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 -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

导读: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 -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 1.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 2. 成都旅游九眼桥 3. 都昌千眼桥位置 4. 都昌千孔桥在哪里 5. 都昌县千眼古桥 6. 成都九眼桥景点 7.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图片 8.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词

1.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

千眼桥是座石桥,

建于明崇祯年间,共历时五年 ,整座石桥长2930m,主要以花岗岩为石材,桥面宽约1m 上面有一千一百多个孔,所以又被称为千眼桥。

这座不仅在建筑设计方面颇具特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不仅浸泡数百年仍旧坚固,而且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也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2. 成都旅游九眼桥

单程90元,往返120元

3. 都昌千眼桥位置

正值鄱阳湖枯水季,大片裸露的湖滩,绿草如盖,花开成海,引爆了游客们的赏景热情。同时,随着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丰水时藏于湖底的古迹遗产也露出了真容——鄡(读qiāo)阳古城遗址、都昌千眼桥、庐山紫阳堤、落星墩……有专家称,鄱阳湖古迹遗产之多,堪比“历史博物馆”。

都昌千眼桥

紫阳堤

今年10月,千年石岛落星墩“水落石出”。

水位走低 湖底古迹出水成景点

连日来,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除了观鸟赏景,不少游客前来的目的是为了一睹“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7日,都昌县有关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受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影响,鄱阳湖都昌站水位早在10月中下旬就降至9.24米的警戒水位以下,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也露出真容。该桥名千眼桥,因有983个泄洪孔而得名。距今已有380余年,曾是都昌县通往星子、庐山、九江的必经之路,属于我省重点保护文物。

在都昌县周溪泗山大屋场村以南60米的湖洲上,一些饱经沧桑的土城垣,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据当地老人讲述,这里就是鄡阳古城遗址。古城南边有座城头山,城头山南部有一条类似护城河的水道,据称是一条航道,通往景德镇。“每当大风雨过后,这里地表就会露出小金条和金颗粒。新中国成立前几年的冬季,常有数百人到此淘金。”老人说。

随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湖底重见天日的历史遗存还有不少。今年10月初,庐山市当地标志性景观——千年石岛落星墩,就“水落石出”。而与落星墩相对的紫阳堤(又名“南康星湾石堤”),也于近日重新露出水面。“站在紫阳堤上,厚重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很美妙,无法形容。”曾有驴友如是感慨。

行走湖边 千年前遗物俯拾皆是

“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用这样的诗句描绘鄱阳湖的浩瀚。“实际上,鄱阳湖里不只是水。”7日,多年来一直关注鄱阳湖水下遗产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王东林教授告诉记者,鄱阳湖的底下曾经是一个阡陌纵横、人烟稠密的陆上世界。清同治《都昌县志》古迹条下说:“古鄡阳城在周溪司前湖中四望山,至今城址犹存。”1960年,省博物馆在这里发现的汉代城址和汉墓群以及相关文物,证明了这个记述的真实性。

在鄱阳湖南湖周边,还有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新建县南矶山遗址、昌邑北垱遗址以及汉代海昏城遗址。秋冬枯水季节,行走在湖边,古老的砖瓦陶片几乎俯拾皆是,除船家的丢弃物外,保不准就是一两千年前的遗物。

“我曾亲耳听过那些生活在鄱阳湖边的都昌老船夫说,大水季节,他们在湖上行船,偶尔会看到水里出现被淹没的屋脊,十分清晰,一靠近就没了。”王东林说,鄱阳湖是个过水湖,水位季节性地变化,所谓“洪水一片,枯水一线”,鄡阳故地便年复一年地露出水面。

专家呼吁 设水下遗产保护机构

鄱阳湖及其水系丰富的水下文化遗 ,是我国历史宝库中珍贵的文化宝藏,对研究汉唐以来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历史以及鄱阳湖的形成史,对沿海沉船打捞器物尤其是古陶瓷的对比研究和窑口归属的认定等,均具有重大的史学价值与科学价值。

据了解,为了保护好鄱阳湖水下文化遗产,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科学考察和历史研究工作,王东林曾在向全国政协提交的一份提案中特别建议国务院及国家文物局,尽快设立鄱阳湖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或“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分支机构,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确定保护等级。进而依托批准组建的保护机构,建设“鄱阳湖水下考古工作站”和“中国古外销瓷研究基地”,充分利用江西460多座历代窑址考古调查成果与陶瓷标本,为沿海沉船打捞出水的古外销陶瓷寻找窑口归属地提供对比研究平台,提升中国水下考古学术研究的条件和水平。

“在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日益焕发活力的古老的鄱阳湖,其埋没于水中、封存于地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应该在沉睡中醒来,恢复它叙说历史的功能,让鄱阳湖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并服务于我们的时代。”王东林说。

鄱湖水下文化遗存主要有四类

一是由于地质变迁和鄱阳湖南湖形成过程中没入水底的古代城址和古聚落遗址。如两晋南北朝时期沉没于鄱阳湖南湖之中的汉代鄡阳城遗址,以及鄡阳、海昏先民居住过的众多村落和逝者的墓地。

二是江湖险处尤其是号称“东方百慕大”和“魔鬼三角区”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沉没的历代船只及装载物。

有唐宋及以后各朝南来北往通江达海的各类货物、兵器和产自景德镇、吉州窑、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等窑场的瓷器;有抗战时期沉没的侵华日军军舰(如沉没于都昌县老爷庙水域的日军“神户丸”号运输船、余干县江埠乡的黎背日军巡逻舰、湖口县牛脚芜长江水域的日军军舰等);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后在长江和鄱阳湖沉没的运输船(如彭泽马垱要塞沉船,1940年在余干梅溪被日机击沉的鄱阳陈铨记轮局“饶宽”客货轮等)。

三是历代战争遗存。

有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大战时留下的许多战场遗址(如永修县的望夫亭、湖口县的石钟山石刻、都昌县的定江王庙、余干县的忠臣庙和康郎山战场遗址以及新建区南矶山的藏兵洞、万人坑、刘伯温钓鱼台等遗迹);还有清代石达开与曾国藩争夺湖口战事留下的堡垒、要塞和战场遗址。

四是鄱阳湖枯水期现身的四通八达的湖中叠石古道和古桥遗存。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沉没于水下的水运码头遗址。

4. 都昌千孔桥在哪里

鄱阳湖。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上游来水偏少共同影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在鄱阳湖底的千眼桥由此完全显露出来。

千眼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建于明代。江西省文旅厅官网显示,它长2930米,宽1.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其因泄洪孔共983个得名“千眼桥”,也称“千孔桥”,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都昌县千眼古桥

江西方言的历史悠久,其形成当从西汉时期就已开始初具规模。汉高祖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遍布今江西四方。既有人口就有语言和方言,有了人口也才谈得上设置郡县,所以,豫章郡和十八县的设置是江西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赣方言开始形成的具体表现和证明。

江西全省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赣语是江西省 主要的方言,它不仅覆盖了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甚至还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邻省的部分地区。江西省内的赣语区包括以下62个市县(凡未注明“市”者,均为县名):南昌市、南昌、新建、安义、永修、修水、德安、星子、都昌、湖口、高安市、奉新、靖安、武宁、宜春市、宜丰、上高、清江、新干、分宜、萍乡市、新余市、万载、丰城市、吉安市、吉安、吉水、峡江、安福、莲花、泰和、永新、宁冈、井冈山市、永丰、万安、遂川、抚州市、临川、崇仁、宜黄、乐安、南城、黎川、资溪、东乡、进贤、南丰、广昌、鹰潭市、贵溪、万年、余江、余干、乐平、波阳、横峰、弋阳、铅山、彭泽、景德镇市。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全省南部的17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信丰(不包括县城嘉定镇和城郊的部分农村)、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铜鼓。

铜鼓县60%以上的人口说客家话,分布在县城及丰田、排埠、二源、石桥、温泉、三都、西向、大塅、古桥等乡。少数人说赣语,分布在带溪、棋坪、高桥、幽居、港口等乡。

客家话还见于与铜鼓县毗邻的一些地方:万载县有约2万人,集中在邻近湖南省界处。宜丰县黄冈、车上、天宝、同安、花桥等乡,有大约3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奉新县甘坊、七里、西塔、石溪、澡溪、仰山等乡,约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靖安县官庄、澡都等乡。高安市华林乡。修水县山口、何市、上奉等乡。武宁县石门乡。

客家话还见于以下地方:广昌县驿前乡。永丰县潭头、龙冈、君埠等乡。吉安县天河镇、前岭、官田、敖城、指阳、东固、富田等乡。泰和县桥头、碧溪、老营盘、上圮、中龙、小龙、水槎、沙村等乡,人口约3万多。万安县顺峰、涧田、宝山、武术、桂江、罗塘等乡,占全县人口40%左右。遂川县除县城泉江镇和附近的瑶厦、珠田、年源、雩田、枚江、盆珠等乡说赣语之外,全县其余二十多个乡都说客家话,客籍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井冈山市黄坳、下七、长坪等乡和罗浮垦殖场的大井、朱砂、罗浮二个分场,客籍占全市人口的约40%。宁冈县睦村、茅坪、大陇、白露、荷花等乡,客籍人口2万,不到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永新县坳南、曲江乡,客籍人口2000。以上九个县市的客家话地区与赣南客家话县份连成一片。

赣东北横峰县龙门乡的上源排、戈家村也说客家话,约600人。其他有的县份也有零星客籍,如莲花县荷塘乡只有几户人家说客家话。

官话区有5个市县,其中九江市、九江、瑞昌市说江淮官话。(瑞昌市大部分乡镇说江淮官话,南面少数几个乡说赣语),赣州市城区和信丰说西南官话(信丰县城嘉定镇及桃江乡的大部分、大阿乡的太平围村说西南官话,全县大部分农村说客家话)。

吴语区有4个市县:上饶市、上饶、广丰、玉山。德兴县的龙头山也说吴语。江西的吴语区在赣东北,与浙江省衢州一带的吴语连成一片。

徽语区有3个县:婺源、德兴、浮梁。

除赣语、客家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徽语以外,全省名地还有一些近代从外省迁入的移民,说不同的方言,主要的有“福建腔”,分散在赣东北的几个县。解放后修新安江水库,有不少说吴语的浙江移民,迁移到江西的一些县居住,主要也在赣东北。

少数民族语言有瑶语,在全南县竹山乡嵠山村,人口约200人,说瑶语和当地的客家话。江西省的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不说 己的少数民族语言,只说当地的汉语方言。

6. 成都九眼桥景点

九眼桥位于成都一环市中心,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古名【宏济桥】,在清朝被官员改名的

简介:九眼桥位于成都一环市中心,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古名【宏济桥】,在清朝被官员改名的。桥下9个石洞。古桥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拆,因为府河改造项目。现在看到是复建的,不是那种老桥。 路线:19,35,27等车都会经过九眼桥,推荐连同水井坊、兰桂坊以及望江楼一起游玩,这几个景点相距都1km内。 提示:九眼桥本身看头一般,但这片是老牌夜生活街区。很多酒吧、慢摇吧,所以晚上很热闹。白天去可赏景,晚上可消费夜生活。

7.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图片

千眼石桥是于2012年4月发现的。千眼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西山蒋公岭脚下的鄱阳湖水底,由于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这座古石桥便浮出了湖面 。该桥建于明崇祯四年间(1631年),距今近400年,属于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930米,宽1 . 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因为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 ,也称“千孔桥”。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8. 都昌旅游景点千眼桥介绍词

主要用途是供两岸人们更便捷的来往两地。

千孔石桥自古以来,是都昌至星子、庐山去浔阳,翻蒋公岭,过鄱阳湖的必经之路,夏季涨水有船可渡,冬季枯水则要蹚水踏泥跨湖,北风凛冽,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

明崇祯四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在此横跨江流,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从此,千眼桥成了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要道。

Hash:89a141da35fbc2e034ed4542482468e46794345c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