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点商业化 旅游景区商业化
导读:中国景点商业化 旅游景区商业化 1. 旅游景区商业化 2. 旅游景点商业化 3. 旅游景区商业化定义 4. 旅游景区商业化的原因 5. 旅游景区商业化的表现 6. 旅游景区的商业业态 7. 旅游景区商业化严重
1. 旅游景区商业化
当今的社会,“商”与“文”早就已经变得密不可分,互相支持,也互相成就着。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商业化其实是好事。如果没有“文”,“商”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没有“商”,“文”也就没有经济基础让那么多人可以了解,也很难传承下去。如何通过文化和商业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比如伟光汇通集团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他们主要开发文旅小镇,通过“商”,让游客们了解更多的“文”。目前已成功开发并运营了十余个文旅古镇项目,他们之前开发的彝人古镇、田州古城、滦州古城、零陵古城、锦绣古镇、石羊古镇都已经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啦,每年接待几千万人次。伟光汇通再用一个个成绩向人们证明“商”与“文”结合时代的到来
2. 旅游景点商业化
是的,商业化严重,不是好事
3. 旅游景区商业化定义
企业。
景区是根据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而将风景区划分成的一定用地范围。一般都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法规进行规划。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探险、休闲、科考等服务,是盈利性机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多方面的需求,景区景点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4. 旅游景区商业化的原因
一、景区太坑,不愿去受气
现在不少景区商业化都比较严重,不规范的地方较多,坑比较多。比如门票越来越贵,几十上百,甚至几百,作为游客还是觉得贵了。更重要的是,有些景区根本不值那么贵的门票。除了门票,越来越多的景区将大门外移,有的几公里,有的十多二十公里,自驾车不让进,要进景区非要坐景区的环保车。说是环保车,有的就是普通巴士,但是票价不便宜,基本上二十元起,有的更多,而且免门票的老年人也要买票。景区的收入是高了,但是游客的满意度却降低了,不少游客都说,下次再也不来了。
5. 旅游景区商业化的表现
1.门票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简单的门票经济,利用天然的资源进行简单的改造,同时修一个大门收取参观费用。这是目前国内观光型景点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成功依赖于其旅游资源的品位。这种模式投资小,但如果资源品位不高,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资金的循环。当然,如何抓住卖点进行营销推广也很重要。张家界的天门山、黄龙洞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
2.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摆脱了单一的门票经济,而是强调餐饮、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单一的门票经济难以适应现阶段发现的需求,收益也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一个景区的门票占到总收入的40%是合理,如完全依赖门票经济是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比如四川的碧峰峡运作很成功,除了门票外,还有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多种收益。
3.产业联动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以旅游作为平台,利用旅游这个平台资源来开发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比较多的收益。典型的农业旅游,除了获得旅游收益外,还有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内蒙古的牧业旅游也是比较典型的,投资商不仅发展旅游,还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互动,获得综合收益。
4.旅游地产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产业联动的一种,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国内运作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单独说明。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与一定的土地作补偿(价格一般是各种办证的费用),旅 和地产同时开发,通过地产的收益来弥补旅游的投资。
5.旅游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些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景点的开发的通行模式。就是由一个投资商控制资源,做好基础设施,然后对各种项目进行招商,联合许多小投资商一起参与经营。广东的部分景区比较成功,比如中山的泉林山庄,投资商基本不做具体项目,景区内部的100多个项目都是众多的中小投资商建立。
6.产业和资本运作相融和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将景区开发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而获得收益。这种模式在广东的漂流行业比较盛行,在广东投资一个漂流往往只需要100多万元,如果运作得当,那么两年时间一般可以收回投资,随着资源的升值,进行高价出售。
7.混合商业模式
混合商业模式适合一些非常大型的景区,从前期的资金募集到推出采用多种运作模式,就是前6种商业模式的综合运用。
6. 旅游景区的商业业态
所在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辖1区12县,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某某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某某、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旧址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
某某,曾经是多少人一心向往的地方,是新中国革命文化的代表,其浓厚的黄土文化淳朴的陕北民风始终是革命影视剧的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新中国建立以来,以革命时期为背景的主旋律题材始终盛而不衰,某某影视城的价值不是在怀旧,它的建立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更是起到了弥足珍贵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陕北民俗与革命题材,影视剧组与游客、景点的整合与互动无疑为陕北的旅游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实例借鉴。
某某影视城是顺应陕西旅游政策和时代需要而生成的集民俗文化、游乐场及影视城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已立项并通过审批的影视城110多座,30多座规划建设的影视城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和招商之中,而规模小的影视拍摄基地更是星罗棋布。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内影视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影视基地的热潮,其中浙江横店、象山、北京怀柔、河北涿州、吉林长春、山东威海、江苏无锡、宁夏镇北堡等地均已建成全国知名的影视城,而由于种种原因,拥有中国老牌电影制片厂之一,以及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陕西,却在本土缺少自己的影视拍摄基地,特别是周秦汉唐主题的影视拍摄地几乎是没有,这对陕西本土的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制约。 面对如此多的竞争者,首先为某某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做一个同行业者优势,劣势的比较。我们先从全国看,横店影视城,2011年却有多达150部影视作品在横店拍摄。目前,大量中外影视拍摄剧组剧组潮水般涌入横店。一些尚在筹备的剧组甚至提前预约了2012年夏天才会用到的重要拍摄场景。这些,都是源自横店影视城连续10年坚持的一条原则——不收一分钱场景租赁费。虽然场景号称涵盖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但仍然不够全。所以象山推出一个春秋城,一下就火了,像现在天气这么冷,象山那边仍有6个组在同时拍摄,这也让那边措手不及,宾馆、餐馆等没做好准备,结果一下子就把周边二十几个私人宾馆带火了 再来看同地域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蓝田皇佳国际影视城。总占地两万亩,附加大秦岭北坡一条沟。分三期建成,总投资36亿元。预计三年半完工。建成后的景区内将分布有13朝的周、秦、汉、隋、唐仿古建筑群,同时又有宋、元、明、清及民国到文革的关中民俗村。既是一个为影视文化拍摄提供制作、服务的场所,也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三秦文化、影视体验、旅游度假区的主题公园。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剧组前来拍摄,剧组只需支付出租费用,比自建场景要省去一大笔,游客也可以在此进行时空穿越之旅。综合比较之下,某某时期民俗文化影视城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在于某某影视城以“某某文化”为旗帜,以中华历史为内涵的特色文化以及不可复制和模仿的区域性文化。
就市场而言,某某影视城的最大优势在于在于以“某某文化”为旗帜,其浓烈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人文氛围无法复制。充分发挥地域特长,凭借陕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有效的回避了诸如横店、蓝田等其他影视城宫殿群的重复建设。作为专门为“某某”题材量身定做的实景拍摄基地某某影视城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立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不败之地。当然客观分析,某某影视城在劣势上同样突出,首先陕北在众多国人印象中始终是干旱缺水风沙黄土的荒凉之地,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往往令不少游客、剧组却步,其次,相较于全国其他影视基地某某影视城起步较晚,缺乏知名度,长期以来并未为大多数剧组、旅行社所熟知,再加上投资36亿元占地两万余亩背靠大沟的蓝天皇嘉影视城也在筹备当中,某某影视城的宣传和推广已经成为决定影视城发展的首要因素!
陕西某某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和专业实力,有丰富的策划、运作和资源整合经验。根据某某影视城的特点和某某的自身优势,我们为某某影视城的商业化推广运营量身定夺了详细的运营思路和策划方案,计划从影视城的推介宣传、主题活动入手,针对主题旅游景点与文化创作基地两种盈利模式开展工作。在整个推介过程中,旅游景点与创作基地两个要素相互穿插有机融合,相互拉动。 鉴于以上思路,我们为实现某某影视城的商业化推广及盈利量身打造了以下几个宣传策划方案:
策划方案:
一旅游推介
想要让某某影视城在旅游方面得到有效推广,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目前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动态,对某某周边甚至于陕西境内的相关旅游产品进行一次有机结合或者从其发展思路上取得
7. 旅游景区商业化严重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既保留文化韵味,又布局符合游客需求的商业业态,是丽江古城保护发展的必答题。对业态进行动态清单式管理,扶持弘扬特色传统手艺的院落……近年来,丽江古城不断探索,寻求更浓的文化味和更好的体验感。
东巴纸、木雕、滇绣等文化创意体验多了,鲜花饼、非洲鼓等“千店一面”相对少了……如今的云南丽江,古城韵味更浓了。
动态清单管理,让古城过度商业化踩下了刹车;扶持新业态,古城文化传承、传播按下了快进键。23个文化院落,没有两天根本逛不完。用文化浓度稀释商业密度,丽江古城文旅融合再探新路。
调整业态,变千店一面为千姿百态
谈到商业化,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木晟先说起了历史。丽江古城因商而建、因商而兴,没有茶马古道时期的商业便不会有今天的丽江古城。话锋一转,木晟直面问题:“问题不在商业化,而是过度商业化冲淡了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既保留文化韵味, 布局符合游客需求的商业业态,是古城保护发展的必答题。”
这并不容易。某一品类赚钱,各家商户便纷纷涌入;直到市场饱和,各家再去调整经营品类;但调整前哪些商品利润高,就卖哪些商品,很容易让古城“千店一面”。业态和商品同质化突出,也成为不少古城的烦恼。
“过去,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商业交易的中心,来往的是商人;现在,丽江古城作为旅游景区,来往的是游客。”木晟表示,用户变了,对丽江古城商业形态的需求也跟着改变。2019年,丽江开始对古城核心区的业态进行市场目录清单式管理。网吧、电子玩具、现代建筑材料等16类项目被禁止市场准入;酒吧行业被归入限制类,存量继续经营,但不再新增审批。
据介绍,未来丽江古城核心区内的客栈业态也可能纳入限制类管理。“不再新增审批,倒逼存量转型升级。在控制过度商业化的同时,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开馆授艺等弘扬、展示特色传统文化的店铺则被列入鼓励类,不仅审批一路绿灯,还可以申请公房房租减免、项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木晟表示,丽江古城努力用文化的浓度稀释商业的密度,希望把千篇一律的古城街道变成千姿百态的文化业态。
政策扶持,将好手艺经营成好生意
“馆内商品基本不卖,文化体验只收工本费,所有项目考虑的都是怎么传承纳西文化。”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负责人和闰元放弃了外地的高收入,选择回到古城。他说:“古城内不缺商业,缺的是文化,文化传承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事。”
午后暖阳,天地院内的东巴习俗表演按时上演,可观看者并不多。纳西文化传习协会理事长和学光早已习惯:“天气好游客都去玉龙雪山了,下雨天游客才会多一些。”
如果对标市场,天地院、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一年房租少说也要七八十万元。表演不收门票,参演者还会有古城文化基金的补贴,靠着政策扶持,文化才得以在丽江古城23个文化院落中生存、展示,让想看文化的游客不至于无处可去。
作为特色传统文化,东巴纸坊已经开了十几处分店。东巴纸坊的刘玉斌推荐产品也很抓人:“东巴纸千年不坏,靠的是特殊工艺。”不过,既做好手艺,又运营好生意并不容易。丽江纳西传统打铜工艺传承人和善均虽然能够享受文化优惠政策,依然选择了关闭古城店铺,搬回白沙古镇。“游客来参观,不介绍不礼貌;但一介绍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创作。”
“以前的手艺是做生活必需品,铜壶、火锅,有市场不愁销;后来有了工业品,没有价格优势,自然举步维艰。”和善均说,生意最差的时候也曾想过改跑运输,是父亲的挽留让自己得以完整学完打铜工艺。做铜壶没销路,和善均把自己关在房间敲了一宿,做了一个小火锅,第二天遇到游客询价,没想到很快就成交了。和善均说,手艺说到底是“艺”。“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手艺注定无法成为生意,那谁会跟着咱学手艺?没人学就没了传承。”在和善均看来,传承文化和商业化并不矛盾。
提升体验,用特色传播促进文化传承
靠着短视频平台积累的用户,丽江新媒体协会会长缪立伟开的客栈生意红火。“吸引游客的未必是单纯的文化,而是文化的故事化。”缪立伟表示,好的传播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想要运营好文化院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需要政府扶持,也离不开市场。”
不管是打造油纸伞网红街,还是扶持剧本杀游戏体验馆,不缺游客的丽江古城将不小的精力放在了不断改善旅游体验上。
“仅剧本销售一项体 馆收入就已超500万元。”沄汐剧本杀体验馆负责人李择西介绍,作为角色扮演类游戏,不同玩家扮演剧本中的不同角色,沉浸式的体验受到年轻人追捧。“玩家必须了解古城历史,也需要破解部分东巴文字。”李择西说。
实际上,不仅是丽江本地人在传承文化,外来艺术家梁勤、彭萍夫妇开设的木氏刺绣学校已经培养了400多位绣娘。“以往丽江传统刺绣偏重实用性,如今,艺术性价值值得挖掘。”梁勤期待,随着时间的积累,滇绣能够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有了文化消费的意识和需求。”
Hash:55a7375b268f999d802a636389d3084d9a4b0836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