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馆景点介绍 - 白公馆的介绍

导读:白公馆景点介绍 - 白公馆的介绍 1. 白公馆的介绍 2. 白公馆的介绍 英文 3. 白公馆的介绍图文 4. 白公馆的介绍100字 5. 白公馆的介绍50字 6. 白公馆的介绍作文 7. 白公馆的介绍和历史 8. 白公馆的介绍和特点 9. 白公馆的介绍词

1. 白公馆的介绍

红岩小说里的白公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香山别墅。香山是白居易的字号,这么美丽的名字却是一个阴森的魔窟。在这里关押过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革命志士。

他们在这里备受摧残,这里关押过省委书记罗世文同志,重要领导齐晓轩同志,华蓥山区委书记华子良同志,他忍辱负重装疯受苦,最后他为白公馆和狱外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这里还关押过成岗,刘思扬等等我党最杰出的共产党员。

2. 白公馆的介绍 英文

齐晓轩生于江苏江都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因生活困难被迫辍学,到当地一家钱庄工作。 后参加陈士德为年轻店员和学生组织的外语工作坊,努力学习英语、世界语和汉语拼音,同时开阔了视野。也是在那时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四川东部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宣传部长,重庆市新城区委员会委员。 他经常亲自去工厂发动群众斗争。 可惜最后不幸被捕,被关押在白公馆看守所和贵州西峰监狱。

凭借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狱中的机智勇敢,他屡屡挫败敌人的阴谋。 在西峰监狱,他与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等人一起反对监狱当局制定的“连坐法”,最后获胜了。 白府内,他和李子博正在积极准备逃跑。 据狱中难友报道,宣灏据报在狱中挺进,却被特工发现遭到殴打。 他上前掩护宣灏。 可惜的是他最后在大屠杀中殉职,在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壮烈牺牲。

3. 白公馆的介绍图文

红岩原型介绍----成岗

成岗真名陈然

陈然,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1938年夏,15岁的陈然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剧团”。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在重庆参与筹办了《彷徨》杂志,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1947年7月,重庆地下党决定编印《挺进报》,他先任《挺进报》特支组织委员,后任书记,负责报纸油印工作。

4. 白公馆的介绍100字

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 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白公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白公馆监狱旧址位于重庆沙坪坝郊区,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白驹自诩是白居易的后代,就借用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别墅”,把自己的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

5. 白公馆的介绍50字

《狱中联欢》

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狱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课文讲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6. 白公馆的介绍作文

《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是我最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

江姐,是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一位女中豪杰。她在熊熊的烈火

当中表现的是那样的坚强、勇敢。江姐的精神是那样的可佳,我对

江姐的敬佩之情与怀念之情是永远也不会抹去的,虽然现在江姐牺

牲了,但她会永远地活在我心中。江姐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定:她的

丈夫在与敌人战斗的时候壮烈牺牲了,当江姐路过城门时,看到敌

人把自己丈夫的头颅悬挂在城楼上时,心如刀绞,但她依然忍着悲

痛,继 战斗。最后因叛徒出卖而被逮捕的她在重庆的中美合作所

渣滓洞的集中营里,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江姐宁死不屈

。最终在1949年11月14日这一天,江姐被特务秘密枪杀,

当时,江姐仅仅只有29岁。

多少像江姐一样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

后为祖国做更多有力的贡献。

这部电影令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所以,我爱看这部电影。

7. 白公馆的介绍和历史

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隐蔽。

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

关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达三百余人,此地还曾居住过“小萝卜头”和他们一家人。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

8. 白公馆的介绍和特点

红岩中人物性格特点:

1、江姐: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

2、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

3、“猩猩”: 渣滓洞集中营的特务头子。因为他长着人的面孔,穿戴着人的衣冠,但没有人的心肝,而是一头类似人的刁诈的动物,所以大家都叫他“猩猩

9. 白公馆的介绍词

在歌剧《红岩》中有一首主人公江姐唱的《绣红旗》,其中有“线儿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绣出一片春消息。” 描述的是江姐和她狱中的姐妹们在中共建政前夕赶绣五星红旗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是怎样的呢?重庆市2006年末的《红岩》档案解密展上,首次全文公开了的一份两万多字的秘密报告,人们从中知道,那一面红旗其实是《红岩》的作者罗广斌等人制作的,不仅所用的材料很简陋,而且做出来的“五星红旗”与真正的红旗出入很大。

  这份引人注目的秘密报告,是《红岩》小说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写的。当年的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收到这份报告时,是1949年12月25日,那时距离罗广斌等34人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中死里逃生,不到一个月。这个《红岩》故事的“原型版本”,记录了中共重庆地下党员在国民党的监狱中斗争的历史。

  关于“绣红旗”,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在罗广斌被转押到白公馆八个月之后,即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共政权建立,并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罗广斌所在的白公馆的中共地下党员10月7日从秘密收藏的广播中得知了这一消息,他们激动地欢呼,但由于有看守监视,他们只能耳语相传消息。他们激动地拥抱,但下一个动作只能借势在地上连连打滚。那一夜,他们激动得没有人睡得着。罗广斌忽然有了个主意,他建议做一面五星红旗,伺机打着红旗冲出牢门。

  曾与罗广斌关在一起、又一起脱险的毛晓初平回忆说:“老罗就扯下他的红花被面,那时我们还不知五星图案是如何排列的,大家就悄悄议论,认为应放在旗中央,形成圆圈。”

  说是绣,其实罗广斌他们既没剪刀,也没有针线,而是用一把铁片磨成的 小刻刀”,将黄色的草纸刻成五颗五角星。没有浆糊,就用剩饭粒把星星粘到了红绸被面上。

  五星红旗做好之后,罗广斌他们将其藏在了牢房一块地板下,直到中共军队夺得重庆控制权之后才取出。绣红旗的牢房如今已经辟为展室,就在白公馆平二室。一面“五星红旗”摆在橱窗里。红旗的原件后来遗失了,现在展出的红旗是复制品。

  这面“五星红旗”和真正的五星红旗差别很大,由于当时狱中的中共地下党只是通过电台得知中共的新政权是以五星红旗作为国旗,惟一知道的是有“五星”和“红旗”,至于五颗星的布局则无从知晓,只好按照自己的想像,令一颗大星居中,四颗小星对称分布四方。

Hash:f1e40a495c4ec6a6c9762d5c69d867b6c41692c3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