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酵床养猪技术 新型发酵床养猪

导读:安徽发酵床养猪技术 新型发酵床养猪 1. 新型发酵床养猪 2. 发酵床养猪场 3. 新型发酵床养猪技术 4. 猪用发酵床 5. 新型发酵床养猪视频 6. 最新发酵床养猪技术 7.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8. 养猪发酵床制作方法 9. 高床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1. 新型发酵床养猪

发酵床的制作:

1、原料:可以根据地域不同方便选择。稻壳、粉碎的稻草或秸秆都可以。若用稻草或者秸秆需切成1到2公分左右。首先将预先准备好的稻壳、锯末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锯末与稻壳比3:7)。

2、湿度:在混合搅拌均匀的垫料上面用水管喷洒0.5%-1%的食盐水,湿度控制在50%左右,(大约100公斤干垫料加50公斤水),边喷洒边搅拌。

3、菌种:用未喷洒过药物或消毒剂的新喷雾器加入1kg发酵剂,注满15kg水,边翻动边喷洒,大约每公斤喷洒4-5立方。

4、堆积发酵:垫料底面积10平方米以上,高度在1米以上,用透气的草帘或蛇皮袋(透气)覆盖后,发酵1-2天左右,将垫料摊开即可放入雏鸡,若发现有臭味,可以少量补喷发酵剂既可。

5、技术咨询:请直接致电公司,公司技术人员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诸城市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发酵床养猪场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优点(参考农盛乐发酵床养猪技术):

五省:省水、省工、省料、省药、省电。

四提:提高肉品质、提高免疫力、提前出栏、提高肉料比。

三无:无臭味、无蝇蛆、无环境污染。

二增: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生态效益。

一少:减少动物体内药物残留。

零排放:粪尿全部在圈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

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处亚寒带,在实践过程中确实效果明显,但在我国不少地区,去多养猪人经过试验后却发现发酵床养猪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发酵床养猪法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物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如果使用,将杀灭和抑制微生物(EM益生菌),或抑制其繁殖,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

虽然推广的商业机构强调发酵床养猪疾病较传统饲养发病率会下降,但并不是不会发病。

而当猪场和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养猪同行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技术详情可咨询农盛乐技术员:不用药,猪生长速度缓慢、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菌降低,利益得不偿失。

用药,则影响发酵床使用效果!

2、前期需要投入菌种和垫料。

垫料一般可选择锯末(锯末耐腐烂性比较好,用的时间会比较长,没有锯末或稻壳液可以用玉米芯和秸秆代替);菌种的话,建议用农盛乐发酵床菌种,一瓶菌种可制作10平方发酵床(折合每平米发酵床只需3元左右),不建议使用菌液,因为发酵床一般面积都比较大,使用菌液投入的成本太高!一瓶菌液20元,做1平方米的发酵床。

但菌液相对来说,使用方便,直接可投入使用,而菌种则需要制作成菌液才可使用,可参考农盛乐发酵床菌种制作菌液技术!3、发酵床垫料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猪有定点排便的习惯,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的情况,而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需要工作人员将粪尿均匀分散在垫料上。

从整体来说,发酵床还是利大于弊。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既环保、安全又绿色、有效的生态养猪法。

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3. 新型发酵床养猪技术

发酵床养猪是将垫料和牲畜粪便混合让其发挥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同时能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的养殖技术。

同时,发酵床里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粪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4. 猪用发酵床

发酵床养猪成本大约多少 ,要从几个方面讲;

1、发酵床猪厂可以建造成2大棚结构,也可以建造成砖瓦结构,成本包含物料及人工,这些要看当地的具体行情来决定。

2、干撒式发酵床菌种:正常情况下,干撒式发酵床菌种1包1公斤,1公斤可以铺设10-15平米,1包价位是260元,3亩地是2000平米,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菌种大约用133包,总共是34580元。

3、小猪要看您进猪时的价格,目前是12元1斤,一只猪大约130-160元左右,一共是666只猪,86580-106560元左右,具体购买时间不同,还会有上下浮动。

4、还需要发酵床垫料,锯末或者稻壳,这个价格也不一样600-800一吨,250吨一共是150000-200000元,

最后可以告诉您,您3亩地大约是271160万元就可以搞定一个标准的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猪大棚。不知道这个回答能否帮助到您。

5. 新型发酵床养猪视频

生态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生态养鸡, 顾名思义就是在林地、草地、 荒山等地方养鸡, 让鸡在大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 全生态鸡需要补喂五谷杂粮, 为了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建议饲养非全生态型鸡, 辅以适当生态饲料喂养, 但必须严格控制化学药品或者饲料添加剂, 不然会污染肉质。

生态养鸡知识

  生态养鸡新模式

  1、林下养鸡

  林下养鸡, 即在林园放养。 传统果林或山林树下杂草丛生, 而且果林锄草费用较高, 将鸡养殖在果林下,可以达到果园增产的目的。 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鸡群在林下活动,会采食野草、 昆虫, 帮助林间松土、除草、 除虫; 二是鸡粪可以用作果林的生态肥料, 培肥沃土, 减少果林施肥; 三是林下养鸡, 鸡的口感独特,可以提高养鸡经济性。

  2、稻田养鸡

  稻田养鸡, 就要密切结合水稻各个时期的生长习性, 了解水稻病虫害和鸡苗的生长繁殖贵旅, 放养在稻田里, 吃掉落的稻穗或者是稻田里的杂草、 草籽、 昆虫, 辅以其他农家饲料,帮助鸡群生长。

  3、 蔬菜大棚养鸡

  蔬菜大棚养鸡, 夏天为凉棚, 冬天可保温, 冬天利用鸡在生长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和大棚吸收到的光热进行互补。 蔬菜生长吸收鸡排出的二氧化碳, 鸡粪也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 从而建立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生态养鸡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可以选用无疫病地方的土鸡鸡苗或培育的优质鸡苗, 当地散养成功的、严格净化的鸡苗最好, 原则上要求鸡苗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 采食好、 生长快、 抗病能力强的鸡苗, 否则不容易养殖成活。

  2、养殖场地选择和鸡圈修筑

  养殖场地最好选择在污染少、 水源足、 交通便捷的地方。 鸡圈可以就地选择修建, 鸡圈地基高于四周, 周围修建排水沟, 充分保障鸡圈的干燥,防止动物疫病扩散, 饲养场地周围要建围栏或围网。

  3、不同阶段鸡群的管理

  (1) 育雏阶段。 雏鸡刚刚孵化,对环境很敏感, 抵抗能力差, 不能直接放养, 此阶段宜集中管理和饲养。

  (2) 中、 大鸡管理。 仔鸡要慢慢增加户外养殖时间, 让鸡群逐渐适应环境, 一人在路上撒饲料开道, 控制投放量, 引导鸡在野外觅食。 放养首先要关注天气变化, 雨天不适宜放养,其次要注意防止鸡的天敌。

  在喂养鸡的过程中, 可以 过改变饲料投放、 饲料配比等方式, 改善鸡的色泽、 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尽管生态养鸡会推迟鸡上市销售, 但所需的饲料减少, 鸡的单价有所提升, 使得农户的利益并不会因此受损。

  (3) 育肥。 鸡在上市前两周, 不能再散漫养鸡, 要开始集中饲养、 适量散养, 提高饲料、 杂粮的脂肪含量,以便鸡能获取充足的能量, 育肥鸡群。

  疫病控制

  1、清理与消毒

  鸡苗饲养前, 要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 清理周边杂物和垃圾, 尽可能从根源上去除病毒的威胁。

  2、疾病和预防

  首先是在养殖场地的鸡圈位置,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参观和访问,避免其他人来带来病菌。 其次, 要安排专人负责鸡圈卫生, 定期消毒以及灭鼠, 病死或淘汰鸡要及时消毒处理。最后要针对鸡群易发感染细菌、 病毒或流行病情, 进行喷雾、 滴鼻、 点眼等消毒, 翅膀刺种鸡痘疫苗时, 切忌要避开翅静脉, 注意查看刺种处是否有小肿块, 有就是成功了。 为了减轻疫苗免疫对鸡造成的应激, 可在免疫前后给予电解多维和其他抗应激的药物。

  以上是养殖环境等生态养殖知识,在喂养方面也需要做到生态养殖,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金宝贝系列不仅包括发酵床等生态养殖环境培育,还包括发酵饲料的发酵剂,金宝贝发酵剂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养殖动物的采食量。发酵饲料是经过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厌氧发酵制成的,其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好氧菌的存在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厌氧环境,而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了乳酸,降低了pH值,这就使得发酵饲料产品具有了酸香味,而且饲料经发酵后均质、蓬松,从而改善了饲料适口性,刺激养殖动物的采食量。

6. 最新发酵床养猪技术

养猪发酵床在使用一周或者两周进行浅翻,翻动深度在25公分左右,连续使用两个月左右需要进行一次深翻翻动深度40公分左右,翻动是为了让垫料的水分快速排出,降低垫料中的水分含量保证发酵床正常运行。

袋猪出栏后最好休床2到3天,将垫料彻底翻动一遍,在使用一年左右时看情况适当补充垫料与菌种。

7. 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1.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规范与模式要求

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如为当地的示范工程、示范点、大型养猪场、资金实力非常雄厚,当然可以采用较大的投资方案,做成非常规范的发酵床。但用农盛乐EM益生菌做发酵床是从用户的经济利益着想,可结合用户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因陋就简,能省则省,不影响使用效果。可以将新建猪圈与旧圈改造结合起来,能改造的就改造,不能改造的则新建。

2.发酵床的“启动”以及为什么要启动?

猪圈发酵床发酵菌中的功能菌种,在温度20-35℃以上时生长繁殖最快,低于这个温度时,处于不活泼状态或半休眠状态,5℃以下将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功能微生物菌种将处于完全休眠状态,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在低于最活泼状态的温度(低于10-15℃)时,一般要采取人工升温启动,设法使环境温度达到10-15℃以上,让EM益生菌打破休眠状态,进入快速繁殖期,尽快为发酵床“工作”,这种人工升温称之为“启动”。启动之后,EM菌会经过一个短期适应期,然后呈几何级数快速繁殖,在发酵繁殖过程中将会放出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持续升高。EM菌利用自身产生的热量又能加快繁殖,这样就可形成良性循环,此时启动完毕,发酵床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发酵床快速启动方法

发酵床快速启动的问题。猪圈发酵床发酵EM菌,其正常启动温 一般在10-15℃时较理想,此时微生物发酵繁殖很快。夏天温度高,均能满足启动温度要求。冬天在低于此温度范围时应如何快速启动?下面是几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用:

(1)利用新鲜猪粪猪尿自带体温快速启动(借势启动法)

这个办法也称“借势启动”。先将拌均匀的农盛乐发酵菌液的发酵床垫料准备就绪后,将猪经常排粪尿地方(相对固定、一般为几平方米范围)的垫料扒开,深度约掀开20-30cm,当猪拉下热烘烘的新鲜粪尿后,立即将EM益生菌的垫料物与新鲜猪粪尿搅拌、捣匀,再盖上锯末垫料并推平。从猪体内刚刚拉下的新鲜粪尿自带体温较高,一般在30℃以上,功能微生物就可利用新鲜粪便的体温与“免费”热能“欢快地”发酵繁殖了。这样“借势”启动,速度很快,效果好,一般两三天局部便快速发酵升温,待升温到40℃以上时再向周边推一推,匀一匀,以便带动其他地方垫料相继发酵,依次分阶段逐步推进。这样,整个猪圈便的发酵便可在短期内很快启动。

当然,还可将猪刚刚拉下的带体温的粪尿,拌上混有EM益生菌的垫料,再埋到猪固定睡觉地方的正下方10-30厘米处,再覆盖上垫料,推平,充分利用猪的体温帮助启动发酵,当下边内层垫料开始发酵且温度上升到40℃以上时可开始向周边推进。

(2)预先温水启动

垫料铺好后,可用30-40℃左右的温水喷湿垫料,注意最好要直接将水烧至30-40℃,而不要将水烧开再凉至30-40℃,然后再播撒EM益生菌液到垫料中,也可加快发酵启动。水分控制在50-60%以下。

(3)室内预先升温

先将室内采用生火、空调或蒸汽等办法升温至15-25℃,再进行铺垫料、播撒农盛乐发酵床菌液等操作,发酵启动后再撤除相关设施。

4.调节垫料湿度

发酵床的表面垫料湿度与内部垫料湿度(含水量)有何差别?

核心发酵层的垫料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0%左右(即用手紧抓一把物料,有湿印,但不能滴水,成团状),这是由发酵繁殖的生理要求所确定的,在这个含水量范围内微生物繁殖最快最好。但表面10cm左右的那个垫料层则不同,这10cm左右的垫料层一般不发酵或发酵强度很低,实际上它主要充当整个发酵床的一个“保护层或缓冲层”,就像盖在发酵床上的一个“大被子”,正由于有了这个大被子的“遮风挡雨”,有了它的缓冲与保护作用,发酵床的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当外界温度、湿度甚至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忽高忽低剧烈变化时,由于有“大被子”的缓冲保护,发酵床内的益生菌发酵繁殖、分解、降解、转化,温度热量的积累等“业务”照常进行,基本不受影响。相反,当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内部深层物料粪尿营养分布不平衡、EM益生菌播撒不均匀,导致局部发酵强度差异较大时,由于有外面“大被子”缓冲与迟滞作用,不至于让猪只感到有的地方温度太高而有热的感觉,有的地方温度太低而有“凉脚”的感觉.这样,整个发酵床温度感觉基本一样,对猪的身体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

所以,表层10cm左右的垫料层的湿度(含水量)与内部深层垫料的湿度或含水量要求不同,表层含水量一般低于内层,为30-40%左右(抓在手上较干爽,而无潮湿感),最低含水量以不起飞尘或扬尘而影响猪的呼吸为度,一般在锯末垫料上喷水即可;而最高含水量以没有明显湿感,以不至于让猪有受潮着凉感为限。

5.垫料厚度

用EM益生菌液做发酵床,一般垫料层厚度80-100cm左右即可,夏天可略薄,冬天可略厚,湿润地区可略厚,干燥地区可稍薄。太薄会 成猪一拱见底带走温度热量,或粪尿积累太多、太湿导致不发酵等等;太厚会加大投入成本。

6.发酵菌的用量多少合适

一般先用掉总量的80%以上,余下部分留作拾遗补缺,或在菌种因使用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导致菌种活性明显降低而影响整个发酵床功能时再补料撒播。

7.锯末能否用其他物料替代

锯末有很多独特性能,如:细度较均匀,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高,吸水性及通气性好,耐碳化分解等等。一般讲,锯末来源较便宜且容易得到的地方可尽量用锯末,锯末不易得到或成本费用较高的地方,也可以用下列其他物料部分代替:

(1)用木屑代替。木屑均匀程度稍差,其他性能与锯末基本一样,中下层可用较多木屑。

(2)用秸秆代替。秸秆应破碎、切碎或粉碎,但粉碎时细度不必太细,切碎时长度可在1-3cm左右,因秸秆较锯末易分解,所以碳化分解速度较锯末要快,用秸秆作主要垫料时应注意及时补充。但表面层仍用锯末较好,下层、中心发酵层可用较多的秸秆替代锯末,最底层应使用树皮、锯末或木屑为主,以利疏松通气。

8.发酵床的清理

用EM益生菌制作发酵床可长年不清粪。垫料会因发酵而不断分解、降解、碳化而变少变薄,如用户需发酵好的垫料作肥料或作饲料(可用于饲养低等动物,用秸秆作垫料的发酵物还可用于养牛羊),可定期或不定期清理运出,不过应注意及时补充垫料和EM益生菌,这样才能维持发酵床持续稳定地工作。所以,究竟清不清粪,可由养殖户根据需要而定,有用则清,不用则可长期不清。

8. 养猪发酵床制作方法

在南方养猪发酵床要做1米高,

猪粪发酵床根据需要在背风向阳处用土砖或红砖砌方形或长方形的包围空间高一米左右(可高可矮)。将猪粪放入包围空间约3分之2处上面再填入一尺左右的园土,上面扣上薄膜。可待有一定温度后,园土上可载地瓜崔芽。发酵温床即用。

9. 高床发酵床养猪新技术

需购买垫料、微生物菌和拌料。铺发酵床:材料布满8成左右,厚度在0.8米左右,把垫料、微生物菌和拌料均匀的搅拌,使它们充分发酵,这样可以给猪提供温暖的环境,而留出的2成作为猪吃食区和休息区。管理:定期清理已经发酵好的营养素,如天气很干燥,应适当给环境加湿,如太过潮湿,应适当进行通风。

养猪发酵床怎么做

养猪发酵床是目前养殖技术中十分科学的方法。关于发酵床的制作,一般是分为三步进行。首先需要把材料购买齐全,根据经济预算为标准购买比较好。再就是发酵床的制作,此过程中最好用搅拌器会比较省力。最后就是发酵床的管理,由于比较省力因此成本并不高。

一、购买材料

养猪发酵床的的材料有垫料、微生物菌和拌料这三种饲料。由于价格不同,可以根据的自身经济状况进行选购,如果想利用率比较高的话,最好在购买拌料的时候买更营养的粮食。

二、铺发酵床

1、最好布满八成左右的材料,这样可以给猪提供温暖的环境。需要留出两成左右的位置作为猪吃食的地区和猪夏天乘凉的地方。

2、铺发酵床的时候需要把垫料、微生物菌和拌料这三种饲料均匀的搅拌,使它们可以充分的进行发酵,并且厚度最好是在0.8米左右比较好,这样才能不用经常去添加材料。

发酵床怎么做

三、发酵床管理

1、发酵床的管理比较轻松,不定时为猪提高食料的同时,只需要管理好猪的饭槽和添加一些消耗的材料就可以,不需要经常添加但是已经发酵好的营养素需要清理出来。

2、注意把 发酵床的湿度,如果是夏天的天气很干燥,蒸发了发酵床的水分,应该适当的给环境加湿。如果是秋冬季节太过潮湿,就应该适当的进行通风处理。

Hash:84007b58b69b68a1516fff99aa78becd7ce8091c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