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台州的街与路(十六)从五洞桥说起

至宋时以来,五洞桥便一直横立在西江之上。据记载,五洞桥为知县张孝友始建,后县令赵伯澐重建,在清朝时有过重修。

嘉定赤城志》载:“孝友桥庆元二年圮与水,县人赵伯澐纠合重建,筑为五洞,桥面分五折,取道当中,坎两旁以窍水,视旧功十倍焉,今但呼西桥。”

原先五洞桥仅看得见四个桥洞,2018年起,黄岩区政府便对五洞桥进行了修复,现五个桥洞清晰可见。

【笔者于2018年4月拍摄的五洞桥】

提起五洞桥,不得不提及南宋黄岩县令赵伯澐。2016年5月,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村民发现了一处古墓,经考古发现,该墓为赵匡胤第七世孙赵伯澐墓,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对古墓进行了联合发掘,墓葬中出土了包括投龙玉璧、交领莲花纹亮地沙袍等六七十余件文物,其丝织品的质量之高,让多数人惊叹,故被称为“宋服之冠”,部分出土文物在G20中被展览。

赵伯澐是黄岩西桥赵氏,西桥即五洞桥。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赵伯澐的父亲赵子英举家从开封前往黄岩,定居于桥上街一带,成为黄岩西桥赵氏鼻祖。黄岩西桥赵氏对黄岩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以五洞桥为代表,现黄岩西桥赵氏家谱仍保存完好。

桥上街即五洞桥西侧,沿街大部分建筑已重修,多居民居住,留有部分商铺。桥上街旧时是商贸胜地,是黄岩县城西部的大通口。

桥上街仅三四百米长,街北有中共台属特委旧址,现为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此地原为卢素云于1916年创办的淑德小学,后其孙林尧于1938年将此地安排为地下党秘密驻地。

回到五洞桥,五洞桥长50余米,宽约4米,底部有直径约9米的拱孔。桥面横于拱孔之上,并非平整,有五处突起,筑有台阶,两侧有石栏,栏上筑有42根雕刻精美的莲花纹柱,左右对称。

笔者对桥面上的立柱雕刻进行了统计,有4处为新修莲花柱,有4处立柱上无莲花柱,有34处为旧有莲花柱。每座桥拱上有左右各四个立柱台,其中桥东侧多立有两处,故推测桥西侧的莲花柱有两处被破坏。

【图例:红色为旧有莲花柱,绿色为新修莲花柱,方框为无莲花立柱,?为应有立柱处】

旧有莲花柱:

新修莲花柱:

此外,桥面侧栏上留有雕纹,些许精致。

从宋至民国,五洞桥一直都是西部乡村同县城交流的唯一要道,历史上的几次洪水对其毫无影响,可见其建筑工艺之科学实用。桥上的装饰精美,可见其建筑艺术之华丽。五洞桥不论对建筑还是艺术来说,都有着巨大的保护价值。

实则五洞桥保护的最大意义,是其的文化内涵。这座石桥架起了先民们的精神纽带,象征着商业繁华与都市繁盛,一座五洞桥,半部黄岩史,它见证着橘乡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见证着黄岩城的兴起。

桥头恰有老人驻足,凝重的眼神和那佝偻的背显得沧桑,或许这座桥早已融入进他的心中。他从孩童变成了老人,而桥依旧没变,它静默地立着,不声不响。西江水依旧流淌,桥上依旧人来人往,历史化为时间轴,穿梭在五洞桥上。

不由得想起了北京八里桥,八里桥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桥文化始终连结在中国人的心中。老桥象征着历史,新桥象征着希望,港珠澳大桥通车,台州湾大桥通车......在为新桥自豪骄傲的同时,请别忘了老桥,它们默默无闻,它们在奉献着自己!

Hash:50331576a526bbfe5a4cfc644f01de48cb67aa1d

声明:此文由 展羽去行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