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和镇,有一座老校门,80年来述说着一段家族重教往事

在人和镇镇湖村善达杨公祠旁,有一座中西合璧的老校门,上面至今仍清晰写着“著义小学校”几个字。这里是镇湖小学的前身,至今已经有80多年历史了,虽然目前只剩下一座校门,但依然是很多当地华人华侨回国时必来的寻根地。

老校门成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著义小学校校门位于镇湖村善达杨公祠旁,目前只保留了校门和两侧一段围墙,但是从现存的建筑依然可以看出其当年的精美。校门并不大,为方正结构,有三个小小的弧形青石台阶。“著义小学校”这个校名采用白底蓝字,周边用中国传统卷纹图案进行装饰,两旁还装饰了蓝色的花。村里的老人介绍,现在的“著义小学校”这几个字是后来模仿的,从白底下面还隐约可以看到原本的校名。

“原来的校门是抗日民族英雄伍观淇题写的,因为是刻上去的,现在仔细看还能看到他的名字。”老人杨镇邦介绍,“文革”期间,由于伍观淇并没有被认定为民族英雄,所以他题写的校名也被人用石灰涂掉。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又请人临摹了原来的字体,但是伍观淇的名字却被永久遮掉了。

校名的上面有一座小小的白色钟楼,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窗,两侧装饰了传统卷轴形状雕饰,彰显了这里的书香气,上面至今依然很清晰地刻着“广州长寿街陈铿记建造”字样。杨振邦介绍,原本最上面有座大钟,但目前只剩下一根金属杆。目前,“著义小学校”校门旧址已经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著义小学校”校门旧址已经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为青年之崛起举全族之力办学

校门有一条短短的走廊,一侧一块白色的石碑上详细记载着当时建校的原因和捐资人的名字。笔者从上面了解到,著义小学校建于民国20年,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原本是附近两个杨氏祠堂的族学,所以主要是由两座杨氏祠堂及杨氏后人捐资建设。石碑上也明确刻着,当时的杨氏族人十之八九因为没有学识落于人后,建学校的目的是养育人才,避免杨氏族人落后于其他人。

笔者从捐资人功绩碑上发现,除了祠堂,捐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留在本国的杨氏族人,另一类是杨氏海外华侨。所以捐献的资金有银元、美元和英镑,即使只捐一个大洋、一美金或者一英镑也能在上面找到名字,杨振邦就在上面找到了他父亲和爷爷的名字。据介绍,著义小学校一共有四间教室,学生可以在这里上学六年。

解放前,著义小学校只面向善达杨公祠和其兄弟祠堂所属的杨氏族人,只要是这两个祠堂的杨氏族人不论男女都可以免费入学,这对当时的村民来说不啻于一次思想大解放。学生上学的所有费用全部由祠堂解决,并要求所有的族人家里有适龄孩子必须上学。不仅如此,祠堂还设立了助学金,对家境特别贫困者和成绩特别优秀者进行助学奖励。

男女平等上学改变族人命运

杨镇邦出生于解放前,也曾经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他告诉笔者,他的姐姐也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的,还很优秀。“那时候我们杨氏家族的女子基本上都上学了,那些在国外的华侨告诉我们的父母要男女平等,女子也应该上学。”杨镇邦说,也是因为这种观念,当时上学成为杨氏族人的一种风气,在解放前,杨氏族人中就有很多考进了当时的名校,像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女性也因为上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去年过世的杨秀珍是杨镇邦姐姐的同学,去世时86岁,是那个年代女性中的佼佼者。她在著义小学校毕业后,还去广州市读了中学,接受新的思想,中学毕业后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由于有文化,她在部队表现突出,很快被送去学医。解放后成为北京301医院的一名儿科专家,一直工作到70岁才退休。“虽然很少回蚌湖,但是她一直惦记着家乡,也惦记着著义小学校,曾经让她的儿子来看了这个旧址。”杨镇邦说,著义小学校走出过很多人才,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让杨氏族人从那时候起就建立了有知识有文化才不会落后的思想。

解放后,著义小学校不再是杨氏族学,成为附近几个村共同的小学,直到1970年教学楼被拆,只保留了校门旧址和一段围墙。笔者了解到,虽然只剩下一个校门,但是它依然是很多华侨及其后代返乡必来参观的点。“很多是自己或祖辈当年在这里上过学的,或者参与过捐资的。”杨镇邦说,当年捐资人的功绩碑也成为了很多华人华侨寻根的依据,现在,保护这座校门,让更多杨氏族人了解这段历史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文|杨黛清

图|杨黛清

通讯员|朱文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Hash:efad7e3ef2e142b3d13977facd773bde7c6b3b00

声明:此文由 白云融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