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王侯之墓,专家打开后为何又将其关闭?30年后才重新挖掘

声明: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汉朝古墓杂记》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但凡能够在史书中留名的,无不是在那个时代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借助他们来理解历史,是最容易也最为全面的,但是史书的记载过于片面,有些文字在战乱中也已经丢失,所以对于历史史料主要的发现方式,是考古,但是十墓九空的现状,给考古专家带来了许多难题,一旦发现一个完整的古墓,专家必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发掘。

1969年,在江苏徐州云龙山,村民们仍然如同往常一样,在山上取土,而后运下山去,烧制成砖块,这也是当地村民最主要的收入,但一个村民在上山取土时,意外发现,在下面埋着许多的青砖,这也是古墓的象征,当地的文物部门很快赶到了这个地方。

砖墓一般是汉朝的古墓,专家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大小判定,这应该是陪葬墓,墓的主人是东汉时期的某位彭城王的王后,在这座墓的旁边,应该还有彭成王的主墓,但是专家在周围挖了一年多的时间,根本没有发现其他任何古墓,于是彭成王王后墓的结论是错的。

很快,专家在史记中又有了第二个判定,史记中记载:项羽士卒掬土成山筑亚父冢。难不成这里是范增的墓,但是范增和项羽是西汉时期的的人,这个墓的大小属于王侯级别,虽然身份对的起来,但是位置和时间却都对不起来,范增墓这个结论也证明是错的。

经过长达七年的勘探和考察,专家决定,将这个古墓打开,以此来确定墓主的的身份,1977年,南京市博物馆专家王凯,带着自己的考古团队,打开了这座古墓,这座距今有千年的古墓,终于重建了天日,这座古墓已经被盗,而且许多地方又塌方的迹象,这让王凯十分担心。

王凯决定趁着古墓还未坍塌,抢先将墓中的文物抢救出来,但上级单位为了考古队员的安全,决定暂时放弃发掘,将古墓重新填埋,等到以后技术成熟的时候,在进行发掘,王凯等人不得不撤出已经打开的古墓,2007年,也就是三十年后,专家决定再次发掘云龙山汉朝古墓。

王凯再次来到了云龙山,有了技术的支持,古墓很快被打开,专家进入古墓后,打开了墓主的棺材,让人震惊的是,墓中竟然穿着汉朝独有的银缕玉衣,金缕玉衣属于天子,银缕玉衣属于王侯,根据墓主的墓志铭,专家最终确定了墓主的身份,汉朝时期的彭成王刘道和刘定。

Hash:3424ecf5d9ab153a97e02b72e8c5a91ab06922d2

声明:此文由 海派思维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