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长洲曾氏祠堂,看儒家“宗圣”后代在粤发展史

孔子有三千弟子,72贤徒,曾参则是孔子儒学的正宗传人,孔子临终时将其孙子思托付给他,继“至圣”(孔子)、“复圣”(颜回)之后的“宗圣”,说的就是他。

上千年过去,他的后代遍布全国。约900年前,其40代孙“植公”, 从江西吉安县分支迁徙广东南雄。这是曾子后代来广东的开始。

到55代时,世孙“明亮”、“奇峰”于元至顺四年(1333)来到了黄埔长洲长洲曾氏宗祠就是从这个时候。

上千年的岁月冲刷,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早已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在其传人身上,很难看到突出的体现。但如果你在长洲村呆上一段时间,似乎又能触碰到曾参“事亲至孝”的那条脉博。

曾氏祠堂,你能触摸到那种“宗圣”血脉的自豪感。

▲ 曾参画像。

曾参55世孙于元至顺四年来到长洲

长洲四面环水,是珠江的江心岛,与洪圣沙、白兔沙、剑草围等多条江中沙洲成长方形排列,因其形状最长,故名长洲。

长洲,这个远离城中央的地方在清朝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充当着对外窗口的作用,清末的洋务运动在这里搞得热火朝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在这里交汇,长洲岛被外国人称为黄埔岛、丹麦岛、维多利亚属地等。不少外国人曾在长洲宿艇而居,并在长洲创业巴斯楼就是夷人旅居长洲的最好印证。柯拜船坞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外资企业,孕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而这片土地,从约900年前开始,儒家“宗圣”曾参的后代已看上,并定居下来,开村辟土,繁衍至今。

长洲村现为长洲街长洲社区,位于长洲岛的东南部,宋代已有居民。约在900年前,长洲曾姓祖先曾氏40代孙(以曾参为始祖)“植公”,从江西吉安县分支迁徙广东南雄。47世孙“公说”携妻子到广州大东门雅荷塘甜水巷(即今中山四路)谋生。至55世孙“明亮”、“奇峰”于元至顺四年(1333)到长洲。兄弟各自创业,明亮居上庄,奇峰居下庄,目前长洲村有人口3800余人。

长洲村分上庄和下庄两个自然村及洪福市,因头枕青山,面向大海,波澄帆影,景观极佳。上庄的东门楼嵌“武城古道”石匾,印证族人南迁的足迹,西门楼书“道同一贯”四字,铭刻着祖族的渊源。昔日村北土墙环绕,村南砖墙护卫,组成围龙式的客族城堡。下庄的民居散落于东南山坡,成条块状分布,大都有门楼护卫,形成背山面水,游龙护村的气势,霞光瑞气,真是一处风水宝地。

▲ 长洲村古民居。

曾氏宗祠有近500年历史

长洲村上庄曾氏宗祠又叫“明德堂”,有近500年的历史。宗祠保留完好,面阔三间,三进两天井,石基马头墙,船脊花基博古,巍峨耸立,尉为壮观。第一进大门两侧有砖雕大窗,气势恢宏,实为罕见。宗祠东有“拱日”,西有“扶轮”两巷,两边还有厢房和两层式更楼。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共1373平方米。

曾氏宗祠大门匾额书“曾氏宗祠”四个大字,左右对联为:支派远从沂水起;渊源近自吉安来。交待自己宗族的渊源。第二进大堂中央悬“明德堂”木匾,上款为:“道光壬辰仲秋上浣”,下款为:“远卿鲍俊拜书”。 鲍俊是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堂内设四根木金柱,梁枋上之驼峰、斗拱、瓜柱多雕有花草、凤鸟,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三进为祖宗神位。

祠堂内墙上的楹联:

曾氏宗祠在1924年9月做过长洲农民协会会址,后来改作“明德小学”,抗日战争时仍坚持上课。日本投降后,黄埔中正中学迁入黄埔军校旧址,明德小学改名为“中正小学”,后复为明德小学、黄埔第十二小学、长洲小学,在宗祠办学至1998年与长洲中心小学合并止。

2001年曾氏宗祠重修,得到海内外曾氏宗亲的热心支持,2002年竣工,现用作老人活动中心和长洲文化站、文体活动及村民喜事筵席场所。每年大年初一,上庄族人都会集中在祠堂吃斋饭,这是上庄村民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习俗。

▲ 族人在祠堂举办元宵敬老活动。

▲ 每年过年,祠堂都会非热闹。

长洲下庄曾经有新旧两座曾氏宗祠

上庄曾氏人口发展得较快,而其他姓氏相对发展较慢。曾氏人口占上庄人口的90%以上,其他姓氏占7%左右。

下庄多姓氏,本来徐姓人口最多,曾、邓、林、倪、卓各姓皆有宗祠。明代以来,下庄各姓大都出外谋生,逐渐以曾姓为大。目前曾姓占下庄人口的60%-70%。

下庄曾氏宗祠有新旧两座。旧宗祠座落下庄善安坊,为三进宗祠。据说该祠原是卓氏宗祠,开村祖奇峰娶卓氏夫人后,卓氏将该宗祠送于曾公。1953年该宗祠曾作番禺县第十二小学分教处,改建后,原貌已失。

下庄新祠堂坐落白兔岗东侧,与上庄明德堂相似。据长者传述,该祠堂建于100多年前,是本村曾百万(原名曾佑)出洋打工时,借了老板款后回乡,洋老板弥留时,将此事告其子,其子误为父欠曾款,在其父死后专程将款送曾。曾得款后,用作公益,建了太公祖祠,并从村中修石路到洪福市。新宗祠于上世纪50年代已拆毁。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Hash:662896f35c65707cef2e08257627e444145b902f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