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13号登月火箭 阿波罗登月运载火箭
导读:波罗13号登月火箭 阿波罗登月运载火箭 1. 波罗13号登月火箭 2. 阿波罗登月运载火箭 3. 阿波罗13号登月 4. 波罗13号登月火箭图片 5. 阿波罗13号运载火箭 6. 阿波罗13号登月成功了吗 7. 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8. 阿波罗13登月 9.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火箭 10. 波罗13号登月火箭发射
1. 波罗13号登月火箭
“阿波罗”11号和12号成功登月后,“阿波罗13号”奉命载人再次登月,但是这次登月飞行由于发生了一次大事故而失败。
1970年4月13日晚9时17分,“阿波罗13号”载着罗威尔、史威格和海斯3名航天员飞行离地球已达30万千米,就在这时,飞船一个液氧箱发生爆炸,爆炸引发一系列危险:燃料即将耗尽,电池组不能正常供电,飞船不能按正常轨道飞行,舱内温度和压力下降,航天员生命危在旦夕。
在危急时刻,航天员根据地面指令沉着应对,从指令舱爬到登月舱内,利用登月舱发动机将飞船推到返回轨道。在这条轨道上地球引力可将飞船拉回来,使之飞向地球。
4月17日,“阿波罗13号”接近地球,罗威尔在登月舱里启动4台姿态控制火箭校正轨道。史威格操纵指令舱,将服务舱分离,然后他们都回到指令舱,下午12时07分,“阿波罗13号”指令舱安全降落在太平洋海域里。
2. 阿波罗登月运载火箭
阿波罗17号登月舱于1972年12月7日,由土星5号火箭运载升空,小组由指令长尤金-塞尔南、指令舱驾驶员罗纳德-埃万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哈里森-施密特组成。1972年12月11日降落在金牛座利特洛峡谷,两名宇航员在那里进行了三次月面活动总计时长22小时,并采集了243磅的岩石。这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后一次任务,同时还是“阿波罗”计划中停留月球表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船。
简介
阿波罗17号(Apollo 17)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十一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六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的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3. 阿波罗13号登月
1970年4月11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发射升空,进行计划中的第3次登月飞行。这次飞行的航天员是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飞船飞行到46小时4O分02秒时,航天员发现2号贮氧箱贮量显示超差。55小时53分时,l号贮氧箱压力偏低,指令舱报警器报警。\xa055小时54分53.3秒时,飞船遥测数据丢失1.8秒,主母线电压下降,报警系统报警。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刻,“砰”的一声,服务舱中的2号贮氧箱发生爆炸。飞船的报警灯亮了,报警器响了,主电压继续下降。斯威加特当即向休斯敦飞控中心报告:“喂!我们这里出事了。”海斯从登月舱的通道爬到指令舱,看到一些系统的电压已降到零,也立即做了报告。这些情况都用电视实况转播给了全美国、全世界,使成千上万的人目瞪口呆。无数的人在为他们祷告。飞船上的电源出问题,使得登月已经不可能,而且航天员也处于极端危险之中。经过飞控中心科学家、工程师们艰苦细致的分析,休斯敦飞控中心果断地决定:中止登月飞行,利用完好的登月舱,立即返回地球。当时飞船离地球已经38万公里,已经越过地球引力界面,飞船正在月球引力下往月球飞去。如果要返航,\xa0必须有足够大的火箭推力来克服月球吸引力。登月舱显然难于胜任。休斯敦飞控中心科学家们经过周密计算,并让地面航天员进入登月舱模拟,最后得出了一个最省燃料的返回轨道:飞船继续飞行,绕过月球,再启动登月舱发动机,以进入返回轨道。由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贮氧箱还担负着飞船生命保障系统氧气和水的供应,因此航天员面临着电能不足、供水供氧困难、环境温度下降的处境。但3名航天员在地面飞控中心的指挥下,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战胜了恐惧、寒冷、黑暗、疲劳等困难,和地面飞控中心人员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地实施着地面制定的救生方案。飞船在茫茫 太空中继续往月球飞去。当飞船距离月球27.6公里时,航天员启动登月舱下降发动机,工作了30.7秒。飞船进入了环月轨道。4月15日上午9时41分,在飞船转过月球后,再启动登月舱发动机4.5分钟。飞船进入了返回地球的轨道。登月舱的氧气、水、电越来越少,航天员由于疲劳和恐惧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飞控中心指挥员一直和他们保持着联系,鼓励他们,并提醒他们吞服镇静剂。4月17日,飞船进入了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轨道。在进入大气层前,航天员启动4个姿态控制火箭,使登月舱推着服务舱向前加速飞行。随后,点燃分离爆炸螺栓,将服务舱分离。紧接着又启动反推火箭,使登月舱离开服务舱一段距离。然后,登月舱的两名航天员回到指令舱,关闭两舱通道,点燃分离爆炸螺栓,将登月舱抛掉。3名航天员乘坐指令舱返回了地球,平安地降落到太平洋洋面上。美国总统随硫磺岛号军舰前去欢迎了3名航天员的归来。阿波罗13号飞船登月虽然失败了,但依靠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却奇迹般地将航天员营救回来。所以,航天界称这次飞行是“一次成功的失败”。事后,美国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查明了事故原因。安在服务舱液氧贮箱中加热系统的两个恒温器开关,由于过载产生电弧放电作用,将其连成通路,使加热管路温度高达500度,烤焦了附近的导线,最后引起氧气爆炸。\xa0在网上给你搜了搜,希望能采纳!
4. 波罗13号登月火箭图片
故事内容的确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阿波罗13号宇航员首度披露绝境求生内幕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日报道,1970年4月13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前往月球途中,服务舱2号液氧箱发生爆炸,导致登月任务立即取消。3名宇航员乘坐受损的飞船九死一生返回了地球。最近,两名仍然在世的“阿波罗13号”宇航员和其他地面控制人员终于获得NASA许可接受了一部纪录片的采访,首次公开披露了他们绝境求生的内幕。 登月之旅前预感不祥 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美国宇航员升空,踏上了飞往月球的旅程。飞船上的3名宇航员中,42岁的吉姆·洛威尔是任务指挥官,38岁的杰克·斯威格特是指令舱、服务舱的驾驶员,36岁的弗莱德·海斯是登月舱驾驶员。 在洛威尔执行“阿波罗13号”任务前,他的妻子玛丽莲心中充满了焦虑,因为“13”在西方是个不祥的数字。洛威尔回忆说:“我的妻子对我说:‘为什么偏偏是13号?’我说:‘这是科学任务,我们都是工程师、技术员和科学家,我们不能迷信。” 爆炸初始疑是恶作剧 4月13日深夜,当“阿波罗13号”离地球32万公里时,突然飞船外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地面控制中心不知道飞船出了什么事,过了好一会后,他们才听到洛威尔说了太空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休斯顿,我们遇到了麻烦。”据洛威尔回忆称,当巨大的爆炸声在飞船内回荡时,他和斯威格特一开始还以为是海斯在搞恶作剧。爆炸声发生后,洛威尔朝窗外瞥了一眼,终于看到飞船后部正迅速渗漏氧气!原来“阿波罗13号”服务舱的2号液氧箱发生爆炸,摧毁了指令舱中的生命支持系统、导航和电力系统,并炸出一个洞!爆炸发生后25分钟,“阿波罗13号”指令舱内的氧气只能再供应15分钟,3名宇航员惟一生还的希望,就是逃进登月舱。 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最后,就在指令舱中的氧气含量只剩5分钟可用时,登月舱的功能被激活。NASA最后决定,让“阿波罗13号”飞船继续朝月球飞行,绕月球转一个大圈,飞到月球黑暗的另一面,等飞船再次出现时,再立即启动登月 发动机,将飞船投掷进返回轨道。最后,飞船以每小时5400英里——两倍子弹的速度飞离月球,驶向地球的方向。 为节省电力,宇航员们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决定,关掉飞船上的计算机、导航系统和其他电力设备,当加热设备关闭后,登月舱中的温度急剧下降,尽管他们穿上了宇航靴和剩余的内衣裤,但仍然冻得无法入睡。没多久,他们又遇上了另一个致命的危险,登月舱中的小型空气过滤器无法处理3名宇航员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他们面临中毒身亡的危险。这些宇航员在NASA科学家的指导下,用一些粘性胶带、一块从飞行手册后面撕下的纸板以及从他们太空内衣裤上扯下的一些塑料片,做成了一个帮助空气过滤器更有效工作的粗糙适配器。由于登月舱中的自动导航系统已被关闭,宇航员可说是通过手工导航返回地球的。
5. 阿波罗13号运载火箭
1.阿波罗飞船共17号,没有2.3号.
2阿波罗计划,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3.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首次登陆月球;随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三名宇航员驾驶飞船绕月加速安全返回地面)外,其他5艘飞船都登月成功。至此,人类登月活动告一段落,美国人共先后6次登陆月球。
4.阿波罗登月计划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放到现在估计得有2500亿美元,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庞大耗资,虽然对促进以后的宇宙探索意义重大,也促进了航天科技的发展,但民众看到的直接获得确实仅有几块月球上的石头。所以,美国人在第6次登月成功、显示了美苏争霸航天活动方面取得绝对优势之后,就没再搞登月工程。
6. 阿波罗13号登月成功了吗
各次登月飞行时间不同。阿波罗11号:1969年7月16日发射升空,7月24日返回降落。用了8天
阿波罗12号:1969年11月14日发射升空,11月24日返回降落用了10天。
阿波罗13号:1970年4月11日发射升空,任务失败。
阿波罗14号:1971年1月31日发射升空,2月9日返回用了9天。
阿波罗15号:1971年7月26日发射升空,8月7日返回降落用了12天。
阿波罗16号:1972年4月16日发射升空,4月27日成功返回用了11天。
阿波罗17号:1972年12月7日发射升空,12月19日返回降落用了12天。
7. 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
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的阿波罗11-17号是载人登月发射,其中阿波罗13号因故障未成功,共六次登月成功。
1969年7月16日当地时间9时32分,由“土星”5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准确的登陆时间是(休斯顿时间)7月20日16时17分43秒,格林威治时间12点56分。
1969年11月14日,美国发射载有康拉德、戈登和比恩的阿波罗12号飞船,执行第2次登月任务。航天员在月面停留32小时30分。共飞行了10天4小时36分,24日飞船返回。
1970年4月11日,美国用土星V号运载火箭将阿波罗13号飞船发射升空,进行计划中的第3次登月飞行。这次飞行的航天员是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当飞船距离月球27.6公里时,航天员启动登月舱下降发动机,工作了30.7秒。飞船进入了环月轨道。4月15日上午9时41分,在飞船转过月球后,再启动登月舱发动机4.5分钟。飞船进入了返回地球的轨道。3名航天员乘坐指令舱返回了地球,于4月17日平安地降落到太平洋洋面上。
阿波罗14号于1971年1月31日发射,阿波罗14号飞船配有一辆轻便的两轮车,它可用来携带工具和 摄像机,这样就可远离飞船去收集岩石和做实验了。在离开登月舱3公里后,他们只好返回了登月舱。于2月9日返回地球。
阿波罗15号于1971年7月26日发射,于8月7日返回地球。
1972年4月16日阿波罗16号发射,宇航员在月球上度过了45小时,收集了岩石并安装了科学仪器,于4月27日返回地球。
1972年12月6日,阿波罗17号飞向月球,航天员在月球上度过了75小时,其中在着陆舱外工作了22个多小时。12月19日返回地球,历时12天又14小时,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
8. 阿波罗13登月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工程,始于1961年5月,结束于1972年12月,历时11年7个月。阿波罗计划的目的是把人送上月球,实现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并为载人行星探险做技术准备。
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的技术途径是选用月球轨道交会方案,即将一艘载有3名航天员的飞船发射到月球轨道上,然后2名航天员乘登月舱在月面上降落,进行月面探险。另一名航天员仍留在指挥舱中绕月球轨道飞行,并进行科学实验。返回时,在月面上的2名航天员启动登月舱的上升段发动机,飞上月球轨道,与指挥舱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进入指挥舱后,抛弃登月舱的上升段,脱离月球轨道返回地球。在再入大气层前,抛弃服务舱,仅指挥舱在太平洋上溅落。
阿波罗飞船研制出来后,相继进行过6次无人亚轨道和环地轨道飞行、一次环地飞行、3次载人环月飞行,最后才正式进行了登月飞行。1968年10月11日发射的阿波罗7号是第一艘载3名航天员的阿波罗飞船。在此之前,阿波罗计划中只做了不载人的飞行试验。自阿波罗7号起,到阿波罗-18为止,美国发射了12艘载人阿波罗飞船。
9.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火箭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预计1969年7月20至21日首次实现登月。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整个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它是本世纪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最后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阿波罗”工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研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27吨的大推力“土星5”运载火箭。
研制“阿波罗”飞船是该工程的“重头戏”。飞船的指令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装有主发动机等系统;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阿波罗11号搭载登月舱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 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12至17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故没有登月(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15至17飞船的航天员还驾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
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阿波罗”工程极为壮观,它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使载人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鹰”落向月面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火箭(40层楼房高)在百万人的关注下缓缓升空。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似乎亘古沉睡的月球正静静等待着“土星5”运送地球使者的来访。当“土星5”把“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后,后者便开始独自飞向月球。
“阿波罗”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指令长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是埃德温·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柯林斯。从地球到月球大约有38万千米,“阿波罗11号”飞船上载着三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9日进入月球引力圈。20日清晨,“阿波罗”到达月球上空4900千米后,接到休斯敦飞行指挥中心命令,减速飞行,进入月球轨道,于是飞船服务舱发动机逆向喷射,进入了远月点313千米、近月点113千米的椭圆轨道,此时飞船绕月球一圈只需两小时。在月球轨道上,航天员们紧张地进行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名叫“鹰”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仍留在称作“哥伦比亚”的指令舱中。
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21日2时许,登月舱的发动机被点燃,使它与指令舱分离。指令舱由柯林斯驾驶继续绕月飞行,而登月舱则载着两名航天员缓慢向月球飞行。当阿姆斯特朗看到窗外要降落的地方有乱七八糟的卵石时,便决定继续飞行,寻找平坦的地方。最后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登月获得成功。
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他俩向窗外眺望,进入眼帘的是一个遍布陨石坑和大石块的陌生世界。虽然他俩都情不自禁地想走出去看一下这块神秘的地外之地,但还是自我克制地按预定计划,等待地面中心指令。他们先在舱内美美地睡了一大觉,醒后在舱内吃了月球上的第一顿饭,又检查了舱内仪器、燃料装置、氧气供应情况。当一切都经过精确无误地核对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彼此帮助穿上登月服。7月21日11时56分,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舱门,挤出去,小心翼翼地把梯子竖下月面(在地球上未曾模dyabl拟过此动作),他带着电视摄像机慢慢走下梯子,踏上了人们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这时他说:“对我来讲这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类而言这又是何等巨大的飞跃。”19分钟后,奥尔德林紧步阿姆斯特朗的后尘,走出登月舱。当他走到月面上时,第一句话就赞叹说:“啊,太美了!”他也像阿姆斯特朗一样,很快学会了地球人不习惯的移动方法:跳跃。他俩时而用单脚蹦,时而又用双脚跳,有些像袋鼠。两人首先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镶刻着:“1969年7月。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着陆的地方。我们代表全人类平安地到达这里”。
7月22日下午1时56分,阿姆斯特朗奉命指 “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离开月球轨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7月25日清晨1时50分,“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永载史册
“阿波罗11号”登月后,又有五艘飞船相继成功登月,其中“阿波罗”15、16从环月轨道上各发射了一颗环月运行的科学卫星;阿波罗一15、16、17的登月舱中还各带一辆月球车,用于扩大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和减少航天员的体力消耗。这6艘登月飞船的航天员在月球上一共停留280小时,足迹达100千米,带回岩石样品约440千克,这些均大大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阿波罗”工程是当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导致60至70年代产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后来又将该计划中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向民用转移,带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繁荣,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
总之,载人登月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0. 波罗13号登月火箭发射
美国 "阿波罗"11-17号飞船从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1、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两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6次成功,共有12名宇航员均登月成功。
具体时间如下:
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
2)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发射。
3)1970年4月11日,阿波罗13号发射。
4)1971年1月, 阿波罗14号发射。
5)1971年7月31日,阿波罗15号发射
6)1972年4月,阿波罗16号发射。
7)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发射。
Hash:bd9a4020f5fc00bc803cbcb8f7c31567515b5a4a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