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导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八达岭长城传说、王昭君传说、陕北民歌、赵氏孤儿传说、庄子传说、黑暗传、水鼓舞等,截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根据联合国的《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这几个方面: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

1、陕北民歌,主要流传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陕北民歌历史形成时间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产生于周代中期,至汉代稳定成形。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芦笙,是苗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核心乐器之一,在苗族音乐实践的历史长河中,其文化功能已不限于普遍的乐器,因承载社会文化功能的多样性,而形成独特的芦笙音乐。2008年6月14日,芦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八蝴蝶又名彩蝶迎春,浙江省永康市传统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十八蝴蝶源于宋代方岩胡公庙会的娱神活动。1946年秋,村民王春山等人从蚌壳舞演员背挂蚌壳道具的张合动作中得到启发,制作出蝴蝶道具并将之用于精心编排的舞蹈队形,由此形成绚丽多姿而又别具一格的十八蝴蝶。

4、黄龙戏,吉林省农安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黄龙戏的雏形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末,因农安县在辽、金时期曾是黄龙府,1959年据此正式将该剧种定名为黄龙戏。

5、巴郎鼓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语称“莎姆舞”、“莎目舞”、“沙目舞”,藏语意为在广场上表演的一种祈祷平安的舞蹈,是流行于甘肃省卓尼县藏巴哇乡和洮砚乡境内的一种古典锅庄舞,因其使用的击打方式颇似货郎用的拨郎鼓(藏语称“莎姆”、“沙目”),故汉语称巴郎鼓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陕北民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芦笙音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巴郎鼓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八蝴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龙戏

Hash:e2d7ef965d227d7b75bfd53110c92a430cba97d0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