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景点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

导读:北大景点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 北大校园景点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 北大的景点介绍

北大校园景点

北大校园景点有:

1.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位于东门轴线的尽端,前身是京师大学藏书楼,至今已经走过了120余年的历史。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北大学子的梦想,历史上很多名人都与它有关,李大钊曾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 同时期在图书馆做助理员......现在改造后的图书馆外型富有古典韵味,也衬托出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和厚重感。它还是亚洲规模更大的大学图书馆。

2.博雅塔

博雅塔位于北京大学校园内,未名湖东南侧的小丘上,是燕园建筑精髓“ 一塔湖图 ”之一。博雅塔是使用功能、 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最初是当作水塔来使用,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建筑的神来之笔。

3.未名湖

与博雅塔遥相辉映的便是未名湖,这片开阔的水域沿岸,柳树碧桃相间,环湖慢走,风光旖旎,能沾染不少湖水的灵气。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4.西校门

西校门原来是燕京大学的主校门,由校友捐建,所以也称为“校友门”。是典型的三开朱漆宫门建筑,与颐和园的东宫门很相似,两侧则由一对石狮守护,目光炯炯有神,更为西门增添了不少庄严。

5.电教楼

北京大学校园内教学楼众多,要论最独特的,一定是电化教学楼。如果是春夏来到这里参观,会看到整片墙都布满爬山虎,像一面绿色屏障,非常漂亮。

6.办公楼

与西门正对的就是办公楼,初看其设计别具匠心,灰色大屋顶,红色柱子,给人的感觉不像殿堂,更像是古老的中式书院。办公楼前立着的两根高大华表甚为显眼,每一面都有蟠龙缠绕,周身雕刻着精美花纹。这一对华表是来自圆明园安佑宫的遗物。

北京大学有哪些景点

未名湖,湖心岛,石舫,北京大学燕园石舫遗址,北大红楼,钟亭,蔡元培铜像还有很多,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下面是具体介绍: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更大的人工湖,位于中北部。

形状呈U形。湖南部有翻尾石鱼雕塑,中央有湖心岛,由桥与北岸相通。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湖南岸上有钟亭、临湖轩、花神庙和埃德加·斯诺墓,东岸有博雅塔。

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目前靠人工蓄水。冬天结冰期间为滑冰场。

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石舫按照颐和园的石舫修建,但后来上部结构被焚毁,今仅存石质基座。

20世纪20年代成为燕京大学的一部分,校方请设计师亨利·墨菲了规划校园布局,该湖由钱穆命名为未名湖。2001年,湖附近的“未名湖燕园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从石狮守卫的北京大学西门进入,不远处便能看到一对秀丽的华表矗立在办公楼和庑殿围合的那半敞开的空间中。继续漫步向东,无论从哪条路进入以未名湖为主体的园林空间,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整个的燕园中,未名湖更如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光的作用下,湖面似停泊着万千星辰,发出瞬息万变的光芒,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是,有人把燕园的精髓概括为“一塔湖图”。

湖心岛

湖心岛是当年和珅淑春园的遗迹之一,当年和珅仿圆明园的“蓬台仙岛”所建的豪华建筑的一景,其后都毁于英法联军。

岛亭< /p>

岛亭位于未明湖中心的小岛上,八角状的方亭,使人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这座方亭就是岛亭,整个亭子是木质结构,八根红色的木柱支撑起重檐瓦当和宝塔状的亭顶。亭子的木梁上有惟妙惟肖的彩绘,有的彩绘是人物和历史故事,有的是山水风景,这些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亭子的底座是一个约有一米多高的八角形的石台。

石舫

“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

北京大学燕园石舫遗址:

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未名湖畔,清代这一带称淑春园,属圆明园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和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淑春园亦遭破坏,仅残存石舫底座及“临风待月楼”,即今临湖轩故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自83年前红楼落成伊始,她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

红楼,红色的起点。在经历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一大批仁人志士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红楼,革命的起点。 *** 的先驱者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当年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北大红楼历史一页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同时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 *** 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无数先烈用殷红的鲜血抛洒在古都的热土上,用铮铮忠骨为这座城市书写了骄傲。

83年前,在北京故宫的东北角、被称作沙滩的地方,矗立起了一座包括地上4层、地下1层的“工”字形长条建筑。它坐北向南,其西洋式的风格,在当时称得上北京城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但这座建筑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还在于它的色彩。红楼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整个建筑主体都是用红砖砌成的,所以从建成起至今一直被叫作红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幢楼熠熠生辉,充满活力与希望。

当初的建筑者肯定没有意识到,从这时起,红色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调,一批批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投身于火红的革命征途。

岁月流逝,这座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红色建筑也饱经了沧桑。受风雨侵蚀,建筑的不少处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用青砖修葺过的痕迹,但她屹然挺立着,红色的主调没有改变,红楼的名称仍然被叫响着。

红楼现在的地址是北京五四大街29号,光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条有着许多光荣的大街,而用一个历史事件来命名一条街,这在北京众多的道路名称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在红楼大门右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写着由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学生会题署的说明:红楼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李大钊、 *** 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红楼后面是华北学联于1947年命名的“民主广场”。

作为旧址的一部分,说起红楼,自然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将近一个世纪前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现位于北京西北角的中关村地区,红楼在1918年建成。

如果仅仅是一座有年代的红砖建筑,北大红楼不大可能在1961年3月4日成为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份殊荣来源于北大红楼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 *** 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她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光辉足迹红色起点

*** 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 *** 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1915年,中国 *** 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 》(后改名《新青年》)杂志,他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成为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在学术上兼容并包,就任后立即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年底,李大钊到北大任图书馆主任。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曾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建时14名成员之一的张申府回忆道:“1918年夏,沙滩的红楼建成,图书馆也搬了进去,占了红楼的之一层楼。李大钊的主任室就设在红楼东南角上的两间房子里。一时红楼成了新思想运动的中心,许多进步的教员、学生聚集在这里读书、座谈。”“李大钊到任后,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和改革,并开始注意收集有关马克思学说的书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著作。”

红楼一层东南角这间李大钊的办公室,房号是119。搬入红楼后不久,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次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亲自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是中国人著作中之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的介绍。

在红楼这间普通的办公室里,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方之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还在这里召集过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开会,北大红楼成为北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活动的重要场所。张申府回忆道:“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图书馆成了北大校内一个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许多激进的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和大钊讨论各种新的思潮,听他介绍新的思想。大家也常常在此聚会,探讨中国的出路,寻求救国拯民的 *** 。”

1918年8月,一位面容清秀的年轻人风尘仆仆来到北京,随后也走进了红楼,他就是来自湖南,日后改变中国命运,把革命引向胜利的伟人 *** 。这是 *** 之一次来北京,当时他和李 *** 等24人是为了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而来北京的。事后, *** 留在了北京,经人介绍,他结识了李大钊,并在图书馆当一名助理员,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 也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指出:“‘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 *** 的成立。”

今日此地更添风光

整整83年过去了,当记者迈步走入北大红楼,一种历史的凝重感油然而生。

红楼静谧地矗立着。在大楼四周的地上,“禁止吸烟”的警示牌到处可见。抬头望去,整幢楼的楼面外看不到一个空调。走入其中,能真切地体会到现在的使用者格外精心的呵护,一个个摆放整齐的灭火器很是显眼。由于大楼主要是木质结构,每天晚上6时大楼内要拉电闸,以保证绝对安全。

这么多年来,红楼面临过不少危难。日军侵华期间,这里被日军宪兵队当了7年的队部,地下室曾被作为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1976年唐山大地震,红楼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挽救这座具有光荣历史的建筑,国务院专门为 抢修工程立项并拨专款。工程持续了3年,耗资80万元。按照文物维修的原则,在保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工程设计组制定了一套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抗震加固方案:把钢结构卧入楼板层内的水平钢桁架,在内墙体两侧加钢筋网穿墙拉固,浇注豆石混凝土,墙体内外用型钢拉固,使这座早已超过使用年限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恢复了强健的“体魄”。在建筑和文物保护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完工后的红楼室内外原状和整个色调没有任何改变。

1998年北京大学举行校庆100周年活动,不少老北大的教授来到红楼瞻仰,他们对红楼保护得如此完好非常满意。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存,北大红楼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1995年,北京市 *** 批准了《北京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其中要求当时红楼的使用部门逐步搬迁出来,市政部门将整治红楼周边环境。去年底,由首都规划委员会牵头,有关部门在红楼后面举行了环境整治现场会,明确规定限期拆除原民主广场周围的所有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

今年3月31日,国家文物局机关单位开始搬迁至位于北京东二环的文化部大楼内。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和“国家文物局红楼管理处”两块新牌子也赫然挂在了大门口。

红楼内部的变化是静悄悄的,但现在红楼周边环境正在发生着大变化。位于红楼东面的道路正在紧张施工中,用不了多久,贯通南北、从长安街至平安大街长达3公里、被叫作皇城根花园的宽广道路即将完工。可以想见,在如茵绿树、似锦繁花的映衬下,红楼这幢有着光荣历史的建筑将更加鲜艳夺目。

钟亭

(钟亭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它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

钟亭建于1929年9月,钟的来历已无从查证,作为燕京大学的校钟。钟上文字清晰可观,用手轻敲便能发出沉重雄浑的声响。校钟原有自己的一套敲钟方式,不同的方式有着其不同的含义。)

来到燕园的人们,一定不会错过钟亭——那个坐落在未名湖西岸小土山上的小小的六角亭。之所以说不会错过,是因为小土山的位置极佳,北面临湖,正对着北大人极为熟悉的翻尾石鱼;南面土山脚下就是乾隆诗碑,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蔡元培像,蔡元培像与乾隆诗碑中间夹着一条小径,小径通向湖边。恐怕是建造钟亭的人担心我们会绕过不起眼的小土山,而忽略了玲珑秀美的钟亭吧,所以在北、西、南分别开出三条蜿蜒的小径,直通钟亭,每条小径都是那种不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这便比规规矩矩的石阶多了几分爬山的感觉。拾级而上,只片刻,便可见钟亭的全貌了。

钟亭,有钟有亭。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子。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按此日期算来,从大清国丙申年,即189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钟竟比“京师大学堂”诞生得还早些!

据有关考证,原来老北大就是用钟来报时的,钟亭之所以亭中有钟,大概最初的想法就缘于此。在《北大旧事》中,有一位老北大的校友这样描述当时的钟声的:“北大二院的退课大钟从来不是用电机钮去 制,而是一架高高的,古旧的朽木座子,上面悬挂着一口黑黝黝的沉沉的铁钟,至少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当时学校开办的时候,当事者不知从哪里物色得来的,而至今仍由一名年纪已近七十的、满脸灰白的胡须、身上穿一件退色蓝布短袄来敲打,每次约敲十六到十八响。这钟声,声音嘹亮,不但在北大二院,就是在一院、图书馆、研究院、东西斋等地方也没有不能够听清楚的。同学们住在附近胡同里面的,早晨躺在满屋阳光的床上,一觉醒来,听到上课的钟声再洗脸漱口都来得急。因此,这钟声富有诗情画意,自非普通的电钟能及其万一。”而当时所用的钟自然不是现在钟亭里的这口钟。关于钟亭内这口钟的由来,颐和园那座皇家园林里有这样的记载:“岛北侧的岚翠间,1889年慈禧曾做为阅兵台,检阅李鸿章调来的北洋水师及新毕业的水师学堂陆战队学员。为适应演习,把小火轮改为炮舰,东西两岸排列着炮队和马队。

当时为水师报时的大铜钟,1900年险被劫走,后来置于燕京大学内,今北京大学内未名湖畔钟亭内即此物。”

如果钟会说话,它一定可以讲出许许多多的往事给我们听……或许,从它为北洋水师报时说起,直到它怎样在八国联军的洗劫中逃生;或许,还有数年被荒废,还有,从怎样一个地方迁来这湖边坡上;或许,还有谁把它重新敲响,它怎样兢兢业业地为一代代学子们把握作息时间;或许,它还记得1929年1月,那个它成为燕京大学校钟的日子,6月,搬家来到未名湖畔土山支架上,9月,才有了圆顶六柱钟亭为伴;或许,它还记得原燕京大学行政执行委员会议决议的《撞钟法》:“每半小时撞钟一次,自十二时半起撞一下,一时撞两下,一时半撞三下,……四时撞八下,到四时半复撞一下。如是每四小时循环一次,每日早六时至晚十一时为撞钟时间。”或许,它还记得撞钟人数十年如一日,用他的生命和它的生命,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用洪亮深沉的钟声激荡着爱国师生的心扉。

蔡元培铜像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年组织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南京临时 *** 教育总长。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 同志曾赞誉他:“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长春园北部的建筑群中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前有一大喷水池。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装饰物。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使世界名园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燕京大学1930年班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以作纪念。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临湖轩

临湖轩原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LeightanStuart,1916-1962)的住宅,部分也作为燕京大学接待贵宾和开会的地方。前北大校长马寅初(1882-1982)也曾住此。现为北京大学贵宾接待室。“临湖轩”是北大校友、著名作家冰心命名的。

本院西侧房曾为林迈可(Michael Lindsay)居室。林迈可,英国学者。1937年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领导创办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在当时 *** 帝国主义盘据之下,林曾数次秘密访问华北抗日游击区,并在沦陷后的北平的八路军采购药材和无线电器材。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林氏夫妇 八路军的帮助下进入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和延安参加抗日工作,直到1945年 *** 投降方携妻及子女返英。解放后林氏曾数次访华。

斯诺墓

斯诺墓坐落在原花神庙遗址上。墓碑为一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 *** 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注英文。墓旁松柏环绕,绿草如茵。迎面一湖碧水,更觉幽静肃穆。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

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之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他十分关切中国的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1935年6月,斯诺又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不久即搬回东城盔甲厂13号居住。

当时正是一二·九运动前夕,燕京大学是 *** 领导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斯诺积极参加燕大新闻学会的活动,他们家也是许多爱国进步学生常去的场所,燕京大学的王汝海(黄华)、陈翰伯,清华大学的姚克广( *** ),北京大学的俞启威( *** )等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地下党员们在斯诺家里商量了“一二·九”运动的具体步骤,并把12月9日、16日两次大 *** 的路线、 *** 地点都告知斯诺夫妇。 *** 前夕,斯诺夫妇把《平津10校学生自治会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连夜译成英文,分送驻北平外国记者,请他们往国外发电讯,并联系驻平津的许多外国记者届时前往采访。

斯诺夫妇则在 *** 当日和其他外国记者跟着 *** 队伍,认真报道了学生围攻西直门、受阻宣武门的真实情况。他给纽约《太阳报》发出了独家通讯,在这家报纸上留下了有关“一二·九”运动的大量文字资料和照片。斯诺还建议燕大学生自治会举行过一次外国记者招待会,学生们再次向西方展示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

北平沦陷后,斯诺在自己的住所里掩护过不少进步学生,帮助他们撤离北平死城,参加抗日游击队或奔赴延安。

1960一1970年斯诺墓曾三次来中国访问,著《大河彼岸》等书。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在日内瓦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将其骨灰的一部分运来北京,于1973年10月19日安葬在此。

北大的景点介绍

北大的景点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一些专业院校的相关知识吧,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大的景点介绍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大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原有占地面积4095亩,2003年新增66公顷,合990亩)。

【北大西门】

站在北大西门前,映入眼帘的是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是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的,因此又称为校友门。校门左右两侧还有一对威武的石狮,使得校门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神采奕奕,它承载着北大的荣耀变迁,所有心中关于北大梦的那副完美画面。

此校门门牌号是娄斗(兜)桥一号。娄斗桥在明清时代是著名风景区,是诗人留连唱咏的地方。娄斗(兜)桥在校门南十余米处,遗迹依稀可辨。

【勺园】

进入西门正前方便是校友桥,白色石桥是精心雕镂的,小桥弯弯,桥下清水中的红鱼纵横游弋,甚是吸引人。登桥南望,是荷塘倒影下的翠壁回廊,那就是勺园了。

勺园的历史比北大还长,这里曾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

现在的勺园是留学生居住的地方,此外,每年还会有很多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颁奖会、科研管理培训会以及数不清的小型学术交流会在勺园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把这里当作人生旅程中一座温馨的驿站。

【华表】

原置圆明园安佑宫,安佑宫前有琉璃坊,“左右华表各一”。燕京大学建校初期移此。清末民初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鸿慈永佑,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人,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据此,此华表当制于1742年。

【鸣鹤园】

鸣鹤园位于北大西门内北侧,这里就是当年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的鸣鹤园的遗址,与北大的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乾隆年间,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后至嘉庆七年,将淑春园一分为二,东部较小园区赏赐给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名曰“镜春园”;而西部较大园区则赏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即为鸣鹤园,俗称老五爷园。园主绵愉是晚清政局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道光、咸丰皇帝所倚重,曾与增格林沁一起镇压过天平天国北伐军。

【镜春园】

镜春园,此段风景在整个北大的环境中都很特别,风格古朴。置身其中,曲径通幽,有时竟感觉不到自己是身处一所大学之中。

【朗润园】

朗润园建筑群自成一体,是典型的皇家四合院风格,致福轩在200多年前是清乾隆第十四子永王路的府第,清代后期是咸丰皇帝之弟恭亲王奕忻的家,那时很多重要文件都是在这里签署的。

朗润园建筑群自成一体,是典型的皇家四合院风格。这里现在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学办公地,是经济学家云集的地方。所以这里经常举办一些政治经济领域的高级讲座,皇家四合院也经常迎接像美国前总统卡特、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这样的贵客。

【未名湖】

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未名湖很静。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故事,现在由你们来续写这诗情画意……

【博雅塔】

1924年7月,燕京大学为解决全校生活用水,在此掘水井一口,井深164尺,水质清澈,水源丰足,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喷水量达每小时16000加仑(合60560升)。水塔是当时为深水井专造的塔式水楼建筑。塔型仿初建于北周时代的通州燃灯塔。因系美籍华人博氏捐资兴建,故又称“博牙塔”。

在北大,博雅塔是和未名湖齐名的,未名博雅,湖光塔影,已经成为北大的典型标志,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读书作学问的圣殿。北大红红火 火的BBS之一“一塌糊涂”站也是取自“一塔湖图”的谐音。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长春园北部的建筑群中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前有一大喷水池。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装饰物。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使世界名园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被朗润园主人载涛买下。燕京大学1930年班毕业时,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以作纪念。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临湖轩】

沿未名南路一路过去,顺次经过的是斯诺墓、花神庙、临湖轩。

临湖轩在未名湖南岸的高坎上,轩中红柱蓝墙灰瓦,院落娇小玲珑,布满竹林青草,确实是闹中取静,静谧安宁之地。临湖轩的名字是冰心所起,冰心和吴文藻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被传为一时佳话。现在临湖轩是北大校长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

【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更大的一块草坪。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草坪两侧的建筑称为六院,是六处三合院落。六院地处未名湖之南,比湖北之四斋显得娇小玲珑,多了些幽静典雅之意。六院在民国时是女生宿舍,同样是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南为阴”之意。现今这里是一些院系的办公地,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格。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的一个很好的结合,古典的外表与内部现代化的舒适融为一体。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藏书近600万册,规模仅次于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第二大图书馆,在亚洲各大学图书馆中排名之一。

【教学楼】

图书馆面前的生物、文史、地学、新闻4座教学楼以图书馆的中线为对称,显出中国建筑的风格。此4座楼连同图书馆南面的哲学楼、北面的之一教学楼,以及更东一点新建的理科楼群是北大教学的主要场所。这里有无数的教室、实验室和教员办公室,每个学期都有几千门课程开设。

理科楼群南部的 *** 中心,有数以百计的高速联网电脑,是北大人查阅资料、采集信息的好地方。另外,包括理科楼群在内的校园广大区域都有无线高速 *** 覆盖;带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接收信号上网。整个理科楼群的空调和暖气系统更增添了这里的舒适性。

【百周年纪念讲堂】

1998年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而修建。每个周末这里的电影和演出不断,现已成为北京市西北部的一个小的文化中心。

【邱德拔体育馆】

体育馆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东南区,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2004年4月至6月,该项目业主单位北京大学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单位,并从6家应征单位中选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

体育馆“中国脊”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人文环境的造型理念和乒乓球运动的精神内涵。

【北大南门】

北京大学现有(指2009年)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360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实验室、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2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专业、201个博士专业,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

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到美国的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据《高教年鉴》报道,2005年北大是获得美国院校博士学位最多的本科生生源院校榜首。

拓展阅读: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之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更高学府,也是中国更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之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五人获得国家更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九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465人、硕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所、中心)、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0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附属医院;101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44个硕士点、201个博士点;81个全国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97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3名、长江学者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更大的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现有藏书已逾600万册。

北京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逐步推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建设了素质教育通选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提 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推荐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拥有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为科学与文化之重镇,北大始终屹立在中国学术研究的最前沿。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从我国之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北大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北京大学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特别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建设了一批以北大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资源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教学科研经费的增加,北京大学的硬件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崭新的现代化理科教学楼群、亚洲高校更大的大学图书馆和即将建成的文科教学楼群是北大新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群与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式建筑相映生辉,使美丽的燕园既古朴幽雅又不失现代气息。学生住宿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校园网已经通达每一间学生宿舍,学生可以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北京大学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1999年以来,北大先后接待近30位国家元首和 *** 首脑,迎来了近300个世界知名大学校长代表团,罗伯特蒙代尔等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哈贝马斯等一批世界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走上北大讲台。目前,北大已经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三年来,北大先后举办了莫斯科大学日、剑桥大学日、斯坦福大学日等十多个大学主题日活动,召开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达到140多次,出访从事科研、交流、参加国际会议的学者达17000多人次,聘请外国专家1200多人。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皇家的赐园。未名湖区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随处可见;教学区端宁恢弘,林荫大道和爬满常春藤的建筑山墙让人难以忘怀。槛外山光,窗中云影,这里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北大是校园文化最活跃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近百个,山鹰社、爱心社等学生社团已发展成为北大的品牌社团。每年一度的文化节、科技节、运动会、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论文竞赛、十佳歌手大奖赛、未名诗会已经成为北大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学校每年数百场高水平的公开演讲、学术报告更是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学科前沿、感受多元文化的阵地。

北大人――这个光辉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优秀与才华,更代表着勤奋和责任。北大的传统渗透到每个北大人的血液里,鞭策每一个北大人不懈努力,为今日之北大与明日之中国而奋斗不息。

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北京大学――永远的精神家园、大师之园!

参观北京大学有感

在去北京的那几天里,去北京大学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巴车在北大校门口停下了。

只见“北京大学”几个字悬挂在大门口,我和小伙伴格外高兴,连忙跑过去仔细盯着这四个字,仿佛多看一会长大后就可以走进北大读书似的。要知道,在家里,妈妈经常让我以考上北大的一个表姐为榜样,以前小,而今年正面临小升初,妈妈就整天唠叨我学习习惯不好了,作业完成的不好了,这儿那儿都不如考上北大的表姐,几乎每天都要说起一次这位大名鼎鼎的 姐。

可以说,北京大学几个字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无数次。今天,终于来参观我梦想的学校了,我们几个小伙伴面对着北大校门,双手合十,赶紧祈祷一番:希望北大校长保佑我,一定考上北大,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天灵灵地灵灵……

跟着一位北大的学生我们走进了北大,北大的一个个学院教学楼宏伟漂亮,一个个虽然不是很高,却也非常别致。一个稚气未退的小弟弟问导游大哥哥,北大的楼也不高啊,还没我们那的大学高呢。导游哥哥笑着说:我正要告诉你们原因呢,你们看见我们前面的那座塔没?那是北大的象征名叫博雅塔,是我们学校永恒的经典,新建的建筑都不能高于博雅塔。

哦,原来如次啊。这时,过来一位抱着大号书包的大学生模样的大哥哥,询问我们买不买明信片——都是关于北大清华的图片哦,呵呵,看着就赏心悦目,岂有不买之理,自己可以留作纪念,还可以送给同学朋友,一举两得。

在导游大哥哥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美丽的北大校园,这时,大哥哥问我们几位学生:参观了这么久有没有什么想法,我正在心里考虑怎么说,同行的一个初中生姐姐语气坚决地说:“我以后也要上北大!”

我们几位学生异口同声也说出了这句话,连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也振振有词喊道:我也要上北大,要上清华!

大哥哥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有目标,有决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北大或者清华的大门一定会向你们敞开的……

;

Hash:6aaa2f83495473fd04d3ae1d032578e2626f762a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