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皮影戏在哪一年入选非遗

云梦皮影戏在2011年5月23日入选非遗。

云梦皮影戏起源于清代中叶时期,由老艺人周铁保的曾祖父从安陆传入,云梦皮影戏早期的戏班,大都由4人至5人组成前台演唱、操纵皮影的只有1人,后台锣鼓梆则由3人到4人敲打,起、落腔也由后台接腔,称号子合唱。 

清代末期,云梦皮影戏的戏班为适应茶坊座馆表演的需要,渐渐变成了“二人台”,前台演唱、操纵,后台击乐伴奏,这种表演阵容被称为“戏剧轻骑”。

1949年以前,云梦皮影戏的演出活动以配合民俗演出为主,如春节期间演灯戏,7月要“梦兰会”、歇伏戏,10月以后演“平安戏”或“谢土戏”等,其他时间多转入集镇茶楼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移风易俗,旧的民俗逐渐淡化,云梦皮影戏的演出方式随之改变,多以茶楼演出为主。

在云梦县皮影队成立之后,主要是有计划地安排到全县农村包场演出,农忙时就到邻县剧场进行巡回演出。

农村普遍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集体酬资看戏的局面不复存在,在云梦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城镇建起了自己的皮影戏演出场(馆),如城关的“梦泽影戏馆”、义堂镇的“府河皮影馆”、吴铺镇的“云孝皮影馆”等。

2011年云梦皮影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5月,云梦皮影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云梦皮影陪伴武汉市民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喜庆的节日,同时落户武汉花博汇等演出场地,成为深受武汉市民喜爱的传统文化之一。

云梦皮影戏是湖北云梦县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始于清中叶,至今仍有皮影26台。演出活动常年不断,1995年2月由省文化厅授版为“湖北皮影艺术之乡”。云梦皮影轻装简从,二人一台戏。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司击乐伴奏,俗称打锣腔或二人台,有戏剧轻骑之称。

云梦皮影戏特点:

皮影制作,仿戏剧服饰,脸谱,用料从纸到塑料片,透雕镂空,花纹精细,色彩鲜亮。

皮影唱腔属西乡高腔,须真假嗓相兼,说唱吐字清晰,行腔豪放。刚如云梦打麦号子,柔似摇儿歌。后受姊妹艺术影响,揉进了楚,汉剧唱腔,逐步形成生,旦,净,丑腔分,导板,垛子,二六,二八,摇,数等板式。有的戏班还加进了(京胡)弦乐伴奏。

演唱书目多为各朝历史演义,从《封神演义》,《东周列国》,《说唐》,《说岳》,《天宝图》,《海公》,《刘公》等应有尽有。说唱无剧本,艺人掌握故事梗概,临发挥,多唱水词。一部大书可演二,三个月。

但赴省,市会调演的剧目,先创作剧本,配音乐伴奏,反复排练后才能公演。保留剧目有:《山娃与凤凰仙子》,《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梁红玉击鼓战金兵》,《斩钦差》,《三调芭蕉扇》,《鹤与龟》等。

演出场地,主要分布于县城关和乡镇的茶社书场,有的还应聘到邻县,市演出,20多台皮影戏,每天接等数以千计的观众,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Hash:5bcd337aca259af66a2181f669313cae7bd25cc3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