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关长城,早于秦始皇时期的中国唯一一座砖砌长城

长城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族侵袭而修建的大型军事工程,至今中国保存有各个时期修建的长城遗迹。许多人都认为最早修建长城的历史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但远在秦始皇修建长城之前,在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长城遗迹了。

据考察,位于太行山西侧的平定县西关村的固关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明代内长城,也是国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石砌长城。

固关长城,比秦始皇时期修建的万里长城早155年,被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称有“小八达岭之风韵”。

固关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旧称“故关”。故关长城自修建之后,屡遭战乱毁坏,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直到嘉靖二十三年,改名为固关,取“固若金汤”之意,又西迁十里筑新城,并修复了当时关城两侧的长城,才有了如今的固关和固关长城。

现主要遗址有长城南段固关经将军峪至白灰口长约7公里和北段经岭后底至娘子关嘉峪沟约13公里,全部依山而建,用石头砌筑。在墙体的重要制高点上分别建有炮台、烽火台、哨台等。现存炮台、墩台11座,烽火台2座,哨台1座,药楼1座,堞楼3座。长城周围还有西峰洞和关帝庙、老母庙、玄武庙、文昌庙、三官庙等十多座庙宇文物,楼阁亭台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固关城中的瓮城建的十分讲究和特殊。它是由固关城楼、翁巷和驿道城楼组成,是建在正城外的月城。城墙和道路全部由清一色的石灰石建成,在古时有十分重要的防御作用。

固关城楼坐东面西,南临护城河,北依悬崖峭壁。城楼面阔五间,是柱梁结构的重檐歇山瓦顶建筑彩釉砖雕房脊,八角华檐凌空。内有木楼梯通往顶层,拾级而上,可俯瞰关前胜景。城楼东、西两面皆窗,穿堂中门对开。城楼北有长城随山而起,箭垛环立。

瓮巷西起西门,东北到驿道门,是一道由西向东北弯曲的弧形巷道,宽5~7米不等,长87米,两侧是巨石垒筑的封闭式城墙,其形如瓮。瓮道是保存完好的古代驿道,全部由巨大的青石铺成。在石面上有两行车辙沟槽,宽10~15厘米,深5~10厘米,是千百年来无数过往车轮碾压而成的。驿道城楼坐西面东,城墙高10米、宽8.5米,与南、北两翼长城相连。城门宽4.6米、高5.2米,门额镶一石匾,阴刻横书“古驿道”。城门内有一小门,筑有石台阶通往历史名人与固关展室和城楼。城楼面阔五间,是单檐硬山瓦顶建筑。

固关长城在清朝时期还保存完整,一直到近代战争,尤其是文革时期,固关长城受到战争毁坏和人为破坏,城墙炮台等古建筑被随意拆毁,形式样貌已不复从前,很多地方已沦为一片废墟。

​1998年,在上级的支持下和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新关村村民自发出钱出力对固关长城进行了修复,才有了现今固关长城的样子,能再现昔日雄关古道的风采。固关长城门票:50元/人

出行路线:石太高速固关口下,约两公里即到平定县东关汽车站,乘坐到旧关的汽车在新关村下车就可以。

Hash:d2b4cf7c3e6449a1fb903744822c066e8c448a45

声明:此文由 悦晋之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