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旅游区地图 正蓝旗地图位置

导读:正蓝旗旅游区地图 正蓝旗地图位置 1. 正蓝旗地图位置 2. 蓝旗镇地图 3. 正蓝旗行政地图 4. 正蓝旗街景地图 5. 正蓝旗所在地

1. 正蓝旗地图位置

元朝比清朝大

元朝1330年时面积约2400万平方公里

清朝1820年时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

元代疆域

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阿姆河以西则为伊利(伊儿)汗国,花剌子模以北是钦察汗国。

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和朝鲜半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

元帝国统一前,中国分成7个部分:蒙古高原诸部、西辽、金、西夏、南宋、吐蕃、大理。

13世纪初,蒙古部统一了蒙古高原。公元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 此后至1279年蒙古先后征服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最后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以前,自成吉思汗至蒙哥汗(宪宗),蒙古帝国以蒙古高原为根据地。

窝阔台汗以后建都于鄂尔浑河上游的哈喇和林。1259年蒙哥汗死。次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于漠南的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1264年改汉地燕京为中都, 1267年改筑中都新城于旧城东北(即今北京城前身),遂定都于此。

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改中都为大都。从此这个政权便继承宋金成为中国史上一个中原王朝。

当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南宋时,蒙古帝国已分裂。西辽故土在元朝和窝阔台、察合台二汗国三方争夺之下,结果大部分为察哈台汗国所有。

今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在13世纪时属于元朝直辖,元世祖曾在阿力麻里(今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火州(今吐鲁番东南)、斡端(今和田)等地设置行政机构。 但14世纪以后,这些地区终于被并入察合台汗国。

元朝在东北置辽阳行省,其南界抵达辽东半岛南端,东南与高丽接壤。元与高丽边界线东段,一度曾达铁岭(令朝鲜元山南), 13世纪末,双城(今朝鲜永兴)以南为高丽收复,此后遂以双城为国界,西段一度以慈悲岭(今朝鲜黄海北道中部)为界山,以后又恢复到元初以鸭绿江南岸一部分辖境为界。

东至于海,在黑龙江口奴儿干地置征东元帅府。1286年前还征服了今库页岛上的骨嵬。在北方设置了岭北行省,辖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西伯利亚中部和中国内蒙古东部、北部和黑龙江部分地区。

西南方面统一吐蕃地区(包括今藏、青大部、川西以及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部分地),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属中央宣政院统辖,使青藏高原第一次成为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

1254年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辖境除今滇及黔、川部分地外,南界还到了缅甸、泰国境内。脱离了中原王朝数百年之久的云贵高原又加入了统一的大家庭。在海疆方面第1次在澎湖列岛设立行政机构巡检司,属晋江县(一说属同安县)管辖。

1368年元顺帝在北伐的明军威逼之下,北遁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明兵进入大都(今北京市),元作为中原的统治王朝至此结束(残余势力保据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后改称鞑靼)。 继之而起的明朝直接统治了原来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大部分地区,对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区则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漠北仍为蒙古后裔靼鞑、瓦剌所有。

今新疆地区为察合台后裔亦力把里的领土,而介于亦力把里和甘肃之间的嘉峪关以外哈密等卫,则也在明朝的羁縻统治之下,其版图远较 朝为小。

清朝到1820年时北到西伯利亚,东达太平洋,南抵南沙群岛西跨葱岭。

元朝1330年时领土包括现在的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这一地区我用《俄罗斯地图册》将这一地区的州、共和国、自治州和边疆区面积加起来,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蒙古国面积156。

65万平方公里,中国(新疆西部除外)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缅甸东北部分,泰国北部,老挝西北部分,朝鲜北部面积约2400万平方公里。

2. 蓝旗镇地图

削弱该地区的国力(杀士兵,烧补给,杀领袖)把国力条降到一格以下,地图上就会出现雅典(蓝旗)和斯巴达(红旗),跑到蓝旗营地和头顶旗子的那个人对话就行。玩家必须加入雅典,在亚该亚触发征服战。之后需要在征服站中击败。

3. 正蓝旗行政地图

内蒙古为何有的地区叫“盟”,有的地区叫“旗”,如何划分?

摊开地图,当你把目光转向内蒙古自治区时,会发现很多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地名:陈巴尔虎旗、正蓝旗、阿拉善盟等。这其中,盟是是市级单位,旗是县级单位。内蒙共有3个盟,49个旗,还有4个自治旗。那么,内蒙古为什么会有旗、盟这样独特的行政单位呢?

清代以前的蒙古社会

在王朝中国的历史中,古代各中央王朝采用朝贡制度及其某种变形形式来统治边疆。王朝统治者按照“华夷有别”的治边观,在边疆地区施行相对宽松的统治,“欲因其教,不易其俗”,在不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状况和不改变其风俗习惯的前提下,将边疆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

在“天下观”的观念体系中,蒙古人最早以远离中央王朝的朝贡者形象被写入汉文正史典籍之中。随着成吉思汗的崛起,“蒙古”和“蒙古人”成为整合众多蒙古草原部落的名号,不断对中原王朝政权施压,直至建立元朝。元朝的建立使蒙古人从朝贡者转变成中央王朝政权的执掌者。

明朝利用“华夷观”将蒙古人归入敌对阵营,迫使蒙古社会政治中心北移草原,成为与明王朝并立的游牧政权,双方战和不定。自明初直到归附清朝之后,蒙古社会的部族割据,各部皆由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

相较于元代分出左右两翼及万户、千户、百户、十户的军事制度,明代蒙古社会只分为左右两翼和万户。作为一种军制的千户制废除以后,保留下来的万户被称为“兀鲁思”,属于政治集团;万户以下的机构为“和硕”(旗),称为“鄂托克”;而“爱马克”则是血缘集团,成为“鄂托克”的组成单位。从兀鲁思、鄂托克到爱马克,构成明代蒙古部族组织其社会的基本制度。

明代蒙古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组织方式,成为其归附清朝之后进一步演化的基础。

盟旗制度的雏形

从后金政权崛起直至清王朝建立,蒙古贵族逐步归附了清中央政权,成为清王朝政权从“打天下”到“坐江山”的重要合作者。

作为王朝中国的臣民,蒙古社会王公贵族承担起为清王朝屏边、固边的职责。不管是主动归顺还是受劝来降抑或被武力征服,只要蒙古部族表明归顺之意并愿意“遵守清朝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法律军令、按照朝廷的需要提供军队以及财货、定期纳贡”,清廷就予以嘉奖和赏赐,或编入满洲八旗,或安置于故地,或给予新地使其安居下来。

在经略蒙古部族方面,清朝除了采用通婚、授爵、准许贸易等惯用手段外,还施行了划定地界、编录户口等政策。

“划定地界”即指定牧地,也就是细分领地并加以安置,目的在于防止蒙古部落发展强大,限制牧民移动的活动性;通过给首领分配和编组户口, 确立起以五十家为一“牛录”的旗制的军事组织。

这正是盟旗制度的雏形。

清朝的蒙古社会

为达到“众建而分其势”的目的,清廷对蒙古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

清初,在中央机构中设立蒙古衙门来管理蒙古各部。崇德三年(1638),蒙古衙门更名为理藩院,管理跟蒙古、回部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疆域、任官、封爵、俸禄、朝贡、宗教等相关的事务。

盟旗制度是清朝对蒙古施行的分而治之的统治制度,是清前期以“因俗而治”为基本特征的治边策略,也是蒙古各部归附清朝的政治基础。

清代对蒙古盟旗的划分大致以明代的封建领地鄂托克和血缘集团爱马克等为基础,将一个蒙古部族划为多旗;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只有少数人口的部族就原部编为一旗。

蒙旗分为两类:

一是清中央委派大臣、都统、将军直接节制的总管旗,统称“内藩蒙古”,包括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新巴尔虎、陈巴尔虎以及分散于热河、新疆境内的蒙古诸旗,共六十一旗;

二是清中央理藩院监督的札萨克旗,统称“外藩蒙古”,包括漠南蒙古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漠北蒙古四盟四部八十六旗、漠西蒙古八盟四部六十四旗,共计十八盟、三十二部、二百零一旗。

札萨克旗又有“内札萨克”、“外札萨克”之分,漠南蒙古诸札萨克旗属于“内札萨克”,漠北、漠西蒙古诸札萨克旗属于“外札萨克”。

在盟旗制度中,旗成为一级地方政权。尽管札萨克在各自的旗地上保持着基本的领主地位,却成了互不统属,而是直接受清朝理藩院领导的半官僚。

蒙古各部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再有联合的可能。盟旗制度下的内蒙古草原由封建王公统治。王公、贵族、大牧主和宗教上层享有一系列封建特权。王公贵族享有札萨克和爵位的世袭权,以蒙旗为世袭领地,占有大面积的肥美牧场、拥有大量的牲畜。

结语:

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一方面限制了蒙古族的发展,使势力强大的蒙古各部成为若干互不统属的单位,并直接受清政府的严格控制,这就很难使蒙古各部形成一个政治整体。

另一方面,改变了清政府和蒙古族的关系,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和壮大。不能不说盟旗制度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盟旗制度的形成不全是清朝的功劳,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满、汉民族特别是蒙古人民为此作出了一定的牺牲。

因为盟旗制度的长期实行,旗和盟也成为约定俗成的地区称谓。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盟旗制度被彻底淘汰,但是按照习惯,旗和盟作为一些行政划区的名称被保留下来。

4. 正蓝旗街景地图

打开一张我国地图,当你把目光投向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便会发现一连串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地名:阿拉善盟、正蓝旗、陈巴尔虎旗、东乌珠穆沁旗等等。其中,盟是地市级单位、旗是县级单位,旗盟都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

内蒙共有3个盟:阿拉善、锡林郭勒、兴安;49个旗,还有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3个自治旗。

5. 正蓝旗所在地

内蒙锡林浩特有2个县级市、1个县、9个旗、1个管理区。即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多伦县、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阿巴嘎旗、太仆寺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管理区。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2′—44°52′,东经115°18′—117°06′。市境南北长208公里,东西长143公里,总面积147 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5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26.3万人,含蒙、汉、回、藏、布依、朝鲜、维吾尔、鄂温克等30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5.0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法治县(市区)、全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2010年被中国马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都”称号,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2017年6月,锡林浩特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Hash:ce8551386a74a4b6b5c269348b459d780cddc73b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