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86年风雨,见证“大上海计划”,它注定是一栋不同寻常的建筑

作为上海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每年世界文化遗产日,绿瓦都会根据相关要求向公众开放,并提供讲解导览服务。 绿瓦大楼从2018年1月起,开始进行修缮工作。

修缮工程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当时的风貌和完善使用功能,使历史建筑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现在利用科技保护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绿瓦大楼文物建筑修缮过程及修缮后的维护情况。

如今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

绿瓦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从上海体育学院的正门(长海路399号)进入,穿过四片宽阔的足球场,绿瓦大楼就映入眼帘。墨绿色琉璃瓦屋顶、金黄色的屋脊将中国古建筑的恢弘大气发挥得淋漓尽致。雄浑壮观的气势,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历史,也见证了“大上海计划”的兴起、繁荣与衰败......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自上海1843年开埠以来,中心城区逐渐沦为各国的租界,随着航运量日增,租界附近码头渐不敷用。孙中山在1922年所著《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书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进而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上海特别市政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

图源网络

1935年2月,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倡议举办“集团结婚”,得到了饱受繁文缛节和经济压力之苦的年轻人的呼应。1935 年4 月3 日,首届集团结婚在市政府大厦前举行,大礼堂内外花团锦簇,礼堂门首挂着横幅“上海市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典礼”。

图源网络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上海沦陷,市政府大楼先后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市政府迁入原租界,市政府大楼改作国立体育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大楼归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 1956年,上海体育学院在创办四年后迁址于此并作为行政大楼使用至今。

从此绿瓦也见证了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体院学子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中既有邹市明、丁宁这样的奥运冠军,又有孙海平这样的知名教练,但更多的是奋战在祖国体育事业各条战线的体育人,他们共同见证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见证着中国梦在体育界的实现。

图源网络

1956年7月,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迁址江湾,饱经风霜的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开始被体院师生亲切地唤作“绿瓦大楼”,而体院学生则自称“绿瓦学子”, 绿瓦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学、训练、住宿的功能,从此成为了上海体育学院的象征。

自1956年至今,绿瓦大楼一直归上海体育学院使用,目前大楼主要用做学院行政办公场所。

在建筑风格上,绿瓦大楼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大楼整体外观有着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有的磅礴气势,楼高4层,一对石狮立在大楼前方,姿态厚重隽永,这便是绿瓦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 一条石阶直达二楼大礼堂,石阶的中央贯穿一条白色的石雕御道,上面镌刻各种中国传统元素。

步入大厅,正中的屋顶为歇山顶,两侧为庑殿顶,顶上装饰有各色彩色祥云,配上朱红色的大门,充满历史的韵味。 绿瓦大楼的彩绘是所有“大上海计划中”最精美的,不仅采用了矿物颜料,而且彩绘持久时间更久。

图源网络

大楼外的几个龙头也值得一看。从前,“龙头”与楼里的锅炉房管道相连,每次锅炉房烧水,都会从龙的口中吐出白烟,云雾缭绕,飘然欲仙。

除了保留传统建筑的美感,大楼的设计还结合了西方建筑的实用性,完美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不仅有古建筑的风貌,电梯等先进现代设备也都应有尽有。

最近一次的修缮过程中,绿瓦大楼内外全部用人工手工进行彩绘修复。为了保护大楼各层原有的特色装饰,本次修缮工程也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除此之外绿瓦还加入了夜景灯光效果,在每个夜晚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时光流转,绿瓦大楼已经历86年的风风雨雨,它就这么矗立在杨浦,默默见证着上海的发展变化。这栋建筑蕴含的韵味,可能只有亲身前来才能品味到,绿瓦大楼作为上海体育学院的行政楼,工作日都会开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进去参观千万注意不要打扰到里面的办公人员哦。

• END •

Hash:74b1115f8970b0ad613a51e9f247ac78652e0e15

声明:此文由 上海热线侬好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