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曾氏一族血脉相承
走访对象:曾氏宗祠
宋宣和年间,儒学圣人宗圣曾子后裔“曾植”从江西庐陵迁徙到粤北南雄府保昌县。到了宋淳熙年间,50代世孙曾默来到黄埔长洲定居,开村辟土,繁衍后代,长洲岛曾氏一族的历史也由此展开。清道光十二年,曾氏宗祠建立,成为长洲曾氏联系亲缘血脉的纽带之一。近日,记者来到长洲岛曾氏宗祠,探寻它的故事。
前墙设窗十分少见
上庄村位于长洲岛中部。据记载,上庄村始建于南宋。据曾氏族人介绍,曾氏一族在西汉末从山东武城迁至江西庐陵(今吉水县),宋宣和年间,长洲曾姓祖先曾氏46代孙“曾植”来到广东南雄府保昌县,宋淳熙年间,47世孙“公说”来到广州大东门雅荷塘甜水巷(即今中山四路)定居。到了50代,曾默迁居长洲上庄。“上庄村全村曾姓,目前在此居住的族人有5000余人。”
长洲村上庄曾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祠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三进两天井,建筑占地总面积达1449.61平方米。祠堂正门前是一处开阔的旷地,左边是篮球场,右边和后面为民居。据了解,祠堂主体建筑再加上祠堂门前旷地,总面积2100多平方米。在黄埔区众多祠堂中,如此大规模的祠堂并不多见。
记者看到,祠堂正门木匾上写有“曾氏宗祠”四个大字,上款“公元二〇〇二年重修”,下款“道光壬辰年(1832)始建”。大门的两边墙壁上开设蜂窝孔大花窗。据了解,这种前墙设窗的建筑形式十分少见。
走进中堂,抬头可看到梁枋上的驼峰、斗栱、瓜柱等雕刻有花草、凤鸟等图案。隔扇门上挂有木匾,上面写着“明德堂”三字。后堂设有祭祖台位。
历史
先后历经两次修复
长洲曾氏一族人才辈出。记者看到,在曾氏祠堂门前旷地上立有三个旗杆夹,不过因风吹日晒,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只能隐约可以看到“恩科中武第六十二名”“第三名”“光绪”“恩科乡试举人六十二名”“经魁”等字迹。
曾氏宗祠历经两次重修,第一次为1908年,第二次为2002年。据介绍,曾氏宗祠在1924年曾作过长洲农民协会会址。
据2005年出版、由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广州红色史迹》一书记载:长洲农民协会于1924年9月28日在长洲上庄的曾氏宗祠成立,会员有100多人,曾铁生为执行委员兼会长。农协会成立时,每个会员发一枚“长洲农民协会证章”。
上世纪50年代,祠堂被用作小学,左右两侧的厢房曾被拆除,建起了两栋教学楼,祠堂主体部分用作学生活动区域,村中有不少族人在此读过书。2002年重修后,教育局将祠堂还给曾氏族人,后族人将教学楼拆除,将祠堂两侧的厢房恢复重建。
特色
两层式更楼做私塾
曾氏宗祠的建筑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因此于1994年6月被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重修后至今,祠堂作为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场所,及村民办喜事筵席的场所。每年大年初一,上庄曾氏族人还会集中在祠堂吃斋饭。
站在曾氏宗祠门前的广场旷地,可以看到祠堂东西两侧建有青云巷,东为“拱日”,西为“扶轮”。两边还有厢房和两层式更楼,其中更楼二层上设阳台,建有石柱雕栏。
据了解,两层式更楼(又称文昌楼)曾用作私塾,专门供族内适龄儿童上学使用。“上下两层,一边大班,另一边为小班。族里最大年纪的85岁长者小时候就在这里接受过开笔礼。”曾氏族人介绍道。(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何蕊 ;版摄影: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Hash:b7a21be8463863ee141f805b264b896215dcb742
声明:此文由 南锣家谱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