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人文行走(十一)行走亭林古镇老街,任由时光慢慢流淌

行走亭林古镇老街

任由时光慢慢流淌

远方,藏了多少未知,多少惊喜?

朝九晚五的我们,

无暇为远方的风景抛掷大好光阴。

而那种假日里旋风式的旅行

实在难有浪漫的回味。

对着地图沉思良久,

只好泼墨过境,运笔穿城。

不如在家门口游山玩水吧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香,“千花百卉争明媚”,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亭林在区境东北部,古称“十二家埭”,为农村鱼米集市。南朝梁陈年间,著名地理学家,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隐此修《舆地志》。宅旁有林,人称“顾亭林宅”,亭林之名源此。1949年,全镇有商店242家,其中万顺昌酱园和张义盛,茂昌泰南北杂货号为百年老店。

(80年代亭林集镇)

顾野王(519—580年),是南北朝梁陈间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金山亭林是顾野王平生重要游寓、创作之地。他在此著书立说,留有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志》。顾野王著述《舆地志》所在“读书堆”,如今已经成为“亭林八景”之一。

有《玉篇》30卷,《舆地志》30卷,《符瑞图》10卷,《顾氏谱传》10卷,《分野抠要》、《续洞冥记》、《玄象表》各1卷。《玉篇》共30卷,是继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

顾野王收集和翻阅了不少历史书籍和地方文献、不仅研究地方风土人情,还对民间的一些方术进行研究,《舆地志》集地志之大成,代表了南朝地名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对于顾野王的著作,《陈书》《南史》有列传,并如此评价:“萧济、陆琼,俱以才学显著,顾野王博极群典,傅縡聪警特达,并一代之英灵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顾野王与上海的简称“沪(滬)”渊源甚深。古时,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滬)”的竹制渔具。顾野王在《舆地志》对“滬”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

顾野王

书院,就是中国文人建给自己做学问的地方

择吉地而落,深居桃花源里,远离凡俗侵扰

将教育传统与园林美学相结合

处处可观,可赏,可学,可想

可以凝神静思,可以恣意徜

亭林书院,亭林最新的地标建筑书院,坐落在顾公广场旁、读书堆下,地理位置绝佳,既能够赏耸翠的松树,又能享受徜徉文化空间的惬意。

在亭林良渚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过去仅见于良渚大墓 、被认为代表神权的琮 、璧等礼玉 。其中,九节玉琮是上海地区迄今已知节数最多的玉琮。而在书院内,以玉琮为原型纯手工打造了6个立式书架。

匆匆岁月,春天正好,正是读书奋发之时

手握一本好书,静坐在耸翠的松树下

沐浴着柔和的暖阳,体会那久违熟悉的读书感觉

在老街,于亭林镇和平南路112号南10米,有一座近百年兴隆桥,又名正昌桥,系单跨桥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花岗石质,东西走向,跨亭林市河。全长7.5米,宽1.6米,净跨4.05米。桥面由3块长条石拼建,桥身两侧刻有正楷阳文字“兴隆桥”和“民国二十一年建”。

往亭林镇镇府大楼方向过去,在老街上你会看到一座充满亭林浓郁古文化的桥——孟溪桥。因桥堍边曾有三处伸出的枕石,俗称“三耳朵桥”,又因谐音,俗称“卖鸡桥”,它坐落在亭林市河上,是沟通复兴东街与寺平北路的桥梁。以前,它沟通连接复兴、和平、中山新建等老街区,处于商市要道枢纽中心,所以在本地颇有声名。

关于孟溪桥的由来,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泪水成溪不成梦。

泪水成溪不成梦

亭林开辟之时被称为“十二家埭”,秦时还是个鱼米小集市。只不过十二户人家。其中有个孟员外,足下只生一女,因夫人姓姜,干脆合而为一,起名为孟姜女。冬去春来,已经长大成人的孟姜女出落得亭亭玉立,但是没有丝毫娇蛮之气,缝补浆洗均由自己动手,不烦女佣。一日清晨,她正在院中洗涤,突然看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破旧之人走进院门,吓得她一下子惊叫起来。

屋内孟员外听到女儿的尖叫声,急步冲了出来,即见一陌生男子站在院门口,便怒气冲冲地叱道:“大胆狂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擅闯民宅,图谋不轨,给我拿下,绑缚官府!”这名男子见此架势,也顾不及疼痛,“扑通”一声跪在了青石板上,哀求道:“老伯息怒,小生误入贵宅,实有隐情,乃无奈之举……”

话未说完,人已瘫倒在地,不省人事。这孟员外不仅是个疾恶如仇豪爽之人,更是个菩萨心肠仁慈之人,见人昏倒过去,忙唤家丁将其抬到榻上,瞬间那后生苏醒过来。孟援外随和得问:“看你满脸污秽,可眉宇间不是歹毒之人,你得从实道来,因何私进吾宅?”后生叹息道:“小生本姓万,名喜良,乃中原冀州人氏,书香门第,因家父耿直,得罪官府,那官府便硬摊劳役,上门欲驱小生筑万里长城,我乃读书之人,怎能承受次劳役,连日饥饿,疲乏难挡,逃生于此,乞望老伯高抬贵手,放小生投奔越地舅父。”孟员外听完喜良之言,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依老夫之见,你暂且在我家养息,待调理好身子,再找令舅父不迟。”当下员外吩咐家人为喜良沐浴更衣。万喜良经洗簌换装后,顿时像换了一个人,眉宇间透出一股英姿焕发的俊相,令员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天赐良缘。”当即决定招万喜良作上门女婿。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万喜良与孟姜女夫妻对拜,正要进入洞房之时,突然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兵闯入孟宅,不由分说,按住万喜良就地拿下,拉着往外就走。

这下可苦了孟姜女了,好端端美满姻缘,来不及进洞房,郎君就被抓走,于是整日凄凄惨惨,一日来到第一次见到喜良的院中,触景生情,泪水不止得簌簌在淌。你说奇不奇,这泪水流到地上,立马便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溪,日后孟姜女就是沿这条小溪筏舟北上,才有了千里寻夫送寒衣和哭倒长城的故事,因为此溪为孟姜女泪水形成的,所以时人便称之为“孟溪”,后人在孟溪上建造了一座木桥,此桥理所当然得被冠名为“孟溪桥”了,孟溪桥也成了亭林最早建成的古桥。

也许再过几年

当我们再次踏上梦溪桥

所看见的将是另一番美景

而这座古桥,

又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铁崖松

亭林“江南第一松”照壁与顾野王读书堆遗址

相传,这棵古松是元末文学家、书法家杨维祯所植,因为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原籍浙江诸暨,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士,就将这棵树叫做铁崖松。

杨维祯对南朝文学家顾野王十分仰慕,他得知顾野王在亭林写过名著《舆地志》并留有遗迹,特地约上一群文人去读书堆和宝云寺游了一圈,祭拜先贤。这件事在他的诗文中也有记载:“余客松游亭林,寻野王读书台,已夷为隧陇,化为草棘。”

杨维祯六十大寿这天,也是一次文人雅士的盛会,远近的文人都赶来祝贺。大家酒兴正浓,吟诗论曲。由于松树有长寿、坚贞的寓意,有人就建议杨维祯种松树纪念生日,于是他就在陶家种下了这棵罗汉松。

亭林公园 占地面积15469㎡,绿化面积11636㎡。东邻亭林镇人民政府,南为亭林中心小学,西濒祝家港,北临华亭路。公园的大门堪称沪上绝无仅有:门洞有十多米高,前后有四根高大罗马柱。

亭林公园

(图源:金山区博物馆

公园以中部葫芦池为中心,全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只点缀少量建筑物。葫芦池南北长70余米,最宽处北部为30余米,南部为20余米,四周以黄石驳岸,腰部建长24米的三曲平石桥。池周植垂枝桃、垂柳、海棠、黄馨等。

(图源:金山博物馆

园内有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设立的“亭林古文化遗址”保护点;有石雕、悦意亭、长廊、三曲桥、荷花池、健身场。此外,亭林镇良渚古文化遗址就散布在亭林公园的周边地下,亭林公园拥有一座介绍亭林镇良渚文化4000年历史的史迹馆。

(图源:金山区博物馆)

至此,我们介绍了很多亭林有趣的地方,在更深处隐藏着更多更多,如栖静书院的樱花、油车村的五色花田,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期待着我校下次人文行走线下活动,带您打卡探秘亭林古迹和新地标,美丽又充满人文气息的亭林等待着您!探寻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触摸城市的文化脉搏,让行走间的学习滋养心灵。

SUMMER

循着蜿蜒河道

沿着青石小路

探访古宅民居

感受独特的水乡文化吧!

悠悠的泾水纵贯南北

巍巍千年银杏见证历史沧桑

一起来这里体味生活芬芳吧~

水墨丹青是你,源远流长是你。

坚强不屈是你,活力无限是你。

文字:顾冬杰、濮橙煊(亭林镇社区学校)

图源:网络

编辑:樊艺琳、彭静文

审核:杨惠忠、王旭梅

Hash:0a06be0b9a7a43e1e7cf47481e296abc57deead0

声明:此文由 乐学金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