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景点建筑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

导读:江西旅游景点建筑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 1.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 2. 江西传统建筑风格 3. 江西省的标志性建筑 4. 江西古老建筑 5.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6. 江西省的著名建筑 7.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是什么 8. 江西省传统建筑 9. 江西的建筑文化 10. 江西特色建筑景观

1.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

古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赣州古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再沿贡江至东河大桥头(原百胜门),共3600米,是全国惟一保存的宋代砖城,是中国宋代文化古迹中的一件孤品。赣州古城墙是五代后梁时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因江水岁岁环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开始使用砖石修筑城墙,后经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形成了一道环赣州城长6.5公里的砖城墙,墙垛、敌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镇南、百胜、建春、涌金5座大城门,前3座城门还建有二重或三重瓮城。1949年后,因拓展市区,将南段城墙拆除,现存部分是古城墙的东、北、西临江部分。尤为珍贵的是,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砖。据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506种,年代最早的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最晚的是民国4年(1915)。?

通天岩石窟

【通天岩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西北12公里处水西乡境内。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该景区分东西岩两大部分。大量的古代摩崖造像和题刻均集中在东岩的忘归、观心、龙虎、通天、翠微等5处岩穴与峭壁之上,唐朝末年便开创为石窟寺,共有唐宋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造像共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位于通天岩的4尊唐代圆雕观音;二是从忘归岩起,沿龙虎岩、翠微岩一线300余米布局的十八罗汉造像,造像略大于真人,采用高浮雕的手法,完成时间在北宋早期,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三是以通天岩华严三圣造像为中心而展开的五百罗汉浮雕造像,完成于北宋中期。通天岩石窟的摩崖题刻,以北宋熙宁年间莆阳陈进之的题刻年代最早,后历南宋、元、明、清、民国900多年未曾间断。其中以宋代胡榘,明代王阳明、唐邦佐的题刻为上品。通天岩景区还有一滴泉、玉水池、阳孝本墓、普同塔、仙人井等古迹,以及山门半山亭、玉岩亭、惜春亭、群玉阁等现代园林景观建筑。其中群玉阁位于景区最高峰,登临可远眺赣江,俗称望江亭。?

文庙

【文庙】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内厚德路东段。文庙在唐代为紫极宫,宋代改为大中祥符宫,后屡经兴废。明永乐四年(1406),祥符宫扩建完工,道士刘渊然特捐大铜钟一口,现仍存。清乾隆元年(1736),知县张照乘将县学迁于此,现存建筑为乾隆年间所建。因县学又为祭孔场所,故又称文庙。文庙建筑群整体布局和主要建筑均保存完好,现有大成门、厢房、大成殿、崇圣祠、节孝祠、尊经阁及广场,占地7000多平方米。整个文庙建筑受岭南建筑风格影响较大,山墙起伏变化多采用曲线。文庙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顶,覆以黄绿相间的剪边琉璃瓦,并饰以青花瓷的屋脊和吻兽,加上彩瓷宝顶,显得富丽堂皇。木构件中采用异形雕花拱,廊柱采用红石柱,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大成殿高13米,占地700多平方米,是赣南古建筑中空间体量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也是江西省现存的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学建筑。?

赣州古瓷窑遗址

【赣州古瓷窑遗址】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东郊七里镇,故又称七里镇窑。窑址沿贡江北岸一线分布,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在1平方公里多的地底下,均为古代的窑址,同时还保存有高出地面的大型窑址堆积16处。赣州窑始烧于唐末五代,盛烧于两宋,终烧于元代,是江西省境内宋代的四 窑场之一。赣州窑的产品主要为民间日用品,器形有枕、瓶、杯、壶、罐、碗、盏、盘、碟、钵、盂、炉、砚等。产品的胎质以陶胎为多,瓷胎较少。釉色有青釉、白釉、青白釉、褐釉、黑釉、窑变釉等多种,近年来还发现有少量的白釉开片瓷产品。赣州窑的青白釉瓷器可与同时代景德镇窑的同类产品相媲美,仿漆器赭黑色釉则是赣州窑独具风格的产品。产品中有一种划胎柳斗纹点釉鼓钉罐,是赣州窑独特的产品,在宋元时期远销日本、朝鲜一带。赣州窑产品的装饰工艺以刻划为主,还采用印、雕、捏塑等工艺,常见的装饰图案为花鸟走兽。装烧工艺在唐末五代采用垫柱支钉迭烧,宋代以后则采用垫饼匣钵装烧,窑型以龙窑为主。1986年,曾清理出2座并列的宋代龙窑,各长30多米,为古代窑址中所罕见。?

舍利塔

【舍利塔】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东南,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故又名慈云塔。塔身六面九级,高42米,用青砖砌成。是一座穿腹绕平座而上的楼阁式塔,砖叠涩出檐,饰斗拱。此塔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塔身有"天圣元年"、"舍利塔砖僧"、"天圣二年女弟子陶一娘舍钱二十吊"等带有纪年铭文的塔砖。此塔原有木檐回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遭雷击焚毁,现仅存砖塔身,是一座保存较好的珍贵宋塔。?

八境台

【八境台】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章江与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故取名八境台。此台建成时,主持建造此台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将登台所见绘成《虔州八境图》,请苏东坡按图题诗8首。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贬官岭南路经赣州时,曾亲临八境台,在遍览赣州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后续一篇。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八境台建成后曾屡遭火灾。1984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新台于1987年落成,共3层,高28米,斗拱飞檐,画梁朱柱,并采用琉璃瓦盖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凭江而立,气势挺拔。登上此台,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宇之秀尽收眼底,其风光之秀,为赣州城之最。1955年以八境台为主体辟建八境公园,占地7.6公顷,其中水面5.5公顷。?

郁孤台

【郁孤台】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西北的贺兰山上,是古城区的制高点。取其地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名郁孤台。郁孤台在唐代宗时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南宋淳熙初年(1174),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一词,郁孤台从此名扬海内。郁孤台在1982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仍为3层,高17米。登上郁孤台,可俯瞰赣州城全景。?

浮桥

【浮桥】为了沟通城乡交通,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知州刘瑾在章江上架设了第一座浮桥--西津桥;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知州洪迈在贡江上架设了东津桥(即现今的建春门浮桥);淳熙年间(1174~1189),知州周必正在镇南门外的章江上架设了南河浮桥(即南桥)。赣州3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其架桥方法一直沿用到现代,对沟通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作用。1985年和1990年西河人行桥、南河大桥建成后 ,先后拆除了西津浮桥和南河浮桥,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100只木舟,每3只为1节,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日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此古老的交通设施,已沿用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福寿沟

【福寿沟】系古代赣州城的城市排水系统。宋代刘彝在熙宁年间(1068~1077)主持修建。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水。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既可避免沟水外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福、寿二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废水分别排入章江、贡江。整个福寿沟排水系统,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性工程。福寿沟在清朝初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直至今天,赣州城的下水道系统仍然利用了福寿沟的地下暗渠和城墙下的水窗作为排水通道。?

玉虹塔

【玉虹塔】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赣江西岸。是一座风水景观塔,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都御史谢杰所建。塔下旧有玉虹桥,塔因此而得名,又因塔身刷有白灰,故俗称白塔。此塔六面九级,青砖塔身,底部设有红石须弥座,高30米,塔砖上多处可见"万历宝塔"的铭文。此塔结构为壁内折上式,外墙采光窗与内外壁之中的梯道巧妙地相互对应,便于采光,为明代砖塔的佳作。?

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城内西津路田螺岭巷口。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是一栋岭南风格的建筑,屋面的主体部分采用石湾所产的琉璃瓦盖面,山墙以曲线形的弓式山墙为主,构件多采用抛光的雕花青石,十分雅致,别具一格。广东会馆还是革命纪念地。1926年11月,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清代,赣州城内还有山西、陕西、安徽、福建、吉安、南临等会馆。?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东北郊,原为一片黄土岗。蒋经国主政赣南时,于1943年6月在此创办"中华儿童新村"。儿童新村依山临江,建筑物错落排列有1公里长,村中儿童最多时达1000多名,多为抗战时期无家可归的难童。1945年2月日寇进犯,赣州沦陷,儿童新村停办。现保留有坊式山门、村公所、迎宾馆、小会场、教室、宿舍和蒋经国旧居。?

峰山

【峰山】位于赣州城南,主峰距市区10多公里。峰山古名崆峒山,由宝盖峰、狮子岩、牛轭岽、玉屏峰、席帽峰、金标峰、丫髻岽等山峰组成,宝盖峰最高,海拔1016米。峰山森林资源丰富,现已开辟为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有公路直通山顶,主要景点有狮子岩、宝盖峰、石角龙潭瀑布、天子地仙人造字石、宝盖峰石城、玉屏峰崆峒精舍遗址、单桥滴水寨等。狮子岩建有峰山别墅及配套的景观建筑。?

赣州公园

【赣州公园】位于城区中心,总面积3公顷。明清时期为道署衙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于衙东建甓园。乾隆二十四年(1759)累土为山,取名丰台。旧有甓园12景、丰台10景。1933年辟为赣州公园。现今公园东南部有动物园、山茶杜鹃园,东北部有广场草坪、盆景园,西南部有镜湖、长廊。整个公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凉亭、画廊、碧池、修竹装点宜人。镜湖筑有典雅的三小亭、两水榭,曲廊回槛相通,假山叠石依托,水光山色,独成天地

另外还有宝葫芦农庄

2. 江西传统建筑风格

故宫不是赣派建筑。故宫的艺术特点在于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 制。

赣派建筑,又称赣式建筑、江右建筑,是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赣派建筑主要分布在江西一带,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福建西北部也有大量分布。赣派建筑是江西民居的代表,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赣派民居建筑的主要特色。

3. 江西省的标志性建筑

古建筑:上饶广丰十都大屋。 十都大屋坐落在江西省广丰县嵩峰乡十都村。

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是当时纸商王直贤所建,故又名“直贤大屋”。文物考古专家称,十都大屋是目前江西省遗存最大的古民宅。   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肇基于元初,始祖童姓开始居住,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因战乱从山西太原迁至浙江江山保安,后移居广丰十都。

  十都大屋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大屋内厅、堂、室、廊布局错落有致,除厅堂、风道外,有房间108间,小井2口,青石栏杆、鱼池4个,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个。

现代建筑:三清映月。三清映月雕塑是上饶市中心城区彰显上饶地域特色的地标性景观工程,其规模之大国内少有。该雕塑以中国画、浮雕和剪影等艺术形式将神奇的自然景观月亮和三清山融为一体。

  据介绍,“三清映月”雕塑长度和高度均为30米,外环月亮采用外包不锈钢的钢结构,三清山景观分四层,每层层厚为30厘米,均采用铜雕结构,铜雕结构之间间隙内安装有300余米LED彩色灯光和600余组喷雾装置。

当然还有其它有名的建筑物也比较有特色的,如:上饶市龙潭湖宾馆、创意产业中心、亿升广场和新火车站站房。这几个现代建筑物都是上饶的地标式的建筑

4. 江西古老建筑

赣派建筑早于徽派建筑。

赣派建筑成型于唐、宋朝,兴盛于明清,伴随着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科举人文和赣商崛起而不断发展壮大。晚清后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赣商衰败和社会经济衰退,赣派建筑趋于保守和逐渐没落。

徽派建筑起源于宋,形成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财力雄厚。“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

5.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大家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江西有那些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风光?小编在这里先带大家了解下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悠久的江西省。

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们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江西省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邻湖北省、安徽省,省会是南昌市。

江西粮食作物以水稻,次小麦。还盛产油菜、油茶、茶叶、黄麻、主要工业为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冶金、等。景德镇瓷器工艺历史悠久,产品驰名中外。

江西有着悠久的深厚的灿烂的古文化,当然少不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风光,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江西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风光、瑞金、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龟峰、龙虎山、滕王阁、婺源、鄱阳湖、景德镇、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上饶集中营、井冈山革命遗址、赣州古城墙、瑞金革命遗址、梅关驿道、通天岩、八大人山纪念馆、绳金塔、西山万寿宫、上饶圭文塔、五桂塔、仙女湖、东林寺、白鹿洞书院、等很多名胜景区,小编就在这里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下江西的名胜景区。

名胜古迹:

1、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 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六月,系唐太祖李渊次子李世民之弟腾王李元婴所建,因其称滕王而故名。历史上滕王阁曾多次毁于兵火,重修达28次。现金的滕王阁是1985年为仿宋建筑,共九层,高57.5米。台基12米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

2、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方虽然不大,但是无论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镇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瓷器城。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也对景德镇的高度评价为,中国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自然风光:

1、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巅,故名。三清山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其中主峰海拔1819.9米,为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

2、井冈山,江西省县级市,由江西省吉安市代管,地处江西省西南部,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人文风光:

1、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是中国古代第一座完备的书院,建于宋代。唐贞元年(785)、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此地,因李渤喜养白鹿而得名。书院现存石刻100余处,这里环境清幽,至今不失为做学文的好地方。

2、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江西是个好地方,“物宝天华,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全省拥有2处世界地质公园,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世界遗产,52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等很多,最后小编祝福大家旅途愉快,来江西旅游是您一次很好的旅行。从名胜古迹,到自然风光,人文风光,都会有您去的地方。

6. 江西省的著名建筑

赣派建筑又称赣派民居、江右民居。是汉族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于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南山区、皖西南、闽西北一带,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却又十分讲究。 [5] 江右地区的传统建筑主要为赣派建筑,著名建筑有贵溪耳口曾家清代建筑群、赣县夏府村戚氏宗祠、近代代

赣派建筑

表建筑主要为庐山别墅群、庐山天主教教堂等地;现今地标南昌八一大桥、南昌金融中心等等。以乐安流坑、安义罗田等江西古村落为代表的赣派建筑文化:其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赣派民居建筑。外看,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入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臣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可以说赣派建筑,既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极其华美一章,又豫章大地上赣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7. 江西省的特色建筑是什么

1. 通天岩风景区

通天岩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北郊6.8米处 ,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2.宝葫芦农庄

宝葫芦农庄是地处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赤珠,湖边镇石人前之间,占地面积1300余亩,紧靠105国道,距市区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园风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绿色生态农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最成功的主题公园

3.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区的东南面,南逶迤而过的贡江水,对望风水山祖师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远眺赣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衬,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

8. 江西省传统建筑

江西婺源与徽派建筑的风格相差不大,江西其他的地方我去过不少,离的有点远。

赣派建筑与徽派建筑在有的方面是类似的,但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在形式,与比例与古建构件的称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是安徽黄山专门从事徽派建筑的,婺源做了不少项目!所以对婺源比较了解,其他地方出了南昌,都很陌生了。

9. 江西的建筑文化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景观,而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更加使得我国的地域景观十分的丰富。客家作为一个分布极为广泛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汉系民族,在建筑方面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客家建筑风格。    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客家建筑,也不知道客家建筑分布在哪里,其实客家建筑是我国居民自己建造房屋时智慧的一种体现,有着独特的魅力,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客家建筑一般来说造型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客家建筑也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建筑一样,十分注重分水,采光等因素,所以一般都会风水比较好的地方,然后坐北朝南。    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客家建筑并没有想着去征服自然环境,然是尽量去迎合,适应自然环境,这样也使得客家建筑在通风,采光,排水,防灾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与环境相处十分和谐。    客家建筑多以低层为主。客家建筑一般都是1——3层左右,不会出现很高的楼层,一方面与当时的建筑技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建筑材料有关,建筑材料主要为木材和石料,其建筑屋顶一般都是大的坡屋顶,这样也是便于排水。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圆寨,仅就名称而言,已表现出2大特性,一方面,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另一方面,寨就是堡垒,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有效的准军事工程。客家土楼建筑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良好的坚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御性,独特的艺术性等多种优 越性。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客家建筑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客家建筑作为我国建筑形式的一种,还是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的,上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客家建筑的一些基本信息及其风格,对客家建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的了解一下,也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10. 江西特色建筑景观

1、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

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位于吉安市城北,占地面积216.67公顷,总投资近3亿元,是展示吉安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城市公园,2011年被江西省旅游局评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2012年获批为国家4A级景区。公园分为庐陵文化展示区、庐陵湖景观区、生态景观区、综合休闲娱乐区、滨江景观区、商务度假区六大区域。展示吉安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是吉安的一张最亮丽的名片。2、九江南山公园

九江南山公园是一座集集会、商贸、购物、文化旅游、健身、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南山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占地总面积69.12公顷,绿地率79.57%,公园有文化休闲广场、市民服务中心、文化展览中心、音乐喷泉等景观,公园设计紧扣山水田园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将园林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3、九江湖口台山公园

九江湖口台山公园位于九江市湖口县县政府背面,占地面积24公顷,绿化覆盖率87%,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台山公园八大景观,即:霜草寒林、临亭怀苏、徒阶忆古、台山耸翠、芦塘落雁、响石析泉、台田花海、棹樯荡舟。为九江湖口县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座登山健身、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4.丰城丰水湖公园

5.金溪县象山公园

6.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7.新余抱石公园

8.南昌环球公园

9.宜春袁山公园

10.天香园

Hash:4c170b9b20c602f1aa82c258ceafad0d83ae2288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