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推荐:立陶宛克莱佩达|一辈子不去,或者,去了一辈子不忘

立陶宛实在是一个小国,出境游的人很难把它列入行程单,却有人说,"这里的建筑精美华丽不输任何地方,却又带着早已远去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气息,它是最酷最难忘的旅行经历之一,它是立陶宛。"

在立陶宛的西部有一个名叫克莱佩达(Klaipėda)的县,它是"最难忘"立陶宛的必去之处...

几经波折的小小不冻港

克莱佩达县位于立陶宛西部,西临波罗的海,是立陶宛的唯一滨海县,也是立陶宛唯一的不冻港。全县面积57.4万公顷,人口38.3万,是立陶宛最主要的旅游和休养地。

克莱佩达是由波罗的部落于12世纪建立的,居住着立陶宛人和日耳曼人。十三世纪末被条顿骑士团占据,1525年后属普鲁士公国, 1871年德国统一后,成为德意志帝国在东波罗的海的重要军港。

立陶宛历经一战、二战洗礼,1990年宣布独立,1991年苏联承认立陶宛独立,一直到此时,隶属于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才迎来了宁静的日子。

克莱佩达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是立陶宛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连接东西方陆路及海路交通要道的枢纽之一,与世界上200多个港口有水路联系,港口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左右。

历史和地理双重推动下,克莱佩达拥有了如画般美丽的建筑景观,与德国、英国丹麦的建筑景观类似。

库洛尼亚沙嘴与时钟博物馆

库洛尼亚沙嘴(Curonian Spit)位居克莱佩达最想观光景点的第一名,茫茫大海中竟然有一条细长的沙洲,沙洲从北到南绵延几十公里,北半部属于立陶宛克莱佩达,南半部则属于俄罗斯

自古以来,这里受到海风、潮汐等自然力量的威胁,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造林固沙与沙嘴的侵蚀搏斗,使遗址保留至今。

距离克莱佩达不远处、位于加里宁格勒交界的尼达小镇是苏联时代的旅游区,这里植被覆盖约70%,在上面徒步,左手边是库尔斯潟湖,右手边是波罗的海,对面则是俄罗斯。

小镇虽然破败,但在历史遗留和地理环境的交错下形成独特的风味。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库洛尼亚沙嘴上栖息着麋鹿和鸟类等各种野生动物,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片脆弱的沙嘴列为世界遗产

除沙嘴外,克莱佩达时钟博物馆也值得一逛。

它是立陶宛艺术博物馆的分馆之一,珍藏着大量中世纪时期独特外观和结构的时钟。

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从最初的藏品少、外借藏品,到现在收集了越来越多不同款式、结构、性能、年代的钟表,该博物馆已经成为各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游客最喜爱的景点之一。

克莱佩达的小确幸

除了历史、地理、经济外,克莱佩达还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小幸福。

Artūras 是立陶宛的一名艺术家,一直工作在克莱佩达艺术馆,他将"蒸汽朋克"与金属加工联系在一起,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艺术大门。

Artūras沉醉于实验各种材料的组合,从金属制成的商品,到被人遗弃的金属垃圾桶,都变成了他的艺术创意材料。

Hash:83dac6a38a9bd6bb697dd46cca6355cea97c14b3

声明:此文由 解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