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导读: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一、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二、真正的昭君墓在哪里 三、王昭君墓的发掘过程 王昭君墓在哪里? 四、王昭君的墓埋葬在哪里啊?

一、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答:和文成公主入藏一样,值得纪念!

文成公主之后,还要金城公主,为什么?

和亲真的能换来多少和平,以史为鉴。

二、真正的昭君墓在哪里

昭君墓,又称“青冢”,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墓陵座落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三、王昭君墓的发掘过程 王昭君墓在哪里?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现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高33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每年秋季,树叶枯黄时,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们又称这为“青冢”.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登上墓顶,我们会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会欣赏到呼和浩特市全景.

昭君墓的传说: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昭君墓为什么被叫做“青冢”?

昭君墓是后人追慕和纪念王昭君的遗迹.座落在呼市南郊的昭君墓,是塞外影响最大的一座昭君墓,整体占地面积近100亩,文献记载中亦称为“青冢”.据民间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历代诗人常常好用“谁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没断碑”之类的诗句寓意.据说“呼和浩特”的蒙语治泽为“青城”,就是因青冢而得名的,而“青冢拥黛”也成为呼市八景之一.由于墓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晚霞的映照,墓景时有变化,传说一日有三变,“晨如峰,午如钟,夕如 ”.

青冢确实是昭君墓吗?

那么青冢是否真是埋葬王昭君之地呢?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当然无法确定.尽管唐代以后的史实记载确切无误,近年来,在青冢周围发现零星汉瓦残片.墓体的汉代夯土层清晰可见,但不是科学开掘出来的,据此有人推为汉代烽火台,到底真假与否,只有科学考古发掘才能做出定论.根据民间传说.有人以为,这里只是昭君的衣冠冢,甚到有人说这是昭君路过这里休息倒出鞋里的土堆成的.

史书上有关昭君墓的记载

昭君墓最早记载,见于盛唐时的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如李白的“死留青冢使人嗟”杜甫的“独留青冢向黄昏”等,白居易《青冢》诗.可见照君墓当时不仅早已存在,而且远近闻名.稍晚于李、杜、白三人的唐代史学家杜估的其所著的《通典》一书卷179《州郡》中明确记载了呼市青冢的存在.为后历代史书都有记载.清代关于青冢的记载比较详细,张文瑞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见琉璃瓦成堆,青冢前有石虎、石马、石狮、石幢,墓顶有小方亭,亭内有佛画、细布及豆麦等物.这些表达了当地人民对昭君的眷恋和哀思,经过长期的战乱,到解放前夕,只剩下孤单墓体和几尊石碑.

四、王昭君的墓埋葬在哪里啊?

昭君墓,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 大黑河畔,由于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大地草木枯萎,只有高耸的昭君墓上草色青青,人们把昭君墓称作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人,慕名前来观光游览,凭吊千古传颂的为民族团结做出巨大贡献的汉明妃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说明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名叫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名叫当于居次,即当于公主。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20岁左右,估计在新莽年间(公元前9年~23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逝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一百里铺氍?毛毯,踏实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汉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差使杨少征前往单于处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态度。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 。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考古学家从昭君坟得到的文物推断,金元时期,墓前就有享堂之类的建筑物。清代康熙年间,张鹏翮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到青冢南琉璃瓦碎片成堆,并有黑色的石虎、石马各一个,白色的石狮一个,石头房子一座,石头小房子上还竖着用蒙古文书写的幡旗,以及当地人在青冢顶用土垒的一个小方亭,方亭内藏佛像、绸布和豆麦。青冢旁还有一棵古柳,浓荫覆地,苍翠扑人。那些石虎、石狮、石马、石头房子和小方亭,寄托着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各族人民对王昭君的深刻眷恋和哀思,忠实地陪伴着这位远嫁的汉家姑娘。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是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明眸皓齿,怀抱琵琶,浅颦低笑,栩栩如生。

王昭君--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所崇敬和传颂

Hash:26eaeb82f748f202f3b2407428d600fb1be683d1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