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之乡 艺传四海--临泉杂技博物馆
安徽与河南的交接,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杂技艺术之乡”的临泉县。如果说 国际杂技看吴桥,院线杂技看武汉,那么民间杂技看临泉 ; 深耕 “ 民间杂技 ” ,根植于代代相传的沃土,面向基层的受众 , 这是临泉人对“杂技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与开拓。
2019年临泉县规划长官杂技小镇,将杂技与文旅融合,打造“中国游艺第一镇”。临泉杂技博物馆成为“杂技小镇”文化区的核心之一。作为一个文旅项目主题馆,天地间文化 依旧 兢兢业业,策划方案上梳理文化传承脉络,提炼优质的布展大纲,说好文化故事;设计上合理分析空间布局、集互动体验、传习、等多功能,助力打造杂技艺术交流平台,强化杂技的口碑与影响力;施工上匠心品质,每一个视野空间力求精益求精!
临泉杂技博物馆 主要有三个功能展厅,历史传承厅、体验传习厅、文化传播厅、一个序厅与一个接待客厅。
序厅 浮雕墙展现临泉杂技的关键历史、电子地图演示临泉杂技团走四方
历史传承厅 千古绝活·生临泉
杂技的缘起与尚武的传统、饥不果腹多多少少有密切的关系。临泉自古位居汝水咽喉、夷夏廊道,商周时期,兵家始祖姜尚出于此,后周文王十子聃季载分封于此,拱卫咽喉之地,养由基留下“百步穿杨”的典故,尚武精神,蔚然成风,杂技之芽在古沈之地逐渐萌发。
秦汉“百戏”是中国杂技之源,70年代中期,临泉出土的东汉彩陶戏楼中就“拿大顶”,由此可见临泉的杂技历史久远。明代中期,“一撮毛过刀山”的杂技班组在泉、涎河两岸表演,万人空巷,看杂耍,深受熏染的临泉艺人,在兵慌马乱的年代,挑起担子,携儿带女,在先人武术的基础上,以“杂耍”换粮走四方。清末,临泉杂技、马戏班组已名扬远近,改革开放后,临泉杂技精品节目达百余种。既有中原的粗狂,又有江南的柔媚,形成了新、奇、巧、险特点。
体验传习厅 千习百炼·铸艺魂
杂技是一项高危险的艺术活动,每个惊险动作,都需要千百遍的反复练习,毅力、勇气、耐心、合作等多方面的锤炼才能精益救精。还要吸取舞蹈、音乐等综合元素,多种形式推陈出新,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效果。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与延续, 2006年,临泉杂技马戏,入选首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侯德山、尹春燕、侯忠义等先后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批批杂技之星,随着千百个杂技团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演出,让杂技这门民间艺术一步步走上辉煌的舞台。
文化传播厅 千团共进·传四海
现代杂技市场对的杂技水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临泉杂技艺人深知只有改变传统杂技的定位,完成“技”到“艺”的蜕变,才能使得临泉杂技入得殿堂。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临泉杂技、马戏团队,从全国各类竞技赛中陆续争荣,打响了品牌,被各大媒体竞相邀请,文化品牌也带到全国各地,近千个临泉杂技艺术团将杂技文化一步步带向世界,走向产业化。
杂技团海外演出
临泉杂技小镇核心文化区之一的临泉杂技博物馆,日前业已完工,一经开放,获得了业内各界的无数好评。
作为临泉杂技博物馆布展公司,天地间文化深耕展陈行业十八载,汇聚业内无数精英,系统完善的一体化服务,成功解决了众多文旅项目中的核心文化展示与传播,为文旅小镇的开发、乡村振兴的探索提供强有力支撑。
Hash:60f30e0dacb33018875a133b0b96bdb234b751c0
声明:此文由 TDJWH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