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头最大祠堂,广府祠堂中独一无二的‘施氏宗祠’往事!

瑤頭施氏祠堂位於恂恂街,門對馬涌、三進三間、牌匾書“施氏宗祠”。

瑤頭村 施氏旗號

施姓,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五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6%左右。

施氏来源好多,正宗的只两个: 一是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施国(在今湖北恩施县境),国亡以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施; 二是古代春秋时,鲁国有个大夫叫施父,他的后代便以施为姓,世代相传。聚集地: 后汉置吴兴郡,现在浙江湖州市。

上海、浙江、福建一带非常之多!较为出名的,有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清朝将领施琅。

广州,可以说只有海珠区瑶头村才有这个姓氏,非常之少。与石牌池、沥滘卫一样。以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施氏是最早来到瑶头居住的姓氏之一,是河南岛开荒的先民!笔者查过,这个姓氏,只有顺德大良城外街、江门里村、珠海、潮汕和广州瑶头有,都建有祖祠。潮汕就比较多!

在美丽的羊城珠江南部马涌河畔瑶头村,有一间因宋朝施夫人给太子哺乳而得皇帝恩赐的施家祠堂。瑶头施氏,来自浙江吴兴郡。

瑤頭村 施氏宗祠牌匾

--------------------------------------------------------------------------

----------------------------------------------------

施宗祠位置

以前的風水塘,汇源小学读过书的都知道这里叫‘小天井’

施宗祠以前门口有一对石狮子,进入祠后(一進)有水池一个,面积不小、水源由马涌引入、池边用麻石砌成。池边有一棵相思树非常茂盛,两边走廊。接住石级上二进、一沓(进)比一沓(进)高、正中是大殿,用大麻石砌的两层平台,平台下种有两棵粗壮的红棉树。大殿青砖绿瓦,巨柱擎天,前后三进,是瑶头最大最威皇的祠堂。因施夫人是宋朝太子的奶妈,施夫人返乡后皇帝特意建造施家祠搭谢,非常富丽堂皇。一段光榮的家族史!

这布局在祠堂之中实属罕见,非常特别。可以说在“广府祠堂”之中,是独一无二的!

1944年,有些地踎流氓想拆祠堂,當时木材矜貴、民國僞軍旅長(汪精衞部)施占世(瑤頭人)黏一張紙仔係棟門,地踎流氓就唔敢郁嘞!新中國後變做新滘第一小學(1950年),祠堂做課室厨房、直到新滘同海珠區合并、改為滙源大街小学。七十年代中期,改造學校縁故,祠堂切底清拆。

-------------------------------------------------------------

汇源大街小学以前是施氏宗祠

扯不尽的铁链:听讲民国时期,有个賊仔夜晚入施家祠盗窃,入祠後发现一口井,而且有铁链放在井口。賊仔见状猛扯上来,于是扯了一段时间……此时铁链已经堆满一堆。但係点扯都扯唔到尽头,賊仔见到此情况吓得落慌而逃。

日本侵略时期,日本仔在里面的塘边杀过人、杀后丢落塘、有人见到捞出尸骨。晚上,祠堂门口的灯笼一眨一眨、令人恐慌。

現时瑤頭施氏族人所净無幾,据講同祠堂風水有關。老人講,因為裡面有個塘,所以佢哋啲人‘死到絶’!晚生估計,施姓人一向都唔多。街坊有位同学施锦棠、晚生有位校友施敏(女),应该係瑶头施姓族人。

Hash:3e94c65e398763423f789dca807103ea5bb8e56c

声明:此文由 百家宗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