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其他景点旅游开发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

导读:九寨沟县其他景点旅游开发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 1.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 2.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调查 3.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4.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5.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6.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7.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8.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9.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

九寨沟旅游发展定位分为:旅游环境定位(分为城市中心区,城郊扩散区, 空间消费区,旅游对象分化区),旅游发展方向定位(对周边区域合理开发,依靠现代科技支持,充分发挥自然遗产,改革创新,改革管理体制),旅游发展目标定位(即战略目标和经济目标,社会目标)。


2.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调查

九寨沟的名字来自于景区内九个藏族寨子(树正寨、则查洼寨、黑角寨、荷叶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郭都寨),这九个寨子又称为“何药九寨”。由于有九个寨子的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为“九寨沟”。

2、历史

(1)1975年,国家农林渔业部的一个工作组对九寨沟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得出了"九寨沟不仅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资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美风景区"的结论。同年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对九寨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2)1977年,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写出了《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建议将南坪县白河自然保护区扩建至九寨沟区域内。

(3)1978年国务院国发(1978)34号文件规定将九寨沟划为自然风景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4)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同年,根据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通知"(川革发[1979]36号)文件精神,成立四川省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

(5)1984年,国务院以国发(1984)136号文件将九寨沟划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相应建立了南坪县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九寨沟正式对外开放。

(5)1995年9月14日,九寨沟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推荐名录。

(6)1997年10月29日,九寨沟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全球性科学计划的内容之一。

(7)1998年5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科院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颁发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证书。同年11月7日,成立了以州、县领导为主的九寨沟管理委员会。

(8)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村。

3、典故:没有记载的相关历史典故。

4、地理位置: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公里。

5、景点观光

长海、五彩池、上季节海和下季节海,其中上下季节海由于是季节性的海子。

犀牛海、老虎海、树正瀑布、树正磨房、树正寨、树正群海、卧龙海、花海、双龙海、芦苇海和盆景滩。


3.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历史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于1953年建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在九寨沟县五千年历史的岁月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近现代以来,从红军长征过九寨到南坪和平解放,从剿匪平叛到镇反支前,从禁绝鸦片到改土造田,乃至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甘洒热血写春秋”的优秀儿女。


4.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不属于四川旅游投资集团。

一九九八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拆分为九寨 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九寨沟旅游集团公司,公司于一九九八年三月十八日正式挂牌成立。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现九寨沟旅游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是九寨沟一家拥有雄厚实力及众多投资项目的本土旅游企业。


5.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是80年代末开发的,70年代,那里是国家林场,一群伐木工人偶然进入九寨沟,他们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震撼,舍不得破坏那里,觉得那里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于是就上报,后来就逐渐开发了九寨沟景区。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九寨沟是一条纵深50余km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50.74hm²,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2009年,瀑宽320米的诺日朗瀑布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宽的瀑布。 


景区简介: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


九寨沟四季景色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生动物。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藏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房、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地质结构复杂。这里高差悬殊、气候多样、山明水秀。 九寨沟主沟呈“Y”字形,总长50余公里。沟中分布有多处湖泊、瀑布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是九寨沟景观的主角。碧绿晶莹的溪水好似项链般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色彩斑斓的湖泊和气势宏伟的瀑布令人目不暇接。


原始森林覆盖了九寨沟一半以上的面积。林中植物种类繁多,现有天然森林近3万公顷,植物2000余种。多种野生动物繁衍栖息于此,其中包括脊椎动物170种、鸟类141种,属国家保护的有17种。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羽毛,充满原始森林的风貌,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世外天地。


6.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是80年代末开发的,70年代,那里是国家林场,一群伐木工人偶然进入九寨沟,他们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震撼,舍不得破坏那里,觉得那里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于是就上报,后来就逐渐开发了九寨沟景区。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7.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 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   

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   

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   

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   

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8.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据九寨沟有关部门统计九寨沟自然资源分类如下:

●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九寨沟位于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41公里,总面积62000公顷。这里地貌造型各异,结构成份多样,景观类型丰富,在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中独树一帜。景区内以翠海、叠瀑、滩流、彩林、雪峰构成原始古朴、自然天成的山水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相结合的景观综合体,是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生物演化,古地理、古气候的理想场所。1984年九寨沟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8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加入绿色环球21世纪。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东南面,距县城45公里。保护区核心面积36349公顷。区内脊椎动物47科17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6种,除有54只大熊猫外还有金丝猴、牛羚、白唇鹿、雪豹、金钱豹、火冠鸟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森林植物56科、127属、278种,其中名贵树种达10余种。景区内甲勿池景点属高原大湖泊,全长6公里,甲勿池四周群山巍峨,生长着以冷云彬为代表的数十种自然植物,每当春夏季节,百鸟鸣啾,红、粉、蓝、紫、白等五颜六色的杜鹃花争相开放达三个月之久。1993年勿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省级自然 护区。

●白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西北面,距县城14公里。核心保护区面积16万余公顷。该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已知有维管植物127属、278种,其中有白皮云彬、银叶连香树等五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已知有野生动物47科、170种,其中有大熊猫7只、川金丝猴1900余只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区内海拨高差大(1300米--3800米),年均气温7.3摄氏度,年均降雨量526.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3.0%。区内植被分布明显,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是一座罕见的生物宝库。

●嫩恩桑措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方。距县城140公里,距九寨沟自然风景区58公里,核心景区总面积为4.6万公顷。该风景区既有九寨沟风光之秀美,也有黄龙景色之神奇,而且森林景观特别丰富,自然景观类型多样,人文景观奇特,更是国宝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甘海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63公里,距九寨沟24公里,面积35284公顷。地处世界自然遗产黄龙与九寨沟之间,四川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九环线贯穿其间。境内风景资源有“险、秀、雄、奇”的特点及浓厚的原始野趣,共有一等景点34处,二等景点15处,三等景点6处,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矿产资源

我县境内已探明矿种11种,其中大型矿床3处,具有优势的矿种有金、铁、锰等,我县区域地质处于全国六大金成矿带之一的范围内(即川西北金三角区),现已探明马脑壳金矿、草地金矿、水神沟金矿金储量均达20吨以上,已被地质矿产部列入“跨世纪工程”(M15-2工程)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富集区,自1993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先后与205地质大队和602地质大队联合开发马脑壳金矿和草地金矿,建立黄金解析厂。1997年,矿山勘探设计通过国家评审。目前,工业化开采条件基本具备,2000年生产黄金达335公斤,年产黄金已突破万两。

◇水能资源

我县境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55.3万千瓦,可开发量31万千瓦,水流开发点多、落差大、投资省,是理想的水电建设基地,截止1999年,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62座,总装机容量9782千瓦,年发电量2098万千瓦小时,通过十几年来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全县94%的乡村通了电,达到了全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县的验收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二道桥12000千瓦水电站设计方案已通过省级有关部门的评审,正着手动工修建。今年我县被列为全国中级电气化试点县。茂县铜钟电站至我县的110千伏输电线路架设工程已经启动,各项工作正在顺利实施。

◇林果业及野生动物资源

全县有林业用地3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4%,活立木蓄积量6880万立方米,生长着杉、松、桦、杨等50多种珍稀树种。有以苹果、花椒、柿子、核桃等为主的各种经济林木7.8万亩,397万株,黑木耳、蕨菜、蘑菇等畅销海内外。大熊猫、金丝猴、牛羚、毛冠鹿、苏门翔等更是我国的珍稀野生保护动物。

◇中药材及畜牧业资源

野生中药材资源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名贵品种多,有天然药库之称。据普查,药用植物467种,蕴藏量500多万公斤,还有药用动物多种。盛产虫草、贝母、天麻、党参、黄芪、麝香、鹿茸、熊胆等名贵和羌活、秦艽、大黄、当归、甘松等大宗药材。

全县有优质天然草场186万亩,可利用面积163万亩;可载牲畜24万头(只),目前全县以牛、猪、马为主的牲畜年饲养量达12万头(只)。


9. 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模

进入十月以来,九寨沟景区秋意渐浓,逐步开启油画模式。秋天,大自然在九寨沟上演了一场大戏:澄澈绚丽的海子,万类霜天的秋叶,都在此透露自由的色彩,一片片或泛黄、或橙红的秋叶错落有致的摇曳枝头,风起时,变成了一层层连绵斑驳的林海。


Hash:a2185d8fb4cdf005bca5adf37127230cde347a4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