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拒绝下船事件是什么时候的

导读:中国游客拒绝下船事件是什么时候的 意大利籍"经典号"邮轮四名中国游客公海遭窃为什么中国不能管?_百度... 此次民众自发禁韩是否能成功? 国人在韩拒下邮轮是怎么回事? 国外消费遭欺骗怎么办?

发生在2017年3月11日,韩联社于3月12日报道,正当中国发出“旅游禁韩令”持续发酵之时,韩国首次发生了乘坐国际邮轮来到济州的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事件。

根据济州道方面传出的消息,11日下午1时,国际邮轮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抵达济州外港。但该邮轮通报说,船上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

意大利籍"经典号"邮轮四名中国游客公海遭窃为什么中国不能管?_百度...

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盗窃罪最低刑不是三年以上,所以不适用中国刑法,由意大利警方管辖是比较妥当的

此次民众自发禁韩是否能成功?

据韩联社12日报道,正当中国发出“旅游禁韩令”持续发酵之时,韩国首次发生了乘坐国际邮轮来到济州的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事件。根据济州道方面传出的消息,11日下午1时,国际邮轮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抵达济州外港。但该邮轮通报说,船上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韩国海运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虽然也有部分中国游客拒绝下船,但如此大规模的全船人员拒绝下船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

国人在韩拒下邮轮是怎么回事?

据韩联社12日报道,正当中国发出“旅游禁韩令”持续发酵之时,韩国首次发生了乘坐国际邮轮来到济州的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事件。

根据济州道方面传出的消息,11日下午1时,国际邮轮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抵达济州外港。但该邮轮通报说,船上3400余名中国团体游客拒绝下船。当时济州方面的出入境、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已经做好准备,因此对于中国游客的举动感到非常难以置信。

韩国海运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虽然也有部分中国游客拒绝下船,但如此大规模的全船人员拒绝下船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当时码头上已经有80余台观光大巴在等候,济州免税店等购物场所和数十名导游也做好了接待准备,当得知中国游客拒绝下船的消息,都感到白忙一场。

据韩媒报道,此次乘船的游客全部来自中国一家企业的奖励观光团,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与“萨德”有关。

“萨德报复成为现实”,韩国纽西斯通讯社12日的报道这样评价中国游客集体拒绝下船事件。报道称,作为应对部署“萨德”的反制措施之一,中国方面已经严控本国公民赴韩旅游,从3月16日以后,中国游客将从来韩的国际邮轮上全面消失。

国外消费遭欺骗怎么办?

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消费陷阱、强买强卖、被迫增加游玩项目等情况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稍加检索便不难发现,很多人在境外上当受骗后,常常陷入维权无门的尴尬。在境外消费时花了冤枉钱,如果向国外或国内相关部门求助,要么因语言不通、周期太长、流程繁琐而被迫放弃,要么会被多个职能部门“踢皮球”,还有人担心维权会给自己惹麻烦。于是,大多数人只能自认倒霉,或在网上发一些吐槽帖。
  客观来说,微博、微信、论坛里那些亲历式的吐槽帖和旅游攻略,确实很有价值。如今很多人在出境旅游之前,都会结合网友的经验教训来制定购物计划、旅游路线,也会对一些可能有消费陷阱的旅游项目提前多个心眼。但问题是,计划有时赶不上变化,比如被导游偷偷拉到一家“黑店”,出门前所有的攻略都可能失灵。
  更重要的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购物时遇到麻烦和问题,不应该全由公民自己应对,国内的监 部门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应当有更多积极主动作为。
  首先,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旅游法》的规定,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的管理。从现实来看,出境旅游时选择自由行的游客,遇到的糟心事相对较少,媒体报道和网帖中反映最多的,是跟团游遭遇“低价团”“黑导游”等。如果监管部门能有效规范旅行社和导游的行为,将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中国人境外被骗的情况。
  在2013年已正式实施的《旅游法》中,对于公众诟病颇多的“低价团”、强制购物、安排合同外付费项目等旅游乱象,都有明确禁令;对于“黑导游”“人头费”、导游提成等问题,也都有明确规范。但从社会舆论的反馈来看,这一部分的监管工作还有待加强。为了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健康的旅游行业生态,负有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应该对各种违规的旅行社和导游出实招、出狠招治理。
  其次,在维护中国游客合法权益方面,监管部门不能总是坐等游客投诉,而应有更多积极作为。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是,近几年引发轰动的旅游消费维权事件,大都是由媒体率先曝出的,有些人甚至觉得,遇到消费欺诈、强买强卖等问题,向媒体爆料比找职能部门投诉更管用。这种社会心态,值得监管部门反思。
  事实上,那些被网友吐槽的职能部门,只需转变一下工作态度和方式,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好评。很多媒体看到中国人境外消费被骗的报道,都会积极与当事人联系,了解他们上当受骗的经过。比如新华每日电讯昨天就披露,游客乘坐歌诗达大西洋号邮轮停靠日本福冈到“免税店”购物被忽悠的“惨痛经历”。既然如此,职能部门何不建立舆情监控体系,及时追踪与境外消费维权有关的报道和网帖,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此外,监管部门还应该增强服务意识,未雨绸缪地对选择出境游的游客进行提醒预警。国人出境游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都盯上了中国游客的钱包,消费陷阱、“黑导游”利用信息不对称忽悠欺诈等负面新闻不时爆出。职能部门作为专门机构,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和信息优势,走在旅客前面主动作为,在春节、国庆等大小长假重要节点前,通过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发布旅游提醒;同时,在车站、机场、海关等重要场所,也可通过广播、派发宣传册等方式,向游客普及各种防骗知识。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相较于事后补救,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监管工作流程前移,形成完善的监管链条,用多种手段和渠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是新时期监管工作的必然趋势。期待有关职能部门能为中国游客保驾护航,让每一个人都能愉快地旅行、放心地购物。

Hash:f7ff324314a489205133912bed4874311ed558fc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