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遗址的景点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

导读:周口店遗址的景点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 1.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 2. 周口店遗址游记 3.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作文 4. 举世闻名的周口店遗址 5. 周口店遗址的传说 6. 周口店文化遗址 7. 周口店的考古历程 8. 介绍周口店遗址 9. 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 10.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故事

1.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

周口店遗址 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房山区周口店村西的龙骨山。“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间,大约从距今60多万年开始,一直到距今20多万年;“北京人”文化早期从距今60多万年到距今40多万年前,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到20多万年前。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目前有三种古人猿:北京人,山顶洞人和新洞人。

2. 周口店遗址游记

这处遗址是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虎山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此后,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物品,共十万件以上。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这些考古发明,为研究北京人的体格形态及劳动、生活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而在此时期所发掘出来的头盖骨却在1941年时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现存唯一真标本是1966年从顶部堆积层发现的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模型。后来又发现了石制品、骨角制品。

当年参与挖掘的中方人员包括后来的院士贾兰坡先生,随着他的去世,一批当年挖掘的照片无人整理保管。

3.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作文

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件国宝不幸失踪,举国为之震惊。国宝现在何处?大家众说纷纭。

线索一:二战末期,在福建省平谭岛海域,“阿波丸号”日本巨轮被美军潜艇发射鱼雷击中沉没,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沉船。据说船上装有黄金40吨,白金12吨,珠宝工艺品40箱,除了这些金银财富,“阿波丸号”沉船上很可能还有一件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上世纪70年代,我国曾对“阿波丸号”进行过不彻底的打捞,没有发现北京人化石。所以,化石是否在“阿波丸号”上,至今还是个迷。

线索二、北京人头盖骨可能被放在日本皇宫地下室里。战争期间,日本掠走的中国财富不计其数,至今只有极少部分归还中国,北京人化石就有可能落在日本人手里。

线索三:北京人头盖骨与“里斯本丸号”运输船一起埋藏在海底。据资料记载,1942年10月2日凌晨,装载着700多名日军和英军战俘及财物的“里斯本丸号”运输船工,途经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时,被鱼雷击中,附近渔民救出英军官兵384人。据获救英国战俘回忆,船上载有大批被日军掠夺的黄金财富和文物,还可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之迷一天没有解开,善良的人们对人类文化遗产丢失的莫大遗憾就将继续下去。

4. 举世闻名的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的“房山区”。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北京城约50千米,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

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是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 地。

5. 周口店遗址的传说

1918年,在华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因对化石产生浓厚兴趣,循着线索来到周口店的鸡骨山。

安特生这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却拉开了“人是从哪里来的”人类起源探寻之旅的大幕。正如3年后的1921年,安特生在走向周口店老牛沟时所预言的那样——“这个地点总有一天会变成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时至今天的2018年,百年来科学家对周口店猿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和研究,仍不失兴奋,因为在这里,有的谜题已解开,有的谜题仍待探寻……

入场 各国科学家纷至沓来

“周口店猿人遗址是全世界唯一保留完整记录的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资奎在谈及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意义时说,“即便是非洲,也没有如此连贯的猿人生活痕迹。”

发现这一重要地点的是一位来自瑞典的地质与考古科学家安特生。1918年,因为有人提供了化石线索,他来到周口店鸡骨山,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些零星的动物化石。1921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也来到了周口店,并与安特生合作,继续在鸡骨山寻找化石。或许是当地老乡不忍看他们终日找寻无功而返,便将他们指向一个叫“老牛沟”的地方。在那里,安特生找到了一件猪的下颌骨。他在《黄土的儿女》中写道:“这是一个好兆头,说明我们来到了一处比鸡骨山希望大得多的化石地点。当天傍晚,我们满怀希望地返回住地,好像重大的发现已经向我们招手……次日,阳光普照,我们沿着一条直路,从我们下榻的小庙向那处名叫老牛沟的新地点漫步走去。这个地点总有一天会变成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这个地点后来被命名为周口店第一地点,也就是北京猿人遗址。

这段话从一个“预言”最终变为了现实。在安特生之后,国内外地质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科学家纷至沓来。1927年,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将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步达生没有发现人类化石!)。这一年,周口店遗址正式开始发掘,我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点。

两年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五、七、八地点,并发掘出“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这项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因为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确立了“直立人”这一古人类演化阶段的存在,把人类旧石器时代向前推进了50万年。之后,他又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并采集用火遗迹,并从出土物和地层中辨识出石制品。

遗憾的是,在战争期间,“北京人”头盖骨原件遗失,至今未寻到踪迹。为了弥补这一缺憾,1949年后,国家立刻组织考古工作队来到周口店。

挖掘 从粗放到细致

“周口店猿人遗址最早就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工作地,后来才被归由地方管辖。”赵资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所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不少已经退休的研究员都是在1958年来到周口店,开始进行发掘工作。赵资奎就是其中之一。那时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是生物专业毕业,对考古和古生物了解甚少,可以说周口店是我的启蒙之地,贾兰坡与裴文中老先生就是我的启蒙老师。”赵资奎说。

但让赵资奎惋惜的是,因为受到“北京人”头盖骨丢失和“大跃进”等历史因素的影响,1958年的发掘工作因为急于有所发现,摒弃了传统的发掘方法,转而采用了爆破等激进的方式,破坏较大。“打大炮眼,装上炸药,把坚硬的堆积层 裂,炸成一块一块的,大小不等。爆破完了就撬,撬开看看,有化石就捡出来,没有就扔掉。”赵资奎在《周口店记忆》书中如此描述。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考古队就从上面第三层挖到了下面的第八、九层。只是,急切地寻找却并未换来大的收获。

6. 周口店文化遗址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

7. 周口店的考古历程

意义:周口店遗址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丰富、材料齐全和具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 ,也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是世界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周口店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拥有表达周口店遗址价值的所有必要元素,发现古人类化石的地点和古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20世纪20-30年代时科学家们的发掘研究历程都得到完整的保存,可以准确地体现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8. 介绍周口店遗址

北京人遗址具有的地位意义:

1、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2、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在生物学上有重大的意义。特别石器和火的发现,确立了直立人的存在,基本证实了人类进化的程序,使“从猿到人”伟大论断得到了确立。

扩展资料

北京人遗址发掘历程:

1918年,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6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发现的。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人类牙齿化石、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

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

1953年建造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1971年中国科学院拨专款进行了扩建,并更名为“北京猿人展览馆”。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9. 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

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但随之而来的连年战乱,遗失了自1927年以来发现的全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化石标本,迄今下落不明,这一事件成为20世纪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谜。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北京人洞穴堆积层厚40多米,根据对北京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人的脑量平均达到1088毫升,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身高约156厘米,女性身高约144厘米,食物主要来源于狩猎和采集。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用火主要取于自然,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证明,"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南猿"的后代,后来"智人"的祖先。北京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北京人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发现,更充分表明 了北京人的发展和延续。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

10. 参观周口店遗址历史传说故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

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六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一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二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遗址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点,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也是新地点的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五、七、八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同年将已发现的地点,以“北京人”遗址为第一地点,其余的依序编号及至第九地点。

在二十号地点以前,包括山顶洞,或为裴文中领导下或为贾兰坡领导下发现的。

第二十至二十四地点是在贾兰坡领导下找到的。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北京人”化石从第ll层至第3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

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体。但绝大多数人化石,在珍珠港事变前后,下落不明。

现存的第1地点的人化石,保存在我国的有7枚牙齿、1段肱骨、胫骨1段、顶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一具保存完好的下颌骨;1927年以前发现的三枚牙齿则在瑞典,由早期周口店工作的步林保管着。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

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

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

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

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并能捕猎大 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量事实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揭开人类历史的序幕 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又提前了几十万年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为研究北京生态环境变迁史提供依据 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50万年前北京的地质地貌与现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让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

Hash:549ccd8e6c9c400367691acbd4e12488927460a6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