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为什么有“渔樵耕读”的理念?

中国文化为什有渔樵耕读的理念?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源头来自于五千年前的生活环境,那时候的人们还是刀耕火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产生了渔樵耕读的局面,渔樵耕读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一直到新中国解放为止。

渔樵耕读的思想和习惯,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坎里。为什么改变不了这种状况呢?有如下原因:

封建社会崇尚的是官宦之身,士大夫之位。至于百姓怎样学习文化,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除非你自己努力,在科举制度中取得进士及第,才能做超凡脱俗的人。

寒窗苦读的学子何止千万,为了这一天他们”头悬梁,锥刺股,去饱揽圣贤之书。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们为了生存,必须日作田间,求得温饱。打柴山中,换取银两,或是漂泊江湖捕鱼为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代从寒门出来的帝王将相,名臣文侯不乏其人。例如:汉谋士张良、蜀丞相孔明、明军师刘伯温等。他们都是半耕半读中的代表,渔樵耕读的典范。

说到这里还有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青年时期在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光。他们为了寻求真理,为了中华之崛起,不顾难吃的蚕豆饭,难喝的野菜汤,只求毕生的那一份信念。

渔樵耕读的理念,还有多种形式,归根结底就是发扬中国文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人十分珍惜时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完成自己读书的理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名言警句,一直都是渔樵耕读的最好的解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让我们在渔樵耕读中,去寻求理想的道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Hash:f0c1a9f6f7197746228fff2e307a3fbb125a4100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