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岩画,证明了贵州曾在远古也有着辉煌的一笔!
贵州岩画过去在中国美术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近来,随着贵州岩画不断的被发现,这一片空白终于可以写上浓重的一笔了。
继关岭马马岩、牛角井、贞丰七马岩、六枝桃花洞、开阳画马岩、丹寨银子洞之后,前一段在贵州南部的长顺县傅家院,以及离它们不远的狮子山和威远青龙洞、安顺金坝等地也发现了岩画群。之后,又在离省会贵阳仅仅24公里的龙里县谷脚镇巫山大岩脚发现了大量岩画。这些岩画以丰富的内容,完整的保存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向世人展现了远在祖国西南的贵州,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灿烂的文明。
为了搞清楚这些岩画的内容,我曾经几次邀约同好考察了贵州的岩画,收获甚丰,这里把初步的考察结果报告给美术界的同行们,以便大家一起来欣赏、研究。(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把我所写的《贵州大百科全书》有关贵州岩画的词条上传在这里,更详尽的内容,得等到将来整理出版的机会了。)
1龙里谷脚巫山岩画
巫山岩画位于龙里县谷脚镇巫山村,包括“大岩脚”、“大沙田”和“猫脑壳”三个部分而以“大岩脚”岩画为代表。“大岩脚”岩画在一堵长大约100米,高50米的白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图形,有牛、马、人物和一些意义不明的符号。这些岩画气势宏大,内容丰富,是贵州岩画中最壮观的一处,也是迄今为止贵州境内已经发现的岩画中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一处。岩画的图像种类除了常见的马之外,还有牛的图像。牛多为黄牛,背脊前突,头上长着夸张的角。马的画法也很特别,有比较写实的,也有比较简略抽象的。岩画中的人物有骑马的,舞蹈的,叉腰的,配剑的。有身着裙妆,头戴笠帽的武士,还有头插雉尾身配利剑的头领。局部的画面似乎是在叙述一个个的故事,有庆功的场面,也有斗兽的情景。巫山岩画中还有一些难以解读的符号。
关岭马马岩岩画局部
2关岭马马岩岩画
马马岩位于关岭县花江区普利乡下瓜寨,马马岩岩画以两匹奔马为最醒目,也因此而得名。岩画的面积约为2×4平方米,由二十余个图像组成。
关岭牛角井“白岩脚”岩画局部
3牛角井岩画
牛角井岩画位于关岭县花江区板贵乡牛角井村。牛角井岩画分布在村子对面怪石嶙峋的山谷里,有“白岩脚”和“三面坡”两处。“白岩脚”是一堵高大的白色石灰岩断崖,环绕着这堵断崖的白色石壁一共画有三处岩画,左边一组叫“后头弯”,画有人物、太阳和一些符号,岩上还有一道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五月的墨书“符咒”,其间也有赭红色的圈点和文字,但颜色较岩画为新,说明岩画部分至少早于清道光十一年。中间一组就叫“白岩脚”,是牛角井岩画的主要部分。“白岩脚”高数十米,在崖壁的下部,距离坡底十来米的地方有一个窄窄的平台,岩画面积大约为2×3平方米,画有六个“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似虫非虫”的单个图像,形像奇特,线条粗壮,十分醒目。右边一组叫“曾家屋基”,岩画由一只狗和几个符号组成。
“三面坡”岩画画有两个各自独立的图形,一个是较为明显的人物形象,脸部可见眼鼻口。另一个也是怪异的图像,与“白岩脚”如出一辙。
我和道全等画友在牛角井考察岩画。(张义摄)
4贞丰七马岩岩画
贞丰七马岩岩画在贞丰与关岭交界的北盘江畔,画有朝同一方向行进的一队驮马。马队由七匹马组成,每匹马高约5厘米,长约10厘米,差不多一般大小,均系墨线白描方式画成。显然也是这一带山民的生活写照,可能成画时间较晚。
5桃花洞岩画
桃花洞岩画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平寨镇桃花山下,洞高约5米,宽约8米。这里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桃花洞岩画分布在洞口左右石壁上,目前已经基本消失。据早年留下的资料看,桃花洞岩画也是赭红色单线或者平涂手法绘制,左面一幅画有人及畜、禽等动物十余个,像是一幅驯养家畜和家禽的《驯养图》。右面一幅画有太阳、动物等。
开阳平寨小岩口岩画主体图像
6开阳平寨画马岩岩画
开阳平寨画马岩岩画共分为两个部分,一处叫“小岩口”,一处叫“大岩口”。小岩口就在顶趴村后面的大山上,大岩口则位于营盘上村的背后,两处相距大约有半公里。
小岩口岩画画在一堵高20来米,宽约40米的白岩上,岩画面积大约为2.5×12平方米,最下面的图形离人可以到达的岩下地面大约有2米高度。小岩口岩画用赭红色画有图形近百个,有的还十分清晰,有的则漫漶不可辨认。这些图形有人、马、骑马的人、太阳、小动物、鸟类等。还有一些不明意义的符号。图形最大的将近30厘米见方,小的只有几厘米。整幅画好像是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又好像是由几个不同的画面所组成。有的图形线条较细,似乎不是同一时间,同一作者所完成的。
大岩口岩画画在一堵十几米见方的岩壁上,岩画面积约为1.6×5米,最下面的图形距地大约1.5米,岩画的中间有一道岩石的折断线将其一分为二。岩画的内容也以人、马、骑马的人和动物为主,还有一些也是难以识读的符号。此处有明显的手指按压的点状符号,与龙里巫山大岩脚、长顺红洞岩画的手法比较接近。
开阳平寨大岩口岩画局部
7丹寨银子洞岩画
丹寨银子洞岩画发现于银子洞洞口石壁。银子洞位于丹寨县石桥乡大簸箕村,是南皋河畔的一座天然溶洞。这里的岩画只有四个图像。因为南皋河经常涨水会淹没银子洞,等到水退之后岩画又重显出来,因此岩画的清晰度受到一些影响。最清楚的一个图像是骑马的人,画法同贵州其他地方的岩画相近。另外两个图像似乎也是骑马的人。还有一些赭红色的印记已经不能辨识了。
我在来远考察岩画的猴样,不忘给自己留下纪念。
长顺傅家院红洞岩画 局部之一
8长顺傅家院红洞岩画、白洞岩画和威远青龙洞岩画
长顺傅家院红洞岩画、白洞岩画和威远青龙洞岩画属于同一区域的三处岩画。从现存的遗迹看,白洞岩画的规模最大,内容也最为丰富,威远青龙洞岩画次之,红洞岩画殿后。但遗憾的是,前两处岩画都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至今已几乎消失殆尽。只有红洞岩画因为地理因素免遭于难,至今仍然保留下较为鲜明的图像一百余个。
红洞岩画处在离傅家院村不远的一丘稻田边,有岩画的这座小山露出了一段带洞穴的石壁,石壁的高度大约十几米,长约30余米。岩画面积大约为7×20平方米。最低的图像离地大约2米。红洞岩画有几个绘画的时期,最早的一部分画在洞穴里,色彩相对较为沉着,由于受到日晒雨淋的机会较少,至今颜色还比较鲜明,在赭红中偏向红色。这部分图像以马、人、骑马的人、鸟和狗为主,画的可能是围猎场面。第二批岩画主要画在洞穴外面的石壁上和岩厦里,主要是人、田畴和马。似乎表现的是先民已经由狩猎转变到农耕的生活。第三批岩画看来时间比较近,是后人试图模仿这些岩壁上的图画,用双勾的手法画出的两匹马(一匹半途而废)和与之相关的马槽等物件和骑马的人。红洞岩画中的马大多数用线条表现,四条腿和马尾五线着地,有的还画有一根横线表示地面。人物也用线条完成,有的人物头部用一圆点表示,有的还画有配剑。红洞岩画中除了田畴是比较明显的表像符号外,还出现了几个难以识读的符号和手指点纹样。
长顺傅家院红洞岩画 局部之二
9安顺画马岩岩画
安顺画马岩坐落在安顺市双堡区金坝农场场部附近的一座岩山上,只画有一匹红色的大马。随这匹马遗存的还有一些题字。岩画离地大约三米,马的大小为30-40厘米,用墨笔勾画,填赭红色。马画得相当生动,颇具动感,结构也相当准确。在这匹马的右面,对向还有一匹用墨笔画的马,没有填色,显系后人所为。两匹马头之间有墨书“徐氏佳城”四字和一些题诗。
安顺金坝画马岩岩画·奔马、残马和题字。
Hash:c6f59d558c387b5aeb29fe7cf20ad0ea1b0d1921
声明:此文由 疯狂骷髅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