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游景点祠堂 -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

导读:古代旅游景点祠堂 -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 1.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 2.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特色 3.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宏伟华丽,是因为 4.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雄伟华丽是因为 5.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中,规模宏大 6.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中,规模宏大,用材精巧,装饰极其 7.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中堪称国内古建筑装饰豪华之首的是

1.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

在建筑上,正房、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叫“月台”,月台是该建筑物的基础,也是它的组成部分。

由于此类平台宽敞而通透,一般前无遮拦,故是看月亮的好地方,也就成了赏月之台。  古人咏月台的诗词俯拾皆是。“未央楼殿倚天开,东北偏高是月台”(岳珂《宫词一百首》);“呼匠琢山骨,临水起月台”(汪莘《陋居五咏·月台》);“同上最高台,山头晚色开”(潘屿《饮张壹斋月台》),大致可以说明月台的建造方位。月台的功能主要用来赏月,“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这是宋代宋敏求在《运司园亭·月台》中写的;“城端筑层台,木杪转深路。常此候明月,上到天心去”,这是文同在《阆州东园十咏·明月台》中的诗句。宋代的张舜民说:“明月光常满,使君罇屡开,何须待月上,日暮便登台”;而苏辙则有一首“夜色何苍苍,月明久未上。不上倚城台,无奈东南嶂。”陈文蔚有《月台观月》一诗:“秋来无日不登临,独喜今宵月满襟。仰面青天思把酒,寄情古调欲携琴。凉风舞袂身将举,白露沾衣夜向深。要看一台清影满,尽教移转碧梧阴。”以上诸诗,都足见赏月之夜上月台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人登月台心情舒畅,思绪万千,会引发出各种人生感悟。南北朝时的梁元帝在《南岳衡山九贞馆碑》里有“上月台而遗爱,登云景而忘老”句。遗爱是遗留仁爱于后世,那是登临月台的一种愿望,而与云彩景色如此接近,更是忘却了自己的年龄。杨万里在望月时“高台走上青天半,手弄银盘濯银汉。唤起谪仙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也真够浪漫的了。这里的谪仙无疑是指李白,“君能饮酒更能诗,一夕无月君不嬉”“君但一斗百篇诗,莫问有月来几时”。可见,月台的气氛已经深入到诗兴里面去了。

2.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特色

以前每个姓氏都有族人,有族长,祠堂的就是这个姓氏的后人,媳妇可以进,女儿不可以,是外姓人

3.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宏伟华丽,是因为

三苏祠的堂廊之间、亭殿之间,隔不多远就有一道装饰精美的间墙。

法云寺在山岚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宏的庙宇盖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远眺五祖寺,它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与庐山隔江对峙,近看五祖寺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

这座古老的寺庙掩映在几棵苍劲的银杏树下。

进人草堂,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

寺庙周围,那九座富有色彩的山峦,像正在开屏的孔雀那艳丽迷人的尾巴环抱着潭拓寺。

即新都城北200米左右,就可以看见长长的一道红墙,墙内翠竹绿树中隐现出闪闪发光的塔尖,这就是因拥有五百罗汉而驰名中外的宝光寺。

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

离杭州西湖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听不到念经诵佛之声,也听不到悠扬钟声的寺庙,它,就是岳王庙。

张飞庙是长江上游的一颗明珠,它位于云阳县城南岸,号称巴蜀第一胜景。

登上石阶,只见屈子祠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树木花草为这座雄伟壮丽的祠庙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俯瞰南完寺全景,庙廓绿树环抱,花草簇拥,还有那栩栩如生的摩崖雕像,使我感到如坐云端,遨游于仙境,无限快活。

4.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雄伟华丽是因为

建筑的布局是决定单体建筑或整 建筑群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工程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群体协调与有机组合,表现群体建筑的有序分布。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布局在不同的理念下遵循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一种是均衡对称、庄严肃穆;一种是变化灵活、曲折随型。

凡是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宮观以及祠堂、会馆等庄严肃穆之地,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庄严雄伟,整齐对称。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

凡是风景园林、平民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均采用这种形式。结构特点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因地制宜布局、灵活布局。例如丘陵地区的民居大都背山而建,根据山势地形,一层一层向山上建造,这种布局情况多见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等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以依山临水的园林建筑为典型代表,往往自由随意地灵活布局,曲折变化、随形就势,甚至故意取高低曲折之意趣。

5.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中,规模宏大

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_氏后裔勿忘吾祖。特倡议修建_州“_氏宗祠”。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宗祠不仅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并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_州_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_州_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_族之力,在祖地_州修建一座“_氏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_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贴合广大_族人的心愿。

鉴于_氏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建设工程投资巨大,期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多谢大家!

6.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中,规模宏大,用材精巧,装饰极其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 、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 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痛心之余,少数地区由于某些原因,部分祠堂得以保存,甚慰。

7. 中国古代祠堂建筑中堪称国内古建筑装饰豪华之首的是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1518亩。馆区建筑面积22762.4平方米,约占馆区面积的19%,古代建筑面积14165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63%

Hash:89a74983b4fc06262fbc49e8e852ff138fedbf24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