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行社 中国古代旅行

导读:古代旅行社 中国古代旅行 1. 中国古代旅行 2. 中国古代旅行家 3. 中国古代旅行游览和近代旅游的分界线 4. 中国古代旅行家的故事 5. 中国古代旅行和旅游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即( )和( ) 6. 中国古代旅行与旅游和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多少年 7. 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 8. 中国古代旅行主要有哪些形式

1. 中国古代旅行

我国古代旅行和旅游,可以看出以下五个特点:

1.古代旅游多属少数人的个人活动。游者范围主要有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

2.国内旅行家多以学术考察旅行为主,是在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影响下进行的。

3.古代旅游活动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处于安定、强盛的时候,旅游活动就特别活跃,反之,便一蹶不振。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旅游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特点。

4.国际旅游以政治交往(如互派使者)、宗教求法和经商贸易等形式为主。游程比较艰险,历时比较长。游历的成果多以“游记”、“见闻”等题材出现。

5.旅游基本上停留在旅行的阶段,与以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旅游业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某些私立旅馆业和观光业,已具有初级旅游业的雏形性质。

2. 中国古代旅行家

1.孔子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所开创和拥有的自费旅行模式和旅行思想一直影响至今。据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推算,孔子年轻时去过周、齐,晚年周游列国又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地。在他前后14年的旅行生涯中,累计行程达万里。

2.司马迁

  司马迁是一位大旅行家,20岁左右就几乎走遍了当时汉文化覆盖的所有地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天,35岁的司马迁被汉武帝委派为特使郎中将,取道褒斜入汉中,先到巴郡、蜀郡;再跋山涉水来到朝廷新设的沈犁郡、越隽郡等地,抵达今贵州、云南等西南腹地,考察了少数民族的社会治安和民族风情,为其巨著《史记》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法显

  法显,东晋僧人。他于隆安三年(399)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以西的沙漠到焉夷,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达天竺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首都巴达弗邑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后来他取海路回国,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印度加尔各答)乘商船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留住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于义熙九年(413)到达建康,西行历时15年。作为第一个抵达印度的中国人,法显的著作《佛国记》详细记录了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的历史、地理和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4.玄奘

  玄奘,即小说《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为求取真经,他只身一人前往天竺,历尽艰险,终达那烂陀寺。在佛国印度,他被奉为先知。19年中,他行走5万里路程,行经110多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大旅行家。他的著作和由弟子整理的回忆录《大唐西域记》与《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成为印度历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最为重要的史料。在玄奘西行天竺的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大唐西域记》在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相继发掘楚鹿野苑、菩提迦耶、库什那迦、蓝毗尼花园等遗址,中印度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

 5.丘处机

  丘处机,号长春真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高徒之一。金兴定三年(1219),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便遣使相召。1220年秋,73岁高龄的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行经万里,于1222年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与成吉思汗会见。他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 吉思汗尊称神仙。经他口述,弟子李志常整理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流传千古。这本书记述了长春真人西行一路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6.周达观

  周达观,元代地理学家。元贞元年(1295),其奉命随使团出访真腊(今柬埔寨),他从温州港出发,南行广州,经占城(越南中部)、真蒲、查南等南洋多国,在海上航行3个月后抵达吴哥国。周达观在吴哥逗留约1年后回国,写下了著名的《真腊风土记》一书,成为研究柬埔寨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资料。1861年,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热带雨林中重新找到吴哥窟。

 7.汪大渊

  汪大渊,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其生卒年代略晚于周达观。史载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苏门答腊、印度、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后又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休整两年后,他再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回国后他写出《岛夷志略》一书,记录了他前往的220余个国家和地区,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8.徐霞客

  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发,三十多年时间里,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十四省。他的《徐霞客游记》长达60余万字,其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系统记述,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这种地貌的研究考察记录,对民俗和地方历史的考察也独具新意。

3. 中国古代旅行游览和近代旅游的分界线

318川藏线分界点在位于西藏芒康和四川巴塘之间的金沙江大桥上,大桥中间有一个界牌。

318川藏线,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囊括了大自然中所有的自然景观,高山峡谷、山川河流、江河湖泊、森林冰川。从几百米的海拔上升到5千多米的川藏高原,翻越二郎山、折多山、海子山等14座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汹涌湍急的河流。是多少旅游达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4. 中国古代旅行家的故事

徐霞客、李白、玄奘、苏轼、秦始皇,这些古代驴友都是怎么玩的?

古代,长途旅行的普通百姓少之又少。驴友们都是些什么人呢——李白漫游,结交了赏识自己的伯乐贺知章,被推荐给唐玄宗;玄奘西游,为求取佛经;苏轼贬官游,一路往南,最后被贬到海南,以自然风物和诗酒自娱;秦皇巡游,宣德扬威,安定天下。

古代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漫长路途、交通不便、天气恶劣、路遇劫匪、露宿山中……问题好像层出不穷。他们的旅行,与我们现代人到底有多不一样?

行前准备:卜一卦,择吉日吉时

出行前问卜可以追溯到殷代,直到晋代,这也是人们出行前不可或缺的步骤。到了明代,一批专门为出行准备的问卜书籍开始大行其道,只需要在出行前翻阅查询即可。

旅游攻略:旅行手册大受欢迎,古代驴友执攻略走遍天下

“描摹各地名胜风景”的游记类作品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自唐代起,记录“旅游路线”的作品也开始兴起,为了介绍得更详尽,旅行书还出现了配图版。它们除了介绍行路路线,还搜罗了一路途经的名胜古迹,并细心地给出投宿建议、食宿交通的收费标准,以及注 意的事项。这些书籍不仅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诱发了许多人出游的热情和决心。

明末文学家王思任就是在读了张肃的《台游草》之后,立刻“投袂而起”,撸起袖子就去收拾行李,坐船揽胜去了。

行李清单:行李宁多勿缺,夜壶也是必备品

古代的客栈没有专门的厕所,所以夜壶马桶是旅行必备。他们随身的行李,不仅有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还有蜡烛、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等。“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这些中药,按照《千金要方》、《医说》等众多医术的说法,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

资深驴友沈括“行李示范”:除以上物品,还有笔墨纸砚、酒器、茶盏、斧子、锄头、刀子、油筒、虎子(即尿壶)。

旅伴:携带家奴,或与友人同行

古人旅行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来是出门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担扛;二来路上万一遇到歹人劫匪,也好有个照应。

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号称“万里独行”,实际上也是有仆人从江阴一直跟到云南的。

仆人队伍更为壮观的也大有人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游太湖时,雇了三艘游船,竟有两艘都用来盛载行李和仆从。

住宿: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民宿大行其道

说到旅行中的住,解决方案真是五花八门。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民宿和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露宿野外或夜宿船家也时常在所难免。正因为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所以被褥、枕头、蜡烛、洗漱用具通常都会被收纳在行李中。

民宿是最常见的选择,民间有大致的收费标准。也可以宿在寺院道观,不过并非免费,有的寺庙会用香火钱的方式收取费用,有的则会直接表明佣给。走水路的,或是情趣所致,或是为节省费用,干脆直接宿歇在船上。

交通:走水路舍近求远,马或马车不是谁都坐得起

古人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绕远道也在所不惜。为什么呢?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水路要惬意多了。到了隋唐时代,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明代时,租船服务也普遍起来。不过水路也因为天气、水流方向的变化,会影响出行,这时上陆地即可。

说到车,也有很多种,以速度取胜的“包赶程”,多为耐力持久的骡车,即便是千里长途,戴星而行,数日可达。

以稳著称的“太平车”,重大粗陋,以牛牵挽,每天行程不超过30里。

车身悬挂铁铃,行进时发出声响,数里之外可闻,宛如喇叭,好让对面来的车辆有预先避让的准备。

我们最常见的“马或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人群的选择。

“镖局”和“邸店”:出门在外行李怎么办,财产安全也有办法

旅行路上艰险不断,明朝时出现了镖局,为商旅护航,价格不菲,惠顾者多为运货商人。

到达目的地,再随身携带行李也不方便。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专门储货纳客的场所,相当于“仓库”,被称为“邸店”或“传舍”。唐代还有专为客人保管钱币的“柜坊”。

古会玩:下棋作画写诗,古人游浪漫风雅

自唐朝起,伴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人们对旅行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游,还要游得雅,游得巧。古琴、围棋、纸墨笔砚,甚至还有歌姬,都成了随身携带的游具,与景致相互应和,增加旅行的乐趣。

酒菜伺候:酒肆食店虽兴起,食物炊具有备无患

民以食为天,旅行更是如此。唐代起,酒肆食店遂渐普及,为旅人出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即 饮食业再发达,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徐霞客包中装有胡饼、笋脯、茶叶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饪美食所需的炊具。

5. 中国古代旅行和旅游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即( )和( )

最早的旅游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

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中国古代“旅游”概念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旅行的类别,殷人和周人习用“旅”字,专指当时最活跃的一种旅行——商旅。《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字之所以用于商旅,一是“旅”本来就含有行走之意,二是“旅”常被古人假借为“庐”,与“庐”字相通的“旅”字便成了当时商业旅游的专称。

东周时期,旅行分类更加清楚,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说法,以“旅”称商旅,以“征”称军旅,以“归”称婚旅,以“巡”称天子之旅,以“迁”称迁徙之旅,特别是他们用“旅”字为中国旅游史引进了现代“旅游”的概念。

“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

“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游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的认识阶段。

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

6. 中国古代旅行与旅游和近代旅游的分界线是多少年

理解中国历史,有两条重要的分界线是必须先要了解的。

一 是:秦岭—淮河一线

它被认为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而且这条线还有更多内涵,比如气候上的等温线、降水量线、结冰水文线和温度带分界线,还有土壤类型、农业生产方式和植被上的差异分界线。

地理则影响到风俗:南涝北旱,南橘北枳,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拳北腿,南经北政,南繁北齐(语言方面),南细北爽(性格方面)……到了现代还发展出南轻北重(工业)、南商北官的格局,当然,秦岭—淮河一线也大致成了供暖和不供暖、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姥爷姥姥和外公外婆的分界线。

▲南方亭子和北方亭子

上述现象都属于“风俗”,背后涉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但也不是绝对的差异。“风”与“俗”的形成,前者更偏重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后者则偏重社会环境的塑造。不过古人也不是严格区分二者,往往将“风俗”二字连用,表示生活习惯。

秦岭—淮河一线不是人为规定出来的南北分界线,南北风俗差异也不是人为规定出来的。太平洋季风从东南边吹向东亚大陆 渐渐削弱,从而带来不同的降水量,又因为纬度的差异,南北气温也有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是人们基于农业生产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气候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是冬季0度的温差线;在此基础上,南方和北方发展出不一样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形成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进而是风俗,甚至还有战争和统治方式的差异。

▲等降水量线

二是:与中国的一系列山脉燕山—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大致重合

然而在古代中国,有一条线比秦岭—淮河一线更重要,甚至主导了中国历史的格局。这条线几乎与长城平行,就气候而言则是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而且与中国的一系列山脉燕山—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大致重合。

▲中国主要山脉

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主要是农业生产,长城以北则是游牧生产或农耕-游牧混合经济。在长城这条分界线上的地名有很多也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发生地,比如雁门关,比如云中和代郡,比如河北六镇,比如山海关和居庸关。因为这里是中国古代历史最重要的一条线,也是诸多古代历史关键事件的发生地。

古人按照上北下南的方位观念,称塞北为塞上,也就是长城以北的地区;称塞南为塞下,也就是长城以南的地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

▲历代长城

新石器时代开始时,人类渐渐从采集-狩猎的生产方式向两种主要的生产形态演进,一种是定居农业,根据降水量不同有旱作农业和灌溉农业,中国北方,也就是传统的华夏或中原地区较早进行旱作农业,从而奠定了中国中原王朝的基础;另一种是非定居的畜牧、渔猎或游牧生产。游牧民族不是自己选择成为游牧民族,而是他们所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不得不选择游牧或渔猎。

▲全世界游牧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40度到55度之间的寒温带内陆,中国北方草原游牧带是全球游牧带的一部

春秋以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以长城为界限的两种经济类型的分野,因为即便是在中原的核心地区比如山西和陕西,也大量居住着“夷狄”,以畜牧为生;而南方越人和苗人生活的地区则大量采用刀耕火种。周武王带领的大军进入商王朝核心区域要与之交战的时候,商纣王还忙于讨伐“夷”,这个“夷”不是在北方,而是在东边的淮河流域。

西周初年进行分封,位于最北边的燕国并未越过今北京一带,而另一个北方大国晋也没有突破山西南部,进入北边。而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霸主组织的“尊王攘夷”行动,所征伐的“夷”其实是在山西境内,并未到达今长城一线。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才是长城南北农耕-游牧对峙的起点。

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以国都为中心四处扩张,开垦荒地,加上吞并小国,形成越来越大的诸侯国。楚国在南方,吞并吴越和湘苗一带;燕国一直往北,势力扩展到今朝鲜大同江一带,而燕国的长城也修到了那里,并且燕国与匈奴交手;从晋国分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之一赵国在最北边,一路往北扩张,并且在与匈奴的交手中不落下风;秦向西扩张,与西戎交手,其中头号强敌是半农半牧的义渠国,而且秦往北到达六盘山的时候也已经与匈奴交手,并开始修筑长城;不过秦最成功的开疆拓土是由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主导的伐蜀,得到天府之地并且对楚国形成压制。

也就是说,战国时代虽然是中国的大分裂时期,然而各个诸侯国都是外向型的,将“中国”的范畴拓展到更远的地带,并直接与即将强盛起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形成对峙,开启一段全新的历史时期。

▲汉武帝时 域

秦汉与匈奴对抗的历史,以及后来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若干次南北对峙(五胡与东晋、拓跋鲜卑与南朝、拓跋鲜卑与柔然、隋唐与突厥、辽金夏与宋、元与宋、瓦剌鞑靼与明、后金与明、准噶尔与清)放在整个中国的地理框架下考察,才能明白为什么这个关系会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轴。

▲塞北

漠北和漠南不一样。在降水量方面,漠南的部分地区可达到200—400毫米,也就是说接近中原农业地带的降水量,从而可以进行少量农业,主要是进行畜牧,还有一些游牧生产,或者说漠南地区是农牧混合经济。所以不能将这片地区生活的人统称为游牧民族。

漠北地区的降水量则普遍在200毫米以下,大量的戈壁和沙漠地带只能进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是兴起于漠北,比如匈奴和蒙古,但是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往南迁徙,寻找更丰盛的水草。漠北游牧民族的迁徙往往会在整个中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草原游牧

居住于漠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一般情况下,通过逐水草迁徙可以喂养牲畜,进而为人提供饮食。一旦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减少,也就意味着牲畜难以喂养,进而人也难以维持生活。于是他们会选择南下,到达漠南草原更丰盛的地区。

秦汉之际的匈奴、南北朝后期的突厥、宋金对峙末期的蒙古都遵循这条规律,成为统一整个漠北漠南蒙古高原的强大势力(突厥的路线与匈奴和蒙古不一样,后面还会解释),从而对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构成强大的挑战。

▲秦汉以后古代中国气温

每次寒冷气候来临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跃期,比如东汉末年到南北朝,北方民族相继南下,占据中原,最后由鲜卑人的后裔或混血所建的隋唐将中国统一;唐后期到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寒冷期;而明清时期正处于全球范围的小冰河时代,气候比现在寒冷。

长城内外的格局变动经常牵涉到漠北、漠南、长城一带和中原的连锁反应,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的民族大迁徙,不仅“汉族”的性质被改变了,整个中国的格局也被改变了。

▲公元前200年的匈奴和汉

引子仍然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汉武帝的征伐和屯田政策并没有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问题,但基本上实现了“你没法消灭我,我也没法消灭你”的状态,汉元帝时代采取和亲之策,后来被王莽的胡作非为给破坏了,本来不是大威胁的匈奴又变成了大威胁。

不过匈奴内部也发生了变化,在东汉初期分裂为南北两部,分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形态有关:位于漠北的北匈奴更倾向于保留原本的游牧方式,而南匈奴更倾向于在农牧业交界地带进行游牧的同时也和汉人一样进行农业生产。

南匈奴内附东汉,东汉为了彻底清除北匈奴的袭扰,以南匈奴为先锋部队,把北匈奴逐出漠北,匈奴向西迁徙,在后来的四百年里引发整个欧亚大陆的连锁反应。而内附的南匈奴住在长城一带,也就意味着南匈奴作为东汉的屏障充当了长城的角色,替中原王朝阻挡塞外的游牧民族南下。

▲公元200年的匈奴和汉,明显看到南匈奴已经内附至黄河流域,先前匈奴的地方已经被鲜卑部落占据

连锁反应便是:南匈奴进行农耕,还学习儒家文化,相当于中原人了,而南匈奴空出来的北方畜牧区就被周围的民族占据,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鲜卑慕容氏,而更靠北的地区被丁零人占据。紧接着,西晋内乱,其中一个王把刘渊的兵力引进中原参加王室内战,刘渊来了就不走了。

刘渊是南匈奴人的后裔, 在文化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他所在的地区是赵国故地,然后他为了表示自身的正统,是承接汉朝,于是给他的政权起名叫“汉赵”。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外族。

晋室南渡之后,偏安于江南,毫无雄心壮志。中原地区却是十几个政权交替演变,当年占据南匈奴故地的鲜卑慕容氏南下占据了河北、山东一代,前后建立了四个政权,而鲜卑慕容氏的故地这时候又被鲜卑拓跋氏占据,鲜卑拓跋氏也从游牧民族变成半农半牧的民族了。紧接着,鲜卑拓跋氏也入主中原,征服了先前鲜卑慕容氏的一些地方,还有山西、河南和关陇地区,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这时候他们的故地又被南下的柔然占据。这里就发生了一个很巧妙的关系转变,以前鲜卑人是长城以外被中原王朝防御的对象,现在鲜卑人成了中原人,柔然人则成了长城以外需要鲜卑人去防御的对象,占据原先柔然地界的则是敕勒和高车;而且拓跋氏称呼柔然是“蠕蠕”,这种叫法是过去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贬称。

▲宋魏时期全图,公元449年

在长城一带抵抗柔然人的鲜卑人和南下洛阳的鲜卑人产生了分歧,南下的鲜卑人汉化程度很深,已经不说鲜卑语,也不穿鲜卑衣服了,反倒和中原的世家大族走得更近。

北方的鲜卑人发动叛乱,柔然人也趁机进入中原,北魏就是在这种光景下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的,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东魏和西魏的建立者都是发动叛乱的北方鲜卑人中的汉人将领。如果北魏内部没有这些内部分歧,会在积蓄一定力量之后统一南方,做到和隋朝一样的事情。

后来的历史轨迹并没有太大差异,依托关中平原和河西走廊的西魏以及后来替代西魏的北周宇文氏,重新统一了北方,再由替代北周的隋朝完成统一南方,然后这个统一的王朝发现:北方又来了一个强敌。

▲公元6世纪末的突厥

位于今新疆北部的突厥人崛起,占据了柔然的地盘,统一了北方草原,这一幕,似乎和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相似。紧接着就是像秦汉与匈奴对峙一样的隋唐与突厥对峙,都是古代史上最高水平的军事、外交博弈。同样,隋唐帝国能打几场胜仗,却无法消灭突厥,突厥也是因为内部分裂,东突厥向唐王朝称臣,西突厥往西迁徙,又是一次影响到整个亚欧大陆历史的迁徙。

唐王朝衰弱之后,突厥留出来的空缺由回鹘填充,后来是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从唐后期一直到明朝初期的六百年间,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可说是束手无策的。

因此,对中原王朝来说,两件事情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是内部的农业生产和政治稳定,另一个是北方边境的安定。前者可通过休养生息和完善典章制度来实现,相关的河道治理和漕运也都需要极为复杂的官僚体系运作;而后者更为棘手,它牵涉到了整个王朝的战略调整,到底是用和亲和互市等和平方式维持北部边疆稳定,还是举全国之力驱逐草原势力却未必能大获成功,或者只是采取守势依托长城一线保持防御姿态。围绕这个国家战略,中原王朝的政治出现各种博弈。

最后终结这一循环往复的游牧-农耕冲突的是两股势力。

一个是清王朝采取联合蒙藏回的策略实现了中国边疆的统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经极少出现,尤其是乾隆时期平定准噶尔之后,似乎中国历史的主轴在此已经终结。

另一股势力是整个世界的格局所带来的一个趋势,就是整个亚欧大陆因为从东到西的几大帝国和正在崛起的工业欧洲,已经令传统的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极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控制 围

沙皇俄国吞并整个西伯利亚,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占据了中亚和南亚,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这些殖民大国陆续占据世界各地,此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变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博弈,而不是游牧与农耕的博弈了。

就中国而言,16世纪开始与西班牙、葡萄牙打交道,17世纪与荷兰和俄国打交道,18—19世纪与英国打交道,都是慢慢卷入整个世界体系的过程,中国历史的主轴开始变了,不仅要开始面向海洋,还要面向内部的改造。

7. 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

1、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5、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 度的创始人。

(8)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6、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中国古代各项科技成果,包括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

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

物理学成就

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成就。《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医药学成就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8. 中国古代旅行主要有哪些形式

无论近代旅游还是古代旅游,其旅游目的的娱乐性占主导地位,旅游方式和内容没什么根本变化,旅 游需求相似。

旅行社这种旅游组织形式的诞生,标志着近代旅游产业的形成,这是古代旅游所没有的。

中国古代旅行、旅游历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即神话传说时期和信史时期.

1、神话传说时期,神话传说不能完全据为信史,虽然古代人民为了谋取生活资料,或因其他原因的迁徙所作的旅行和现代意义的旅游有本质的区别,但它仍揭开了中华民族旅游历史的扉页.

2、信史时期又可依次分为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⑴夏商周时期的旅游主要是帝王巡游、政治旅行和商旅活动.

⑵秦汉时期:探险旅行、学术考察和封禅活动扩大了这一时期旅游活动的领域,加深了对自然山水的认识,提高了对社会的评价能力.

⑶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中国山水诗歌、游记等旅游文学创作的兴起和中国旅游历史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⑷隋唐时期:士人漫游成风,宗教旅行盛行,国际旅游活跃和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旅游特点.

⑸宋元时期:在旅游文学方面和旅游理论方面都有了比唐代更大的发展.

⑹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较之唐、宋时期更普遍重视对自然山水景观的鉴赏和旅游经验的总结,尤其是明朝的国内考察旅行极盛,学术著作成就不凡.

Hash:e9bf3ba2bff3aea56a15811db5a1331cfb74f4b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