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 浙江仙居淡竹原始森林

导读: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 浙江仙居淡竹原始森林 1. 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 2. 浙江仙居淡竹原始森林 3. 淡竹生长地方 4. 淡竹旅游景点 5. 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门票 6. 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在哪里 7. 淡竹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8. 淡竹原始森林公园 9. 淡竹原始森林图片 10. 淡竹风景区图片 11. 淡竹原始森林和淡竹休闲谷

1. 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

浙江仙居县

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台州市西部,是中国“ 国家公园 ”试点县,台州市母亲河(永安溪-灵江-椒江)的源头。县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县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自古以来,仙居是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仙居历代人才辈出,是晚唐著名诗人项斯、宋代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作者陈仁玉、元代诗书画三绝的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人的故乡。

主要景点有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漂流、石龙霖雨、淡竹原始森林、高迁古民居、皤滩古镇等。

福建仙游县

仙游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南北岸结合部,木兰溪中、上游,隶属于莆田市。县域整个地势顺趋木兰溪,西北高东南低,形成“马蹄状”,沿海、平原、山区层次分明,有“七山一水二田”之说。

仙游是福建制糖工业中心之一,誉称“福建糖仓”,工业门类还有 林产化工、食品、机械、制盐、造纸、皮革、日用品等,特产兴化米粉,工艺品有木漆碗、木雕、竹编、竹插、刺绣、抽纱。

2. 浙江仙居淡竹原始森林

暑假过半,小明已经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家里所有的玩具也都玩厌了,他觉得闷得慌。于是,小明找来好朋友小林商量有什么刺激的项目可以玩,小林神秘地说:“要不我们去淡竹原始森林探险吧!”小明一拍脑袋说:“够刺激,我们赶快去做准备吧!”

于是,他们用压岁钱买了全套的森林探险装备。

第二天,他们全副武装来到了淡竹原始森林,探险开始了!

他们进入原始森林的第一个晚上,就遇到了很大的危险,一条大蟒蛇,正吐着红芯子,恶狠狠地盯着他们,吓得小明和小林赶紧躲进了帐篷,可是蟒蛇一口就把帐篷连人吞进肚子里!

小明和小林在蛇肚子里冷静地想着办法,小明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爬出帐篷,用力举起拳头,在空中抡了几圈,卯足全身力量一拳又一拳地打在蛇的胃壁上。小林看了,也参与了进来,他定了定身,抬起右脚,使出吃奶的劲儿,一脚又一脚地踢在蛇的胃壁上。但是,他们用尽了全身力量,蛇还是没反应,小林想了想,转身从帐篷里找出两把锋利的砍刀,自己一把,递给小明一把,他们在蛇肚子里砍来砍去,没一会儿,蛇的五脏六腑就被砍得稀巴烂,小明和小林勇看砍得差不多了,就割破蛇皮逃了出来。

第三天他们来到了森林深处,遇见了要找的金丝猴,这金丝猴的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小明赶紧架好照相机,让自己、小林和金丝猴合了个影,这一天是他们探险过程中最快乐的一天。

第四天,他们来到了森林最中心地带,又在那里发现了国宝熊猫。它们有的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吃着碧绿的竹叶;有的在那里呼呼大睡;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双脚”蹬着地,用“手”和同伴们玩摔跤……看着熊猫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小明和小林乐得哈哈大笑。

完成了原始森林探险计划,小林和小明踏上原路返回旅程。

"这真是一次惊险又有趣的探险!但愿森林的树木永远那么茂盛,让动物们永远快乐地生活着,那该多好啊!"小明和小林不约而同地想着。

3. 淡竹生长地方

1、箭竹

竹子品种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箭竹,箭竹的竹杆比较小,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北川、宝兴等地区,属于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

2、单竹

单竹又叫做细粉竹、水筒竹等,它和箭竹的形态相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单竹 竹杆上会呈现出白粉斑点,大多数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

3、斑竹

斑竹又名散生竹,竹杆较长,主干上和分枝上都会呈现出紫褐色的斑块和斑点,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制作成工艺品或家具。

4、水竹

水竹的形态比较矮小,生长的较为茂密,大多数分布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南北各省,水竹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可以食用。

5、棕竹

棕竹又叫做观音竹、棕榈竹、矮棕等,属于棕榈科棕竹属植物,它的枝叶上有褐色的网状,棕竹具有观赏价值高、可食用、可药用的特点

4. 淡竹旅游景点

然而浙江就有这样一座山,名字就叫神仙居!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有勇气取这样一个仙气飘飘的名字?不怕被游客喷吗?

其实,但凡敢取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名字的地方,一定有着过人的过往。神仙居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神仙居的故事,要从我们最熟悉的诗仙李白开始说起。且听我慢慢道来!

神仙居在哪里?

神仙居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是一个有名的风景名胜地。有多有名呢?当年太白诗仙来到此处,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词。没错,神仙居就是天姥山,天姥山是神仙居以前的名字。

神仙居的云霞之美和风景之璨让李白都不能自己,如今这里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风景区,吸引了许多江浙沪周边的游客前来。

神仙居的山很有特色,有点像喀斯特地貌,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喀斯特地貌,神仙居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山体很壮观!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不仅是太白诗仙梦中的看见,更是现实世界传奇的所在!这就是天姥山——神仙居现实里的模样!

虽然改名后的神仙居寓意神仙居住的地方,让人更有了几分想象空间,但我还是觉得它原来的名字天姥山好听。

神仙居几个字,如果你没去这个景点看过,你会觉得这个名字怎么这么俗,压根不会有想要动身出发的愿望。

但其实,用神仙居住的地方来形容仙居这座天姥山,其实是一点都没有言过其实的,它配得起!

神仙居怎么游览?

神仙居有两个门:南门和北门。南门和北门之间有景区车可以通衢,路程大概在20分钟左右。景区有西罨慈帆、画屏烟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冲夕照、风摇春浪、天书蝌蚪、淡竹听泉等特色景点,游客爬山过程中可以注意欣赏一下。

说起爬山路线,一般都是建议从北门进入,因为北门坡度较缓,爬山过程会更轻松,如果同行者有老人,也可以选择坐索道缆车游览。

步行爬完神仙居全程的话,时间在6-8小 时左右。下山比上山会快许多,但是下山一定不要走太快,容易伤到膝盖。

游览的时候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山顶如意桥。山顶的这一处如意桥有点挑战恐高者的底线,不过好在如意桥中间是实心的,只有两边钢丝下面是镂空的,能看到山的高度。

恐高的人过如意桥时建议选择走中间那条最高的路,虽然高但至少是实心的!这样走的时候就不会看见你处在多高的山顶。

有时候游客也可以假装自己看不见,选择性忽视高度就能忘了恐高这回事,反正自己安慰自己,总能过得去!

神仙居旅游有哪些注意事项?

游览神仙居,轻易不要挑战南上北下,建议北上南下。因为南门有段比较长的陡坡,会比较吃力。而且北门风景更好一点。

如果你在假期前往,打算坐索道,建议早一些去排队,因为这时候索道可能会游人比较 多,早点排队能够节省旅途时间。

神仙居山上会有许多个观景台,如果你碰到一个游客比较多,不要太担心,也许再往上走走,就能碰到人少的观景台了。也可以等待前面的游客拍完你再去拍照。

神仙居景区的路除了游步道,还有栈道和有些碎的石块路,因此记得不要穿高跟鞋和坡跟鞋,这还真不是废话,看过很多穿高跟鞋爬山的姑娘,真不知道是在图什么。我还是比较尽量穿休闲运动鞋,会让你的脚少受罪很多!

南方的山跟北方的山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在冬天的时候也是绿油油的,不像北方的山一到了冬天就变得光秃秃,因此不用担心冬天游览的时候没有东西看。

5. 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门票

千岛湖只有大门票和船票,游船不是每个岛都会停而是有线路的,在这个线路上的岛都会停,梅峰也是一个岛可以在这个岛上看得比较远,可以走上去,也有索道,下山也可以滑草下山。

森林氧吧不在千岛湖的中心湖区(一般的游船都在中心湖区),它位于靠近建德的淡竹附近。千岛湖门票一般是一天。千岛湖中心湖区和东南湖区,这是两个坐船的路线如论你坐哪个游船、上哪个岛,都不用再买什么门票了。

6. 淡竹原始森林风景区在哪里

  萧萧江上竹,依依遍山麓。  浙江,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为竹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浙江省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目前全省有近40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产业以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竹林面积,创造了占全国三成的竹业产值、四成的出口额。浙江笋竹产品以其生态、绿色的品质日益受到市场青睐。  美丽乡村——安吉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竹产业是安吉的支柱产业之一。安吉竹产业利用先后经历过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4次跨越,形成了一种以低消耗、高效益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全国1.5%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8%的竹产值。2009年,该县竹产业总值达到112亿元,从业4.5万人,GDP贡献率达到30%。竹产业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6500元,占农民收入的近60%。竹子在安吉实现了从叶到根的高效利用。无论是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子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全县现有竹产品及配套生产企业近2000家,产值亿元以上规模企业8家,产值5000万以上规模企业28家。产品涉及板材、编织、竹纤维、工艺品、医药食品、生物制品、竹工机械等七大系列3000余个品种。产品销往港台、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产值居全国十大竹乡榜首。  竹子博览园、中国竹子博物馆、中国大竹海、灵峰山森林公园等以竹子第三产业开发为主的景区,先后吸引了《卧虎藏龙》、《功夫之王》、《夜宴》、《越王勾践》等著名影片在安吉竹海拍摄。  森林城市——临安  临安生态环境极其优越,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被誉为“森林世界、大树王国、天然氧吧”。  作为全国首批的“中国竹子之乡”,临安的竹产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临安是全国最大的菜竹笋基地。现有竹林面积100万亩,其中毛竹32万亩,菜竹48万亩,天目笋干竹16万亩,工艺杂竹4万亩。临安还是亚洲最大的水煮笋加工中心。现有笋竹加工企业185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家,16家企 通过HACCP认证、ISO9001认证和QS认证。竹笋产业不仅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主导产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2009年,竹业总产值30亿元,竹农在竹笋上人均收入高达4280元,加工水煮笋、天目笋干、天目手剥笋和竹笋休闲食品达14个系列、500多个品种,加工产值近20亿元,出口创汇5600万美元。  临安生态优越,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多次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品质之城——余杭  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临钱塘江,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目前该区正在着力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城市名片。  拥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余杭,有着悠久的竹子栽培和加工历史,也是浙江省的竹子主产区,有竹林资源35.29万亩,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50%,共有竹种5个属30余种,优势竹种为毛竹,早竹、苦竹和淡竹。  竹林是余杭重要的经济与生态资源,目前,余杭的竹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竹子栽培、竹制品加工和竹产品贸易营销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竹区旅游也日渐兴起。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将竹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势头迅猛。竹材利用已从仅限于初级产品向精加工日用品、工艺品转变,生产经营已从手工作坊的模式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山中兴旅游”的产业经济发展之路,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今年,竹业已纳入到余杭区现代都市农业“一中心四板块”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好竹产业板块将成为余杭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头戏。区财政每年投资1000多万元资金,实施竹区林道、现代示范园区等建设,推广竹业优化提升的新模式、新技术,推进竹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竹农组织化程度等措施,大力培育竹林资源,扩大竹业加工,发展产品贸易和竹业文化旅游。2009年,全区竹业总产值达到25.48亿元,其中:一产产值4.55亿元,加工产值19.10亿元,竹产品贸易增值1.83亿元。依托竹林资源和景观开发的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

7. 淡竹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南路,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青秀山是南宁市重点开发的风景区,除保护和修复原有的古迹如董泉、撷青岩崖刻,石香灶等外,还新建了不少景点。

青秀山风景区包括凤凰岭,凤翼岭和青秀山,海拔高度八十二米至二百八十九米,气候宜人,奇山异卉,四季常开,古诗曰:“青山四时常不老,游子天崖觉春好,我携春色上山来,山花片片迎春开。”在古代,青秀山已经是邕南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2020年2月14日,景区发布公告,自景区重新开放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务工作者,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护士证或与医务工作相关的其他资格证件)免费入园。

中文名 青秀山

外文名 Qingxiu mountain

地理位置 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19号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年 06:00-23:59;景区内 观光车、小火车,营业时间为 8:00-18:00

地理环境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往东南约9公里处的邕江江畔,青山顶上有一座高高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青秀山位于北纬N22°47′23.35″ 东经E108°23′4.26″,被誉为“南宁市的巨肺”。[5]规划保护面积13.54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面积约5.86平方公里,森林植物园区面积约7.6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青秀山景区由青山岭、凤凰岭等18座大小岭组成。青秀山顶上耸立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九层,高60米,塔基直径12米,有207级旋梯,为广西最高的塔。与满山青翠的树木相映的是山腰上天池和瑶池这两个巨大的人工湖。天池面积达15000平方米,水深2—3米,池水波光粼粼,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映水中瑶池位于供有壮族女神洛甲、聪明女神布劣陀和勇敢之神布伯三尊石神像的佛堂“三宝堂”的东边,面积5000平方米,池中立有王母娘娘塑像59作,东沿岸的花岗岩青石上刻有八仙聚会瑶池的浮雕图。

历史发展

青秀山风景区兴建于隋唐,盛于明朝,湮没于清末民初。当时游览面积一万一千八百多亩,有青秀山八景之称的泰青远眺,餐秀观园,山房夜月,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沙浦渔灯。由于长期失修,八景已经荒废,被人们遗忘,只有各朝代留下的遗址和各种神话故事还流传民间。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风景区的建设,一九八六年,南宁市人民政府拨款开始重建青秀山风景区,首先重建了龙象塔,天池、董亭和望江亭游览区面积达五百余亩,其中龙象塔,高九层,六十多米。在各游览区中,又新建了步云门、云天阁、塔影凌云、天外云香、花港晓岚、青秀山房、俩宜亭、盼鹊亭、锦鳞戏波、荷花池、浩浩亭、古道等二十三个风景点。

旅游景点

青秀山是南宁市重点开发的风景区,除保护和修复原有的古迹如董泉、撷青岩崖刻,石香灶等外,还新建了不少景点。如泰国园就是南宁市与泰国孔敬市政府文化交流项目中互建的园林旅游景点,它由泰国建筑师设计,园内完全是泰国风貌。

龙象塔

天池的右侧山顶上,矗立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龙象塔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凤翼岭上,为明代南宁市郊淡村、在邑礼部尚书肖云举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所建,次年竣工,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之义命名为龙象塔。原塔高10余丈,9层八角重檐砖结构。明天启四年(1624)被雷击塌顶端两层,一直未修复。

1937年时值抗日战争,邕宁县政府恐塔成为日机轰炸南宁导航目标,县长陈寿民令人将塔拆除。南宁市人民政府根据南宁各界人士呼吁,在恢复青秀山风景区建设的同时,于1986年参照明代风格在原址重建龙象塔。重建后的龙象塔外形仍为八角重据9层,改为砖混结构。塔高52.35米,宽12米,绿色琉璃瓦,内设旋梯207级直达塔顶,每层檐角下均悬挂铜铃,共72只。据有关人士考证为广西第一高塔。

它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八角叠檐,登上塔顶,眺望远处邕江的风光,俯瞰南宁琅东新城景色。

塔影天池塔影天池是以龙象塔与其北面的天池交相辉映,池水影塔,塔影入池的靓丽景观,为南宁市“十大景观”之一,在青秀山风景区内。塔的名称叫龙象塔,天池是青秀山山腰上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池水波光粼粼,塔影入池,池水映塔,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影水中,被称为“塔影天池”。

千年苏铁园

青秀山千年苏铁园面积达100余亩,有树龄千年以上的苏铁近百株。最大年龄的“苏铁王”距今已有1360余年高龄。园内已收集苏铁种类50余种,总株数上万株。是全国最大的篦齿苏铁、德保苏铁、叉叶苏铁、德保苏铁、石山苏铁迁地保护 种基地之一。

雨林大观

雨林大观于1998年建成,占地500多亩,物种繁多,植被层叠,拥有各类植物200多科2500多种300多万株,这里有独具雨林特征的人面子、桄榔、聚果榕等特色植物和望天树、桫椤、降香黄檀等1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青秀山友谊长廊

青秀山友谊长廊位于青秀山风景区壮锦广场与东盟友谊园之间,长618米。长廊仿照广西侗族风雨桥特色,结合岭南园林建筑风格而建,廊体不用一钉一铆,皆以樟子松榫卯衔接而成。友谊长廊集桥、廊、亭、楼于一体,既成景点景观,也是休憩场所。廊间展示广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摄影作品和东盟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服饰、饮食等图片资料。

8. 淡竹原始森林公园

  仙居八景  包括“南峰钓艇”、“东岭晓钟”、“石龙霖雨”、“水帘瀑布”、“景星望月”、“锦凤冲宵”、“麻姑积雪”、“苍岭丹枫”。清翰林院编修潘耒记道:“天台深幽,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人文景观  境内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7处,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43处,其中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中华第一灯”针刺无骨花灯、“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街、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等,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特别是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距今约9000万年的恐龙化石、全国单字之冠摩崖石刻大“佛”字、填补浙江无岩画历史空白的朱溪汉代岩画、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田市镇明朝石刻运河图、广度春秋古越文字等。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总面积有15.8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五大风景区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曾在1997年组织的百家风景名胜点评选中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该景区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  景星岩景区  景星岩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仙居县城城西27千米处,总面积2730公顷,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  淡竹原始森林  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  响石山  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  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 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留连忘返。  永安溪漂流  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皤滩古镇  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 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9. 淡竹原始森林图片

台州椒江好玩的地方:蛇蟠岛、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漩门湾观光农业园、大鹿岛、长屿硐天。

1、蛇蟠岛:蛇蟠岛位于三门湾内,距县城19、9千米,面积17、4平方千米。有“千洞岛”之美称,岛内有历代采石留下的大小岩洞1300多个,岩洞纵横交错、连环套迭、怪石嶙峋、风光奇异。洞内四季似春,洞外波光帆影,是不可多得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水产养殖业颇为发达,有水产养殖面积8300亩,浅海滩涂12000亩。盛产蛇蟠石,色泽棕红,宜雕琢。交通:从台州椒江、黄岩、路桥可坐车到三门县。

2、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即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3、漩门湾观光农业园:园区总占地面积近万亩,分为三大功能区。一个是以当地特色果树品种“玉环柚”成片种植为基础的绿色果品生产和果园生态旅游观光区,面积八千余亩。主要建设浙东南沿海适生果树新品种示范园,建设温室和各类大棚设施,生产玉环柚脱毒苗和耐盐植物、花卉、黑色经济作物等种苗,建设玉环柚节水灌溉项目和避雨栽培设施。在发展农业生产与示范项目的同时,核心区内还将建设水景园、认知园、童趣园、日月园、垂钓园、鸟类园、中心广场等休闲度假项目和建设具有接待、会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星级酒店等项目。

4、大鹿岛:国家4A级旅游景点。大鹿岛孤悬在烟波浩瀚的东海,距玉环坎门港6海里。常年被绿色所覆盖,山海风情并茂,如万顷碧波长缀的翡翠。相传古时天庭有只神鹿,因偷衔仙果撒于人间而被坠入东海,遂成块状鹿形的孤岛,故名大鹿岛。

5、长屿硐天: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距市区12公里的长屿镇,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是系南北朝以来人工 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历经1500余年,共凿出了28个硐群,1314个硐体,组成一幅雄、险、奇、巧、幽的壮丽画卷。长屿硐天以其在世界同类风景旅游区中开采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而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第一洞”。1998年4月荣获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获1998年度“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佳项目奖。

10. 淡竹风景区图片

湖北咸宁盛产竹子

咸宁星竹海风景区,地处湖北省咸宁市,距九省通衢要地武汉大都市96公里。整个竹海风景区分星星竹海和鸣水泉两大核心景区。

星星竹海主要景点有:奇石林、古树园、火山口、情人岛、竹林漫步、狮子岩等,置身万顷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又似柔情似水的少女,娇弱不堪。漫步竹林深处,两旁翠竹夹道,竹叶轻拂面频,空气如洗,一切都是干净温润的感觉。

11. 淡竹原始森林和淡竹休闲谷

莫干山风光妩媚,景点众多,有风景秀丽的芦花荡公园,清幽雅静的武陵村,荡气回肠的剑池飞瀑,史料翔实的白云山馆,雄气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浓郁的塔山公园,以及天池寺踪迹、莫干湖、旭光台、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余处,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在全国名山中,莫干山的绿化程度名列前茅。荫山周围的毛竹不但茂密,而且特别粗大,高可三四丈,围沿10寸以上。“毛竹王”的胸径竟有14.8寸,四季常绿的毛竹,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绿清凉的巨伞。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红壳竹、孵鸡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凤尾竹、象牙竹、乌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顺竹等等,说莫干山是个百竹陈列馆,也可当之无愧。除了竹,品种繁多的树木,如松、柏、杉、香樟、苦梓、银杏、冬青、石楠、木笔、枫、桐、檀、栎等处处可见。其中尤其珍贵的树种是冷杉。至于芸芸灌木丛,攀缘植物和千态万状的花花草草,也纷列杂陈。这样,乔木、灌木、常绿、落叶、阔叶、针叶,高高低低,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翠绿仙境”。 亭台牌坊

亭:

亭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建筑之一,自古为风景名胜区所青睐,莫干山拥有各类亭建筑数十处,各有特色,其中尤以位于芦花荡的陈毅诗碑亭为佳,该亭建于60年代,亭中立碑,镌陈毅《莫干山纪游词》七首手迹。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陈帅诗碑亭”名。

台:

台作为一种建筑物多为观望时所用,莫干山景区有台多处,其中建于1986年的旭光台久负盛名,抵清凉亭过小径有一山。山多石无竹,中央高拱,形若馒头山顶宽约半亩,上筑四方高台,四周置栏杆、石椅、茶几等,中间为飞檐小方亭,四周无蔽挡,游人至此此小憩台阁,可近览远眺。晨观日出、朝霞,幕赏落日、云海。

牌坊:

莫干山有牌坊两处,分别为西山门和南山门。西山门牌坊建于1988年,正面横额“莫干山”,系沙孟海翰墨。中立柱楹联,由卢前撰名,谭建丞楷书:“竹海连山,经四百旋高路,轧轧轮声,直上清凉世界;莫干遗迹,历三千载流光,堂堂剑气,凭看吴越春秋。”南山门牌坊建于1989年,正面横额“莫干山”,系茅盾手迹.中立柱楹联卢前撰句,钱君陶隶书:"肇名从吴越春秋,有神工铸剑山中,长留古迹三千载;避暑称清凉世界,望杰阁流丹云表,此上回峰十八盘。” 莫干山有句地方谚语:“三胜竹云泉,三宝绿净静”。“三胜”指竹胜、云胜、泉胜;“三宝”指绿宝、净宝、 静宝。

“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以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 最。走近莫干山,只见修竹满山、绿荫环径,”莫干山所独有的“黄金嵌碧玉”、“碧玉嵌黄金”两类珍贵竹种则以其独特的花纹倾倒无数游客。

“泉”也是一胜,飞瀑流泉多达百余道,可谓峰峰有水、步步皆泉。

全山绿化覆盖率高达92%。

“清”也是一大优点。若漫步于竹林或憩息于林荫,或眺望于亭台,或夜坐于别墅,处处清新悦人、神舒肤爽。

“凉”是避暑的主要条件,因莫干山地处一定高度,绿化覆盖率高,且多流泉及储水量大的修竹,

“静”谷幽境绝, 莫干山那浩瀚无限、绿波万里的竹海的确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更令人惊异的还是在竹海中隐藏着的一幢幢各尽其美的精致别墅。二百多幢形象丰富、无一雷同,分别代表了欧、美、日、俄等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的各国住 宅府邸形式复制品使莫干山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美称。

纵观莫干山别墅,既有哥特式的尖顶建筑,也有巴西里加建筑的模拟品;既有巴洛克或洛科科式的遗风,也有折衷主义的产物;既有北欧的陡坡屋顶,也有南欧的缓坡屋顶;有的庄重,有的轻巧;有的舒展,有的雄浑;有的优雅,有的稳定。建造的别墅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且统一,依山就势展开,高低错落有致,或对山相望,或隔溪而居;或左右为邻,或上下而立;有的耸立在山峦峰顶,可极目远眺,观日出日落,四时变化;有的坐落于溪边泉畔,可枕流漱石,看水涨水消,鸣泉飞瀑;有的则掩映在修竹花木丛中,可品竹赏花,听鸟歌蝉唱,竹浪声声。来此欣赏,不禁会产生身居域外,周游列国的感觉,这是一种别有情趣的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更令人留恋的是,这里的每一幢别墅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皇后饭店:毛泽东下榻处;张云逸在此疗养,陈毅多次前来探望;

武陵村:蒋介石度蜜月、参加会议等多次在此下榻。

白云山馆:国民党第一任外交部长黄郛所建;周恩来与蒋介石在此进行国共和谈;

静逸别墅: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别墅;

林海别墅:杜月笙、张啸林的别墅。 莫干山寺院,肇始于南朝梁,发展于唐、五代,至清康熙乾隆进期鼎盛。鸦片战争前,有佛教寺教宫观400余座,可谓“缁流云集”,梵宫琳宇遍布。相传,天池寺有位寺僧,从信地出发,日防一寺院,期年后才返。清代期,灾祸频仍,不少寺庙或毁于兵,或焚于火或困于布施,致使寺宇衰人败僧离散一蹶不振。至20世纪20年代公存70 余座,且大多破败不堪。 50-70年代,僧人还俗,寺庙陆续倒坍、拆除。80年代后,或修复,或重建。今存云岫寺、圆圣古寺、黄庙、法华寺、静心庵等多处,另有天池寺踪迹。

黄庙:

在瀑布路旁,掩映于茂林修竹丛中。民国25年夏,由黄郛及张静江、张啸林发起并集资建造。初名“莫干山讲经堂”,后改“莲社”、“黄庙”,为上山避暑者定期参禅、诵经之所。有堂屋五楹,金黄色琉璃瓦屋顶,朱红屋檐,门窗雕八仙彩图,外墙饰半圆玻璃,结构宏敞,为一宫殿式建筑。今为娱乐场所。

Hash:4eeb86758fbf99905fc3473118f3ad285d699d7e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