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景点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

导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景点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 1.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 2. 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 3. 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图片 4.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旅游攻略 5.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介绍 ,可以参观吗? 6.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图片 7. 紫金山天文台在南京什么地方 8.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区门票 9. 南京紫金山的天文台简介

1.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

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的海拔高度是62米。

2. 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没有公交车可以到达,只能自驾车、步行或乘索道车到达。20路和游3路公交车有“紫金山索道”站,这是索道的山下站,从这个站乘索道到山上站,就是紫金山天文台了。此外还有一条比较宽的山路可以步行到天文台,大约需要40分钟。

3. 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图片

下载紫金山天文台App,式南京旅游App,可查找天文台预约,点击即可预约。

4.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旅游攻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所在地为江苏省南京市,最近15天白天平均温度为21.7度,晚间平均温度为11.5度,舒适凉爽,建议穿着长袖类棉毛服装登山。

紫金山,在每一个南京人心目中,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秋天的紫金山,色彩斑斓,步入其中,仿佛进入秋天的童话世界,这里每一处风光都值得驻足观赏。

5.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介绍 ,可以参观吗?

紫金山天文台硕士研究生值得读,无论是哪个学校的研究生?都是很好的发展前途,如果搞科研,首先必须读研紫金山天文台,在国内属于比较高的高水平的天文台

6.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图片

门票价格:15元组成成分:据2015年12月天文台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310人,在学研究生157人(其中硕士生77名、博士生80名)、在站博士后12名。

7. 紫金山天文台在南京什么地方

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上,毗邻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建成;1950年5月,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据2015年12月天文台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310人,在学研究生157人(其中硕士生77名、博士生80名)、在站博士后12名。2017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2017年3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一颗彗星命名“紫金山”。

8.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风景区门票

江苏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门票:成人票:0元 儿童票:0元

江苏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开放时间:9:00至17:00紫金山天文台门票:15元,1.3米以下儿童9元,团体30人以上9折。紫金山天文台交通:可步行登山也可乘缆车,山下的地堡城索道站乘缆车上山25元,往返45元。乘游3、20、315路公交车可达山下索道站。

9. 南京紫金山的天文台简介

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

紫金山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风景区,郁郁葱葱的森林曾引发无数人的感慨。诸葛亮称其“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大诗人李白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写道“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明代诗人高启的一句“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更是描述了钟山的宏伟气势……可是,由于南京历史上战事频仍,每一次战事,都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尽管森林自有它一定的生长和发 周期,但在紫金山森林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几次有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则对不同阶段森林植被的恢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据中山陵园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董丽娜介绍,这些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金陵地记》云:“蒋山本少林木,东晋令刺史还都,种松百株,郡守五十株。”由此可见,早在1500多年前,紫金山的地带性森林就曾遭到破坏,从而开启了紫金山人工造林的历史。到了南朝,对紫金山植树造林的力度有所增加,《舆地志》云:“钟山本少林木,宋时使诸州刺史罢职还者,栽松三千株,下至郡守,各有差焉。”在董丽娜看来,这些数字的出现,说明这个时期对植树造林的重视程度又进了一步。

对紫金山的植树造林在明朝进入繁荣时期。董丽娜告诉记者,其时,政府提倡以农桑为立国之本,大力提倡人工造林,因为兴建明陵,山上更是广植松树,达十万余株。

到了清朝,紫金山森林一度几乎全部被破坏,仅剩灵谷寺、万福寺、紫霞洞、明孝陵等数处残林;到清朝末年,紫金山更是成为了一座荒山。其时,山坡上几乎没有多少树木,土壤和岩石直接裸露在地表之上。

B 迎来新生

再现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

1911年,此前供职于京师大学堂的加拿大人裴义理,来到南京担任金陵大学教授,出于“招选贫民,开垦荒地,酌给费用,以工代赈,并教以改良农事与园艺之方”的设想,他和前清状元张謇组织起“义农会”,开始在紫金山进行全面植树造林。由于裴义理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其行为得到官方支持:紫金山的“官荒地”4000亩被批给“义农会”,由他们安排贫苦灾民垦荒、造林、修路、开辟苗圃,建立灾民子弟学校;在1911-1927年间,“义农会”和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在紫金山营造了大面积的马尾松林;由于功绩突出,人们曾经将紫金山一处树木繁密的山谷称为“裴义理谷”。

此后,随着中山陵园成立,紫金山全山开展了有计划的造林活动。据董丽娜介绍,其时,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及少量赤松、栎类;地带性树种如枫香、乌桕、黄连木、槭类、朴树、榉树、榆等也开始自然恢复,“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紫金山已基本郁闭成林。”

可是,在抗战期间,紫金山森林又遭受了巨大损失。董丽娜告诉记者:“除中山墓、灵谷寺、明孝陵、天文台南坡一带外,全山森林绝大部分遭受破坏,毁林面积l700公顷以上,占全林的六分之五,损失马尾松、黑松、赤松、栎类等500余万株。”

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森林迎来了真正的新生:至1962年,紫金山全山呈现出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共造马尾松、黑松、枫香、杉木等440万株,并在北坡直播栎类70公顷;1976年后,又进行了大力补植造林和林相改造,至1982年共植树种300余万株。如今的紫金山,被称为南京的“绿肺”:春天,透过干枯的树枝,阳光布满整个山林,遍地都是各种各样的小野花;夏日的紫金山,满眼郁郁葱葱;到了秋天,紫金山层林浸染,让人如同置身于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之中;到了冬天,紫金山的落叶树斜插于天空之中,呈现出别样的野趣。

Hash:774d93ee1f7526a9ccf3cf1bdbc9cb455aa5ac2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