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景区的建筑特点 都江堰建筑特色

导读:都江堰景区的建筑特点 都江堰建筑特色 1. 都江堰建筑特色 2. 都江堰建筑特色介绍 3. 都江堰建筑特色是什么 4. 都江堰的建筑理念 5. 都江堰的特色建筑 6. 都江堰建筑特色有哪些 7. 都江堰修建特点 8. 都江堰建筑特色、外观 9. 都江堰建筑特色及存在价值 10. 都江堰的标志性建筑

1. 都江堰建筑特色

高100米。

2008年开始建的都江明珠。

该项目由正大集团与其战略合作伙伴国龙集团共同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筑共30层,高100米,建成之后将是都江堰市最高的建筑,比都江堰市最高的57米的奎光塔还要高43米。而根据都江堰市地震之后建筑物高度的调整情况,建设项目不能超过11层,那么它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都江堰市的最高建筑。

2. 都江堰建筑特色介绍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3. 都江堰建筑特色是什么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目前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 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目前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主要景观: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伏龙观:伏龙观位于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由,其下临深潭,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

二王庙:二王庙的修建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上下重叠交错。宏伟秀丽,环境幽美。

安澜索桥:安澜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又名"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4. 都江堰的建筑理念

千年流淌的岷江水,幽深隽永的青城山,负氧离子爆表的纯净空气,优质的生态环境带来轻松、健康与舒适,足以让任何挑剔的游客爱上这里。坚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与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有机结合,都江堰市着力塑造“生态、宜居、健康”的城市特质。

以“显山、亮水、秀城、融绿”的规划理念作为行动指南 。都江堰市先后投入130多亿元,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10大领域67个重点项目建设,综合整治水土流失面积164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5万亩,为健康城市筑牢了生态屏障。

5. 都江堰的特色建筑

都江堰属于疏浚河道的防洪工程

6. 都江堰建筑特色有哪些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标签:战国、秦汉、三国、建筑

一、东周战国,先秦(前770——前476,前475——前280)

  1. 历史背景: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天子失学、百家争鸣

  2. 建筑活动概况

  1〉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楚鄢郢、赵邯郸、魏大梁

  2〉宫殿与高台建筑:晋九层之台;楚章华台(三休台);魏中天台;吴姑苏台

  3〉大型工程:西门豹引漳水溉邺,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七国竞筑长城

  3. 建筑技术、匠师和理论

  青铜和铁制工具——复杂构件、隼卯构造、精美雕刻、瓦、砖公输班

  《考工记》——关于城市、建筑的制度、技术、尺度和材料定额

  4. 建筑特征:1〉防御性 2〉礼制 3〉线的艺术

  (北)理性对称(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历史背景:

  2.建筑实例

  1〉秦咸阳:“宫馆阁道相连三十余里。”

  ①布局:以宫殿为核心,因天材就地利,使离宫分散

  ②取消了城和郭之分(革新)

  ③ “以天相比,以山代阙”,把城市与自然交织在一起

  2〉信宫、甘泉宫、北宫、朝宫(阿房宫)

  3〉陕西临潼骊山秦始皇陵

  ① 方上制。由三层方锥形夯土台构成,底层350米见方,高47米,四面有陵墙陵园,四边辟门。

  ② 选址“南对骊山,北对渭水”

  ③ 地下兵马俑和铜车马

  ④ 地宫“以水银为百川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防洪沟

  4〉长城、驰道

  5〉园林: “一池三山”——蓬莱、瀛州、方丈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1.历史背景:

  2.建筑实例

  1〉 城市发展:临淄、安邑、襄邑、广汉、洛阳、邯郸、江陵、成都、合肥、番禺、临淄等

  a) 汉长安

  ① 选址:汾渭之间龙首原,“被山带河,可进可退,四塞以为固,可谓金城千里”

  ② 地形,以长乐宫为基础,向北发展;先建宫殿后建城墙,平面不规则,利用地形创造了一个立体城市形象。

  ③ 分区

  ④ 道路正交:“八街九陌”

  ⑤ 城南明堂辟雍

  ⑥ 设置陵邑

  b) 汉洛阳

  2〉 宫室建筑:

  例:未央宫、长乐宫、北宫、建章宫、东汉洛阳宫殿

  3〉 明堂辟雍

  4〉 陵墓

  例:陕西兴平县茂陵、霍去病墓、卫青墓、长安陵邑、河南辉县木椁、四川雅安县高颐墓阕、北京西郊东汉秦君墓墓表、长沙马王堆汉墓、四川乐山县白崖崖墓、山东沂南县古画像石墓、京大堡台汉墓、老山汉墓、徐州汉墓①“方上制”——“以山为陵”

  ① 砖石拱券技术——“皇堂”

  ② 石阙:四川雅安高颐墓石阙

  ③ 地宫部分:“黄肠题凑”,特指木椁墓交接部分的做法。“黄肠”——柏木黄,“题”——头也,“凑”——聚也,也称木椁为“玄宫”。

  ④ 陵园建筑

  5〉 洛阳白马寺

  6〉 汉代出土明器中的住宅、楼观

  3. 艺术风格:交融——开阔而奔放、自然拙朴、 圆润、气魄恢弘

  4. 建筑技术成型

  1〉 多种木构形式: 穿斗式、抬梁式

  2〉 多种坡屋顶形式: 歇山

  3〉 砖瓦技术

  4〉 砖墓: 拱券式、叠涩式

  5. 建筑装饰及艺术特征:1〉防御性 2〉礼制 3〉线的艺术

四、三国

  A.曹魏邺城:

  ① 选址:东汉末年后赵的国都,在今安阳,临漳交界处。

  ② 外廓规模:3087×2205 规模适中

  ③ 宫城据北(邺城模式)

  ④ 布局规整,分区明确:住宅位于城南,戚里为高级住宅区。

  ⑤ 城门分布灵活,“T”型交通结构,交通方便。

  ⑥ 把闾里(平民街坊)与宫殿分开。

  ⑦ 邺城西北部为铜雀园,建有铜雀、冰井、金虎三台。

7. 都江堰修建特点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但是都江堰工程又在现实中影响了生态平衡.

8. 都江堰建筑特色、外观

302万平方米。

根据成都市地质局的可靠资料记载,都江堰市2022年建成区面积一共有三百零二万平方米。

都江堰市作为成都最大的一个市和成都最漂亮也是成都最大面积旅游区的市级市,今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快,每年都在扩大市区建筑面积。都江堰市2022年建成区面积为302万平方米。

9. 都江堰建筑特色及存在价值

要说都江堰为什么要修大坝这个问题,实在是无语了。20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灌州百姓历尽艰辛,修建了史无前例的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过去2000多年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以其无坝引水的特异功效滋润着四川天府之国。所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经典的特点就是无坝引水,但是,为什么现在有人在都江堰上修建大坝,建设紫坪铺水库,可能是觉得大坝比无坝引水更加科学吧。

10. 都江堰的标志性建筑

川主庙是祭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的庙宇。据《贵阳府志·祠宇副记》载:“川祖庙在宋二寨,康熙四十三年(1704)建”并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同治八年(1869)、道光十年(1884)先后修建了大佛殿、观音殿、川祖殿及配殿等配套建筑。”光绪十年(1884)维修。川主庙寺院山门横匾“阆苑名区”四字,系乾隆皇帝亲自题写的手迹,阆苑即阆凤山之苑,为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Hash:e54677d11e9033ccb7b1450ba27ee48dfd7f4964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