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事业发展前景

导读:中国旅游事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推动着旅游业快速发展。 2 .反映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各项指标与美国及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 .中国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 (二)政府旅游政策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依靠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旅游经济政策 2 .政府主导力度仍然较弱。 (三)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2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3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开发旅游资源的问题。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中国的民航、铁路、内河及海洋客运、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了交通保证与方便。 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景区配套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五)信息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 1 .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推动着旅游业快速发展。

自21世纪以来,中国连续七年gdp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即使在2009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gdp增长率预测也将维持在8%-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也在10%左右,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旅游行业的3 个主要领域——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近年来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规模无论从人数上还是收入上都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平均比gdp 增长率高2-5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发展。

2

.反映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各项指标与美国及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看,我国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002年历史最高水平也仅为5.44%,水平仍然较低,旅游行业成长的空间巨大;从旅游人均花费看,200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仅为54.5美元,仅为人均gdp的3.21%;从出行率指标看,2005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出行率仅92.7%,只为美国的1/4,表明旅游普及率还非常低;从旅游停留过夜率看,在我国所有的国内游客中,过夜游客所占比重约为 40%,人均过夜旅游次数每年只有 0.27 次,只相当于美国的 9%。

3

.中国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

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同时,个人支出不断增加,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了较大影响,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多年来储蓄率居高不下。例如,中国目前有很多80后的年轻夫妇尽管收入颇丰,但是因承担着赡养父母、养育子女、自身养老等重担,在这点上远没有美国人的“潇洒”。另外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从而使得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变得“不自由”了,因而旅游消费的增长空间依然有限。

(二)政府旅游政策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依靠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旅游经济政策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例如,各级政府普遍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修路建桥、景区升级改造、举办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对旅游行业进行有效支持。近年来,中国休假制度多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休闲时间,促进了旅游业长远发展,但也有很多地方或企业并没有或无法按制度执行,例如法定假期不“休假”,而是采取给予“三倍工资”的制度,导致很多有旅游消费意愿的职工无法出行,根本上制约了居民的旅游消费。

2

.政府主导力度仍然较弱。

尽管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但由于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道路、环境等公共领域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严重,优惠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许多市县尚未建立高规格、高级别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因此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部门多头等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 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2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西部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却缺乏旅游精品,而资源相对缺乏的东部旅游市场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西部的大漠风情、熔岩峡谷高山流水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产品。另外,我国旅游资源的加工水平不高,旅游产品以自然风光开发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内涵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地貌景观区。

3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开发旅游资源的问题。

不少地区不顾本地实际情况,不考虑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不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就将本地区的一座山、一片水、一条沟作为重大旅游资源,采取大力招商引资的办法予以开发,结果精力没少费,收效却甚微。另外,有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短视行为,在不考虑市场容量、发展潜力的情况下,过于乐观估计旅游形势,兴办宾馆、饭店等高消费场所,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存在“面子工程”的嫌疑,造成短期旅游市场火爆却难以为继的局面。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

1

.中国的民航、铁路、内河及海洋客运、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了交通保证与方便。

到200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5万公里,河航道通航里程12.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7.9万公里,国内民航机场达到160个,整个交通运输通行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油价高企、高速公路收费高昂、城市交通拥堵等现象仍然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景区配套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由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吸引商业性资金困难,目前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干线公路与旅游区之间连接不畅,使一些有可能成为热点的旅游区无法得到开发和利用;二是旅游区内交通设施薄弱,给游客观光游览带来不便;三是旅游区环保、卫生、电力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在难得的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游客遭遇“入不来、出不去”的境况。

(五)信息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

1

.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本身的巨大优势,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旅游信息化已经成为旅游业重要的发展手段。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各种旅游网站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成效显著、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逐步普及、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中国 游网的功能不断强化、局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全面普及、各地政府旅游网站和旅游企业网站建设加快、积极开展旅游信息化跨行业合作等。

Hash:32f263514f8f88497c2f5df8dc9a49199751cefd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