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换一种方式讲故事

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数字博物馆已成为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研究项目,对其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也为博物馆工作带来了诸多改变。然而,伴随技术变革的加快,数字博物馆现有的建设标准和水平显然无法满足如今的社会需求。因此,数字博物馆如何自我调整以适应快节奏的变化?现阶段的博物馆如何利用技术讲好自己的故事?新媒体等业务又如何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2017年6月8日-9日,第七届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转业务员会、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北京联合大学主办,以“用‘互联网+’模式,讲博物馆故事”为主题,旨在探讨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本次会议通过研讨会、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分别就主题以及“新技术应用助力博物馆数字内容建设”、“数字博物馆创意设计与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助力博物馆的传播与服务”、“数字博物馆价值挖掘与应用”等4个分议题进行了探讨。众多与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建设相关的博物馆(科技馆)、企业、机构和相关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从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进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博物馆拥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迎接机遇的同时,博物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指出,现阶段的博物馆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展览水平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特别是博物馆硬件设施的建设,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场馆新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高科技手段在展览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过,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也面临着两大问题——需要盘活存量和进一步改善藏品解读方式。

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总工陈刚也提出,公众对博物馆文化服务需求的增长使得博物馆的传统管理和服务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促进博物馆文化服务的改进和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博物馆中得到应用,但博物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如何选择技术是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人性化的发展,不单是技术的进步,还要运用技术为发展而服务。现在的博物馆已经脱离了以前与观众隔离的状态,向着更为人性化、更具开放性的方向发展。从面向物,再到面向人,“以人为本”是现代化博物馆发展自始至终需要贯彻的理念。那么,单纯的数字博物馆也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智慧博物馆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数字博物馆的议题已经有十余年,而智慧博物馆则是近三、四年才在业界兴起的讨论,是在博物馆数字化讨论的基础上进化出来的新议题。崔学谙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智慧博物馆其实是一种运行管理博物馆的新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保护藏品,并实现与观众的交流。

陈刚也指出,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向人性化发展的结果,它更多关注的是包括观众和博物馆从业人员在内的人。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能够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将博物馆从传统的“以物为核心”的工作状态下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其人性化的发展。

推动博物馆教育发展

教育是博物馆四大基本职能之一。无论是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还是智慧博物馆的建设,都要为博物馆进行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拓宽了视野,无论是在教育的观念上,还是方式上,都为博物馆提供了新的思路。

天津博物馆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天津博物馆的边静介绍,天津博物馆先后与科技公司、网络直播平台、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进行了合作,将馆内一些临时展览推进中小学,并将相关的社教活动以直播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平台,打造了“天津博物馆公众教育平台”。

除了博物馆,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也为科技馆、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等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新媒体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肖云指出,信息技术在场馆科普中的应用有两条主线,一是对场馆业务进行支撑与融合创新,二是使高端科研资源在场馆落地应用。在完成这两条主线的实践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打造了中科院的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汇聚各类资源,为公众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在线科普资源。

同时,中科院还打造了“互联网+科普基地”的模式,构建了科普基地云平台,实施对用户的精准推动。线下场馆科普影视、VR互动展品展示等形式也为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的教育形式进行了探索。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史英周也介绍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开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动的情况,并就如何有效提升博物馆科普能力进行了探讨。

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

受到互联网技术变化的影响,在博物馆不断发展的同时,博物馆观众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使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发生了转变。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事业部行业总监孙一菲站在策展人的角度上指出,博物馆观众从以前的读展览到听展览,再到看展览,最终发展到了现在的体验展览,这要求博物馆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展览。为了能够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博物馆需要为观众提供沉浸感和体验感。

那么,在博物馆适应观众变化的过程中,新技术如何影响博物馆?孙一菲认为,对于博物馆而言,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最关键的并非是对博物馆和展品的三维建模,而是要实现贴合人类的虚拟行为方式,使人们与虚拟的文物、遗址、故事影响进行交流与互动,完全沉浸其中。技术需要帮博物馆讲故事,将实体展览中的信息和故事讲述出来。

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其实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为博物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这在一些博物馆的实践中就有所体现。

故宫博物院的苏怡在发言中介绍了故宫推出的“故宫社区”。自1998年开始,故宫就着手“数字故宫”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数字故宫”的内容被不断地扩展。“故宫社区”是在此前“数字故宫”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平台,为观众提供聚合后的内容,并且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交互动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让观众成为博物馆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苏怡在最后提到,“让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这是“故宫社区”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北京文博交流馆馆长薛俭也以智化寺为例,探讨了新媒体如何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距离的内容。

“互联网+”是当前博物馆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技术助力博物馆的发展?如何运用新技术讲好博物馆故事?这都是需要博物馆和相关机构长期探讨的问题。此次研讨会上,与会的博物馆和相关企业、机构也分享了自己的成果和经验,后续小编也会为大家进行梳理,敬请期待。

来源:研讨会现场记录

编辑:大橙子

Hash:d6ee66a11014d819a94b2587e563437b4f595fec

声明:此文由 弘博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