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怎样对中国人产生影响的?

在很多当代人眼里,接受一种思想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好像这种思想可以直接进入到其他人的脑海中,并对其行为进行影响。我把这种误解概括为“从思想到思想”。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打个比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天天给老百姓灌输“三民主义”的党义,等其一旦败退大陆,马上就会人亡政息。三民主义只是作为历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而存在,换言之,是一种死了的思想。

但儒家思想很奇怪,很多人都抱怨儒家思想有很多糟粕,可不论怎么改朝换代,不论经历何种社会形态,而且新文化运动后儒学早就不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到今天,儒学仍然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学术顽强的存在着。这就说明,儒家思想并不是通过灌输、强迫对中国人产生影响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是不太了解历史了。

那么,儒学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历代的儒家学者,不断对儒家经典进行诠释,并将这种诠释与制度、法律、风俗、习惯等结合起来,从而才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倒,宛如凤凰一般总是在走向末路的时候浴火重生。

阶段一我们都知道,儒学诞生于春秋时期,其基础是“先王之政典”(章学诚语),其历史背景是三代与列国,经过孔子的“删削”或“修订”才得以形成。总而言之,儒学是一种在诸夏列国体制下形成的思想。

所以,当中国从这种“封土地建诸侯”的列国体制,在战国和秦的变革中,逐渐走向秦汉开创的中央集权、“一人专制”(徐复观语)的体制时,儒家就没落了。诸子百家,儒家在这一阶段是很边缘的。

那么,儒家为了适应这种体制,通过董仲舒、公孙弘等西汉前期儒家的努力,引入了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灾异等诸多新的概念,将儒学改造的适合当前体制的新貌。这种改造,并不完全是向专制制度屈服,是很复杂的,其中当然有一些“虚与委蛇”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地方,最重要的思路就是:以儒学来改造皇帝。

我们不讨论这种改造成功与否,我们只说儒家的措施,这主要包括:

以儒学垄断仕途,塑造儒家型的官吏,如汉代的循吏等;

以儒学诠释法律,将秦流传下来,汉代延续使用的法律进行重新解释,如“春秋决狱”等;

以儒学垄断教育,这个早在卫绾当宰相时候关于举贤良的法令已经开始了,到公孙弘改造博士弟子制度,以及两汉诸多后妃皇子接受儒学教育等等,都已经实现;

以儒学改造礼仪祭祀,儒学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插手礼仪祭祀的改造,经汉元帝、成帝、哀帝等多方反复,到王莽定型,到东汉延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举例,但这些举措都有一个共同点:

自上而下,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来改造国家体制,再通过国家体制来影响人民。儒家思想这种“自上而下”影响社会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唐。

阶段二唐代,佛道大兴,儒学作为一种思想再次边缘化。虽然唐代的国家制度仍然是基于儒家思想建立的,但这是因为这种国家体制已经定型,一般人已经看不出来儒家的影响了。

所以,从中唐开始,儒家学者开始谋求一种新的方式来影响民众,赢得民众。他们从韩愈的“原道”,到宋初的陈抟,到北宋的二程,终于到南宋的朱熹,形成了一种新的儒学,也就是理学。

理学是如何影响老百姓的呢?

很多人都只知道明清的科举,但未必知道,宋代的理学在当时是新儒学,是不被宋代官方所承认和重视的。理学的措施也不只是科举,还有很多,例如:

以理 学推崇心性修养,静坐、打坐,从禅宗处争夺民众;

以理学制定家规家训,从家庭家族夯实基础;

以理学制定乡规民约,开设义塾,建立义庄,育婴堂等,从地方实现影响;

以理学垄断科举,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大家注意了,和上面汉晋时期儒学的路径不同,这些宋明以来的儒学路径,也有一个共同点:

自下而上,通过从心性到家庭家族到地方,逐渐上升到国家和天下,实现儒家思想对人民的影响。这种影响方式,从制度的层面一直持续到清末,而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则一直持续到今天。

今天,当媒体在弘扬家风、家规的时候,当网友以“孝”或“不孝”对社会现象进行点评的时候,当有些案件令人脱口而出“没有天理!”的时候,当读者在一桌吃饭先敬老人的时候……当代的中国人仍然在不知不觉接受着这一思想的影响。

最后,展望一下。目前,儒家思想又进入一轮调整期,因为时代又变了。今天的时代,是以开放、宽容、理性、民主等价值观为核心,社会制度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新的时代下,旧的儒学肯定不适用了,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比如从孔子(前500年)到西汉(0年),或是从中唐(800年)到南宋(1200年),大概需要有4-500年左右的时间,儒家或许可以再次焕发生机。所以,一方面儒学会持续产生影响,其自身的调整最终将适应现代价值;另一方面,今天的儒学离复兴还差很远。

不邀自來答。我是天長水秋,歷史問答達人。

題主問儒家思想是怎樣對中國人產生影響的?我的答案如下:

一、董仲舒在《擧賢良對策》中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被汉武帝采纳。经过斗争,後來,任用儒生為官為吏參與社會管理,使儒家學派人物的社會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董仲舒進而總結提出三綱五常,使得儒家學說完全被統治者所接納。

西漢時期提倡以孝治天下以德治天下, 並以此作為官吏選拔的標準。孝和德都是以儒家的標準,作為參照的。

宣傳引導再到運用,形成輿論對民眾的教化。儒家思想從這一時期開始,對中國普通底層民眾開始產生影響。

二、唐朝宋朝元朝時期,儒家思想漸漸成為思想界的主流主体,並為官民所逐漸接受。

唐朝時期是中國國力雄盛的時期,那一時期儒家文化雖然有影響,然而並沒有完全成為真正的主流主体。盡管當時有一個韓愈曾經為维护儒家學說的統治地位,進行過不懈的努力,但是不過是狂犬吠日,在當代影響不大。

宋代的儒生提出四維八柱的時候,儒家學說就徹徹底底的成為了官方完全接受的主流思想。任何统治者只要脑袋没进很多水,都不会反对儒家学说的。

三、明朝,這是儒家思想成為思想界的唯一,因為朱元璋規定所有科舉考試的內容不允許超出四書五經的範圍。這就限定了所有讀書人的思想邊界,同樣也限制了民眾的思考邊界。

思想界,文化界对普通民众的影響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達到他們希望達到的結果。通過手裏的輿論工具進行宣傳教化,比如貞潔牌坊給各種底層的人物樹碑立傳等等。

總結:确定主题——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的宣传教化手法——影响民众!

Hash:09a82f22a896d589041d1b48b7729934627e2b80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