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促进贵州旅游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

导读:云南旅游促进贵州旅游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 1.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 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数据统计 3.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历程 4.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5.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论文 6.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

贵州旅游业为什么会超过云南?来看看贵州对全国游客是多么好

2019年,贵州的旅游业又实现了进步。全年,贵州接待游客113566.8万人次,再次夺得年度第一,超出第二名山东2亿人次。旅游收入方面,2019年贵州旅游收入达到了12321.81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和广东,位居西部第一。作为对比,云南如今的旅游业却没有贵州如此红火了。2019年,云南旅游收入为11035.2亿元,位居全国第六。

贵州主要景区分布

如果单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云南的确比贵州更有优势。云南拥有昆明滇池、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西双版纳、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等大气磅礴的景区。而贵州呢?只有在溶洞、瀑布和民族风情方面占据优势。那么为什么贵州的旅游业发展会超过云南呢?

贵州机场分布

首先,就是交通问题。云南的交通发展没有贵州好。贵州如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7000公里,位居全国第四。而面积是贵州两倍多的云南只有6000公里。在高铁方面,贵州主要的城市都已经有了动车,而云南只有少量的城市拥有动车。贵州主要的景区都被高速公路和高铁覆盖,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节约了成本。贵州还在主要景区之间、高铁站和景区之间开通旅游直达车,可以说十分方便。

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数据统计

第一,资源的回归。贵州是一个自然环境特殊的省份。该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了广泛的景观奇迹、丰富的矿藏和生物多样性。世界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了一座令人惊叹的“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人力资源和环境是生态的。生态资源应该转化为生态成果,让更多的人分享。

第二是法律。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资源和环境的地区。它注定是一个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的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日益成为主要的消费取向。旅游业是一个美丽的产业,它可以通过创造“真、善、美”和传播“真、善、美”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面向未来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是必然选择。

第三,发展方向。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安排反映了国家战略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目标,国家对贵州生态省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贵州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建设所做的努力。这些都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建设绿色发展、绿色经营、绿色产出的生态工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四个是由问题引起的。贵州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确实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上帝给了我们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使我们拥有巨大的潜在财富。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我们喜欢谈论的这些资源和环境背后,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即自然和人力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从旅游业本身来看,虽然在工作过程中已经确立了“四绿一山”、“五一面”的发展理念,但在实现方式上仍然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有力支持,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历程

2010年,贵州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达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30%。昨日,全省旅游行业年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及美国、法国、日本的国内外旅游专家与我省旅游行业代表们共话2011年贵州旅游发展。

1月10日,由贵州省旅游局、贵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论导贵州”国际旅游高峰论坛暨2011黄果树.贵州 游行业年会在贵阳举行。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旅游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统计,2010年我省旅游总收入达1060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了30%左右,旅游接待人数达1亿人次。旅游业为努力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表示,2011年贵州旅游业正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随着贵广、渝黔高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建设的推进,贵阳在西南地区的战略地位将会大大提升,交通的改善也将吸引珠三角及川渝地区大量游客到贵州旅游。今年,为将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步伐,把贵州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我省将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贵州旅游接待能力。

同时,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4.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全省旅游业从扩张数量、规模向提升品质、效益转变,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旅游经济复苏向好。

2020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2021年2月,贵州专门成立旅游产业化专项组,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促旅游业发展;2021年6月,贵州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印发了“一意见、一规划、两方案、一办法、一制度、一汇编”7个文件,包含《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方案》等,初步构成了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化的“四梁八柱”,助推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化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实现了“十四五”旅游产业化发展良好开局

5.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论文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 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这个行吗??

6.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6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3%;预计全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0%左右,旅游业已经成为贵州的支柱产业。入境游客首次突破百万,达到了110万人次。

为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贵州开始实施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和世界级滨河度假带,建设全域旅游集散地。

Hash:e1b42ad77ca643d19bb918440e46674a4713e22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