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越人迁徙史是什么?

早在商、 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古代中国人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描述,认为越族是夏禹的后代。不过,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

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此外,现在的考古学家也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

黄现璠著《壮族通史》说: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闽指的是东南地区的越人,以蛇为图腾)。《汉书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 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

古越族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之后,到了战国时代,已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 人的另一种泛称。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至迟在汉朝初期,百越族已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东瓯在现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后来又发展到广西以及以南地区﹔西瓯则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现今的越南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

越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

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证实:遍及两大洋的南岛居民,直接源于中国大陆的百越民族,而并没有通过台湾岛进行迁徙。这项关于《南岛西部人群和侗台人群的父系遗传关系》的研究,由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台湾慈济大学、印尼艾克曼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越南顺化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等合作完成,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出版的《生物医学中心进化生物学》杂志上。

在殖民时代之前,南岛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族群,其范围西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南美智利的复活节岛,南至新西兰,北至我国台湾岛,几乎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南岛民族的语言被划分为南岛语系,包含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语种。

长期以来,人类学家对南岛民族的起源和扩散过程都非常感兴趣。部分语言人类学家认为,南岛语系下有四个语族:泰雅语族、邹语族、排湾语族、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其中前三个都只分布在台湾岛,所以整个南岛语系应该起源于台湾岛。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南岛族群与中国和东南亚大陆的侗傣族群在语言文化方面相似之处非常多,可能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民族,而分化成南岛民族的过程不一定是通过台湾岛。为了从遗传学上验证这些重大的人类学议题,4个地区的研究单位合作开展了这项人类遗传学调查研究。

该项研究自2000年开始,调查了中国大陆侗傣民族的30多个群体、印尼和越南的马来民族23个群体和台湾少数民族的11个群体,分析了这些民族的Y染色体多态性,发现他们最常见的Y染色体类型都是O1a型。这种类型在其他类群的民族非常少见,比如孟高棉民族、苗瑶民族和汉藏民族都几乎没有这种类型。而在侗傣和马来族群中都占四分之一左右,在台湾有些民族中甚至到达100%。这首先证实了南岛民族与大陆的侗傣民族有极为密切的遗传关系。

课题组对于O1a型内部多样性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大陆侗傣族群的多样性最高,而台湾和马来族群的类型都只是从侗傣族群的类型中分别延伸出来的。台湾和马来的类型没有直接的联系。对这些族群中的其他Y染色体类型的分析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一证据否定台湾作为南岛民族故乡的观点,反而认为南岛民族中的马来族群和台湾族群分别起源于中国大陆的古代侗傣民族——百越,支持把这三个类群归并为一个更大的分类学概念——澳泰族群。

根据调查分析,整个澳泰族群发源于大约三万年前的中国广东沿海。大约两万年前,台湾族群的祖先开始从广东沿海通过当时还露出海面的台湾地峡向台湾迁徙。而在大约一万年前,马来族群的祖先离开北部湾的广东沿岸,沿着越南的海岸向南迁徙,一直 达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大约3000年前,印度尼西亚的马来族群开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深处探索,到达了夏威夷、复活节岛、新西兰和马达加斯加。

这一结论对于人类早期移民过程的研究意义重大,改写了南岛民族的史前史。在医学方面也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人群从亚热带向热带移民过程中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差异及其引发的某些疾病的研究,可以从这一结论中得到启发。

Hash:cc13b34cbd2bd29349e8276e141310092ca1a007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