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夜话”丨遇见你的美!扬州这条河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

秦淮畔水迢迢,垂柳荫浓好系桡。

秦淮河是纵贯扬州古城南北的“水轴”,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两岸风光艳绝,四季繁盛不衰,尽显淮左名都风采。这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记忆,记录下扬州人挥之不去的乡愁。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秦淮河的“前世今生”。

小秦淮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小秦淮河是扬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内城河,旧称新城市河,北连北城河,南经龙头关,流入古运河,全长1.98公里。

扬州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小秦淮河的由来现已难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明代就已出现。

明代歌谣云:“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

其中,有两座吊桥在东城墙下的大东门和小东门。小秦淮河就是大东门桥小东门桥所跨的护城河,主要是为了防御倭寇的袭击。

明代中期平息倭患以后,扬州增筑了新城,小秦淮河夹在新旧两城之间,称“新城市河”。清澈的小秦淮水给沿河人家以饮用洗涤之便,两岸的居民逐日增多。小秦淮河日趋繁华,不亚于南京的秦淮河。小秦淮河的繁华,给扬州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埂子上的徽商余观德,创设小东门水仓,以备消防救火之用。

20世纪80年代初,小秦淮沿岸居民陆续用上自来水,小秦淮河水的作用被淡化。但是作为一条从古代流淌过来的河流,小秦淮河至今仍对生态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桥梁串起小秦淮河的前世今生

“岸柳垂青绿意闹,数到扬州第几桥。”在小秦淮河上,每隔数百米,就有一座东西走向的桥,它们大都是砖石单孔桥,不仅方便了行人,也和两岸风光相得益彰。

一座座古朴沧桑的桥梁,串起了扬州城的大街小巷,也串起了小秦淮河的前世今生。

资料记载,

横跨小秦淮河上的

砖石结构的单孔桥梁有10余座,

有北水关桥、大东门桥、务本桥、

三元路桥萃园桥、小虹桥新桥

公园桥、小东门桥、如意桥等,

过去常有游船穿桥而过直达瘦西湖

这10多座桥梁中,

有4座桥梁还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大东门桥

位于大东门街东首,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原为明代旧城东城门外护城河上的木构吊桥。1927年改为砖石拱桥,石砌桥基、砖券拱顶,桥面长10.7米、宽4.7米。沿用至今,保存完好。

站在桥头,西望不远处便是四望亭,那里曾经是汶河上的一座瞭望塔,如今汶河早已填平,取代舟楫的是滚滚的车流。

❂ 小虹桥

小虹桥位于北城根、南柳巷之间,始建于明代,为砖拱桥,保存完好。1913年,1976年、2002年修缮。砖拱结构,石砌桥基、砖券拱顶,桥面中间为石砌阶梯式,两侧砖铺。

❂ 小东门桥

扬州人心目中的“英雄桥”是小东门桥。扬州作家储怀明介绍,南明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抵抗清军,最后清军攻下了城门,史可法自刎未果被部下救下来后,簇拥到小东门桥,想出城,结果被清军所执。当时领兵的是豫王多铎,他劝史可法投降,但史可法厉声叫道,“城破,我与城同亡”,最终被杀。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是清代诗人张尔荩在史可法墓前所写的挽联,刻画了这位民族英雄的凛然正气、铮铮铁骨。几百年过去了,曾经的刀光剑影早已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公园

位于公园巷西首。桥始建于民国七年,1947年修缮栏杆,1964年、 2002年又分别进行修缮。现桥为砖拱结构,石砌桥基,砖券拱顶,桥面呈八字形,长7.8米、宽4.1米。它见证了扬州第一座公园的诞生。民国初期,桥西有一座规模颇大的河滨公园,占地10亩,由扬州各大商家筹资兴建,当年曾是扬城最为繁华的休闲游乐之地,素有扬州“大世界”之称。

❂ 如意桥

如意桥位于太平码头西侧,东西向横跨于小秦淮河上,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68)。砖拱结构,桥面长15米、宽2.7米。砖砌桥栏,上镶“如意桥”、 “同治七年立”、“埂子街公捐重修”石额题记,1978年、 2002年修缮。如意桥右便是“大舞台”旧址。1911年大舞台傍小秦淮河而建,设有1300多座位,也是当年扬州人的文化娱乐中心,当年有许多戏迷曾会集于此,听门缝中传出的武场的锣鼓和文场的丝竹以过戏瘾。1964年废除。

曾为繁华之地

经过清朝初期的稳定发展,加上交通便利和盐业兴盛,扬州经济社会得到迅速恢复。到了乾隆中期,小秦淮河成了人间天堂。正如《小秦淮赋》里所说,沿河十里之区,水抱高城,官柳连堤,两岸有别馆,有名园,有杰阁,有华堂,有广榭,有孤亭,有绀宇,有琳宫,有酒肆,有茶馆……“何为较秦淮而称小哉!”

彼时扬州城中男女出游,往往从小东门上船,乘画舫,出水关,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聆听船娘歌声,夜以继日,笙歌不辍。郑板桥说的“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描写的正是这种景象。当时南柳巷一带河中有泉,色清味冽,水长则没,水落则出,非常奇特,专用来烹茶酿酒

至道光、咸丰以后,随着扬州盐业衰败,加之战事频仍,小秦淮河两岸楼台陆续颓毁,花木凋零,河道淤塞,画舫也日渐稀少,完全不复往日的繁盛,逐步归于平淡。而到了当代,这里成为了一处充满烟火气息的、民居相依的河道,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和水利功能。

小秦淮河如一根绿色的项链,

串起了点点扬州古城的人文历史

如粒粒珍珠熠熠生辉

来源: 扬州新闻、新闻女生玩收藏、扬州文旅、新浪微博、绿杨夜话、马蜂窝

Hash:4fbd30e2a2aaeac7623cd48495a1fb75aafd9967

声明:此文由 扬州新闻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