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珊瑚石墓碑见证千年海丝之路,展现特殊墓碑文化

珊瑚石因其特殊的光泽和形状,又具有吉祥富贵之寓意,通常是作为装饰品使用。而在海南三亚却发现使用珊瑚石做成墓碑的,在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三亚这边有这种特色墓碑。

三亚地处我国南方沿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是当时海外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有途经而过的,也有留在此处定居的。因三亚的地理位置原因,珊瑚石数量众多,早期居住在此的回民因地取材使用珊瑚石作为墓碑,形成特色的珊瑚石墓碑。目前在三亚藤桥发现有规模最大、墓葬方式最为原始的、迄今为止在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伊斯兰墓葬群,采用的墓碑材质为珊瑚石。

珊瑚石墓碑的碑首呈现四种形制:三角形、半圆形、火焰形、山字形等。墓碑的宽高度均在36-50厘米左右,厚度达10厘米。墓碑上雕刻有圆月、卷云、花朵、生命树等图案,碑文雕刻采用的是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内容为墓主姓名、生卒年或者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坟墓一律坐北朝南,为竖状墓穴,不封土,墓碑树立于坟墓之前,通常没有任何陪葬品。逝者遗体下葬头朝西北,脚向东南,侧身屈膝,面朝西面,是典型的传统穆斯林葬俗。与东非阿拉伯半岛地区的穆斯林葬俗相接近,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风格。

目前在三亚现存的珊瑚石穆斯林古墓群,仍保存有几十座较为完整的,其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年前的隋唐时期,为当时中东一带穆斯林经商而过或定居于此在最后留在此地安葬的。现今留存的珊瑚石墓碑因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化与地方侵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是其中精致雕刻轮廓仍然清晰可见。

三亚穆斯林古葬群作为早期生活在三亚的回民的遗存,其与众不同的珊瑚石墓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三亚在我国古代是重要的海外贸易交通门户,是多个地方经商的必经之处,珊瑚石墓碑为研究当时三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是海上丝绸之路、海洋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学术依据,见证了当时海洋贸易文化的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穆斯林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而成的特殊墓碑,对墓碑文化的发展以及墓碑的创新设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的三亚拥有不少的回民,其中有部分为早期远道而来的穆斯林的后裔,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制作的墓碑早已不采用珊瑚石,而是采用和汉族一样的石质墓碑,珊瑚石墓碑已经流失在他们的历史中了。现今存世的珊瑚石墓碑留给我们的除了上面所富含的海丝文化和穆斯林的情感寄托,也是一种早期结合实地情况而制造的特殊墓碑,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墓碑文化。

Hash:182f08cea4c2e729aecb013d1bfdd2e014148f60

声明:此文由 墓碑厂凯瑞石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