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进行时 ㉞ | 重庆南岸:老房子有了新使命

这几天,早已搬离南岸上新街马鞍山的居民王丽,约着多年的邻居们重返此地“打卡”。从新开的网红店到墙上的新壁画,每经过一处,他们都有看不完的新鲜与说不完的回忆。

“我从小就生活在马鞍山,几十年了,这还是我搬走后,第一次回来。”王丽看着四周的环境,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这种熟悉的味道,正是重庆南岸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上设定的目标:重塑街区历史风貌,在保留老建筑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使命,让街区更有烟火气、历史感。

2019年以来,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目标要求,对该区33个老旧小区、667栋房屋进行改造,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共惠及居民2.5万户。

老街区注入新业态

老房子有了新使命

从上新街车站下车后,沿着老石板路往上走,两旁的老房变成了新模样,给人一种穿越岁月沧桑而又充满新鲜的神秘感。

一路向上,山顶处有一家咖啡屋。咖啡屋内,一个吧台几张卡座,落地窗旁的食客一边观景一边喝着暖茶,温馨且舒适。

这家咖啡屋的老板一直在找寻着还留存烟火气的地方。初到马鞍山,他便被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吸引。从选址到装修,咖啡店老板很快地开辟出新的秘密花园。站在咖啡屋外,他指着坡坎下的七彩护栏说:“前段时间,政府在这种下了一片花海。来年春天,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秘密花园。”

面朝长江,春暖花开,是咖啡店老板向往的生活,也是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探索出为老街区注入新业态的一条新路子。

“老旧小区改造,除了维护其本身的传统风貌特色,更要重视对其空间的梳理、历史传承以及环境再造。”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的变身不是简单以新代旧,而是既挖掘本土资源,保留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又导入新兴商业,让老街区变“活”。

老旧小区改造2.0时代

重视人居环境提升

在马鞍山的半坡上,还有一家竹篱笆围着种满鲜花的院子,这里充满艺术感。与咖啡屋等新开的小店不同,这家店的经营者是马鞍山“土著”。

以前,这个小院前是一块空坝。刚开始,老居民余萍所在的乐队有时会在这里弹奏彩排。后来,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空坝前布满水渍的老墙上作了一幅生动的美丽画卷。“这幅画不仅使整个环境提档了,还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和画家。”余萍说,之后,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前来打卡,她们乐队也成了“网红”,“后来我才把空坝收拾成现在的模样,让大家在更好的环境下,聚拢起来谈天说地。”

马鞍山的不少居民看到小院的变化,也纷纷跟着动了起来,积极配合改造升级。

事实上,南岸区制订《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之前,老旧小区的改造只要求“穿衣戴帽”。“最初,我们小区改造就只是将其加固,做好防水、楼板修缮等。”上新街房管所工程部人员蒋锐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提升2.0时代的到来,人们现在更注重的是人居环境的提升。于是,政府部门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周边环境整治也下足了功夫。

老旧小区串珠成链

古道成城市旅游新线路

马鞍山的老旧小区改造,在各方共同努力的建设下已初见成效。但对于南岸区来说,如何将所有改造的老旧小区串珠成链,形成一条新的城市文化旅游线路,是一个新的命题。

早在2017年,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为满足马鞍山片区居民到南滨路的需求,多次派人实地查勘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在多方协调后,马鞍山片区新修建了一条通往南滨路的“通道”,让原本1小时的路程缩短为10分钟,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2020年,在两江四岸提档升级重点项目中,南滨路山城步道提升工程、黄葛古道提升工程等项目,成了打通南滨路-上新街-南山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地城乡建设串珠成链的重要举措之一。

去年开始,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大力推进山城步道建设与沿线建筑提升工程,在步道周边的环境升级、传承历史文化上更是做足了功课。

行走于提档升级后的黄葛古道,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修复后的步道、新增补的植物、两旁修缮好的房屋,再加上新打造的风雨亭、古道驿站、玩童古风园、宋风廊亭等设施,让这山脊线形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生态画卷。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编辑:任天辉

Hash:bbf359e1eae1e38c0161b18cf33ea28ffd7467b9

声明:此文由 中国建设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