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这座清真寺十分罕见,石柱能断晴雨,门前狮子石料来自阿拉伯
中原腹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老家,不仅是汉人,也包括回人。在河南老省会开封,有一个镇叫"朱仙镇",名列明清四大镇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均汇集于此,有汉有回,而朱仙镇的清真寺也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据说,明清以来,阿拉伯人的后裔赛氏家族挺进中原进行商品交易,他们在开封一带先后修建了东寺、南寺、西寺、北寺、中心寺和两个女寺。如今,其他的清真寺已经不存,只有北寺,也就是朱仙镇的清真寺保存下来。
朱仙镇清真寺分别与明嘉靖十年(1531年)和清乾隆九年(1744年)进行了扩建,到今天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由于生长在中原腹地,这座清真寺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烙印,比如采用瓦顶的合院构造,从而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
而朱仙镇的清真寺是坐西朝东,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这或许是因为圣城麦加位于西方,因此,朱仙镇的清真寺也将圣龛布局在西方。(当然,在先秦、秦代时,中国许多建筑也曾是坐西朝东的。)
整座清真寺由前山门、碑楼、配殿、大殿、窑殿、耳房、南北厢房、沐浴室、以及"回"字形的庭院布局几部分构成,是研究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依据。
据说,当时为了修建这座清真寺,赛氏家族曾远赴阿拉伯半岛,从海上运来了石料,然后经由运粮河抵达朱仙镇,在水中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后,才由能工巧匠雕刻成一对石狮子。如今,这对石狮依然威武地挺立在清真寺大门口。
山门由八根石柱和四根木柱支撑。柱础底部为四角,上部为八角,象征四平八稳。门内廊上,挂着三块横匾。中间的匾,题为"至教真源",这是河南巡抚朱玉琨在乾隆30年所写的。右匾题为"真一寰真",是湖广总督裕禄题写的。左匾题为"未雨先知",是乾隆50年,纪晓岚所写的。
关于这"未雨先知"四个字,还有一段典故。据说,右边的础石一旦湿润,第二天必定有雨,一直被作为该寺的镇寺之宝。
此外,关于献殿和大殿之间的建筑也颇具特色:中间留下一丝缝隙,阳光从缝隙中洒下,显得内里更为幽深,颇有一番神圣的味道;而两个殿的屋檐相对无言,在细雨迷离时,更可听到心中虔诚的心跳。
而大殿屋顶、屋脊、雕刻都颇有一番古朴的韵味,每每令人为之驻足欣赏。可以说,读懂这一处清真寺,或许可以对伊斯兰文化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Hash:47c3d4b401893d6204e1e427ded5833c3bb68e96
声明:此文由 文旅融合研究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