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湘西大山深处梯子岩的诉说

梯子岩

梯子岩,在湖南湘西自治州古丈县罗依溪镇石碧溪村的后山坡上。

十年前,我到过石碧溪,要不是开通了进村公路,感觉像武陵打鱼人到过的桃花源:河流从深山中蜿蜒流出,一湾一潭的清水,绿滟滟地诱人;村落的西面,山叠层峦,氤氤黛烟;北面是绝壁悬崖,有一处硕大的尖岩刺向天穹,又略向村寨倾斜。村民告诉我,在那个尖岩东边悬崖上,老祖宗们砌了一段大气的岩阶梯路。

这次我们选择步行进村,去探索那一段岩阶梯路。半路,偶遇了村主任,向我介绍村子里的经济建设。

路蜿蜒缠绕着山,曲折向前。四周的树林寂静,不见行人,但听鸟雀呼朋邀伴,树上欢叫,地上觅食。清风和着阳光,恣意摇摆各色草木,似乎在催促他们的生长。

走了大约一个钟头,终于到了岩坎脚下。岩坎白白的,怕是飞鸟好过,兽愁攀爬。光着的岩壁上除了苔藓,水润处偶有石斛一类的灵草,缝隙间有数株硬木树,岩坎边土脚厚的地方,长着淫羊藿,还有竹鞭霸气的拱出土来,肆意露在岩石上。

沿着岩坎边的斜坡路上到山岭,便看到那个两百年前人工修凿,称为梯子岩的岩阶梯。风吹过树梢,原野的清香在空气中散开。旧时,从梯子岩往返石碧溪至小田家洞,比其他路径至少缩短两倍以上路程

我到此造访,除了一览独特风景外,还想探究前人凿梯子岩的缘由。如此宏大的工程,一定留下有文化的碎片,比如功德碑。石碑文字胜过红口白牙,我认为,石质、木质和金属上镌刻的文字和符号,至少在初制时,需要经过公允的才能留存,所以是最具说服力的文化佐证了。

让我兴奋的是,石阶前的山岭平地上,果真有五通残碑倒置在枯叶草丛中。我脱下湿透的上衣,坐在岩阶上歇息,清下嗓门,快活唱了首傩言腔山歌。歌毕,用长把畲刀砍掉杂草和细竹,拭叶扫苔,扶碑量枋,与前人对话,享受擿埴索涂,空山寂历情怀。可惜呀,真正的可惜,百十年前立的碑,仅两通勉强可读。

一通碑首“万古流芳”,碑文漫漶:“今夫遍都大心,延捐募囗囗囗,路变以便往。采兹此,扮于岩悬,囗祖犹临难。待等对囗生,修助工囗,结同宗,助捐银,而募化隣村,一体乐囗,以效其成,是以得囗。以岁除成,夷足供轿马之驰。余此行人之,所其便者也,以是为序。纠首石国盛、石大科、石大傅……嘉庆拾贰年陆月 榖旦”。残碑损为两块,无插柄,下部缺失,部分文字不详,是我在古丈县发现的最早的修路碑了。

一通碑损存九块,碑头和碑面右边上部缺失。碑文时间为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记录了梯子岩重修的相关事项,碑文刻迹较深,惜残缺难窥全貌。碑上字体丰骨俊秀,可谓县域修路古碑中的上品。

另外三通残碑,缺失较多,字不成句,无从知晓是立于两通碑前,或者是其后。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梯子岩经过多次修葺。

这些遗迹,隐隐反应了村民费尽周章的献工捐财,一石一凿,经年累月的汗水,也看得出村民对家园的爱护。现在的梯子岩,台阶路宽两米多,最高处保坎约七米,砌台阶三十八级。从下向上,依岩壁拐两拐,石壁上凿五十九级阶梯,上顶岩坎,复铺石板三阶。

太阳把山照得暖暖的。我坐在石阶上,看烟云和春山,看山下的村舍、田园和清清河水,生出一股畅快:人在山林,要的就是这等清新景色。所有的美好,不可能获得永恒。梯子岩上发生的感人的和不感人的佚事,经过岁月打磨,变成山岭上的寂寞风景。

山后,我没忘在村中走一圈,感受村主任说的变化,以及村风民俗与现实存留状况。

石碧溪村沿河而居,地势平缓,良田千丘,村民殷实。村里存留有一栋旧四合院,院坝里还有上马石礅,拴马石桩。可以想象,房子曾经的主人是何等的风光。光阴流转,现在田里种了茶叶,村里砖瓦房错落参差,护堤河和房檐下,到处停摆着摩托车和三轮车,还有几辆光鲜的小轿车。河对岸的山坳上有一座毁坏多年的石塔,听说是村里的老人担心高悬的尖岩塌下来,捐款修造,希望支撑尖岩。现在,石塔已经毁坏,尖岩依旧耸立。

现在,公路已通,也少有人走路,只留下梯子岩默默述说自己的过往。

来源 李琳君

编辑 龙代军

审核 印斌

Hash:9117a935c24788d568aef709e47b346410aa46b6

声明:此文由 茶乡古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