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八景”之首!共享着70、80、90的回忆~
在云和县城里,便有这样一个地方,说出它的名字,大家可能都知道,自唐代以来,它以其毓秀列为“云和八景”之首。山上古木参天,藤萝倒挂,怪石罗列,飞泉相激。远望俨如狮子蹲伏,山因形而得名。更有历代骚人墨客如苏轼、刘基、章溢、魏兰等人游迹题咏......
狮 山
没错,它便是狮山,狮山原为云和的一处名胜古迹,名胜景点甚多:有色白如乳,清沁心脾的“狮乳泉”;有纵目千里,美不胜收的“望翠峰”;有曲径通幽,可凌虚长啸的“步云梯”等等。但上面的古建筑年久多毁,仅剩一些碑文石刻犹存。再去此处,更有一种寻访历史遗迹的味道。
想必这里有着云和几代人的回忆
亲人、好友、或是恋人...
再次踏入此地,曾经往事历历在目
“步云梯”、“狮乳泉”、“普仁寺”依旧在...
狮山脚下有一块“重修狮山风景区记”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写了狮山的情况和重修狮山的记忆,从这旁边开始,便是通往狮山山顶的步云梯。
“
沿溪拾级而上,山路石阶高低不平,弯弯曲曲也平添多少野趣,石拦上雕刻的鱼虫花鸟,栩栩如生,依稀可辨。石阶镶嵌在原始森林间,“之”字型,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似已暝。
”
山间古木苍藤,古道曲径,登上步云岭百十来步,更有巨龟从山里探身而出,未免魂悸魄动,似在梦中。
前方有一亭子,站在亭外可看浮云溪和大半个县城。
步云岭的顶部古刹普仁寺掩映松竹间,每逢初一十五,香烟缭绕,晨钟暮鼓。
普仁寺门口转左,黄墙黛瓦,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禅意深深。
从长亭外西下石阶四五十步,有一处景点名狮乳泉,因泉水色白似乳故名。泉水常年不息,汩汩流淌。崖间有石刻“喷雪”二字,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手迹。
听闻广交天下诗友的苏轼与云和寺庙住持道通结为诗友,交往甚密。道通绘声绘色向苏轼描述云和乳泉奇观,苏轼一日梦游狮山之后神来之笔,挥毫“喷雪”。如今这两字仍留在普仁寺北侧“狮乳泉”井额上。
“
欲循道西折至会贤亭,黄泥小路一转,竟发现魏公在此留下的足迹,上面的文字还清晰可见《重九晚登狮山》。
”
辛亥革命先驱魏兰,云和城内人。历任浙江省军政府咨议,都督府参谋长、永康、武康等县知事。魏兰青年时代读书狮山,中年多次重游狮山,关于狮山的诗颇多,作《狮山杂咏》云:
狮岩秀丽本超然,峻岑盘旋别有天。倚槛几疑青入户,登楼惟见绿平田。
兴来最爱烹泉饮,倦去何妨枕石眠。此处昔年曾寄读,人人道我不殊仙。
如今,魏兰后代子孙将魏兰墓移至狮山翠峰屏左侧,以此慰藉先生。
再到会贤亭,亭中只剩三两石凳,坐在石凳上,想着当初道通和尚是否像我一样坐在这,给苏轼写信。
一抬头,发现顶上浮雕竟是八仙过海图。八大仙家各个神采奕奕,各家不尽相同。
沿会贤亭而上,便是望翠峰景点。少年时代见过的“望翠峰”碑石也已碎,不过听闻站在此处可将云和盆地尽收眼底。遗憾的是如今已被繁茂的树木挡住,看不了此番美景,实在可惜。
“
从望翠峰北转向下便是大雄宝殿和送子观音殿。每逢初一十五,会有很多香客来这烧香礼佛,求子祈福。
”
普仁寺乃民间人士集资兴建,观音殿外石碑上,刻的便是这些募捐者的名字,普仁寺规模虽不大,但每月初一十五香火较为旺盛。
再往下,就是狮山塔。如果遇到塔下门开,可观云和浮云曲水映带,环城公路似蛇行。每到夜幕降临,狮山塔会在山间点亮,遥遥可见。
有空的你们可以去走走,如果你来,或许会听到悠远的钟声在狮山回荡;如果你来,也许会发现山中古树参天、且形态各异;如果你来,你会发现还有很多历史文人遗留在这的古文石碑藏在深山之中;如果你来,你会看到一幅古意盎然的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而我,打算留着下次再来探寻存留在此的历史古迹。
来源:云和旅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636662
Hash:d7f54e80669d32d351d2c103dbe7845ac12b8660
声明:此文由 云和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