厂15公里处。纪念馆由王进喜故居、王进喜铜像、王进喜生平事迹展示馆三部分组成,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和生平事迹。该馆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甘肃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酒泉地区国际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该景点1996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玉门市政府确定为红色旅游景点。故居纪念馆前院矗立着高大雄伟的“铁人”王进喜铜像,底座正面有-同志的赞语:“王进喜同志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详细]

2、酒泉赤金峡 AAAA

推荐2

  甘肃省酒泉市赤金峡水利风景区始建于2001年。按照水利部搞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2001年赤金峡水库除险加固国债项目的实施,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花海灌区管理处依托赤金峡水库水利工程景观、自然风景区及历史文化遗迹创建了赤金峡水利风景区。目前,赤金峡水利 景区已被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为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赤金峡水利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距312国道仅12公里。有酒泉航天城、长城嘉峪关、敦煌莫高窟等将在全国及世界享有盛名的城市景观及古代遗迹贯通一线。赤金峡水利风景区已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避暑、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赤金峡水利风景区依山傍水,景色独特秀丽,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多,有雄伟壮观的水库大坝、气势恢弘的坝后水电站、红柳仙子救唐僧的红柳湾、五颜六色的月季坛、争奇斗妍的玫瑰园、具有…

3、雅丹地质公园 AAAA

推荐3

  介 绍 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有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 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当地人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其整体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 不同的时间进入雅丹地貌群,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清晨走进雅丹地貌,旭日东升时,登高远眺,点点朝霞,金光四射,气象万千;中午走进雅丹地貌,头顶太阳高照,身边怪影重重,千奇百怪的雅丹群中,仿佛处处青烟缭绕;傍晚进入雅丹群中,巨大的红日悠悠西沉,身边徐徐清风,头顶霞光灿烂,给人美的享受。特别提醒: 雅丹地貌多处于戈壁荒滩中,走在…

4、雅丹魔鬼城

推荐4

  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以其自然地理奇观的美名已享誉海内外,而可与其相媲美的玉门关雅丹魔鬼城却鲜为人知。  据《辞海》解释“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据玉门关西75公里处,有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敦煌人俗称魔鬼城,因此暂且将其定名为“玉门关雅丹魔鬼城”。这片雅丹地貌群落远远超出了辞书中所定义的规模和形态,其个体和整体规模之大,形态之奇异实属举世罕见。其高度,低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长宽由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市,有城墙、街道、大楼、广场、教堂、雕塑;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世界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阿拉伯的清真寺应有尽有,雕塑有威武的将军、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骆驼队、舰队…

5、火烧沟遗址

推荐5

  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 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

6、玉门关

推荐6

  玉门关遗址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戈壁,是2-3世纪汉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作为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好、类型最完整、规模足够大的关隘遗存,其见证了汉代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烽燧制度与长城防御制度,及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玉门关遗址与包括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南至南三墩的汉长城,还有河仓城遗址一起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保障体系,不仅实现了汉长城的防御功能,起到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目的,同时从客观上保障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的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玉门关遗址出土的简牍文书、丝绸残片等为丝绸之路的大规模文化交流、科学技术传播提供了直接的佐证。玉门关遗址及附近烽燧出土了2400余枚简牍文书,其内容有大量反映汉代西域各国如“车师”“焉耆”“乌孙”“尉犁”“鄯善”“卑陆…

7、玉门油田老一井

推荐7

  玉门油田老一井是指甘肃油矿筹备处在老君庙最先开钻的1号油井,位于玉门市南坪街道老君庙门前西侧。1939年,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等人在老君庙原址以北15米处确定井位,用人工方式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日产量达10吨,从而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1962年,油竭停产。该井23年累计生产原油845.9吨,生产天然气17.73千立方米。1989年,老君庙油矿在玉门油矿建矿50周年前夕,在原址上安装了抽油机、设置了保护围栏、树立了纪念碑。玉门油田老一井是中国石油工人打出的第一口油井,是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摇篮,曾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贡献,在我国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景点位置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老君庙……

8、昌马石窟

推荐8

  在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就坐落在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离地面约25米。从石窟向南到昌马乡政府约5公里,从石窟向北到玉门镇及312国道约70公里。一般认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所以说,昌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分布在昌马乡水峡村的上窖山和下窖山一带。1932年12月25日8时45分,昌马盆地发生了一起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震中在昌马盆地朱家戈壁一带,造成昌马盆地死亡270人、伤300多人、死伤牲畜100多头、约87%的民房倒塌的巨大损失。就在这次大地震中,昌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等各种文物被全部损毁。昌马下窟石窟的大多数洞……

9、西域长城

推荐9

  秦代以后,许多朝代都修建过长城。西汉为了保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除修葺秦长城以外,又加建了东、 两段长城:西段经过甘肃敦煌,一直建到新疆;东段则经内蒙古的狼山、阴山、赤峰,东达吉林。秦、汉长城所经过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和无数高山峻岭与河流溪谷,因而筑场面工程采用了因地制宜、就材筑造的方法。在黄土高原地区,一般用土版筑,如现存临洮秦遗址。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则用沙碑石与红柳或芦苇,层层压叠而成,残垣高5米许,层次至今清晰可辨。无土之处,则垒石为墙,如赤峰附近一段。山岩溪谷则杂用木石建造。这个伟大工程曾动用了几百几千万劳动力,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才建成的.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

10、唐玉门关

推荐10

  唐玉门关六朝、隋唐之际,中原通往西域的伊吾大道(今安西通哈密一道)畅通。玉门关由敦煌东迁至瓜州晋昌县境(今安西双塔堡一带)。这里截山横卧,山势险峻,碧水中流,形成天然隘口。东临绿州,西接荒漠,俨然铁关雄视。据有关专家考证,唐代玉门关就设在这里。这处千古名关的关城淹没在碧波荡漾的双塔水库之中,这里山峦起伏,烽燧林立,关内的沃野草原和关外的大漠戈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玄奘0玉门关、夜渡葫芦河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自唐玉门关设置以来,这里成为将士出征的誓师之地,亲人送别的离散之所。也是唐代诗歌长河中最悲壮、最苍凉的千古绝唱“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其豪迈壮阔之气,回荡在中国诗歌不朽的无限时空之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道尽将士的思乡之情,塞外苍凉的景象。关以诗名,诗以关扬。千百年来,唐玉门关已成为中国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


9. 焉耆国遗址

1、车师前国,行政中心在交河城,辖区在今天库木塔格沙漠一带。

2、车师后国,行政中心在务涂谷,辖区在今天吉木萨尔县至奇台县之间。

3、车师都尉国,《汉书》记载40户人家,国家级别“村长级”,推测可能在吐峪沟附近。

4、车师后城长国,《汉书》记载154户人家,辖区在今天奇台县周围。

5、蒲类国,行政中心在天山西疏榆谷,辖区在今天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6、蒲类后国,《汉书》记载100户人家,推测大概位于木垒县到木萨尔县之间。

7、婼羌,羌人建立的国家,大约位置在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

8、鄯善国(楼兰国),行政中心在扦泥城,辖区在今天的罗布泊西部。

9、且末国,行政中心在且末城,辖区在今天的且末县一带。

10、小宛国,行政中心在扜零城,辖区在今天的且末县的正南面。

11、精绝国,《汉书》记载480户人家,辖区在今天的民丰县一带。

12、戒卢国,行政中心在卑品城,辖区存在争议,有说是在今天民丰县、于田县一带,也有说在洛浦县,总之在昆仑山北麓。

13、扜弥国,行政中心在扜弥城,辖区在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

14、于阗国,位于交通要冲之地,拥有东西2座都城,辖区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南沿。

15、渠勒国,行政中心在鞬都城,辖区存在争议,有说在今天的于田县以南,也有说在洛浦县。

16、皮山国,行政中心在皮山城,辖区在今天的皮山县。

17、西夜子合,原是西夜、子合2国,由文化习惯相同的羌人所 ,被汉朝政府当成1国,辖区在今天的叶城县。

18、蒲犁国,行政中心在蒲犁谷,辖区在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克自治县。

19、莎车国,行政中心在莎车城,辖区在今天的莎车县。

20、捐毒国,行政中心在衍敦谷,辖区大概在今天的乌恰县。

21、无雷国,行政中心在无雷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帕米尔高原。

22、依耐国,《汉书》记载125户人家,辖区位于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克自治县。

23、桃槐国,《汉书》记载700户人家,具体位置不详,有的说在帕米尔高原,也有说在阿姆河上游。

24、休循国,行政中心在鸟飞谷,辖区位于今天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对方一侧。

25、乌秅国,行政中心在乌秅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叶尔羌河上游和喀喇昆仑山之间。

26、山国(墨山国),“墨山国之路”是汉朝重要的交通要道,辖区位于今天的新疆库尔勒市以东库鲁克山区内。

27、焉耆国,行政中心在员渠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和静县、焉耆县一带。

28、危须国,行政中心在危须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和硕县曲惠镇。

29、尉犁国,行政中心在尉犁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尉犁县。

30、渠梨国,行政中心在渠梨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库尔勒市。

31、乌垒国(轮台国),丝绸之路北道要冲,辖区位于今天的轮台县。

32、龟兹国,行政中心在延城,西域“第一大国”,领土包括今天的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六县市。

33、姑墨国,行政中心在南城,辖区位于今天的阿克苏地区。

34、温宿国,行政中心在温宿城,中心位置不是今天的温宿县,而是临近的乌什县。

35、尉头国,行政中心在尉头城,辖区位于今天的阿合奇县。

36、疏勒国,行政中心在疏勒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喀什噶尔。


10. 美丽的古城焉耆县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域早在西汉初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著名景点有巴音布鲁克草原、博斯腾湖、楼兰古城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共有大小河流53条,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还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域早在西汉初期,西域36国就有若羌、且末、小宛、山国、乌垒、仑头、渠犁、焉耆、危须等11个“城国”和“行国”分立。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自治州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东汉王朝时设置西域长史。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设置焉耆都护府。

元朝起,为西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游牧区、统治区,清朝前期为西蒙古之一的准噶尔汗国统治区。蒙古语巴音是富饶,郭楞是河流或流域。


11. 焉耆古城遗址

历史上真实的楼兰古国

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是楼兰城,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古国的历史至今尚不清楚,这个名称最早见诸史书是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西汉时,楼兰的总人口有一万四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以及雄壮的佛寺、宝塔。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当时匈奴实力强大,他们攻杀汉朝使者,劫掠商人,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使其附汉。但 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官吏。汉昭帝年间,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死了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都城南迁。但是汉朝并没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设都护、置军侯、开井渠、屯田积谷”,从此楼兰便成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

东汉时,楼兰在丝绸之路上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东汉政府在楼兰大规模屯田,开发楼兰。此后直至魏晋累几百年之久,楼兰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然而,不知道究竟是在哪个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神秘地消失了,在史书中也不见了踪迹。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楼兰古国又因何消失?成了人们猜了若干世纪的不解之谜。

直到1900年3月,沉寂了1000多年的楼兰古国在考古学家的发掘下重见天日。著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在寻找水源时意外发现了埋藏在沙漠中的一座古城。次年,斯文·赫定重新抵达这座神秘的城堡继续发掘,又发现了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以及大量文物。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已久的古楼兰城。至此,楼兰古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一角。然而,更大的谜团困惑着探险家们:繁华一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虽然后来的考古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答案,然而终究没有定论。

众说纷纭的古城消失之谜

楼兰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楼兰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在东经89度55分22秒,北纬40度29分55秒。城东、城西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居民区院墙则是将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抹上粘土建筑而成。房舍全部是木造,房屋的门窗仍清晰可辨。城中心有一座唯一的土建筑,墙厚1.1米,残高2米,坐北朝南,似为古楼兰统治者的住所;城东的土丘原是居民们拜佛的佛塔。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至1972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

考古界目前普遍认为,罗布泊湖水北移是楼兰消失的原因之一。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楼兰的消失跟人们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有关系。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国土上挑起战争,为了本国的利益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公元3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今尉犁东南改道南流,致使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也有人认为,楼兰是被瘟疫疾病毁灭的。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还有人认为,由于佛教文化的输入而使楼兰失去了创造力和生产力,逐渐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自然因素都会导致其消失。

目前国内外对于楼兰古国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在楼兰 国衰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至于楼兰古国消失的真正秘密,或许能在未来的考古工作中发现,或许永远埋藏在历史真相中。


Hash:5d09b20400a68c257d830bfb442d2fdf022a313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