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楼观台周边景点 周至县城离楼观台多远
导读:周至楼观台周边景点 周至县城离楼观台多远 1. 周至县城离楼观台多远 2. 周至县到楼观台 3. 周至楼观台附近景点 4. 周至县城离楼观台多远距离 5. 周至县楼观台要不要门票 6. 周至到楼观台多少公里 7. 去周至楼观台怎么坐车 8. 周至县城到楼观台的公交线路 9. 陕西周至县楼观台照片 10. 周至县城到楼观台多远 11. 周至县西楼观台
1. 周至县城离楼观台多远
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公交线路:环山旅游1号线 → 周至100路,全程约91.3公里
1、从长安区步行约420米,到达长安区政府站
2、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经过29站, 到达楼观台站
3、步行约460米,到达楼观台站
4、乘坐周至100路,经过24站, 到达镇东十字站
5、步行约360米,到达周至县
2. 周至县到楼观台
驾车路线:全程约75.8公里 起点:西安市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转
2.行驶90米,右转
3.行驶70米,左转进入西华门大街
4.沿西华门大街行驶180米,进入北大街
5.沿北大街行驶300米,过左侧的金钟大厦约160米后,直行进入北大街
6.沿北大街行驶150米,在第2个出口,朝南大街/南门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南大街
7.沿南大街行驶430米,过右侧的福康大厦约28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南门盘道
8.沿南门盘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南关正街
9.沿南关正街行驶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南关正街
10.沿南关正街行驶810米,直行进入长安北路
11.沿长安北路行驶810米,过右侧的高速经纬大厦约320米后,朝小寨/南三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长安中路
12.沿长安中路行驶1.3公里,过左侧的嘉汇大厦约170米后,直行进入长安南路
13.沿长安南路行驶3.0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900米,直行进入西安绕城高速
15.沿西安绕城高速行驶9.8公里,朝户县/汉中/成都/西三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河池寨立交
16.沿河池寨立交行驶1.3公里,过河池寨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昆高速
17.沿京昆高速行驶31.2公里,在涝峪口/关中环线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涝峪口立交桥
18.沿涝峪口立交桥行驶990米,朝周至方向,右转进入S107
19.沿S107行驶21.6公里,左转进入西经路
20.沿西经路行驶560米,过左侧的终南山古楼观-售票处约320米后,右转
21.行驶430米,到达终点 终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3. 周至楼观台附近景点
2021国庆节楼观台不开放。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周至县,是老子写《道德经》、并向弟子函谷关令尹喜说经的地方,周边道观不少,道家文化浓郁。公园内还有大片的竹林,是西北地区少有能看到竹林的地方。
为了区别老子墓所在的西楼观,当地人也称这里为 “东楼观”。乘坐西安坐环山旅游1号线,在“楼观台”站下车。先看到的是宗圣宫(里面有据说是老子亲手种植的银杏树)和百花珍兽园(里面养着各种动物),接着往南走,就到景区大门了。
4. 周至县城离楼观台多远距离
水街离县城2里路, 就从县城算起了
驾车路线:全程约20.2公里
起点:周至县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北新街行驶320米,左转进入中心东街
2.沿中心东街行驶10.3公里,右转进入终台路
3.沿终台路行驶8.3公里,直行进入西经路
4.沿西经路行驶880米,右转
5.行驶4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5. 周至县楼观台要不要门票
秦岭耿峪不要门票。
耿浴,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发源于秦岭山脉北坡,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九峰乡境内,东距西安市区约60公里,西距著名道家圣地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约10公里,内有景区首阳山(海拔2719.8米),整个耿浴尚在开发阶段,浴深处风景秀丽迷人,沿路灌木丛林,景色迷离。有迷人的山体芦苇荡,原始森林。峪外梁野交错,峪内山水奔流
四野雄浑。逆耿峪溪河南进,碧水悠悠,群山无际,风景如画。属尚未开发的原始山路。冬季,雪映山体,落叶为被,枯树听风,是赏雪听风。夏季清凌凌的溪流,滢滢见底,落差大的河流,哗哗作响,流水撞击礁石溅起的浪花千奇百态,是非常好的戏水避暑去处。是专业探险、穿越、登山爱好的好去处。
6. 周至到楼观台多少公里
丰庆路东口西安市汽车客运站坐西安到谭家寨班车,过楼观台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
有直达楼观台的旅游直达车。
大雁塔北广场东侧坐环山旅游一号线终点是楼观台,票价好像是12,车程大约2个小时。
7. 去周至楼观台怎么坐车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前往大雁塔北广场乘坐西安环山旅游公交1号线,线路全长81.2公里,全程票价12元,终点便是楼观台大雁塔北广场发车时间
8. 周至县城到楼观台的公交线路
全票价格55元; 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观台点还有百竹园,白兽园。有力气的话,还可以登山观景,道路修得不错,沿途这个季节还可以捡些纯粹野生的猕猴桃等野果。 双休日可以到大雁塔北广场乘环山旅游一号线,平时可以到丰庆路汽车站乘到楼观台的汽车,票价12元,一个多小时行程。
9. 陕西周至县楼观台照片
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 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森林繁茂,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 ”的风景特色。 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观、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 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高山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 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庙、铁庙等诸多人文景点。 公园目前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主要有世界高纬度、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有繁育号称国宝的大熊猫、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有我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说经台,距今3000余年,为道教发祥地,史称“仙都”。 楼观台是道教先祖老子李耳传经授道、著书立说之圣地,是道教的发 祥地之一,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自古即是游山揽胜之地。现在老子墓、大秦寺塔、说经台、炼丹炉、吕公洞、化女泉、上善池、栖真亭、系牛拍以及历代碑碣石刻等名胜古迹多处,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 通: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西安丰庆路汽车站直达楼观台。 门 票: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门票(含道观)30元,百花园、珍兽馆门票1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每天)
10. 周至县城到楼观台多远
1、黑河森林公园位于黑河源头、周至县境内,108国道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捷。公园面积4941公顷,森林覆盖率95%,有三大景区,100多个景点。
2、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
3、 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秦岭是珍禽异兽的家乡。进入秦岭50多公里,就到了地处西安市周至、汉中佛坪、宁陕3县交界的双庙乡,这里是公路的尽头。盛产金丝猴的地方就在周至县双庙乡最高处的玉皇庙村。
4、 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 70 公里, 107 国道横穿而过,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
5、大秦寺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楼观台旁的大秦寺遗址内大殿的东侧。大秦寺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
6、 八云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八云塔又称“瑞光寺塔”。唐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敕建瑞光寺,建塔于寺中。
7、 周至县首阳山首阳山是千里秦岭第二主峰,海拔2720米,位于周至县九峰乡耿峪,东距西安6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30公里。
8、仙游寺法王塔座落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的终南山山麓,是一座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的砖质佛塔。
11. 周至县西楼观台
楼观台景区是全免费开放的。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绿色宝库"、"生物基因库"之美称,有各种的跌水、瀑布、碧潭、山泉,还有松竹果景观林带、栓皮栎景观林带、松栎景观林带、红桦景观林带、冷杉景观林带和亚高山草甸灌丛景观带。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有观音山、首阳山。
Hash:ab19908a180d98bf1fe287b6d2c5f70c029a7951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